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心知
红姑烧好鱼汤, 拿两只青花大瓷碗装上,送到船舱边。
“小郎君,小娘子, 鱼汤烧好啦。”
过了一会, 听到舱室中脚步声轻响,那眉目俊秀的少年郎推门而出,一只手接过托盘, 另一只手塞了枚分量不轻的银锭子在红姑手里。
少年垂眸, 敛去潋滟眸光,低声道:“有劳你, 到岸上的果子铺里看看, 若有核桃酥糖,替我买些回来。”
这少年郎人生得俊,声音也清冽好听, 饶是红姑见惯风月,也不敢逼视,低头接过银锭子。
“好嘞,小郎君放心好了,我保准给你买回来。”
谢荀合上雕花槅扇,转身步入舱室, 走到窗边,将托盘搁到窗下的黑漆嵌螺小几上。
那窗开了一条细缝,妙芜单手拄着脸坐在窗前,清风吹拂在她面上, 略微有些凉意。
她朝外望去,只见月光映照在水面上,风一吹,黑色的水面如光滑的缎子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几点红色灯影孤零零地倒映在水中,再往远些处望,便见河口灯光灿烂,这一对比,愈发显得此处清冷孤寂。
妙芜忍不住抬手捏住领口的衣襟,心中生出几分茫然。
说实话,除了从剧情碎片中窥见的一点点片段,她已经完全不记得第一周目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第二次重启开始,到如今也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可她却觉得好似过了两辈子那样悠久。
她的心底时不时就浮起一点无措惶恐。
事到如今,很多剧情线都已被改变。
第一周目中,她手握剧情走向,尚且功败垂成,这一次她真地可以逆天改命吗?
可她自己,现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谢荀见妙芜拢起领口,以为是风吹得冷,便走到她身后,伸手合上窗扇。
窗子一关,眼前的水波灯影陡然消失,连那丝竹吟唱也小了几分。
妙芜抬头,正好对上谢荀的目光。
她眨了眨眼睛,又慢慢低下头去,唤了一声“小堂兄”。
声音里显出几分消沉,不复以往的俏皮机灵。
谢荀心里觉得有些酸涩,面上不显,拉过一把小杌子,在她身边坐下。
“来,喝点鱼汤。”
说完端过鱼汤放到妙芜面前。
两人并肩而坐,默默喝着鱼汤。
四处逃亡的这十几日来,二人几乎没有好好说过话。一是因为日夜赶路,又要躲避世家搜寻,又要想办法安置柳悦容,实在难以兼顾;二是因为妙芜经脉受损,十几日里,有大半时间都在昏睡,也就今日清醒的时间长了些。
谢荀喝了两口鱼汤,放下汤匙,转过头,静静地睇视少女的侧脸。
不过半月时光,她便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双颊不复往日丰盈,下巴也尖了,脸色苍白,病容憔悴。
这个样子,看着倒不怎么像那位容光四射的谢家九姑娘,反而像谢荀曾经在她神府里看见的那个少女。
谢荀心中猜度,那多半才是真正的“她”。
他回想起在龙门镇上,他曾经起过怀疑,也曾用真心咒问过她的真实身份。
那时她说,她叫妙芜,十六岁。
正是这样恰好,因为与真正的谢家九姑娘同名同龄,便将他蒙骗过去。
而现在谢荀想起来,却觉心酸不已。
十六岁,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她就疾病缠身而死——
谢荀这几日里,也曾问过她的来历,但是非常古怪,但凡涉及此事,她便一字都说不出,就算以笔代口写在纸上,那白纸黑字也会立刻消失。
就好像有种神秘的力量,将她的过往完全抹去。
她被套在谢家九姑娘这副躯壳里,既成不了谢家九姑娘,也永远当不成真正的自己了。
后来她夜间梦魇,谢荀叫不醒她,只好离魂出窍,以身入梦。
在她的梦中,他看到一栋古怪的建筑。
处处都是雪白的墙面,所有人都戴着白色或蓝色的面罩,穿着白色的褂子。那服饰他从未见过,像是另外一个世界。
他看见她躺在白色的床褥里,整个人很瘦很瘦,瘦到手腕不堪一握,青筋突起。
那些戴着面罩的人天天用奇怪的针扎她,她明明觉得很痛,可见了人,脸上却总是带着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一日比一日憔悴,直到有一日,她安详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再也没有醒过来。
从那个梦中,谢荀终于窥见一点关于她过往的影子。
他才知道她前世是病死的,刚刚过完十六岁生辰,就病死了。
明明生前那么努力想活下去,可依然抵不过命运无常。
从那夜之后,谢荀不再开口询问她的身份,窥探她的来历。
他不在乎这些。
他只知道,他信她。
他希望这一次她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活到长命百岁。
妙芜觉察到他的凝视,侧过脸,目光流转,最后怅然一叹:“小堂兄,你想不想知道当年小妙芜因何会去那帝王墓?”
谢荀怔然:“你知道?”
妙芜放下汤匙,缓声说道:“自龙门镇上,罗刹第一次在我神府中现身开始,我就发现小妙芜已经被它吞噬了。只是我并不清楚她的神魂是否已经与罗刹融为一体。后来我几次与罗刹相斗,又发现她似乎仍然有意识残存。”
谢荀不由陷入沉思。
七年之前,他和小妙芜从帝王墓中死里逃生,回到姑苏后不久,小妙芜的眼睛便瞎了一只。
从那时起,原先天真娇蛮的小姑娘性格变得益发古怪,暴怒无常,日日视谢荀为眼中钉,肉中刺,寻着机会便要与他针锋相对。
谢泫看出二人水火不相容的态势,为了让女儿安心养病,干脆将她送到外祖家。
如此二人便有数年未见。
临到今年,谢荀奉命将她从段家接回,一路上她更加变本加厉。
只是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明着作弄他,而学会了借刀杀人的伎俩,有几次故意以身犯险,引他去救,暗中却有意把他往死境里送。
那时谢荀隐隐察觉到,她似乎不是在与他开些恶劣的玩笑,而是真地想要他死。
谢荀知道她怨他,怪他,便都忍耐下来。直到临近姑苏,她出手迫害一只身怀有孕的蜘蛛精时,谢荀才终于抑制不住怒气。
及至回了谢家,她恶人先告状,连累谢荀受了一场家法。
谢荀到底是少年心性,虽早已决定扛下这污名,却又气愤谢涟半点都不肯相信自己,也因此,他才会在祠堂中问出那句“你就这么想要我的命”。
二人之间的剑拔弩张,似乎就是从那日起,因着少女的努力靠近,而渐渐冰消雪融。
初时谢荀只以为她是幡然悔悟,有心求和,现下想来,兴许从那日起,谢家九姑娘的躯壳里便已经换了芯子。
想通了这些,谢荀只觉心中百味杂陈。
那罗刹会左人心性,若非意志坚定之人,日积月累,便会被它慢慢侵蚀。
到了这一刻,谢荀终于明白为何谢妙芜当年会忽然心性大变。
如果当年二人吵架之后,他及时将人找回来,是否小妙芜就不会误闯到帝王墓中?
如果他拥有谢家血脉,是否当年就能够保得二人安全出墓,而不必将附身于小妙芜身上的邪祟封印?
可这世间没有如果。
在当时当刻,他别无选择。
如果小妙芜未被罗刹吞噬,她是否就不会被人夺舍?
如果小妙芜未被夺舍,那他……还有机会遇到她吗?
谢荀想到此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愧疚。
这所有的一切,像是环环相扣的九连环,无解。
“你还记得谢妙音小时候,曾经养过一只黄大仙吗?”
妙芜忽然问道。
“嗯。”
“七年前的金陵大会上,小妙芜与谢妙音发生争吵,事后谢妙音的黄大仙以迷魂之术将小妙芜引到帝王墓附近。”
从小妙芜残存的意识中得知此事后,妙芜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谢妙音面对她时的异样。
都说小妙芜和她结下不小的梁子,不仅曾在大冬天里把谢妙音推到结冰的清溪渠里,还破坏了谢妙音与大表哥段瑜之间的姻缘。
按常理来说,谢妙音见到她,应该极为愤恨才是。
可以往谢妙音见到她时,常常目光躲闪,不敢面对。
那时妙芜只以为她是性格如此,现在想来,她多半知道当年黄大仙将小妙芜引到帝王墓的事情。
不管此事是不是出于她的授命,她面对小妙芜时必然感到心虚愧疚,故此,才会有那样的表现。
谢妙音兴许认为是自己害得小妙芜失去一只眼睛。她心中装着这个秘密,又不敢对长辈言说。这秘密便压在她心头,一日比一日沉重。
妙芜想到这里,轻轻一叹:“我不知道那只黄大仙这么做是否是出自谢妙音授意,但我宁愿相信,谢妙音再讨厌这个堂妹,也断不至到想害死她的地步。”
“而且,小妙芜在帝王墓外便清醒过来,赶跑了黄大仙,后来听到墓中传出奇怪的呼唤,说是她七哥,叫她救救他,小妙芜受了蛊惑,才跑进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