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方心里一惊,又不死心,扑通跪下道:“大人,小人原先家里头穷,开蒙晚了些,可韩先生说了,学生天赋不错,学东西学得快,让弟子进场试试,求大人让学生过了这一场,府试的时候定不让大老爷失望!”
其实,这张皓方的文章虽说理法上前后有些不清楚,但才气是有的,尤其是第二篇的破题,还算可圈可点,彭知县不过是
见他人有些心浮气躁,想挫挫他的锐气,此时见他苦苦哀求,便开口道:“我考你个对子吧——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近于道。”
张皓方急中生智,站起来喊道:“荀子劝学博学则青胜于蓝。”
彭知县知道张家今天有三个孩子来考县试,方才听他说少时贫困,又见他进来后时不时扫一眼张皓文,估计他可能是张皓文的两个哥哥之一,心想,这孩子潜质尚可,只是聪明有余,沉稳不足,不过论情论理,今天都的取他,于是便笑着一点头道:“嗯……对还取得,你回家好好读书去吧,别忘了,做学问,贵在一个勤字,你得耐得住性子,日后才能高中。”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张皓方欣喜若狂,也跑到张皓文身边坐了下来。
彭知县看了看,也有十来人等在一旁了,便站起身对衙役们道:“准备放头牌吧!”
衙役齐齐应了声“是”,等了半天的张皓文方才被领了出去。一到门口,他和张皓方就开始搜寻张传荣和韩景春的身影。张传荣身材高大,站在那里十分显眼,他和韩景春说是去喝几杯,实际上坐下后谁也没有心情,勉强吃了点东西,还是回到县衙门口来巴巴的等着了,两个时辰不到,他们这外面等的比里面考试的还要焦急,一会儿怕孩子们身体不适,一会儿又觉得该多穿些,想来想去,两个大男人也急出一身汗来。
“爹!先生!”张皓文眼尖,一眼看见了张传荣,他这会儿也没有了往日的沉稳,一路飞奔跑了过去。张传荣欣喜的从他手中接过考篮,想问问结果,见张皓文不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得道:“宝儿饿了不?待会儿想吃点什么?”
“我过了!爹,皓方也过了。”张皓文很快恢复了平静,他不想让张传荣和韩景春担忧,赶紧把结果告诉了他们。
“哎呀!好!好啊!”张传荣一下子高兴的拍起手来,韩景春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不错,不错,不负为师往日对你们的教导呀,对了,考的是什么题目……”
“‘天命之谓性。’、‘圣人之忧民如此。’”张皓方拖长声调答道,他明明和张皓文一起出来,这两人却只知道围着张皓文转悠,这让他有点不爽:“我哥还没出来呢,咱们要不要等等他。”
“当然、当然。”韩景春道:“不过,皓言的功底是扎实的,我不担心他。”韩景春又加了一句。
“要不这样吧,孩子们也饿了,韩夫子你带他们去方才我们两人去的那个酒楼去吃点东西,待会儿我接了皓言,到那儿去找你们如何?”
“如此甚好!”韩景春赶紧点了点头。这会儿正是晌午,他们两个现在就出来了,显然在里面没吃东西。况且作为先生,韩景春想趁着他们刚出考场,问问他们文章都怎么做的,也好给他们点评一下,为他们下一场府试做准备。听了张传荣的提议,他一手一个拉住两个孩子,往刚才的酒楼走去。
……
“哎呀,韩先生,我来给你道喜啦,金汇这次能过县试,全仰仗您平时的指点呀!”王老大带着满满一驴车的粮食布匹,来到了韩景春住的斋房前。
“哎呀,金汇他爷,你这是作甚,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吧。”不到半月,张家和王家都打听到了消息,县衙里卷子已经看完了,再过两天就要贴榜,张家三兄弟和王老大的孙子王金汇都榜上有名。王老大高兴坏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准备好了礼物来感谢韩景春。
虽然这时候已经放学了,但韩景春还是把四个考过了县试的孩子留了下来单独辅导。面对着王老大和他的谢礼,韩景春坚持不受,最后只是象征性的拿了两匹布。
“哼,这韩夫子真会装模作样!”见王老大把东西又拉了出来,
等在外面的王老三不耐烦的说。
“闭上你的嘴,老三!”王老大再一次训斥他这个弟弟。“你有本事让王家出个秀才吗?我那俩孙子早先就送到邻村的都没取中,就金汇一个取中了,你还敢在这里嚼舌头,真是不知好歹。”
“哼,他是有本事,但他怎么不收我家金河呀?张家三个娃儿都中了,咱姓王的就金汇一个,大哥你还敢说他不是偏心嘛?!”王老三不服气的辩解道。
王老大四处看了看,问道:“行了老三,前两年栓儿挨了打,我知道你眼不下这口气,大哥心里也不痛快,你别看张家这两年富的流油,我告诉你,这叫飞得越高,跌的越狠。你听了大哥的话吧那个王盼兰送走了,这一招棋走得不错吧!”
听见王老大又提起这事,王老三还是有些不痛快,但只能默默点了点头:“盼兰送信说了,琼山他们几个大户早就不满张家那间破布行独霸着市舶司的生意,早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好、这就好呀,老三,你要记得——‘没有敲不响的钟,没有锯不倒的树’,关键是力气要用对了地方。我这就再派家里几个人去琼山打听打听,看还能有什么给他们那些大老爷帮上忙的……”
虽说王老三腹诽了几句,但王金汇考过县试毕竟是件好事,王老三收起了他那一肚子牢骚,陪着笑跟王老大两个人又闲聊起来,他们没注意到,身后的树丛中闪过一个单薄的身影,原来张皓亮为了躲避几个讨厌的同窗的讥笑和追打,干脆躲在了学堂边的树丛里,不知不觉睡了过去,谁知道一睁眼,就听见这两人议论起了张家的事。
张皓亮的第一个反应是告诉张皓文,告诉张传荣,但想起在学堂里,在家里,每次爹、爷爷还有夫子提到张皓文的时候满眼宠溺欣喜的样子,他心里就格外不是滋味。明明都一样姓张,明明他只比张皓文小了半年,可是在张皓文面前,他就好像一个隐形人……谁也注意不到他也很聪明,他学的也很卖力,他娘已经没了,爹每天都跟着大伯在外头忙活,一回家就是:“你看人家宝儿……”
第51章 首战告捷3
唉!他的日子为什么就过成了这样?!娘在的时候, 多么疼爱他呀!为什么他们都不肯给娘一点机会,让娘回到他身边, 回到爹身边呢?张皓亮想着王氏每次看着自己的时候慈爱的笑, 眼泪默默流了出来。这个家富了,对谁都是好事,只有对他张皓亮来说好像掉进了地狱一样,他擦拭着不断流出的眼泪,最后把头埋在膝间呜呜的哭了起来。
……
“不得了了, 张阿伯!张阿伯呀,榜贴出来啦!”隔壁陈择梁的幺弟从镇上回来一趟, 一进村就往张家跑着喊了起来。
“七儿,啥事儿喊这么大声?”张传荣不在家,李氏纳闷的探出头来问道。
“哎呀,取中啦,都中啦!”陈七儿把手里的布褡裢往地上一扔, 道:“婶儿, 让我进去说话!”
“啥事儿闹这么大动静?”村里的人也都十分好奇, 再次聚拢在张家门口。
“都让让!”谁知说话间, 村头来了一队官差:“张家名皓文的,是哪个?你中了案首, 我等特来报喜!”
“哎呀!”李氏惊喜的声音响了起来,陈七儿刚对她说了一遍,她赶紧准备赏钱去了。听见门口差役高声宣布出了张皓文的名次,李氏把怀中的张皓广交给了张皓夏, 带着张皓文迎出了门。
“差爷辛苦了,这几个钱给您二位喝点茶吧。”李氏有些发福的脸上满是红光,把手里的碎银粒递了过去。
两个差役眼前一亮,笑呵呵的道:“恭喜恭喜!县太爷特意嘱咐我二人跟张小相公传一句话,说是让小相公好好准备府试,不要辜负县尊大人的期望。”
“多谢县尊大人,张皓文记下了。”张皓文对自己中了县案首有一点意外,忙拱手答谢。两人见状十分满意,又问道:“张皓言、张皓方是你的兄弟吧?也有他们俩人的喜报。”
“哦,我们张家分家住了,旁边就是二房。”张皓文抬手一指,张传华今个儿在家,早就急匆匆的跑到门口等着了:“差爷,我家这两个不成器的排在几名呀?”
“张皓言小相公是第三!”差人笑着答道:“张皓方虽然稍靠后了些,也是榜上有名的,你们自己看吧。”那人把喜报递了过去。原来文昌县此次共取了九十八名,张皓方排在八十二。张传华原本高兴的脸色稍微暗了些,抬手冲张皓方甩了个巴掌:“瞧瞧你哥,瞧瞧宝儿,一个第一,一个第三,你这八十几名,府试咋办呀?!”
“唉哟……!”张皓方本来高兴着呢,冷不防挨了一下,气得他转身跑了,两个差役也有些面面相觑。
张成才和吴氏两个听见动静,从二房的宅子里走了出来,说了许多好话,给了赏钱,哄得差役眉开眼笑的上了马,提醒他们道:“府试的日子也贴出来了,四月二十。县老爷已将你们这些取中的人名字编成册,送往琼山去了!我这还有一份喜报要送,先走一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