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公主不想死 完结+番外 (衣青箬)


  那是天神才能够掌握的力量,如今赐给了人间的朝廷。
  不过事实上,不但其他人在懵逼,水师的普通士兵们也在懵逼。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船上安装的这俩铁疙瘩,是朝廷送来的秘密武器,用来对付海盗的,但是没有见过它的威力,所以也并不真的放在心上。只有接受过试射训练,亲眼看过火炮威力的将军和一小队士兵保持住了平常心。
  但在所有人震惊的视线之中,他们忽然觉得自己如此正常的表现,好像有点格格不入。
  本以为是一场鏖战,没想到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虽然之后还要打扫战场,俘虏和审问水中幸存的海盗,收拢他们的船只等等……但是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其他变故了。
  这让满心期待战斗的士兵们,在振奋震惊的同时,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将军自己也同样如此,最后,他抹了一把脸,高声呼喊道,“天赐神兵,大楚必胜!”
  士兵们也跟着欢呼起来,渐渐从惊怔之中回过神来,开始体验到战胜的喜悦。虽然没有真刀真枪上阵有些遗憾,但没有死人,甚至除了一发火炮之外没有其他损失,也是值得高兴的。
  虽然从参军之日起,他们就已经把自己的脑袋别在了裤腰上,预备不惜此身保家卫国,但能活着当然是好的。
  当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他们忽然对能够制造出这种强大武器的国家和朝廷,生出了无限的信任和归属感。
  因为才出海没几天,距离并不远,所以这场展示结束之后,将军派了一条船,将这一场遭遇战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不提与海盗暗通款曲,如今在焦急等待消息的那些人如何惊慌,这消息送到京城,却是让顾铮的下属们着实扬眉吐气了一回。
  并且纷纷上书,要求论功行赏,为顾铮加官进爵。
  之前在西北建功,说要等水师这边的反馈,如今水师也得了一场大胜,总没有推脱的理由了吧?
  咨平殿里,贺卿翻着这些折子,心里的感觉十分奇异。对加封这件事,顾铮已经跟她有了默契,现在看着其他人为他摇旗呐喊,总觉得十分有趣。


第136章 众望所归
  “可惜了众人一片心意。”贺卿合上又一本奏折,调侃地看向顾铮,“玉声当真不想要封赏?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我便是给你封赏也无妨。”
  “臣想要的封赏,只怕殿下给不了。”顾铮也含笑配合她。
  “哦?却不知玉声想要的是什么?”贺卿挑眉。
  顾铮故意凑到她耳边,低声笑道,“臣想为内子求一个诰命。”
  贺卿脸一红,没想到话题最后又转回了自己身上。这才真正是朝廷拿不出来的封赏,毕竟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公之于众。
  不过,贺卿微微挑眉,“玉声是不是弄错了?就算要封赏,也该是因我而赏你才是,驸马爷。”
  从身份上,贺卿是君,顾铮是臣,所以如果两人的关系当真公开,也该是顾铮因为贺卿的缘故被封为驸马,而不是反过来。
  “这称呼不错。”顾铮笑了起来,低声问道,“不知殿下今晚是否要召臣侍寝?”
  “咳!”贺卿呛了一下,朝他瞪眼,“青天白日的,玉声说什么胡话呢?”
  顾铮为自己叫屈,“这是臣的真心话,一个字都不曾改过,还望殿下明鉴。”
  说笑了一阵,两人才把注意力转回眼下这件事情上来,贺卿将桌上的奏折拿起来,往旁边的盒子里一丢,对顾铮道,“这些你拿回去吧。”
  顾铮也收起了脸上轻松愉快的笑意,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但这一天,他回到家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十分沉重,将前来拜谒的属下都召集到了一起。
  “我与护国大长公主殿下之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权势之争,而是理念之争,政见之争,希望诸位能谨记这一点。”顾铮说完,命人将那盒子拿了上来,打开,里面是两摞厚厚的奏折。
  虽然顾铮随即就合上了盖子,并没有打开里面的奏折,也没有让众人认领的意思,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应该就是他们这几天上的折子了。
  顾铮又道,“归根到底,朝堂上的争执,都是为了我大楚长盛久安。所以我会质疑殿下的决策,但却不会因此而对她本人产生什么看法,希望你们也能如此。”
  众人点头应是。
  但虽然顾铮这么说,他们却都可以想象,贺卿将这些奏折交给他的时候,说的话必然不会太好听。
  站在这里的都是人精,虽然顾铮自己说得好听,可是实际上两人之间对立的关系却是不可能改变的。贺卿借机发作,必然给了他没脸。他在贺卿那里受了气,转回来迁怒其他人,也是正常的。
  所以众人表面上纷纷点头应诺,至于心里的想法,那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只是看这样的情形,封赏之事,应该是不能再提了,许多人心下不免惋惜。毕竟在朝堂上走到高位,每往前一步都是非常困难的,不但要有功劳,还要看机缘,错过了就未必再有。
  第二日,已经请病假在家休养了几个月的姚敏突然回到了政事堂,正式销假,再次开始接触国事。
  这一在所有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举动,很显然又让朝堂产生了不小的波动。政事堂里就那么几个人,代表着几方的利益,姚敏身后也有自己的势力,他一回来,免不得又要上演一场博弈。
  然而这还不算完,姚敏一回来,平章事刘牧川就又一次递上了辞呈。这一次他的态度十分坚决,递上奏折的同时就称病在家,不再上朝,用这样的方式向贺卿表态。
  他的离开,已经不可避免了。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贺卿和刘牧川一个挽留,一个坚辞,如此往来了四次,刘陌川第五次上了辞呈之后,贺卿终于允了他致仕的奏折,这个级别的老臣致仕,加恩封赏自不必说。
  这位老臣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在一片和平之中功成身退,保全了晚年的荣华富贵。
  在将工作都交接完毕之后,他没有在京城停留,而是立刻启程赶回家乡。以后如无变故,他应该就会留在故乡安度晚年,不会再到京城来,更不会牵扯道朝堂斗争之中了。
  在这个时候退走,固然有不少人对他的这种选择表示不解,但更多的人心里却很羡慕他的这种际遇。
  自古伴君如伴虎,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更容易动辄得咎。纵观历朝历代的宰执们,被罢相,被贬官乃至被捕拿下狱,抄家灭族的不知凡几,能有好下场的并没有几个人。虽然到了本朝,士人的地位大幅提升,官员获罪被杀的情况已经很少,但能从宰执的位置上退下去,得到善终的重臣也寥寥无几。
  刘牧川挑了个好时候,所以才能全身而退。
  不过唏嘘感慨过后,还是要继续眼下的蝇营狗苟。
  所以在刘木春离开之后,朝臣们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政事堂里。他是平章事,也是政事堂之首,文官之首。政事堂可以有缺额,单薄这个位置确实不能空缺的,必须要有人填补上去。
  顾铮终究是要更进一步了。
  唯一的悬念是他能走到哪一步。
  按照常理来说,政事堂的晋升,是依照入阁先后顺序,也就是资历来排的。刘牧川之下,顺位应该是同平章事姚敏,由他递补理所当然。
  但现在,姚敏的竞争对手是顾铮。他的晋升之道,从来不能以常人而论,何况如今又有大功劳,在朝堂上把其他人都压得喘不过气,论起来,顾铮的赢面还要大一些。
  所以眼下是两人共同竞争一个位置的局面。到这个时候,顾党的官员们也终于知道顾铮之前为什么要约束下面的人了。
  什么封赏都比不上在政事堂更进一步,成为实际上的掌权人,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于是前不久才刚刚被敲打过的众人又立刻鼓噪起来,纷纷上书,要求贺卿不要拖延,尽快将人选定下,以安人心。另外,刘牧川一走,政事堂就空缺出了一个位置。
  原本政事堂是满员的,但上回赵君原跟贺卿因为任用女官,将来或许还会从官员子女之中挑选女官一事起了争执,愤而辞官,就只有四人了。如今走了刘牧川,就只剩下三人,最好还能再递补其他人入内。
  这不是政事堂递补一两个人的事,这一两个人挪走了,他门的位置又要人来填补,如此层层调动,许多人也就有机会在这场变动之中分一杯羹了。
  贺卿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很快下旨将姚敏递补为平章军国重事,顾铮则是接手了他的同平章事职。
  这个结果令不少人暗暗叹息,但却不出乎他们的预料。
  贺卿明显是要压一压顾铮,之前姚敏病重,她非要留下刘牧川时,就已经有了端倪。如今既然还有其他人选,自然不会让顾铮一步登天。何况论资排辈,他的确比不上姚敏,能比的只有功劳和圣眷,而他跟贺卿的关系不和,人所共知。这种圣心独断的事,自然也就很难胜出了。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顾铮其实是跟贺卿商量过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