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臭小子!”卫颜虽然上了当,但反应可不慢,头一歪,就把雪球让了过去,与此同时,手一扬,“看打!”
“诶呦!”小石头偷鸡不成蚀把米,胸口中了一记,鲜红的小棉袄开出一朵大白花。
“三丫,我来啦!”秦在也喊了一声。
卫颜不信,继续团雪球,打算攻击徐飞,却不料被秦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一套算计了个正着。
“唔!”松散的雪团打中她的右眼,虽然不怎么疼,但眼睛周围被白雪盖了一圈,看起来极其搞笑。。
“我已经告诉你了。”秦在立刻声明,穿着绿色棉袍,小松树一般的颀长少年高举着双手,脸上写满了无辜。
“对啊,不赖你,就赖我上了你的当。”卫颜咬牙切齿地清理着眼圈上的雪。
“哈哈哈……”小石头和徐飞笑得直打跌。
……
开了年,就算春天了,白天温度在零度以上,不过两天时间,路上的雪就化得差不多了,但路面比较泥泞,想要上路还得两天。
卫格打算二十日回省城。
十九这天,一家人在隔壁用完晚饭,又聊了许久,直到卫老太太打了呵欠才告辞出来。
一大早就要出发,要带的东西还得归拢一遍。
卫颜把几个柜子检查一遍,发现该带的都带了,并无遗漏。
刚关上最后一个柜门,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咚”的一声轻响。
这是有功夫的人跳墙时落地的声音。
她立刻拉开房门,对秦在说道:“估计是你的人来了,快去看看。”
徐飞虽在就着烛火看书,耳朵却已经竖了起来。
“啊,什么人?”已经躺进被窝里的小石头闭着眼,懵懵怔怔地问道。
卫颜和秦在谁都没有回答他。
秦在的人很少在用不着他们的时候出现,这个时间来,必定有大事发生。
秦在想起两人几日前的对话,心里咯噔一下,大步往门口走。
他的手刚摸到门栓,就听老孟在外面说道:“少爷,大真国打过来了,先头骑兵已经到高岭镇了。”
高岭镇与李家堡隔着大王镇,彼此间的距离也就几十里地。
“咕咚!”
东次间传来一个巨大的声响,显然是有人把重东西扔到地上了。
秦在打开房门,问道:“消息确切?”
老孟脸色发白,说道:“千真万确,大真国的骑兵一路放火,北边都烧红了。”
“回李家村吧。”秦在回头看向卫颜,迅速做出了决定。
卫颜没有回答,只看着老孟。
老孟手刀一落,秦在便昏了过去,等在后面的老四把他背了起来。
“我们立刻就走,劳驾卫姑娘把少爷的行李给我。”老孟冷冰冰地说道。
卫颜耸了耸肩,转身进了屋,把秦在的外衣和包袱取出来,扔给老孟。
这时候,卫格和徐飞也都出来了,且都穿上了棉外套。
卫颜便道:“爹,你去通知我爷他们,徐飞你去通知舅舅他们。我这就套车,大真国都是骑兵,来得必定不慢,必须尽可能的快。”
“好!”卫格跌跌撞撞地出了大门,往隔壁去了。
徐飞也皱着眉头往外走。
卫颜嘱咐双眼含泪的徐氏,“娘,你去拿上几床被子。”然后又进了屋,见小石头的衣裳已经穿差不多了,不禁暗暗感叹,这小子聪明,好样的!
她把堆在一起的几个大包袱划拉到一起,抱着出了门,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北面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镇子上的狗不安地狂吠起来。
“已经来了,表哥快回来!”卫颜把包袱扔到车斗里,立刻冲出大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上徐飞,抓住他的肩膀,急道:“老孟撒谎了,大真国的骑兵已经到了,你现在哪儿都不能去,跟我们一起走。”
徐飞往北边看了一眼,这里没有房屋遮挡视线,冲天的火光直直地映入眼帘,他面如死灰,“那我爹他们怎么办?不行,我还得回去!”
“你回去能做什么?”卫颜冷笑一声,一掌劈在他的脖颈上,然后把人扛起来,小跑着回到院子,把他放到了车厢里。
她从未这么快地套过马车,不过盏茶的功夫,两辆车都套好了。
马蹄声更近了,卫颜五感灵敏,脚下的震颤已经十分明显了,而徐氏居然还没出来。
卫颜几大步跑回屋里,见徐氏正拉着一床被子,两手剧烈的颤抖着,竟连抱都抱不起来了。
卫颜无奈地摇摇头,穿鞋上炕,直接把几床被子拢到一起,扯着徐氏一起出去了。
“娘,你还不如小石头胆子大呢。”卫颜开了句玩笑。
小石头已经把卫格和徐氏的行李搬上了车,此刻正拿着个灯笼,从厨房里往外搬粮食呢。
徐氏双手扶着车厢,哭着说道:“没办法,娘胆子小,腿都软了,真比不上我儿子。”
卫颜见她如此理直气壮,也不好再说什么。
去厨房拎了一袋子米和半袋子干豆角,再把试图找些调料的小石头牵出来,一起扔到了车厢里。
她在小石头的额头亲了一口,说道:“我弟弟像我!”
小石头骄傲地眨了眨眼睛。
“娘,上车吧。”卫颜把还在瑟瑟发抖的徐氏抱上了车。
她刚把两辆骡车分别牵出大门,四叔四婶便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四婶看都没看货车,直接上了带车厢的骡车,然后把大小两个孩子接了进去。
四叔安排好老婆孩子,转身又去了卫老爷子的院子。
“不行,我不能走,你舅舅他们还在大王镇,大树啊,你快去看看吧,把你几个舅带出来。”隔壁传来卫老太太歇斯底里地叫声。
大伯娘怒道:“娘,那边都起火了,大树这时候过去不是送死吗?他们的命是命,大树的命就不是命了?”
“秋山呐,秋山,你几个舅舅最喜欢你,你去吧,啊!”
“娘你别闹了,赶紧上车!”卫秋山是老儿子,向来得宠,对卫老太太向来不太客气。
“秋山你丧良心啊!呜呜……”卫老太太大哭。
卫秋山怒冲冲地从院子里出来,上了带斗的车,拿起鞭子,却迟迟没有甩起来。
卫颜说道:“四叔,走吧,不能耽搁了,还有这么多孩子呢。”
“这……”卫秋山犹豫了。
卫颜便催着骡子往前走了,开什么玩笑,因为她一个老不死的让全家人陪葬?爱咋咋地吧。
她这边车一动,卫格就跑了过来,“三丫啊,你等……”
“还等什么等,爹,你看看东边!”卫颜一手甩鞭子,一手拉着卫格的胳膊让他跟着跑。
李家堡的胡同都是极长的,打头那家已经起了火,女人的尖叫声,孩子的哭声,以及大真国骑兵的呼喝声已经耳边了。
“爹,大真国的人进胡同了,没时间了,快走。”卫格回头看了一眼后,兔子似的跳上车,并尖声喊了一嗓子。
卫老太太的哭喊声戛然而止。
不多时,卫颜便听见后面有马车跟了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送营养液的小仙女,拱手!
第70章
卫家是胡同里的最后一家。
出门往西原本该是荒地,没有路,但卫家又是盖房,又是挖池塘,要往里面运石料,走胡同太绕远,卫老爷子就带着子孙开出了一条小路。
从这条路斜插过去,就是通往李家村的大路。
天黑,卫家反应的速度也比其他人家快,路上没几个人,几辆骡车顺顺利利地离开了镇子。
大约跑了盏茶的功夫,大伯娘忽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紧接着,卫老太太也哭了。
卫颜好奇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卫家的三座房子无一幸免,全部陷于火海之中。
打拼大半年,日子好不容易有了盼想,一夕之间全部化为乌有,着实难以让人接受。
卫老爷子长长地叹息一声,瓮声瓮气地说道:“白忙活了!”
卫青山安慰道:“人活着就行了,银钱都是小事,这一场打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卫颜也很无奈,如果战争没有提前,她计划在四月份走一趟辽西府的——以她的狙击水准,杀几个大将完全没有问题,有八成把握可以终结这场战争。
但大真国没给她这个机会。
不过,好在作者对大真国的战争目的有设定,他们想要的是财富和疆土,而不是大开杀戒。
所以,眼前的情况看着吓人,但事实上,这只是大真国的一种威慑手段——用少量的兵力造势,然后,趁火打劫一番。
书里写了,李家堡死了八个人——这些人中,不包括卫颜的任何亲人。
所有成年男性都被赶到历县,一部分做攻城的先锋兵,另一部分成了运送粮草的壮丁。
历县太小,甚至都不在官道上,城里根本没有几个兵卒,周大人为了这些老百姓,干脆地放弃了抵抗,之后惨遭杀害。
再后来,废太子带大军赶到,与大真国主力遭遇,把大真国的骑兵赶了回去。
看书时,她只看了个热闹,现在想来,书中的那场战争其实是睿王和废太子的一次博弈,一个阴谋算计,另一个索性将计就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