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在证婚的感觉,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上霸会变得越来越好,前提是,那些流民不会进来!”孟雪握紧右拳,执拗的同江尤说道:“长公主,即使您想收容那三十万流民,孟国也不可能为您打开边关,送那三十万流民入上霸,除非您送上大礼!”
江尤闻言,吃惊的看了孟雪一眼,她没想到孟雪会说到孟国去。
看来,她遗漏了个人才啊,孟雪的拒绝,并非全出自一己之私,确实如豆娘所说,她在真切的为江尤着想。如果想让孟国打开边关,以江尤和孟国王室这边的关系,肯定要大出血。
她从上位起来,走下去,躬身将孟雪扶了起来,同时也冲豆娘点点头,叫她也起来。
孟雪被江尤亲近的动作吓了一跳,全身僵直的盯着江尤,眼珠一动不动,配上青白无表情的脸,当真有些骇人。
“有一颗为民请命之心是好事。可同时,也是坏事。不要为自己定界限,一旦你为自己划下界限,你的心就会被拘束,你的眼睛,就只能看到界限之内的一切。”江尤拍拍孟雪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天下何其之大,不仅仅只有一个上霸。天上京的百姓过的富足,是因为有你们兢兢业业的付出与守护,是因为有你们背负着重担。那些吕国来的百姓,为他们背负重担的人,被压倒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孟雪眼底闪过一丝迷茫,她似乎听明白了江尤的话,又像是什么都没听懂。
这样的心灵鸡汤,她是不会明白的。
豆娘反驳道:“不,天上京的百姓,是因为有长公主才能过的富足。”
他们可以识字知礼,可以吃饱穿暖,这都是江尤的功劳,怎么会是她们的功劳呢?如果没有江尤,她们还在阴暗角落里苟延残喘。
江尤摇摇头,笑道:“原相辞官,吕公病重,璜河泛滥成灾,大旱之后蝗虫肆虐,这都不是百姓的错,更不该因此叫他们受苦。放心吧,我既然打算救,就会加倍小心,不会因此将你们赔进去,我可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孟雪和豆娘听了这话,更是担心了。
长公主总说自己不做亏本的买卖,光减免粮税一项,就足够亏本了吧!空荡荡的粮仓可还看着呢!
不过两人对江尤忠心,江尤说的又坚定,两人最后还是被江尤劝走了。
尤其是豆娘,走的时候看江尤的眼睛都快冒星星了。
待两人离开,江尤沉默的站了一会儿,随后叫来了花容。
“花容,我记得情报局之前收了一批普通百姓吧?正好,叫他们帮我办件事。”
“长公主,他们还未曾受过训练,能力有限,怕是会坏事啊。”花容说罢,积极的问道:“不知是何事?您交给奴吧,奴一定能办好的!”
“你?你是我的贴身侍女,这天上京有头有脸的人家,有几个没见过你?你不能替我办此事。”江尤低头从小山般的文书中,抽出来一个,递给花容,“此乃我送与孟王室的礼单,你叫那些人帮我宣扬出去,就说,我要放三十万暴民入天上京。”
花容低头行礼接住文书,随后疑惑的问道:“长公主,若是说暴民,怕是会引起恐慌吧?”
说是流民或者吕国百姓,天上京的子民都会平静接受,反正他们全听江尤的,如果说是暴民,那就是有可能会威胁到江尤地位的存在,天上京的百姓,肯定会无比恐慌,害怕江尤失势,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我昨日才安排下去,叫他们暗中准备给孟王室的年礼,今日孟雪就气冲冲的过来了。她去看农业部的粮税,竟然就轻松看到了,无人阻止。你说,是孟雪的权利太大了吗?”
花容闻言心中一惊,瞬间脸色更为青白,收了笑容,直接伏身跪在了地上,“长公主明鉴!孟雪为人向来低调守礼,她是伥鬼,凡人不可能贿赂于她,她也不会贪恋权势!”
“别那么大的反应,她身为讲女,年纪轻,毫无背景。除了平日里与你关系不错外,并无其他亮眼之处,也不会有官员对她另眼相看。既如此,她究竟是如何同徐豆娘看到粮仓,且知道给孟王室送礼一事的?”
后一件事还能说是孟雪猜的,前一件私看粮仓是如何也说不过去。
粮仓只有农业部有品级的官员能打开,农业部新建,到处搜罗官员,里头什么牛鬼蛇神都有。为防小人,江尤下令,粮仓乃是重要之地,即使是孔直都要请示周恒通才能开粮仓。
江尤心知,这后头闹事的,是想阻止她将流民放进来,不知是出于好心,亦或者是坏意,但只有一点,他们不应该用这种手段!
江尤可忍下属私心,可忍其心不正,其性不端,唯独不可忍以权谋私,妄图遮挡她的耳目!
另一头,刚刚走出长公主府的豆娘冲着孟雪就是一顿唠叨。“你也太过冲动了!竟不管不顾的就去了农业部查看粮税,然后还来闯长公主府,还好长公主为人宽和,不与你这小丫头计较!若换做其他贵人,我看你今天是没命竖着走出来了!”
“正是因为长公主与其他士族子弟不同,我才会如此行事。我真不该将原攸捡回来,更不该帮他见长公主。他们这些狡猾的世家子弟,指不定肚子里冒什么坏水!他就是看中长公主心软,才敢来求长公主,不然他为何不去求吕公,为何不去求其余王侯!”
孟雪说起此事就恨的牙痒痒,她发誓,等以后她有机会,定要叫原攸好看!
豆娘叹口气,眉梢也挂了三分愁,“如今这世道,长公主这样善良,该如何是好啊。”
第24章 校规校纪
善良是人人向往的德行,但在人吃人的乱世,人皮之下藏着蛇蝎心肠,若是善良的敞开怀抱去拥抱他人,就会被人皮之下的蛇,一口咬死。
只希望长公主能妥善安置那三十万百姓,不要影响到天上京才是。
豆娘由衷的希望还未曾说出口,天上京就乱了。
没过两日,天上京的街头巷尾就出现了无数流言,人人都说,长公主尤花费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请孟国放了三十万暴民入天上京。
这个消息一开始无人相信,那是三十万暴民,不是三千,也不是三万,真要是放了三十万暴民入天上京,长公主的位子都坐不稳了。
后来流言越传越凶,甚至有不少百姓无心工作,在学校上学认字的跑去问讲女,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如今流言传的沸沸扬扬,长公主可曾听闻?”
休沐日,张奇跑来找江尤,彼时江尤院子里的凌霄花已经开了满园,江尤正煮茶赏花呢。
“流言一事,我自有打算,藏书馆的藏书可还够用?”
张奇被江尤冷静的神态影响到,满心焦急慢慢褪去,他今晨听小厮议论外头的流言,听后立马恼怒非常,跑来问江尤,被江尤这样一问,他倒是想起来了。
流言如何同他没有关系,他也无权去处理,目前他的工作,是将江尤吩咐的事办好,也就是建造天上京藏书馆。
藏书馆的建造,在江尤听闻工匠们将活字印刷搞出来时,她就开始着手准备了,目前吕宣二国刚刚打完仗,孟国王室内部操戈将停,孟魏二国也是刚打完仗,周遭的几个势力均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这短暂的几年,是江尤发展的机会。
她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去发展天上京,发展她的领地,这也是她考虑后将三十万流民放入境内的原因,她太需要人口去搞基建了。
没有基础建设,一切富足都是表面,空中楼阁,毫无根基。
“不够,大部分藏书都在大族手中,之前魏孟之战,魏国烧杀掠夺,抢走了不少书籍,还烧毁了许多。长公主没到天上京之前,有许多士族借着姻亲的名义,拉走了一批。如今在册的书,只有两百零七部。”大族不愿意将自家的藏书掏出来,而死了的士族也并没有留下多少书。
那些死去士族的书,一部分是被魏国拿走了或烧毁,一部分是被亲戚拉走了。士族之间姻亲关系复杂,其余士族想要拿书,江尤也挡不住。
藏书,是这个时代重要的资产,看一个家族的底蕴如何,不是看它有多少钱,而是看它藏多少书。
“我知道了,叫张三来一趟,既然叫藏书馆,书可不能少。”两百多本书,放在现代,街边的小书店藏书都比这多,这点儿藏书可不够看的。
张奇称诺行礼要退下,后退了两步他又停住了,他抬头看向江尤,问道:“长公主,流言一事,真要听之任之?”
江尤不说话,不反驳,就说明这流言十有**是真的。但江尤不是傻子,她怎么可能将三十万暴民迁入上霸,里头必然另有隐情。
不管隐情为何,任由流言漫天,引发百姓恐慌,最后肯定会爆出不可控制的事情。
“你在怕什么?”江尤能看出,张奇说到流言时,有些惧怕的眼神,她想起原主对上一世张奇的记忆。
原主记忆中的张奇,是个彻头彻尾的暴君,他对士族赶尽杀绝的态度,叫原主又增又怕。但那个张奇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对百姓十分友好,会竭尽全力的去安抚百姓,在张奇治下,百姓们过得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