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赵轩并不是软弱,只是顾全大局。
事到如今,大可不必了。
赵轩决定把事情闹大,只有闹大了,才瞒不住、压不下,才能让真正的幕后黑手付出代价。
闫大人死后的第二天,上千考生齐聚宣德门,怒敲登闻鼓。
赵轩假称身体不适,没有临朝,考生们便轮换着,整整敲了一天一夜。
激昂的鼓声响彻皇城,全汴京的百姓都出来围观,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
往来的行商、各地的举子或口述或写信把这件事散播到洛阳、郑州、应天、大名,甚至秦州、巴楚……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大昭都传遍了。
不,不止大昭,太学中不乏大理、波斯、高丽、本州岛来的留学生,这些人又写信传回自己的家乡。
这下,气极败坏的成了荣王,“那小子疯了吗?脸都不要了?”
赵轩确实脸都不要了,他要的是更实际的东西——科举的公平、学子的利益,还有帝王的权威。
他再也不是两年前那个隐忍憋屈的少年了,如今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与敌人对抗。
飞龙在天,睡狮已醒。
这是大理国师对大昭的评价,暗合了当初秦盈盈在大殿上写下的八个字——潜龙在渊,睡狮将醒。
就在这时,赵淑进宫,求见赵轩。
赵轩已经知道了她打算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决定听一听。
“那碗百合粥是高嬷嬷给我的,我不知道有毒,倘若知道就算被皇祖母骂死,我也不会拿给母后……”
赵淑跪在福宁殿,哭成泪人,“怪我胆子小,先前不敢说,我是真怕呀,怕皇祖母把我推出去顶罪——我死了没关系,可怜我家中的一双儿女……”
关于她的真心,关于她的解释,关于这段不知真假的姐弟亲情,赵轩已经不在乎了。
相比赵淑的激动忐忑,他表现得十分冷静,只是淡淡地问:“你可愿作证?”
“我愿意。”赵淑连忙说,“我府里还有两个证人,一个是西山行宫的宫人,一个是天清寺的小沙弥,高嬷嬷让我送粥时,他们都瞧见了……我怕出事,一早把他们藏起来,皇祖母都不知道。”
赵轩嗤笑一声,什么都没说。
秦盈盈只觉得悲哀,既然有证人,为什么不早说?
很显然,赵淑是个聪明人,永远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早些年没了生母,她便抱住秦太妃的大腿,因为她聪明地发现,秦太妃最受宠;后来太皇太后掌权,她又投奔了太皇太后;如今眼瞅着太皇太后和荣王即将失势,她十分及时地跑到赵轩跟前表忠心。
包括当初关于和亲之事,她对秦盈盈的提点,似乎也是算好的。
聪明人,总是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道她在算计之中,早就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因为,别人也不是傻子。
登闻鼓敲到第三天,赵轩的“病”终于好了,临朝听政,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包围荣王府,捉拿要犯。
城防营一共六位副将,四个被赵轩拉拢,剩下的两个已经绑了起来,若敢搞事,就杀了。
十里堡五千死士连夜潜入京城,西山大营十万精兵压阵,二者联手,死死守住京师门户。
潘意带领三千亲卫军镇守皇城,不让一兵一卒进犯。
高世则指挥殿前司,守住凤昭两阁和隆佑宫,护住赵轩最在意的人。
即便如此,还是让荣王钻了空子。
不是赵轩布置得不够周密,而是荣王命太好。
他前一天入宫,和太皇太后起了冲突,太皇太后原本打算将他扣在宫中,怎么都没想到,高嬷嬷站到了荣王那头,和他一起把太皇太后软禁起来。
荣王偷了太皇太后的虎符,指挥着步兵营、马兵营、京城四卫总共三十万禁军,与赵轩分庭抗礼。
宫变,一触即发。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哦!21:00之前还有三更,就当是为了补之前欠下的债。
顺了一下细纲,还有四个大剧情就完结了,应该写不了三十章了……二十章还差不多。
第82章 4.2(三更)
这是赵轩经历的第二次宫变。
第一次是先帝刚驾崩的时候, 本应由他这个太子登基, 荣王想取而代之, 命人追杀他, 幸亏温王妃救了他一命。
后来太皇太后一力担保,又有苏相等重臣支持,赵轩这才顺利登上皇位。
这一次, 是赵轩主动挑起的。
太皇太后其实没想动赵轩, 她反悔了, 不打算换掉赵轩了。因为赵轩做到了英宗想做却没做到的事。
午夜梦回,她想起了当年英宗在她枕边说过的话。英宗是位有志的明君,希望效仿前朝太宗,尽收天下英才。
然而, 他走得太早, 留下太皇太后和年少的先帝。英宗之所以立先帝为太子,除了是嫡长子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有革新旧弊之志。
太皇太后老了, 有时候会犯糊涂, 有时候反而异常清醒, 她终于肯承认, 赵轩或许就是那个可以带领大昭走向盛世的人。
可是,她醒悟得太晚了,来不及布局就被高嬷嬷和荣王联手设计,禁足在宝慈宫,就连飞龙卫都来不及通知。
三十万叛军兵临城下, 赵轩没有缩在皇宫不露面,而是登上宣德门,与荣王当面对峙。
两边人手相当,一旦动起手来谁都占不到好。
赵轩不希望大动干戈、血流成河,荣王则是故意拖延时间。
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要“诛妖妃、除奸佞”。
赵轩毫不示弱,当着三十万禁军的面例数荣王之罪。
结党营私、圈地谋利、科举舞弊、兴兵作乱,还有一项,是赵轩最在意的——谋害皇帝生母。
当然,赵轩不会说秦太妃在西山行宫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单是中了毒、留下病根就够治荣王的罪了。
赵淑和为秦太妃验查的医官都在城楼上,可以作证。
荣王自然不认,恶狠狠地看向赵淑,“休要胡说,粥是你送的,这样看来岂不是你更有嫌疑?”
赵淑白着脸,往赵敏身后缩了缩。
赵敏没好气地把她推出去,“你是堂堂大昭三公主,贵女中的领头人,拿出点气势来好不好?如今皇兄用着你了,你就大声地告诉底下的儿郎们,让他们看看清楚,自己效忠的是个杀人放火、不择手段的悖逆之徒!”
想到自己的身份,想到家中的儿女,赵淑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城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嚣,有人带着兵马,冲破南薰门,直逼宣德门。
是四公主赵端的驸马,王驿。
去年赵端火烧西山寺,意图弑君,被判死罪。赵轩念着王家祖上有功,没有连坐,只将他们贬出了京城。
没想到,驸马王驿怀恨在心,竟和荣王勾结起来。
王家数代领兵,战功赫赫,麾下聚集了一批死忠之人,如今他们一来,两边的局面陡然发生了变化。
荣王仰天大笑,“蠢才,竟不知道叔叔我是在跟你拖延时间吗?”
赵轩沉着脸,看不出喜怒。
荣王以为他是气的,得意地吹了个口哨,继而看向赵淑,“好侄女,你方才想说什么来着,要不现在说?”
赵淑连连后退,“不,不,我什么都没想说。”
显然,她后悔站到赵轩这边了。
赵敏气了个半死,唰的一声抽出腰间的宝剑,直指城下,“荣王叔,这是本公主最后一次叫你王叔,过了今天,你就不再姓赵了。”
荣王冷笑一声:“黄毛丫头,不愧是和那小子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除了说大话,屁都不会。”
赵敏红着眼,“即便今日死了,我也是死得其所,来日到了地下面见列祖列宗,我敢说问心无愧,你敢吗?”
荣王面上一僵,咬牙道:“列祖列宗若在天有灵,我今日便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大昭正统!”
趁着他们扯皮的工夫,王驿冷不丁抬起手臂,只听嗖的一声,臂上的弩.箭飞射出去,目标是赵轩的心脏。
几乎是同一时间,潘意挽弓搭箭,羽箭离弦,生生将那只袖箭射偏了,一箭一弩深深地没入青灰色的城墙砖中。
赵轩不闪不避,不见丝毫惊慌,反而接过潘意手中的重弓,铮的一声,拉至满月。
羽箭离弦,直取王驿面门。
王驿还没反应过来,人就已经倒在了马下,玄铁箭头直插眉心,死不瞑目。
一片哗然。
宣德门外的三十万禁军,王驿带来的人马,马上的荣王全都傻了眼。
没人想到赵轩能挽动十六石的大弓,也没人知道他的箭法这样好,更没人料到他会面不改色地取人性命。
说好的少年天子,冲动懦弱呢?
叛军们慌了,荣王也慌了。
赵敏吓到了,被潘意拉到身后。
赵淑则是惊呼一声,软倒在地,仿佛那一箭射中的不是王驿,而是她自己。
她到底小瞧了赵轩。
赵轩握着弓,目光淡淡地看向城下,“谁还想试试?”
没人说话。
叛军已经动摇了,尤其是那些下层兵士,他们根本没有自主权,甚至有人不知道今天被将军叫到城下是来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