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哥冲着宋城比划着大拇指,夸赞一番,喜滋滋地背起婴儿车走了。
第二天高哥就拎着一小袋子白面过来了。
“哎呀!小宋!可多亏了你那个小车啊!”
高哥眉飞色舞地说起经过。
原来他那个表叔是在县里的卫校当校长的。
高哥家的老大闺女,年纪也有十六七岁了。
他们这些住在镇上的人家吧,就有些尴尬。
说吃商品粮吧,只有高哥是招待所的采购有工资,高哥的媳妇还是农村户口,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只有儿子是城镇户口,可农村户口的媳妇和闺女又不能回老家去种地……可不就得自己想办法。
高哥的媳妇是在招待所当打扫卫生的临时工,每月能挣点零花贴补家用。
可两个闺女呢,不到嫁人的年纪,都还是水当当的女娃呢,总不能也去找个临时工吧?
而且临时工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所以高哥就想着能不能托表叔的关系,给大闺女弄一个去上卫生学校的指标。
现在的上学,是有点特殊的,都不是考试,而是走推荐的路子。
身为卫校的校长,手上肯定是有指标的。
但高哥跑了好几趟,礼也送了,表叔就一直没松口。
这回高哥一咬牙,一狠心,送了个稀罕的婴儿车……
正好表叔家的小孙子,才两个月大就特别喜欢让人抱着去院子里,表婶年轻的时候干重活把腰给累着了,抱得时间一长,这腰就泛困发疼,而且小孙子养得好,白胖胖的,出去就爱招蚊子,动不动那小脸小手上就来个大红包,看得人怪心疼的……但不抱他去院里吧,小孙子老哼哼地哭。
这婴儿车可以说是送得太是时候了!
小孙子坐在里头,大概也觉得比让奶奶抱着舒服,也不哭不闹了……把小车往院里有太阳的地方一放,再把顶蓬放下来,既遮阳又挡虫!
表叔一高兴,还拉着高哥喝了几盅,答应给他大闺女一个指标。
宋城听得都有点犯愣。
送走了高哥,宋城也没闲着,坐在院里用淘换来的木头,给自家娃做着益智玩具。
高哥走后门给闺女弄指标,听上去确实对其他没有门路的孩子们不公平。
可现在上学都是靠推荐,除了靠这个办法,也不存在自己奋斗的可能啊。
幸好很快就要恢复高考,能让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都有个相对公平的上升道路。
高家的大妞高高兴兴地,打着铺盖卷,被她爸送去了县城里念书。
虽然卫校只是中专,但女孩子能进去学两年,出来就能进医院当护士,铁打的饭碗,还能帮着家人亲戚看病,简直是这个时代最让人羡慕的工作之一了!
虽然高家人没宣传,宋城也没声张,但送婴儿车换来一个指标的事儿,还是不知道怎么给传了出去。
宋城就又接到两笔订单。
不过这也是极限了。
这镇子又不大,基本上各家都是过得紧巴巴的,能舍得拿出钱来做这么个奢侈的物件,一般都是为了送礼……自家孩子用的话,倒是也有人拿着材料上门来请教宋城指点两下,回去也能做个四不像,反正能凑合用就成。
高母提着一个大篮子,吭哧吭哧地拐进小街,张望了下,寻到了自家女儿女婿的住处。
站在院外就喊人。
“小铃!小铃啊!”
她估摸着小铃是快该生了。
这不,就做好了小衣裳,还拿了几块从前小孙子用过的尿布,外加自家的红枣和花生,赶过来了!
“哟!这是原小铃的妈吧?”
闲人邻居刘老太打开自家的院门,探出一个脑袋。
“是啊,我这不是想着小铃快生了,过来看看么,大姐,小铃他们在呢吧?”
刘老太的脸上露出古怪笑容。
“不在!院里没人!”
原母大吃一惊。
“啥?没人?他们去哪儿了?”
这说话就要生了,这两个不着调的年轻人,怎么还往外跑呢!
刘老太的嘴都快撇到了耳朵根去。
“可不就是呢,你家闺女和女婿,那就不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什么妖蛾子都让他们作了!”
“他,他们干啥了?”
原母心里就是一沉。
“大妹子啊,你就没听说,这几天不是啥,要恢复高考呢么,好多村子里的知青都不安分,要去高考,想上大学,想回城里呢!”
这事原母是知道的。
他们福来村的十来个知青,就有九个都报了名。
没报名的那个还是早早地就在村子里结了婚的,孩子都生了仨的女知青。
“那,那,是宋城要去高考了?”
虽说去高考了也有可能飞走了,但从这半年看,宋城和小铃结婚以后日子过得正经还行,宋城也不想从前那样浮飘了,原母就觉得宋城能考上也不错,到时候就让小铃也跟着去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吧,不跟现在差不多?
“哈,要是宋城去高考了,倒不新鲜了!报名的是你家小铃!”
刘老太太边说边摇头晃脑。
“你说说,这大肚子婆了,马上就生了,还去高考,简直,简直是去出洋相去了!”
第96章 文艺青年(16)
原母之前来过这边几次, 知道这个刘老太太的德性。
最是个挑事精,说闲话的。
但今天刘老太太说的话,可着实把她给惊到了。
她闺女, 小铃, 居然去参加高考了!
谁的闺女谁知道啊, 当初小铃上小学的时候, 就在村里上的,一个年级十几个娃娃, 也没见小铃学得最好,顶多就是不算太差吧,等后来小学毕业了, 也没说是像有的那特别爱学习的姑娘一样,非得要来镇上上中学, 直接就在家里干农活了呀!
而且,这小学毕业的, 能参加高考?
哦, 不不,这都把她给弄糊涂了,这哪是小学毕业不毕业的事儿, 小铃这说话就要生了, 还去高的什么考?
这不是瞎胡闹吗?
还是说,小铃虽然跟宋城结了婚,其实心里头就一直害怕宋城将来有一天不要她,所以才弄出这一出?
还有宋城也是, 小铃要作,他这个当男人的,就不说管管?
“哎呀!这高考是在哪儿?我,我得去找他们去!”
原母一着急,拎着的篮子都落了地,她也顾不许多,把篮子交给刘大娘,“大姐帮忙收着,我这就去找他们去!这高考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哪能这样瞎胡闹呢!”
刘大娘眼里闪着兴灾乐祸的光,嘴里却很关切。
“哎呀,大妹子,我看你还是别去了,那你知道县城高考的地方在哪儿啊?”
不是她瞧不上这农村大妹子,实在是笨得很。
张嘴就说要去县城?那去县城的车在哪儿坐?下了车往哪走?高考在哪儿考,她去了人家能不能让她进?
想得倒是简单得很哩!
原母一听,可不就傻了眼。
是啊!
她刚刚光顾着激动了,这县城她就去过一回,还是跟着她家男人一起去的,当时是搭了村里拖拉机,又走的一个多小时的路,这才到了城里的!
原母一拍大腿,“哎!这个不省心的啊!”
别说原母这样只是听说原歌要去高考的了。
县城的高考现场,那才叫一个热闹。
这是高考恢复头一年,参加高考的那可是什么人都有。
有二十来岁的都已经拖家带口的,进考场的时候,还有家属牵着娃在外头等着。
还有一看就是在乡下多年的知青,满脸希冀,盼望着能通过高考回城的。
也有青涩的少年少女,这些就是刚毕业的高中生了。
但谁都没有原歌这么拉风吸晴。
原歌走进考场教室的时候,监考老师都惊呆了。
这,这位也太拼了吧?
虽说也听说过有的女知青,为了高考,连怀上的都能打了,但这个挺着快要生的肚子还来高考的,就太吓人了吧?
都说一孕傻三年,这挺着肚子能好好复习?
就算运气好给考上了,那刚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办?
就连坐在原歌旁边的考生都跟看西洋景似的一直盯着原歌瞧。
上午那一门,原歌是考场里第一个交卷的。
那个题对她来说,一点也不难。但如果可以的话,她也不想这么高调。
但怀着孕的人,尤其是她这样快生的,好多事都是控制不住的。
宋城早就打探到了厕所,一看见原歌出来,就扶着她往厕所跑。
上完厕所,总算是松快了。
“走,我已经在招待所订好了房间,咱们过去歇歇。”
原歌今天高考,宋城专门请了假,就为了当陪考老公。
旁边等着的家属们,听到宋城这么说,脸上的神情当真是复杂得很。
啥家庭啊……考个试还得花钱订个招待所?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后,全民为了高考疯狂的时代。
好多知青都是早上坐着村里的拖拉机结伙来的,中午都吃的是干粮和水壶里的凉水,等下午考完了再坐拖拉机回去。
有些本地的考生要是离家近,最多就是跟县城的亲戚说说,在人家中午对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