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瑶儿可是领着几万的将军呢?】
梁瑶几乎瞬间红了眼眶:这是她的阿姐……一手带大她的阿姐。
……她怎么会疑心她呢?
鼻腔深处有些酸涩,她眨了眨眼睛,有什么东西夺眶而出。
“怎么哭了?!”梁玥看妹妹这模样,当真是有些慌了手脚。
就是前日的赵府的门口,同她再见的时候,梁瑶都没掉眼泪。
她还想像以前一样,把妹妹揽到怀里安慰,伸出手去,却发现一直被她护在怀里的妹妹,不知何时……已经比她还要高了。
而那边,梁瑶有些茫然地抹了把脸,触手一片湿润……
不是血、也不是汗。
是眼泪啊……
——这个在过去的五年间,几乎都被她遗忘的东西。
梁瑶再眨了眨眼,泪水顺着面颊流得更急,她抬手又抹了一遍,吸了吸鼻子。
就在梁玥以为她平静下来的时候,她突然往前一个猛扑,把梁玥压在了地上,手脚并用地扒在了梁玥的身上,“呜哇——阿姐,我好想你啊!!!呜——”
一旁的茗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要不是梁玥冲她摆了摆手,她几乎都要冲上去解救自家夫人了。
……
泪水濡湿了脖颈,带来丝丝刺痛,梁玥不觉皱了皱眉,但也无心细究,只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拍抚着梁瑶的后背。
过了许久,梁瑶哭声方止,她打着哭嗝,抬起头来,扫到梁玥脖颈处的的那块湿迹,后知后觉地生出些羞赧来。
正待说什么,却注意到姐姐脖颈上的那丝血痕,“……阿姐,你……”
——伤到了?
梁瑶确定,自己早上替姐姐“束发”的时候,还没有这道伤口的。
“你……方才过来之前,可遇到了什么……事吗?”
梁玥想到了郑前,动作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但仍是语气自然道:“没什么特别的,我挽了头发就过来了。”
……那种事情,总不好随便说与人听的。
她这回答,却让梁瑶身侧的手不觉握拳收紧:阿姐不愿同她说……阿姐应当认得伤她那人……
“行了,快去吃饭。”梁玥没注意到梁瑶骤然严肃下来的神情,还因为她终于止住了哭松了口气,忙推着她到桌前,笑道,“你不饿,我还饿了呢。”
她话落之后,突然又是一阵哭声,梁玥和茗儿几乎同时把视线落在了梁瑶身上,梁瑶登时红了脸,憋着气委屈道:“……不是我。”
她说话间,那哭声越来越近,最后一个妇人抱了个孩子进来,跪到地上,吞吐道:“禀夫人,小公子哭闹着找娘,奴婢实在是没法子……”
她说话间,刘望在她怀中挣扎个不休,那妇人一个不留神,竟被他挣了出来,那孩子站得还不甚稳当,跌跌撞撞地往前迈了几步,就一下子摔了个大马趴。
他顿也没顿,就着姿势拱起身来,索性四肢着地,往前爬了去。
梁玥忙上前一步,把他抱了起来,颠着哄着,“不哭、不哭哦,娘在这儿呢。”
梁瑶在旁目瞪口呆地看着,像是一时信息量太大,接受不来——
这小鬼头是谁?他叫她姐姐“娘”,是阿姐的孩子?
阿姐有儿子啦?为什么她不知道?!阿姐竟然把他抱在怀里哄?!
梁瑶在旁委屈得直瘪嘴,眼里滴溜溜地转着泪花,大有和那个小鬼一起哭的架势,不过好歹也忍不住了,但开口语气仍带着些质问,“阿姐,他是……?”
梁玥倒是不会在这事儿上瞒着妹妹,只是想到这孩子的父母,她心情也有些沉,“他是刘登的儿子……他的亲生母亲给他起名叫‘望儿’,这孩子大约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期望吧……”
——亲生母亲?
似是看见梁瑶眼中的疑惑,梁玥笑了笑,将这孩子的身世解释予她,“你从邺城过来,当知道刘登有个十分宠爱的妾室吧?……那姑娘叫陆筠,是个极聪慧的女子,只是可惜,身世有些坎坷……”
……
一墙之隔,赵旭抱臂靠在墙上,侧耳听着里面的动静,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原来不是她的儿子。
……
不过,屋内的梁瑶却没那么好的心情了,她听了这话,陡然扬了声音,“阿姐,她这是在算计你!你……”
“或许罢。”梁玥冲她轻轻笑了笑,“不过,我大约是情愿的……”
她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刘望,眼中又多了丝温柔的意味。
“你知道我第一次瞧见他,他才多大吗?”梁玥拿手比划了一下,又笑觑了妹妹一眼,“比你当年还小些。”
“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到这么大,怎么也当得上他一声娘了。阿筠只给他起名叫‘望儿’,却刻意避了他的姓氏,我猜她应当是不想让这孩子姓‘刘’的。他既叫我一声娘亲,那……随我姓‘梁’如何?”
其实,梁玥还是有一点没有说,被拘禁和主动宅在屋子的滋味还是不大一样的,或许看起来没甚区别,但心里上的压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那段时日,也多亏了望儿分走了她大部分注意力。否则,她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能挺过去多久。
*
外面,赵旭仍靠在墙上,但换了条腿屈起,眉毛微微一扬——
姓“梁”做什么?还是姓“赵”来得好听写。
曹何那蠢货,倒是偶尔会想个能办的主意嘛——
他说什么来着?……教那只小崽子叫他“爹”?
第58章 离别前夕
梁玥数着日子等着赵兴平定了冀州,再以天子的名义任个太守过来,结果人是等来了,可同来的还有一纸调令。
卫李两家趁着赵兴北伐之机,达成联盟,以高谨为帅,兴兵十万,向北进发,扬州仅属赵家的淮南、许江两郡皆已失守,而高谨仍在北进。
赵兴命赵旭为主帅、梁瑶作副,带着并州的一万兵马,先行赶往豫州。
一对十,单看人数之比就知道有多凶险……所幸,赵兴也真不是让儿子送死去了,兖州、徐州、豫州本地驻守兵力都暂交由赵旭抽调……这七七八八凑起来,人数也够了八.九万了。
但单看这东拼西凑的情况,便知道这情形有多凶险……
那本书中,赵兴北伐之后,确实有这么一战,但……时间却绝没有赶得这么紧。是在赵兴将刘家势力彻底吞并后,卫李方才心生警惕,联合抗赵。
这一战,赵兴确实是抵挡住了那两家之联合,但也是元气大伤,士兵损伤过半,他也损失了两员猛将……其中一个,便是他的养子……赵旭。
也因着这一战,赵兴终究无力再行扩张之事,一直修养生息,直至他的长子继位。
……
“阿姐,别担心,我会护好我自己的。”
因要调兖州之兵,大军亦转至东平修整,梁玥也终于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家中。
可这会儿,大战在即,纵使家人久别重逢,亦无法生出什么全然的喜悦之情。第二日,梁瑶便要随军南下了……
而本来,按照那书中说来,这一战梁瑶是没有去的。
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萦绕心头,梁玥第一次生出这种切切实实地后悔之情来:如果她什么都没有做就好了……如果她没有改变丝毫“剧情”该多好……
那瑶儿会平平安安的……虽有波折,但终究还会成为日后的“大齐”的开国女将军。
而不是现在这样……将要奔赴那未知的战场之上。
梁玥几乎一宿没睡,将自己从那本书上所知道的种种和此战有关的事情都一一写了下来。
要不是时间不够,她几乎想把那一整本书都抄下来,给自家妹妹带上……
第二日,梁玥将那写得满满的布帛塞给梁瑶之时,却倏又生出些后悔来。
她担忧时局有变,梁瑶囿于那书中所言,反倒判断失误——战场之上,一念之差,便是生死之隔。
“阿姐,这是什么?”梁瑶有些疑惑想展开那布帛看,看到那满满当当的字,不自觉地将五官皱到了一起,露出个头疼的表情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都快忘记被阿姐逼着读书的惨痛经历了。
她只瞄了一眼,就把那布帛往怀里一塞,打着哈哈道:“阿姐放心,我路上一定多看多背……等我回来,阿姐你抽查我都可以。”
心中不安愈重,梁玥摇头拉住了妹妹的手,“瑶儿,那上面的话,你看看就罢,不要相信,也不要往心里去……”
“将军,快到时辰了。”未待梁玥说完,便有个士卒在外高声禀报,显然,梁瑶该出发了。
大军开拔的时辰延误不得,梁瑶纵使再舍不得,也只得冲着父兄行礼拜别,又使劲抱了抱姐姐,趁势在她耳边低道:“我知道的……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阿姐你同我说过好多回了。”
梁瑶最后再拜别了一次父兄阿姐,然后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纵马远去。
——她害怕,自己若是一回头,便忍不住想要留下来。
……
刚迎回大女儿,便又要送走小闺女,梁父似乎一下就苍老了下来,他想要往前走上几步,但脚下却是一个踉跄,一旁的周琅忙扶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