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监却笑道,“寿安宫上下就您一位姓姜的姑娘,咱家岂会认错人?您快拿着吧,陛下金口玉言要咱家送到手里的,这要是送不出去,岂不是咱家的罪过?咱家可担不起啊!”
语毕硬是将东西塞到了她手里。
在走之前,太监又压低声道了一句,“姑娘是有福之人,马上就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只不过好事多磨,陛下命咱家给您带句话,叫您且先等等,最迟不过除夕,就给您抬身份。”
说完便笑呵呵的转身走了。
只留下如遭了晴天霹雳的姜穂儿愣在原地。
抬,太身份?
这狗皇帝竟然真的是要对她……
她欲哭无泪,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怎么能成呢?她可不能做这个死变态的后宫啊!
除夕,除夕……
算一算,眼下不过七八日就要过年了,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七八日,那狗皇帝一定会把她从寿安宫要走?
不成不成,小丫头攥紧了拳头,她得赶紧想个办法才是!
~~
而就在姜穂儿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明书也终于打探到了消息,来向太皇太后禀报。
殿中没有别人,听见明书的话,老太太也登时就皱起了眉,将手重重拍到了暖榻的扶手上,斥道,“荒唐!”
明书不敢多言,只能小心道,“端王世子看起来十分在乎姜穂儿,可眼下陛下若来同您要人,您该如何是好?此事怕不是有人在背地搞鬼吧?”
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斥道,“堂堂一国之君,心思都用到了歪处,有这些心思,好好去治理江山,叫天下少出些灾祸不好?”
这天底下敢骂皇帝的也就这位老太太了,明书虽然觉得老太太骂的有理,却不敢随意搭话,只能劝道,“请老祖宗息怒啊……”
岂料话还未说完,那门外又传来了声音,“启禀老祖宗,中宫掌事姑姑求见。”
老太太暂且压下怒气,给明书使了个眼色,“开门。”
明书应是,忙去开启殿门,叫那中宫的掌事宫女进了来。
来人名叫飞鸾,乃皇后跟前大宫女,此时一脸急色的模样,一进门就赶紧给太皇太后磕了个头,而后直接道,“奴婢奉皇后娘娘的命,想来求太皇太后的旨意,能否叫俞太医给大公主诊治?大公主不知何故,近日忽然上吐下泻,情况危急。”
第41章
飞鸾口中的俞太医,乃是前任太医院院判,曾闻名京师的大夫。
之所以是前任,是因为这位老大夫年事已高,前些年就被皇帝恩准辞官在家颐养天年。
但这位老大夫念着太皇太后的知遇之恩,仍坚持着为老太太请平安脉,乃是太皇太后的专用御医,并不为其他主子看诊,所以今日飞鸾才会专门来求老太太的旨意,叫俞太医出山。
但也正因此,才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太皇太后闻言再顾不得其他,立刻问道,“大公主好好地怎么会病了?可看过其他的太医了?”
飞鸾一脸急色道,“回禀太皇太后,大公主昨儿半夜发病,皇后娘娘登时就命奴婢们寻了太医,只可惜公主的病来得急,诸位太医看了又众说纷纭,开过的药喝下去竟然不见起效,皇后娘娘无法,这才来求您的旨意。”
皇帝膝下如今就只有两位公主,今次发病的乃是长女长乐公主,年纪不过八岁,还是小孩子,身为曾祖母,太皇太后一听就急了,立刻发话道,“那就赶紧去找人吧,已经耽搁了一夜,现在才来禀报,若公主有什么闪失可怎么好?”
飞鸾不敢辩解,只能垂首应是,眼看明书已经去找俞太医,便先回了中宫。
小孩子发病通常急且重,尤其宫里就这么两位公主,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大公主的病上。
姜穂儿从春梅口中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俞太医已经回了寿安宫,向太皇太后复命了。
“启禀太皇太后,长公主此病来的怕是有些蹊跷。”老大夫眉间有些凝重。
老太太立刻皱眉,“此话怎讲?”
同样白发苍苍的俞太医道,“大公主的症状,看似常见的孩童受凉腹泻,然昨夜御医们给大公主用了药,却一点不见起色,老臣觉得脉象有些蹊跷,怕不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身为宫斗赢家,太皇太后登时就明白了俞太医的意思,双目转瞬变冷。
“当务之急,还是先诊治好大公主,其余的事,哀家心里有数。”
俞太医应声,又宽慰道,“大公主如今呕吐剧烈,暂时喝不下药物,老臣已经为公主施针,等转醒后能喝下去汤药,就会慢慢康复的,请太皇太后宽心。”
这病情看似激烈,其实只是虚张声势,在老大夫眼中,并不止于那么严重,再把老太太给急病了就不值当得了。
好在老太太自己也明白,便颔首道,“此番辛苦你了,这些后辈们毕竟还是年轻些,有你在,皇后也能放心。”
俞太医明白老太太的意思,立刻应是,“老臣会守在宫中,待大公主康复。”
太皇太后颔首,表情沉重的感叹,“这么些女人已经是料理不清,还想着旁的歪门子邪道,平白叫孩子遭殃,真是作孽!”
俞太医不太明白,所以没敢接话。
而一旁侍立的明书却是明白的,只是事关皇帝,她也不敢说话,只能在心里赞同老太太说得对。
~~
作为这皇宫中不起眼的小喽啰之一,姜穂儿自然不懂大公主生病的这些弯弯道道。
她同众人一样,只听春梅说有了俞太医的诊治后,大公主已经渐渐转好,目前正在康复期,只是小孩子家不太愿意吃苦药,叫宫人们颇为头疼。
然此时她的难题绝不比这位公主小,这几日自己闺女生着病,那变态皇帝居然也没忘了她,仍隔三差五的叫乾明宫的小太监来传话,道是等大公主康复,就要抬她的位份。
姜穂儿无语又崩溃,急得简直想骂娘,然而却想不出什么主意,心内十分悲观。
她从前在端王府,为了求生拼命去抱萧元翊的大腿,然而现如今是在宫里,她还能去抱谁的大腿?
求萧元翊怕也是没用,毕竟现在反派成了皇帝,一手遮天,更何况上回宫宴她已经瞧出来了,端王府与皇帝之间也是情势危急,她总不能叫世子爷为了她去以卵击石,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吧。
不成不成,这实在太不仗义了!
姜穂儿十分悲伤的想,实在不行自己就去投湖吧,反正死也不能叫那变态占了便宜。
然而如此一来阿娘又要怎么办?
这辈子阿娘本来已经毁在了渣男的手里,现如今她这个当闺女的若是再出了什么事,阿娘莫不是也活不成了?
哎,生活可真难!
正当姜穂儿欲哭无泪之际,太皇太后又派来了活计,叫她想法给大公主做些小心点,再把太医开的药给放进去,如此,就不怕大公主吃不下药了。
既是太皇太后的指令,她也无法,只得先干起了活。
枣泥香甜,掺一点陈皮粉,有水果的果香,恰好可以盖过药的苦味,姜穂儿仔仔细细的给大公主做了几只枣泥药糕,等做好之后,就送去了中宫。
今日已经是大公主生病的第四日,相较于前几天,中宫已经回复了往日的秩序,只是仍有太医在驻守,以提防公主的病情再有反复。
太皇太后派来的人无人敢怠慢,宫女知道她的来意后,直接将她领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与皇帝同年,其实并没有多老,只是大约因着长女连日生病,神色微有些憔悴,面相上倒是十分符合外界贤淑温和的评价。
姜穂儿行过礼,道出自己的来意,皇后温和道,“代本宫多谢太皇太后的恩典,改日长乐康复,叫她去给老祖宗谢恩。”
姜穂儿道了声是,却见皇后暗暗打量她,在心间道,【这就是那个丫头?呵,果然有些姿色。】
她一顿,心道原来皇后也知道皇帝的打算了?
与此同时还有点盼望,如果皇后吃醋,能去阻止皇帝就好了。
只可惜此时皇后的心思似乎并不在她的身上,将她打量完毕,又在心里哼道,【先等本宫收拾了陈氏那个狐媚再说,一个厨娘而已,想必翻不出什么风浪。】
姜穂儿能猜到皇后所说的这个陈氏应该就是陈贵妃,一时间有些惊讶,原来皇后并非外界传说的那样,即使闺女生病,也不忘了宫斗呢。
当然,能在皇后之位上待上这么多年,想必也不会是简单的人物,不过接下来,她就又有了新的发现。
她尚未退下,便有一宫女领着一名太医踏进了殿中,皇后便问那太医,“长乐今日可好些了?”
太医道,“殿下精神较昨日强了不少。”
皇后又问,“那还需几日才能康复?”
太医道,“约莫还需五六日,要看公主服药的情况,如若吃药吃得好,应当复原的就会快些。”
皇后点头,在心间感叹,【此番着实可怜我的儿,放心,娘不会叫你白白生这场病,一定要将那个贱人扳倒才是!】
姜穂儿一愣,这才意识到,原来大公主这场病并非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