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黎佳韵心想自己这是做了个什么怪梦,还是古装剧请的赶紧闭上眼睛,她想着睁眼重来。没想到睁开眼睛一看,还是那群喜上眉梢的人。黎佳韵皱了皱眉,又闭上眼睛,这一次睁开眼睛,她就听见裴效先站在不远处说:“呵!可惜你们想让我给郡主陪葬的愿望,是要落空了!”
郡主——也就是黎佳韵穿过来后的宿主,名叫李令姜。小字阿韫。乃是当今大燕朝最尊贵的永嘉郡主。说她最尊贵,是因为她是当今圣上李持明最宠爱的胞妹。而圣上唯一的胞妹为何只是个郡主,这其中又有一段公案。
想当初,大燕朝上一任皇帝宪宗李乘风,年少登基,聪敏好学。长到十五岁亲政。于是励精图治,希求改革,企图通过一系列举措将大燕变成一个更为清明的时代。这就使得他长期泡在南书房和乾和殿,很少到后宫去。李乘风至死只有皇后一人,贵妃一人,妃嫔各一人。而这四个后妃到底也没能帮他留住一儿半女。皇后曾生有一子,然而诞生仅数月便早夭而亡。贵妃亦曾诞下一子。也仅仅活了几天便去世了。至于德妃和惠嫔各生下一个女儿。但也分别在两岁、四岁时离奇早夭。因此宪宗在位数年,于子嗣一脉上竟落得个颗粒无收的结果。及至他撒手人寰时,整个皇宫竟然找不出一个继承人!又因为他一母所生的两位兄弟也早已亡故,膝下所出皆是女儿。最后皇室不得已,只得从李乘风的堂兄瑞郡王膝下过继一子前来继承大统。这便是当今陛下,被民间称为崇德皇帝的李持明。
李持明是瑞王长子。说来心酸。宪宗皇帝膝下无子且没有亲兄弟,其堂兄瑞郡王膝下却是有五子,四女。分别出自他的七位夫人。他的正妻瑞王妃却是无所出。九个子女中,尤以长子李持明最为出挑。这李持明,字伯亮,自小便聪慧颖悟,才识过人。且生的形貌昳丽,身材颀长,本是京城出了名的美男子。加之其为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骑术武艺也是宗室子弟中数一数二的。因而被宪宗及其为新皇帝任命的顾命大臣选中,走出王府,登入殿堂,接替了宪宗皇帝成为大燕朝新一任的君主。
新帝登基,改元崇德。李持明还在瑞王府时就是个好说话的。又一向爱放低身段,同文人雅士来往。听闻他还亲自刻印了一套历来被认为是奠定了本朝士大夫政治地位基础的理论依据——□□首辅所作的《国士论》,并为之亲自做注。这样一个从头到脚都对清流文官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人物,若说士大夫不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扶持李持明上位的众多老臣无一不暗自为此居功,私下里弹冠相庆,笃定的认为新帝一定会如宪宗的父亲世宗那般,对满朝文臣言听计从。崇德的皇位是老臣们“赏”给他的。对于这班文臣,他的态度只会比宪宗更加谦卑。
燕朝自立国以来便推崇儒学,沿袭了前朝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家的传统,有过之而不无极。且由于本朝开国皇帝□□出身草莽,打一开始便十分尊重文人。故而重文轻武的传统自开国以来延续至今,士大夫群体日益庞大,冗官冗员众多,吃空饷,勾结地方豪强作恶的丑事也数见不鲜。而由于在朝文官对于朝政的把控已经到了说一不二的程度,这些丑事都被他们的舆论优势压了下去。许多时候皇帝的意见已经不甚重要。相反,内阁首辅和清流党魁们的看法才是国家最后政策的绝对依据。对此盛景,文官们在写作史书时大书特书,力夸本朝乃是历代以来的“开化之光”。直到宪宗皇帝登基。
宪宗皇帝李乘风,自十五岁登基后便开始谋求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政策便是均衡文官和武将的地位,减少京师到地方各级机构的冗官冗员。以及将大量集中在地主豪强和士大夫手里的土地收归国有重新规划,并把它们分配到平民百姓手中。
这简单的几条,看似轻描淡写。可一条比一条直触士大夫群体的利益根基。众所周知燕国尊师重道,因而教育支出在本国一直是除了日常支出之外最大的一宗。发展到宪宗朝时,这一点已经演变为一种病态的社会风气。延请名师价格高昂,乃至入知名书院读书亦是要花费百金。几乎每一个士大夫入朝为官的路都是家族父母用千金铺就的。久而久之,在朝官员不再为民请命也不再心系民生。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言论。他们的地主子弟出身使得他们竭尽全力维护自己家族和出身的利益。因而宪宗的改革在朝中可谓是举步维艰。
因为这改革,宪宗在位几十年,连着换了五位首辅。他和诸位大臣之间没有一天和平日子。而这看不见硝烟一直延续到了他去世那天。甚至就在他去世之后,民间也一直在争议李持明究竟是不是他钦定的继承人——李持明偏向清流文官,这是个人都知道。可李乘风讨厌文官,这是个人也知道。
终宪宗一朝,众位清流们几乎都没有过过一天舒坦日子。
现在,李乘风死了。而清流们支持的李持明登基了。文臣们相信,他们的曙光,来了。
可谁也没想到,李持明甫一上台,便让所有当初信誓旦旦支持他的文臣们气了个倒仰。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开坑啦!请大家多多支持哦!喜欢就收藏,评论,爱你萌!啵啵叽!
第2章 永嘉郡主
瑞王有五子四女。李持明为长,世人皆知。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李持明的生身母亲,早已在十年前便湮没在了黄土尘埃里。
李持明名义上是瑞王最宠爱的葳蕤夫人所出。瑞王与王妃性情不合,夫妻之间毫无感情。这就使得他的宠妾葳蕤夫人得以走到台前。本朝皇室对于妻妾的出身向来不甚介意。前代世宗的皇后甚至是再嫁之身。因而这边王府里的女人,出身就更五花八门了。瑞王妃是前中原盐道之女。可这葳蕤夫人的出身就很神秘了。有人说她是平民良家子出身,也有人说她是烟花才女上位。传的最邪乎的甚至说她是前朝末代王室之后·······无论众人怎么说,反正结果是一样的。
良家子说:葳蕤夫人有倾国之貌,被作为良家子赐给瑞王,被宠幸,自此圣宠不衰。
烟花才女上位说:葳蕤夫人有倾国之貌,被作为烟花才女献给瑞王,被宠幸,自此盛宠不衰。
前朝王室之后说:葳蕤夫人有倾国之貌,因为前朝王室出身,被皇家监视。瑞王与之一见钟情,被宠幸,自此盛宠不衰。
总而言之,盛宠不衰。
外界传闻里的葳蕤夫人,容颜绝世。但对于她的品行,却很少有人提及。只有瑞王府的人会在若干年后葳蕤夫人已然去世并被崇德帝命人挖坟倔尸时。才会摇着头叹息:“葳蕤夫人,狠呐!”
李持明的生身母亲,便是被葳蕤夫人害死的。
李持明的母亲本是瑞王府里一介婢女,被分配给了葳蕤夫人使唤。因为有几分姿色,加上葳蕤夫人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借了这婢女的肚子产子。并在李持明五岁那年毒杀了她,把她的儿子据为己有。据说一开始葳蕤夫人并未对这替她生子的婢女产生杀心。李持明出生刚出生时,葳蕤夫人请瑞王把李持明寄名在她名下,还给李持明的生母升了通房大丫鬟头衔。可后来李持明长到四五岁,同生身母亲亲昵却不敢近葳蕤夫人的身,葳蕤夫人这才动了念头,干脆把那女子毒死了。
生母死后,李持明便彻底成了葳蕤夫人的儿子。若按常理,五岁的孩子恐怕很快就会沉浸在有权有势的养母所提供的安乐窝里,把自己的亲生母亲忘得一干二净。然而李持明却非如此。葳蕤夫人待他还不错。可他对葳蕤夫人却总是恭顺有余,爱敬不足。久而久之,母子俩的关系也变得淡淡的。而这时候,瑞王开始对葳蕤夫人失去兴趣。葳蕤夫人为了笼络好色的瑞王,命人从外头寻找良家子进献过来。于是一个出身江南的采莲女盼儿被她相中,献给了瑞王。一年后,盼儿生下了一个女孩,这便是李令姜。
盼儿生的是女儿,她本人面对瑞王时又总是怯怯的。所以李令姜出生后她便失了宠。在瑞王花团锦簇的后宅里“泯然众人”矣。如果不是她唯一的女儿后来成为了声名赫赫的永嘉郡主,这位王府小妾的人生,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关心。
但事实便是如此。瑞王府小妾盼儿的死因无人知晓。正如无人知晓李持明为何在众多弟弟妹妹中独独对李令姜青眼有加。瑞王不是没有宠爱的女儿。可那个最受宠的女儿,在李持明登基后也不过只维持了一个县主的身份。于是民间纷纷传说李令姜必定是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许她从小就同李持明特别亲近。或许她的母亲盼儿和葳蕤夫人沾亲带故。不然为什么李持明对她这么偏袒特殊?不过这些话都是事后诸葛亮。真实的旧事是,永嘉郡主李令姜,在生母死后就这么无人问津的长在王府里,直到五年后她十五岁,大她五岁的兄长李持明登基。开始执意要封她为公主。
李持明想要当上皇帝,自然要摒弃自己的亲生父亲而改认宪宗皇帝做爹。这是历朝历代过继皇嗣的规矩。对此李持明倒是接受良好。二话不说便弃爹投明了。可大臣们没想到的是,李持明前脚在太庙前老老实实向宪宗的牌位下跪并口称父皇,转过身回来就要求太后草拟诏书,册封瑞王之女李令姜为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