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平等
杜尚书在玉京干起了老本行, 从妙玉手中接过了玉京的库房,从粮食到矿产, 一桩一桩地上手。妙玉之前就是一个撷芳殿的掌事大宫女,她能有多大的本事?将撷芳殿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如今让她管理玉京所有产业的收入与支出, 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而杜尚书就不一样了。
杜尚书原先管理的是大唐的国库, 单论体谅的话, 大唐的国库要超过玉京天府的府库数十倍, 只是大唐国库空虚多年,许多事情都是处理好一遍之后就很久不用再处理第二遍了,而玉京天府的府库几乎每天都有收入与支出, 流水多了一点,但都在杜尚书的能力范围之内。
杜尚书上任不到一旬的时间, 就将妙玉留在府库里的那些糊涂账都给清算了出来,沿用原先大唐国库的那些管理制度, 将玉京天府的府库带上了正轨。
从现实世界里来的游戏玩家原先还有些轻视这位古代封建王朝的尚书,觉得这些人就算再有才能也会被眼界、见识等限制,可在看到杜尚书的能力与手腕之后, 游戏玩家们都没别的话说了。
能人之所以是能人,是因为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是在顺势中还是逆势中,他们都是能人。
搭理玉京天府府库的这段时间里,杜尚书也在观察‘真实的玉京’,试图看穿玉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根、发芽、壮大的秘诀, 可越是观察,他心中的遗憾就越多。
别人或许会觉得是有很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壮士’带动了整个玉京的发展,但要杜尚书说,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从天而降的‘壮士’们带来了很多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技术,这一点都不假,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源源不断向玉京涌入的流民,以及玉京这块之前从未被发现的良田沃土。
那些流民来到良田沃土之后,习得了更为优越的农业生产技术,全都变成了劳动力,人人都在为玉京天府的府库做贡献,而李泽天则是利用这些人贡献上来的粮食等收留更多的流民,让更多的人涌入玉京,变成劳动力……这一切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杜尚书从玉京当地那些民夫口中听了不少的故事,他从那些只言片语中拼接出了一个□□不离十的‘玉京发展史’:原先的玉京很困难,长公主带人来的时候,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住的只是石窟,后来才修筑了天府;原先是没有粮食的,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靠去山林中挖野菜找野果以及打猎维生,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硬撑了许久,才撑到粮食长出来……
了解得越是深入,杜尚书心中的遗憾就越多,悔意也越多,对李泽天的佩服也越多。
让杜尚书遗憾的是,如果不是大唐变成乱世,根本不会有这么多的流民涌入南疆,玉京之地也就不会这么快发展起来。乱成一锅粥的大唐才是玉京发展的真正助推力量。
让杜尚书后悔的是,他当初如果开明一些,连同那些老伙伴积极拥护李泽天,李氏王朝或许及不会倒,盛唐的百姓也就不会遭此劫数,亦不会有那么多的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让杜尚书佩服的是,李泽天在发展玉京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平衡能力。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流民涌入玉京,若是涌入流民数量超过玉京的承受能力,那玉京的粮食、产业便会全线崩溃,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玉京也会乱掉,在玉京安稳生活的人会被打劫,良田里的粮食会被祸害,只有严格掌控流民的数量,使每日新涌入玉京的流民数量一直保持在玉京天府府库的承受范围之内,才能保证玉京的文静。
‘平衡’二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登天。
李泽天就将这个‘平衡’把握得很好,杜尚书发自内心地敬佩。
……
李泽天哪里会知道杜尚书居然在心里给她吹了这么多的彩虹屁?
其实真的是杜尚书想多了,李泽天治理玉京的方式一直都很‘道系’,平时她奉行‘无为而治’,若是有人闹事,她就奉行‘一棒子打死’,再加上她之前埋下一条‘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一大部分人跟着富起来’的伏笔,佐以生产技术的革新,这才能将玉京如同‘走钢丝’一样玄之又玄地发展起来。
若是没有那些被杜尚书看轻的生产技术,玉京肯定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若是没有苗翠花沤制的农家肥,田地不会那么高产,粮食就无法满足更多的人,若是没有秦斌带来的各种优质果蔬作物的种子,粮食的丰富性就不会增加,若是没有杜冠、侯青等人研制出来的农具,农业生产的效率就无法提上来,若是没有国家队游戏玩家弄出来的‘掌中之雷’与‘红衣大炮’,玉京的安全和稳定就无法保证,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李泽天不知道杜尚书是这么想的,就算知道了,她也懒得同杜尚书费口舌,只要杜尚书将分给他的活儿干好,不要出纰漏就行。
————————————————
杜尚书在玉京之地找回了当初在长安城做户部尚书的存在感,自信心也就随之而归来了。不过杜尚书身上还是有不少改变的,原先他觉得自个儿能够保证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就好,家里人可以都闲在家里享受生活,但现如今杜尚书不这么想了,他觉得做一个‘耕读世家’也挺好,两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活儿干,自个儿赚的元币都够供一家老小穿衣吃饭了,这不就是把本事给锻炼出来了吗?
人身上有了赚钱的新本事,那还能变成坏事?如果突然有一天,他老了,不中用了,或是遭遇不测倒下了,他儿子都有能耐将一家人的生计重担给挑起来。
另外,杜尚书原先一直都觉得女人家在家相夫教子就足够了,用不着抛头露面,可到了玉京之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人家的女人都受到李泽天的影响,能够撑起半边天了,开始同男人叫板。
起先的时候,杜尚书还觉得玉京的男人腰杆不够硬,太惯着家中婆娘了,可他见玉京的男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也没多叨叨,再加上当初刚搬来玉京,处处都需要花元币,能多一个人赚元币,家中就能少一分的压力,杜尚书就没拦着家里人出去干活。
可后来,杜尚书就渐渐品尝到了家里人出去赚钱的好处。
原先在京城的时候,尚书夫人需要掌管家中中馈,可实际上各种事情都是管家在负责,尚书夫人动动嘴皮子点个头就行。
人啊,不能闲着,一旦闲下来,就容易作妖找事,哪怕是大度体贴温柔的尚书夫人也会搞这么一套。
你在衙门累得半死,回到家中之后在书房里待一阵子,她就觉得你是厌弃她人老珠黄,你要是陪老伙计们去吃顿酒楼听个小曲儿,她就怀疑你外面养了美妾,你要是同她讲理,她就在那儿噼里啪啦地掉眼泪,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你,说她为你操持中馈,生儿育女,你却在外面花天酒地,想不开的时候还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别说大家闺秀都知书达理,这些人闹起来,可比街头的泼妇们闹事的段位高多了。
可到了玉京之后,尚书夫人带着儿媳妇去了纺织作坊里赚元币,每天累得回家之后连饭都不想做,只想瘫在床上歇一歇,哪有精力闹事?
杜尚书心疼老妻,劝老妻说,“如果太累的话,那就别干了,我们父子几个赚的元币肯定够你们开销用度。”
杜尚书本以为老妻会嘤嘤嘤地感动,没想到尚书夫人直接甩了他一个白眼,“我好歹也是尚书夫人,就算现在落魄了,还能不如那些民妇?若是我现在退出纺织作坊不干了,那不得被人笑话死?不行不行,我得坚持干下去,我比那些民妇识字,学东西也比她们快,现在赚的元币已经不比他们少了,还能给纺织作坊里提供一些新的花样,现在正跟着作坊里的大管事一起操弄绣机,据那大管事说,绣机如果能做好,之后绣娘都得饿肚子,让绣娘辛苦吧啦熬瞎眼也得绣半年的东西,绣机上一天就能搞定。大管事说了,如果这绣机能够造出来,之后就由我负责这一块儿,利润分成给我四成!”
“杜衮,我告诉你,我们现在是在玉京,不是在长安城,在玉京讲究个男女平等,谁有钱谁当家。我给你洗了大半辈子的臭脚,等我赚的元币比你多的时候,你得反过来给我打洗脚水。你也少在我这儿摆什么官架子,我们作坊里的管事说了,官儿可不是欺压百姓的,是为百姓服务的,你们领的俸禄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身上刮去的租子和税金呢!”
“在长安的时候,就算夫妻俩实在过不下去了,那也只能忍着,现在到了玉京,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也跟着开阔了,过不下去就和离!只要兜里有元币,日子能苦到哪儿去?你嫌弃我人老珠黄,我还嫌弃你年迈体衰呢!待我兜里的元币多了,你要是还对我吆三喝四,我就用元币找一个小白脸养着,让他给我做饭让他给我洗脚让我天天带我找快乐!咱俩也别互相牵绊着,你可以光明正大的找美妾,我也能找小白脸,一拍两散,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