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分水口那里,工程质量特别重要,若是做得不牢靠,一旦洪水来了,不但不能起到分水泄洪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大的灾害。
再有一个,灌溉渠延伸出去的分支也需要仔细设置,不能随随便便就开个口子挖条水沟,否则旱季水过不去,洪涝时水又流不走,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对这些东西霍桐听不明白,他没去过田里劳作,也没跟人抗过洪灾,若是谈杀敌的战术他倒能说上一些,但问题是谁家小两口闺房里谈如何杀人啊?
两人一个说一个听,时间过得倒也挺快的。等到莫娘子来说野鸡已经焖好时,正该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霍桐看着他们抬了烧得黑漆漆的三个泥团进来,脸上很是纠结。
陶倚君噗嗤一笑,让人敲开了外面烧硬了的泥壳,露出里面焦黄的荷叶。莫娘子小心的将荷叶裹着的鸡肉从泥团中取出,放到大盘里,再剥开荷叶,顿时一股浓郁的肉香就爆发了出来。
鸡皮微微泛黄,泌出油脂,香料裹在鸡腹里,热气燜蒸使其穿透了鸡肉,仅是闻一闻,就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肉已经焖得烂熟,轻轻一扯便脱离了骨头。
莫娘子双手麻利的剥了两只出来,装了盘,又调了些蘸酱,送到霍桐跟前的食案上。剩下那一只是要送去给卫老的。其他人想吃得另外再做,肯定不可能抢了主家的份额。
两人吃着香喷喷的鸡肉,喝着醇厚的甘酿,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就听到前院传来焦急的嚷嚷声。
“霍将军,大娘子,大事不好,陶千户甘千户被蛮人掳走了!”
第四十五章
霍桐连战甲都没来得及换, 直接催马回了大营。
两个千户被掳走,这要是闹出去就麻烦了。
陶倚君被拦在家里不许出去, 霍桐就怕她一冲动直接出城去找陶大郎。草原茫茫, 若是不熟悉方位,极有可能迷失在其中。
单纯的迷路还好, 就怕遇到蛮族的骑兵, 她再厉害也只有一个人一双手。
卫老也得到了消息,赶过来看住陶倚君。
“你要相信霍桐将军。”卫老拉着她坐下,“以甘千户的稳妥和大郎的勇武, 被人掳走的可能性很小,我相信他们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与其说他们被蛮族掳走, 我倒是觉得他们怕是发现了什么情况, 勇入虎穴了。”
陶倚君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 背脊僵直。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代表了危险。”
“战场本来就是危险的, 他踏上战场那一日就该明白。”卫老盯着陶倚君的脸, 捋了捋短须, “你得相信他们会平安归来。”
“……我信, 但是,我还是会担心。”
“人之常情。”卫老微微颔首,“我已让阿甲和两个老兄弟出去了,打探情况他们是老手,你且先定定心,等他们回来再说。”
另一边, 霍桐带着亲卫回了大营,第一时间就召见了跟陶翕君他们同去的小兵。
“你说那伙人打着骠骑将军的名号?”霍桐眯眼,“那你是如何得知那些人是蛮族的奸细?”
“甘千户猜的,也是甘千户让属下回来报信。甘千户说他们打算将计就计,去敌人那里看一看,让属下回来禀报大将军。”
“胡闹!”霍桐拍桌,“敌众我寡,连对方深浅都不知道,就冲动行事。”
虽然很气大郎跟甘千户的冲动,但是他跟卫老一样,也信任这两人能自己脱困。不过信任归信任,该做的还是要做。
点兵三千,霍桐亲自率兵离营,大营中由副将冉义坐镇。
冉义乃战死的冉文将军胞弟,弟承兄志,镇守边关此生不离。
霍桐离开之后,冉义将军遣了六人小队往朔方报信,最重要的是去确认那些人说他们乃骠骑将军麾下是否为真。
冉义将军论勇猛不及他兄长,然而论稳妥和谋算就强过冉文将军了,这也是霍桐放心将大营交给他的原因。
牛三郎的消息很灵通,晚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样子,他就让人送来密信。
“三郎说那伙人跟关内势力有勾连,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方的爪牙,有可能是冲着霍桐来的,毕竟玉门关小方城这边算得上军事重镇,若是掌握了本地大营,就掌握了通往关外的一条大道。”
卫老单手敲着桌面,眯眼捏着胡须推导:“那些人假扮骠骑将军的人马,直接找到了大郎,这说明他们对大郎很熟悉,知道大郎仰慕将军。骠骑将军也就上次来过,这么短时间就摸清了情况,说明他们有内应。”
陶倚君丝毫不意外,就凭玉门关这筛子一样的人员组成,没有内应才叫见鬼了。知道归知道,但事情落到自己头上,谁也维持不了淡定从容。
“这事儿你着急也没用,等霍桐将军那边有回信了再说。相信他比你更着急。”
可不,一来两位千户都是他麾下的人马,二来对方打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名头,他们可是一个家族的堂兄弟,真出了事情,霍去病将军那里也容易被人带着把柄攻击。
入了夜,陶倚君久久不能入睡,翻来覆去都在想她哥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想得多了,就越想越怕,到最后干脆起身换了衣服,打算趁着没人的时候出城去找她哥。
她不是不知道危险,可总有一种如果不去就再也见不到哥哥的预感。这预感就像一根针,来来去去的往她心尖最柔软的地方扎。
刚出了城门口,陶倚君就被人揽下来了。
“三郎君?”陶倚君拎了拎手里的刀,“你也要拦我?”
“卫老早猜到你会悄悄出城,特意嘱咐我过来截下你。”牛三郎穿着一身白袍,坐在牛车上,月光下的他有种谪仙般的风流美貌,但是这样的美色在陶倚君眼中完全没用,她抿了唇提了刀,一副打算硬闯的模样。
“你别去,城里城外盯着你的人不少,你若是走了,万一有个什么,你让卫老他们如何帮你守住家业?”牛三郎,起身上了栓在牛车后面的马,“我替你去,一定会将你大兄带回来。”
说完他直接拍马就走了,完全不给陶倚君开口的机会。
陶倚君追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她抬手拭去,吸了吸鼻子,转头往家跑。
她得学会相信别人,那么多人都在帮她,她也要稳住自己。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做到无懈可击。至于报仇,没听圣人说吗,“君子报仇三年不晚”,她是女人,自认也不是君子,可别被她找到机会,否则一定要让对方十倍后悔。
天刚亮,府里的仆佣们已经忙活了起来。
大郎君出事儿的消息他们昨天都知道了,今儿大早大娘子就沉着一张俏脸在写东西。没人敢去打搅大娘子,府里几个伶俐的小婢和小仆都自觉的把大娘子的房间看守了起来,就怕有登徒子闯进来对大娘子不利。
让人意外的是,刚用过早饭不多会儿,胡家小娘子就坐着车过来了,还带了不少礼物,甚至还有几个带着武器的健仆在胡家小娘子下车之后就自觉的站到了门外道路边,双手抱胸的警惕注视来往行人。
便有些想要占便宜的流氓不太敢轻易靠近,聚集到了陶府斜对面的茶铺里,观察陶家人的动静。
“大娘子,我家郎君让我给你带句话,小心马家。”胡家小娘子放低了声音,“马家之前便有想插手玉门关的守卫,因为这里事关重大,卫大将军亲自出手镇压了他们,可马家没有死心,好不容易看到以前那位霍将军升职了,现在估摸着是想要掂量霍桐将军的能耐。”
胡家小娘子来之前把她郎君说的话都背了下来,也不让陶倚君插言,小嘴叭叭叭的就把很多内幕告知了陶倚君。
“我郎君说,眼看着边城一日日好起来,大娘子所建的灌溉渠和分水闸对边城极为有利,他不希望这个时候有人来使坏,所以私下里提点大娘子几句话。大娘子若是有办法,就让人去请了卫大将军出面,让马家消停消停。”
陶倚君相信胡家小娘子也是真心在为自己考虑,但要说她郎君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不可能。对方给她这个消息,里面一定夹杂了私货,她需要好好分析一下,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掳走她大兄不可能单纯是马家做的,里面肯定有其他人的手笔,至于是不是联合了蛮族,她不清楚,最坏的可能就是蛮族跟大汉这边的奸细里应外合做下的。
胡小娘子掩人耳目的又让婢女捧了个木匣子从前门离开。
“大娘子多费心了,等到雪化开冻,我阿娘会带着妹子过来,到时候还要辛苦大娘子帮我妹子好好看看。”
“那是自然。”陶倚君挽着胡小娘子笑道,“用了两次药有些效果,到时候再对症下药,不敢说完全好转,比现在更好是没问题的。只是这一路颇为颠簸,胡娘子得让你阿娘慢些走,不要太赶时间。”
从胡娘子娘家过来要走大半个月,春上化冻时多细雨纷纷,路上更是泥泞难行,若是不当心,很容易就出事。一般这个时节也只有赶时间的商队会过来,其他探亲访友的,多半会选在端午后才来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