古言玉有气无力地躺到躺椅上,摆摆手说:“比见鬼还恐怖。”
古言笙饶有兴致地发出一声“哦?”
秋月嘴快地接话:“我们姑娘在小溪边玩儿水的时候遇到了威远侯,那威远侯也不知道跟我们姑娘说了什么,吓得我们姑娘出了一脑门的冷汗。”
“西北大将军威远侯?”古言笙难得的越发露出几分兴致来,“是他吗?”
古言玉反问:“你知道他?”
“民间有人专门就威远侯平定西北十八部落的英雄事迹写了话本,我偶然看过相关野史,知道一点,怎么,你很怕他?”古言笙问道。
不知怎么的,从古言笙嘴里听到“你很怕他”这四个字,让古言玉本能地对惧怕威远侯这件事产生了抵抗,她一抹额头上的冷汗,嘴角扯出一个嗤笑来:“我怕他?”
“他可是长了三头六臂?如若没有,我怕他做什么?”她眼里盛出几分不屑一顾来。
古言笙了然地笑了笑,不再和古言玉多说,回书房看书去了。
威远侯府,姚惠清正在向太夫人回禀查到的事情。
“古府并没有对这件事三缄其口,当时院外的大厅里又有很多下人在场,奴婢找人买通了府里的一个老妈子,那老妈子特意去打听了这件事情,想来是不会错的。”姚惠清恭敬地朝坐在炕上若有所思的太夫人禀道,“当时大姑娘刚醒,醒来后便直接入了大厅,说他们古家能和卫国公府结亲,原是高攀,如今既然卫公子对她无意,就请长辈做主,帮她解除了这门婚事,从此她与卫公子便能婚嫁自由,再不相干。”
太夫人若有所思:“你确定是她自己提出来的?”
姚惠清点头:“这件事奴婢反复确认了,不会有错的,不过若是那大姑娘事先就得到了风声,知道卫国公府是去退婚的,为了保存古家和她自己的颜面所以到了大厅后才主动提出解除婚约的事也是有可能的。”
有丫鬟进来禀报:“太夫人,侯爷过来了。”
太夫人笑道:“快让他进来。”
“这么晚了,娘还没睡,和姚妈妈在聊什么?”秦荀殷精神抖擞地走进来,坐到太夫人的身边,姚惠清赶忙给他倒了杯茶,将自己查到的事情又说给秦荀殷听。
听秦荀殷道:“看来娘是看准她了。”
太夫人就笑:“看不看得准,还得等我亲眼看了人才知道。”
“娘在这边剃头担子一头热有什么用,人家姑娘若真是聪明的,自然不愿意嫁给我,愿意嫁给我的,多半是个不怕死也没脑壳的,即便嫁了进来,娘也不会喜欢,何必呢?”
太夫人的脸色沉下来:“我威远侯府,三代忠良,你父亲和你兄长为了大梁的江山稳定,皆战死沙场,而你也耽搁到如今,我就不信,我威远侯府会没有嫡孙,只要是我看上了,不管他们古家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把他们家的大女儿嫁
到我威远侯府来。”
秦荀殷一脸的无可奈何,看来太夫人对嫡孙的执念他是如论如何也动摇不了了。
罢了罢了。
太夫人道:“惠清,送三封请帖到古府去,一封给古大人,一封给古家老太太,一封专程给古家大小姐,你亲自去送信,就说我这个老太婆有请,还望大姑娘赏脸。”
秦荀殷微微一惊。
姚妈妈也有些不可置信:“太夫人会不会太抬举她了?”
太夫人笑道:“若真如你所言,是那古家大姑娘率先提出的解除婚约之事,想来她就不是个蠢笨的,我们家和古家素来没什么来往,如今贸然去请,大姑娘心中定然有计较,指不定就称病不来了,但我若是将她高高抬起,她就不敢不来。”
姚惠清忽然就明白了,笑道:“是。”
秦荀殷回到外院,对左一吩咐道:“帮我办件事。”
左一上前一步:“侯爷请吩咐。”
两人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左一听完,瞪圆了眼睛,
不可置信地望着秦荀殷。
他道:“侯爷不是不相信鬼神之说吗?怎么现在却突然要属下…”
秦荀殷悠悠地瞥过去一个眼神,左一适时闭了嘴,他做了个封口的动作,拱手道:“是。”
而秦荀殷不知道,他刚离开寿康院,姚惠清便对太夫人道:“奴婢还打听到一件事。”
“什么事?”
“古家大小姐今日去白启山的凌云别院看她一母同胞的弟弟去了,听说还给她的弟弟带了不少东西,满满当当的装了整整一马车。”姚惠清说。
太夫人闻言,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笑来。
古言笙一直在书房待到天黑才出来,见古言玉还优哉游哉地坐在屋檐下的躺椅上,小眉头不由地拧起来:“东西已经送到了,你怎么还没走?”
古言玉桃花眼眼尾一挑:“枉你读了那么多的书,这就是你对长姐说话的态度吗?”
古言笙面无表情道:“你本来就欠揍。”
第十一章 要脸不要
要脸不要
“那也是以前,”古言玉伸出一根食指摇了摇,“弟弟,你对你姐姐我有误解。”
古言笙嗤笑:“懒得理你。”
这两姐弟素来不和,周围伺候的人都已经习惯了,就连苏梅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晚膳已经准备好了,古言玉和古言笙身为两个主子,少不得要坐在同一桌吃饭。
古言笙像个活了七老八十的小老头似的,吃饭的时候一脸严肃,脑袋埋得死死的,半个字都不吭,他读了老半天的书,是真的饿极了,一连吃了三碗白米饭,桌上的几个小菜也被他一扫而空,这强大的饭量让古言玉瞠目结舌。
她转头问苏梅:“五少爷每顿饭大约都吃多少?”
苏梅想了想:“早膳吃两个鸡蛋、一个煎饼、一碗稀粥和一盘小菜,午膳吃四碗米饭、两盘炒肉和一盘素菜加一碗汤,晚膳就是大姑娘看见的量了。”
古言玉:“…”
他一个人就要吃这么多,养起来好费钱呐。
古言笙不悦地抬头道:“你嫌我吃得多?我又没吃你的!”
古言玉很无辜:“你吃得多是事实,不过我可没嫌弃
你,你别尽给我扣些莫名其妙的帽子,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也是正常的,吃得越多越好,吃得多长得快,快些长高长大才能保护我不被别人欺负,挺好的。”
说到最后她竟然美滋滋地笑起来。
古言笙一愣,而后微微涨红了脸道:“谁要保护你?你还要脸不要脸了?”
古言玉朝他投去可怜兮兮的目光:“你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你不保护我谁保护我?你若比我年长,是我哥哥,我指不定就不会被卫家欺负得那么惨了。”
古言笙一下子词穷,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他放下碗筷,愤愤地转身离去。
苏梅一脸尴尬:“大姑娘别见怪,五少爷平时不是这样的,大约是大姑娘忽然来看他,把他高兴坏了,一时有点收不住情绪。”
古言玉皮笑肉不笑道:“他还是小孩子,随他去吧。”
古言玉在凌云别院里连着住了三天,生生受了古言笙三天的气,这家伙看见她好似看见仇人似的,总是没个好脸色,古言玉软硬兼施,也半点不起作用,干脆懒得跟他在这里耗了,到了第三日早上,春花给她梳妆的时候,古言玉就道:“今天就回家去。”
来的时候东西一大堆,回去的时候却是轻车简行,三两个包袱,春花和秋月都能搞定,古言笙抄手站在屋檐下,态度仍旧是冷冰冰的:“你说你到底来干什么?”
“这个问题你不是已经问过了吗?”古言玉对他翻了个白眼,“想你了,所以来看看你到底过得好不好,看到你这么用功读书,我就放心了,想来不久的将来那状元郎就是你的囊中之物,等你当了大官,可别忘了我是你亲姐姐呀,苟富贵莫相忘哟!”
古言笙没好气好:“我没说要给你撑腰。”
“可你也没有拒绝啊,你不拒绝便是答应了,不过读书虽然重要,但也需劳逸结合,你还小,可别太累了。”古言玉趁他不注意,飞快地在他的脸颊上拧了一把。
古言笙条件反射地“嚎”了一声,骂了声“有病”。
古言玉毫不在意,仍旧笑眯眯的,她扬了扬手,准备下山,谁知没走几步,忽听古言笙叫住她,少年老成的古言笙仍旧是一脸严肃,他严肃地说:“别再和卫家扯上什么关系,否则,就算我将来封王拜相我也是不会认你这个姐姐的。”
古言玉忽觉眼眶里有湿气。
她眨了眨眼睛,逼回那股泪意,笑意满满地说:“知道啦,你的话我可是不敢不听的。”
两个小厮已经先下山去准备马车了,古言玉身边只有
春花和秋月陪着,下山的路古言玉不过才走了一半,就忽然听到老太太的求救声。
不爱管闲事的古言玉在原地转悠了片刻,满脑壳疼地带上春花和秋月朝求救的方向走过去,不出意外地看见一个打扮朴素的老婆婆,那老婆婆跌坐在地上,看上去像是扭了脚。
老婆婆一看见她们,顿时如同见了救醒似的朝她们喊道:“姑娘,姑娘行行好,快救救我这个老太婆吧,我下山时不小心把脚给扭了,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