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正热烈的大臣们面色不善地扭头往后一看,表情立刻僵了僵,“陈小侯爷……”
没错,说出这些诛心的话的,正是靖安侯府的小侯爷,陈季阳。
过去,陈季阳就是个整天招猫逗狗,到处吃喝玩乐的纨绔,这不是快成亲了吗,皇上便给了他一个五品的官职,虽然没什么实权,但作为勋贵二代,这样的起步已经很高了,每天还能参加朝仪。
只是前些天他都是打着哈欠听着仿佛天书一样的朝政,没有丝毫要参与的意思,其他大臣们便也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个没什么威胁的小侯爷,谁想到,他今天竟然会忽然发难还说出如此诛心的话来。
那几个一直不断斥责戚素素的大臣们家里,还真有最近在议亲的儿孙,被陈季阳这么一挤兑,他们分明感觉到周围保持沉默的同僚们当中有不少看他们的眼神已经显露出几分犹疑。
儿孙的亲事怕是要起波澜!
其中一个叨逼叨得最厉害的王御史气恼道:“陈小侯爷慎言!”
陈季阳嘲讽,“这位御史大人才该慎言,下官现在是兵部五品郎中,御史大人请叫我陈郎中,或者陈大人!谢谢!”
“你——!”
姬无天,靖安侯,乃至于龙椅上的皇上的双目含笑,没有阻拦陈季阳开口,默不作声地看热闹。
“我就纳闷了,你们这些大人们整天是没事干吗,盯着煜王妃人家一个女眷不放?说她不孝就够离谱了,戚锦雅自己混账惹了滔天大祸,身为父母,被连累无可厚非,但凭什么连煜王妃这个出嫁女也要一起罚,不罚就不合理了?哪儿不合理,你们给我说说?”
“因为戚家人过得都不好,所以你们就见不得煜王妃好,非得大家都倒霉你们才满足是吗?这是什么阴暗的心态,你们怕不是心里有什么病吧,有病就早点去找郎中看,早治疗早消停,别成天就知道抓着无辜的人迫害。”
“陈小——陈郎中慎言!我等并非针对煜王妃,只是她的所作所为确实不——”
“不什么不!我没觉得煜王妃有任何问题,她自打回京以来帮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连太医院的人都对她颇为佩服,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哪儿让你们那么看不顺眼了,还好意思说不是针对她,我可听了好一会儿了,你们张嘴闭嘴都是她的不是,这样都不算针对,什么才算?让我慎言?我看你们才该慎言!”
陈季阳对戚素素这个表嫂印象非常好,不只是因为她在自己中毒时救了自己,还因为她给云诗医治,让云诗的身体好了很多,可以和自己成亲,更重要的是,她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很难让人不对她心生好感,哦,那些有偏见又脑子有病的人除外。
这些什么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的,和她一点瓜葛都没有的人莫名其妙地把冒头对准她,他偏不让他们得逞!
“你们非要让煜王妃给戚锦雅还有戚家的事连坐,也行啊,但不能光她一个如此吧,戚夫人出自谢家,苛待原配所出子女,气死自己亲姐姐那些事应该不用我多复述,谢家交出这样的儿女,是不是也要一并受罚?之前不是说国子监祭酒谢大人不宜继续胜任祭酒之位吗?怎么后来又没信儿了?之前端老王爷府上的庶女不是也犯错了?你们怎么不说让老王爷跟着受罚?大长公主府的沈芸菲沈小姐,和戚家大公子出的那档子事,明显德行有亏,大长公主是不是也得为此负责?”
“嘶——”
谁都没想到陈季阳一言不合直接开了地图炮,将一票人全部拉下水来,一时间安静的朝堂上顿时出现了好几道吸气声。
并不打算参与进话题,只是心里某个角落也暗自希望煜王妃能吃个亏谢文渊不自觉地表情僵硬,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波及。
他之所以没事是因为他父亲亲自出面将谢家的问题压了下来,本来谢家就是受了谢安如的影响,本身并没有犯其他过错,老爷子卖个人情,自然有人愿意帮忙说情。
事情都已经抹过去了,这会儿再被陈季阳提起,岂不是又要平地起波澜!?
谢文渊一时不知道该气恼陈季阳多管闲事,还是该怪王御史等人找错了借口。
同样脸色不好看的还有同样被波及的端王府世子爷和大长公主的驸马,沈大人。
第183章 离开倒计时
王御史等人都没想到陈季阳会玩得这么大,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好一会儿都没能说出话来。
他们既担心自己儿孙的亲事会因为陈季阳受到影响,更怕会被陈季阳口中提到的这些人迁怒,惹来大麻烦。
陈季阳背后有靖安侯和皇后撑腰,不怕得罪人,但他们怕啊!
说好的只是找个借口只为了逼煜王低头,怎么这位小侯爷不按套路来,非要横插一杠?这下他们还怎么下台?
他们之所以拿煜王妃做借口,倒不是真的那么不喜欢这位王妃,单纯就是因为清楚这位在煜王心中分量不轻,才想作为突破口,真正的目的……恐怕朝中大部分大臣心中都有数,就是为了将煜王姬无天‘赶’到他的封地去!
说实话,煜王都回京好几个月了,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他正常也该去封地了吧,可不是他们有意找茬,是他太不自觉了,一直赖着不走想干什么?是不是真的又谋逆之心,想逮着机会等什么时候皇上出现问题了,他正好上位?
退一步说,即便是煜王不打算做什么不利于大殷的事,这几个月来勉强也算是安分,但皇上中毒那一次,在其他人都未察觉时就被他完全把控住皇宫内的一切事宜,还有宫门外发生地那一场流血事件,都给不少大臣们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和隐患。
虽说那是皇后和太子做主找了煜王主持大局,稳定局势,不是他自己擅作主张,可万一他真的起了二心,到时候一切就无法挽回了。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趁着前些日子戚家和谢家的事闹腾得怪厉害的,就趁机逼一逼煜王,不想煜王妃被他们针对,就老老实实赶紧离开京城去封地吧。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好宣之于口。
咳,他们更怕继续让煜王在京城待下去,凭煜王妃那一身过人的医术,各个权贵人家有各方面的身体问题找上她,过不了多久,满朝文武都会倒戈向煜王府,到那时,还指望什么把人赶走,彻底放弃治疗算了。
诚然,煜王去了封地后,他们还要担心天高皇帝远,对方会不会在封地拥兵自重,给自己增加更多筹码后再杀个回马枪,重回京城夺权,但那也好过把他一直留在京城,连缓冲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不论如何,这一次,他们都一定要把人弄走!
谁让他们只能选择这一种方式,而不能直接把煜王的势力彻底瓦解呢。
皇上摆明了很信任这个弟弟,根本不可能处置他,谁真动了不该动的念头,还可能反过来被这对兄弟联合起来neng死。
再者,他们也不傻,煜王要是真有个好歹,内部会否出现乱子且不说,曼陀罗肯定又得蹦跶起来。
算了算了,戚家的下场还不够让他们看清楚吗?
王妃的娘家照样被怼得名声尽毁,地位尴尬,他们这些外人还是别作死得太过了,只要最终目的能达成就够了。
做好心理建设的几个大臣们在心中重整旗鼓,一脸慷慨赴义地准备不管陈季阳,继续炮轰煜王府,却不想,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到正题,一直保持沉默的姬无天主动开口了。
“皇上,臣弟回京已有数月,这数月来,封地内的公务都只能靠着那边的官员们快马送来,多有不便,封地长时间无人主持大局也难免会有一些人欺上瞒下,是以,臣弟想请求,择日便带着王妃和世子前往封地亲自治理,也算是为皇上分忧。只要有臣弟一日在,封地范围内的一应事务必不会让皇上多劳神操心。”
来不及说话的王御史等人:“??”
不是,怎么个意思?他们还什么都没说呢,怎么煜王就自己先请辞了?
是欲擒故纵?还是以退为进?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憋了一股劲的王御史几个人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明明眼瞅着目的似乎要达成了,怎么一点都不觉得痛快,反而说不出得憋屈呢?
姬无天:呵呵,用王妃的话说就是——想让他走他就得走,谁给你们惯得臭毛病?
一群人磨磨蹭蹭,拐弯抹角地说了半天,把陈季阳都激得站出来了,愣是没说到重点,他为什么非要等他们主动提,之后再仿佛被逼无奈一般灰溜溜地离开?
既然他们总说不到点子上,还意图往王妃身上泼脏水,那他偏不如他们的意!
不只是王御史等人没想到他会有此一言,刚刚还帮他说话的陈季阳也很生气。
他都是为了谁力战群臣啊,无天表哥怎么该霸气的时候不霸气,还助长这些老东西的威风?这不是平白给他们得意的机会吗!
王御史等大臣:“……”并没有得意!
从始至终只是看着他们各自阵营互相对上的皇上总算有了反应,看了眼神色自若的姬无天,出乎其他大臣意料地直接点头:“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封地不能无人主持大局,这就好比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样,最近京中乱糟糟的事情不少,好些都要仰仗你帮朕分忧解难,若非如此,朕早就有意让你尽快去封地治理一方稳定了,既然而今诸事以平,你回去将手头上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好,便收拾收拾,挑个好日子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