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自然少不得夸赞平王护驾之举的声音。
戚素素听见青黛和自己提起这一茬,才恍然想起来,比起自己的一点压不住的小脾气,眼下最重要的的确还是解决宫里的麻烦事。
至于姬无天,哼,等事情结束后,她自然会好好震一震‘妻纲’!
关于刺客的传闻愈演愈烈,姬无天依旧不见人影,平王还在宫里养伤,幕后之人的事似乎仍然没有眉目,但京中的风向却很快出现了诡异的变化。
起初只是一些人胡乱推测是谁想谋害皇上,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说起了当年平王谋反的事。
这种事算是平王的黑历史了,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戚素素一开始知道后有那么一瞬甚至都怀疑自己在宴席上是不是看错了,想多了,刺客和平王真的没关系。
但紧接着又有人开始私下里流传说,其实这次的刺杀事件实则是皇上自导自演,理由就是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对平王心存忌惮,想趁着平王贺寿之际把他斩草除根。
结果平王却以德报怨,以身护驾,差点送了命,惹人唏嘘。
神特么的以德报怨!
真正以德报怨的难道不是皇上吗?谋反可是死罪,但当年皇上却饶了平王一命。
可惜百姓们有点小聪明,却也不会想得那么仔细,等有人提起当年平王败北后被发配的地方有多么偏僻穷困,平王过得又多么惨时,竟然真有一些百姓对平王产生同情,觉得皇上太狠心。
话肯定不会说得太直白,但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如此。
第299章 皇上重伤!
皇宫,御书房。
“传出这些话的背后的人怕不是没脑子吧。”姬无夜回想着不久前底下的人汇报的那些话,都被气笑了。
就算他确实提防着平王,但至于自导自演搞出一批刺客来这么迂回吗?何况,主动提出要回京的是平王,不是他。
怎么看,这里头有算计的人也该是平王吧。
姬无天道:“民间舆论风向变化这么快,定然是后面有人控制。”
这个人选自不用说,肯定是平王的人。
刺客如果是平王派来的,受伤也是算计好的,提前安排好一切,自己安心在宫里养伤,排除掉嫌疑,完全合理。
姬无夜扯了扯唇,面含嘲讽:“连自己生母的寿辰都能拿来利用,无所顾忌地见血,果然还是和当年一样不择手段。”
刺客都已经死光了,他们能从尸体中分析出来的东西很有限,如果他们不能找出有力证据证明刺客是平王派来的,就没法迅速将民间这种说法完全压下去。
用强硬的手段,很可能会引起反弹,再有人说他是心虚了才不让他们谣传,气不气?
姬无天道:“他折腾得再多不过只是做无用功罢了,皇兄的皇位早就坐稳,朝中局势稳定,边关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战事,他能成事的几率微乎其微,我们没必要心急,眼下还是要尽快将那天将刺客放进来的宫中的内应揪出来。”
宫中守卫森严,办宴席的时候进出的人身份都很贵重,就更是如此,没有内应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潜进来十几个刺客。
姬无夜点头认同,“内应的身份已经有些眉目了,只是消息还是要先瞒着,免得被人先一步灭口,你帮我继续盯着姬无晏带进宫里来的那些护卫,姬无晏如今在宫里无法和他的人联系,寿辰那天入宫之前必定提前和他的人吩咐过什么,只要他们有动作,就能抓住姬无晏的小辫子。”
姬无天道:“希望如此吧。”
在兄弟俩商议时,京中其他权贵人家当中也没少谈论这个话题。
靖安侯府,镇国将军府,端亲王府,戚家,谢家,江家……
亲历当年皇上登基时那场内乱的人中,八成以上的人都认为刺客和平王脱不了干系,苦肉计不是只有戚素素一个人想到。
只是没有证据,光凭他们认为,毫无用处,还得想办法找到证据。
另外,他们也纳闷,平王究竟想干什么,当初造反已经失败过一次,皇上看在血缘的份上才留下他一条命,难道还没死心,还想再卷土重来一次?
凭什么?就凭他随身带着的那一百个护卫吗?
总不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败坏皇上的名声,求个一时痛快吧?
看不透,搞不懂,众人只能决定先静观其变,看皇上和煜王打算怎么做吧。
皇上和姬无天兄弟俩发现了将刺客放入宫中的内应的线索后,当然是准备把人抓了审问一番,最后能从他们嘴里审出平王姬无晏参合的铁证。
奈何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他们抓人的当天晚上,宫中又出现了一批刺客。
这些刺客人数不比前两天的人少,身手也很不俗,皇上身边有武艺高强的暗卫护着,虽然宫女太监侍卫都死了一批,到底还是护住了皇上没有受伤。
但这还只是开始,之后的连续三天每天都有刺客出现,不分白昼,不分场合,人数虽然越来越少,却一次比一次发狠。
皇上这几天本就一直绷着精神,要抓紧想办法揪出幕后的人,尽管从第一次刺客出现后宫里的戒备就更加森严,还是防不胜防,被奋不顾身的刺客刺伤,据说伤势还颇重。
紧接着第二天,宫中便宣布暂时罢朝。
大臣们担心皇上安危想去面圣,都被拦住了。
这让人不得不得担心,皇上是不是真的受了重伤。
在宫里守着皇上的不出意料,还是姬无天这个受重视又有权利的。
有了之前姬无天在宫门前大开杀戒,后来还揪出来一个叛国者的先例,这回大臣们都不敢造次,只是想法子打听皇上的伤势究竟怎么样了。
京中的百姓这几天一直很关注皇上遇刺的事,即便是宫里有心想隐瞒,以免引起动荡,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只是外界不清楚皇上伤得重不重罢了。
百姓们听说后,担心皇上安全的同时,帮平王说话的人更多了。
平王还受伤在宫里养着呢,他总不能隔空安排刺客刺杀皇上吧?但如果是皇上自导自演,也没必要真的让自己受伤啊,所以也能排除掉嫌疑。
既不是平王,又不是皇上,还有谁能从中得利?
煜王姬无天!
本来煜王早就赐了封地该回封地的,现在偏偏留在京城不走,难道不是别有目的吗?
听起来是很有道理,青黛她们刚听说的时候都气坏了,姬小羊更是撸起衣袖准备出去找那些胡说八道的人理论。
戚素素却把人拦住,特别镇定地说:“不用管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你父王的名声,是随便几个人胡说几句就能败坏的吗。”真那么简单,朝中那些‘功高震主’派就不会多年都拿姬无天没办法了,随便让几个人到外头传丑闻不就得了?
当初姬无天在边关的五年可是实打实的打下了许多胜仗,都号称是大殷的战神了,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确实如同某些大臣担心的,比皇上的名声都要好,民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崇拜姬无天才想参军,为国效力。
平头百姓或许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不懂朝堂上的事,但他们同时又比任何人都清楚谁的存在对他们是好的。
除非哪一天姬无天真的造反,想推翻自己的亲兄长,否则,寻常事轻易动摇不了他的名声。
果然,一如她所料,那些不利于姬无天的传闻刚漏出来点头,不用他们做什么,就被更多信任佩服姬无天的百姓们毫不留情地摁了下去。
谁敢胡说煜王爷的坏话,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围攻,次数多了,意图搞事的人就放弃这条路了。
可是,宫里却依然没有任何新的风声传出来。
皇上怎么样了?刺客抓没抓到?背后的人的身份查没查清楚?
戚素素一无所知。
她只能说服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可实际上,宫中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让开!哀家听说皇上受伤了,哀家要去看皇上,你们敢拦着!?”太后站在帝寝外斥责着守在外面的护卫们,表情很是愤怒。
卫总管道:“太后娘娘,太医们正在为皇上换药,太医说皇上需要静养,皇上也说了除了煜王,皇后和太子外不见外人,您别为难我等了。”
太后大怒,“哀家是外人吗!?”
卫总管态度不改,坚定不移地拦在太后面前,就是不让她进去。
在不确定皇上伤势之前,太后也不敢贸然闯进去,万一回头被秋后算账呢?
她这个太后如今在宫里的地位本就很尴尬,除了安宁宫里的那些人,根本没人听她的,要是这会儿再被皇上和煜王抓到什么把柄,日后可能真的就要守在安宁宫里从早到晚吃斋念佛了。
太后面色不甘地望向帝寝那紧闭的殿门,恨不得穿透殿门看清楚里面的状况。
又多站了一会儿,太后正准备离去,偏巧殿门却被人打开,有人走了出来。
太后心中一喜,扭头一看,看见姬无天后面色却猛地僵住。
姬无天却神色很平淡,“母后为何还站在这里,皇兄需要休息,怕是不方便见太后。”
太后虽然不待见姬无天,但好容易出来个能打听消息的做主的人,当然不肯放过,特意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的脸色,发现眼底有些青黑,神色看着也颇为憔悴,眉头不自觉地拧着,似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太后心头一动,好似不经意地问道:“皇上的伤究竟如何了,哀家那里有一株三百年的人参一直没机会用上,皇上要是需要,哀家这就让苏嬷嬷把人参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