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宁筝换了了一身青碧色的旗服,衬的她的脸雪白无瑕,这冬日里很少有人穿浅色的衣裳,穿着不好就会显得冷清,可唯独她穿起来带着几分俏丽。
弘历见着他正站在屋子里指挥小宫女们摆饭,不由得笑着道:“皇后今日这身衣裳倒是穿的好看,朕好久没看你穿过这样颜色的衣裳了。”
这冬日里后宫的妃嫔穿的都是偏深色的衣裳,就算是到了夏日,宁筝大多数时候也是穿着深色衣衫,为的就是显得沉稳大度,今日这样一穿,她倒是有几分十几岁少女的模样。
宁筝头上插着绢花,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一笑更是显得清丽可人,“那臣妾这样子,皇上不喜欢吗?”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弘历是心情大好,道:“朕的皇后,穿什么戴什么都好看。”
宁筝莞尔一笑,亲手舀了一碗天麻乌鸡汤递了过去,“皇上尝尝看,这乌鸡汤是臣妾亲手炖的,炖了几个时辰了,若是好喝,臣妾下次再做,若是不好喝,皇上说说哪里不好,臣妾下次以后可以改进。”
她这话音还没落,银朱就快言快语道:“皇上,别说这汤是娘娘亲手炖的,这小菜也是娘娘炒的了,奴婢已经许多年没见过娘娘下厨了。”
富察家的女儿别说琴棋书画女红舞蹈,就连灶上的功夫也是无一不会的。
“哦,是吗?那朕就更要尝尝看了。”弘历喝了一口汤,又尝了两口小菜,忍不住称赞道:“皇后的手艺倒是越发精进了。”
其实要真的论手艺,这满宫上下有谁的手艺能及得上御厨,只是这饭菜是自己的妻子亲手所烹饪,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顿饭吃下来,弘历是用了两碗饭,一碗汤,到最后更是在宁筝的相劝下又用了些菜,到最后更是连连摆手,“罢了,罢了,朕实在是吃不下了,朕看皇后这不是在宴请人吃饭,这简直是在喂猪。”
宁筝听完这话笑着道:“就算是皇上之前不说,臣妾也看得出来皇上对臣妾的冷淡有所不悦,今日臣妾这盘殷勤,皇上可是不习惯?”
“太殷勤了!”弘历点了点她的鼻子,笑着道:“说吧,什么事儿!”
宁筝心里一个咯噔,这个乾隆皇帝未免太聪明了点吧,那说还是不说了?
她正犹豫着了,就有宫女递上热帕子给弘历擦手,他淡淡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皇后对朕冷淡了这么些日子,朕已经习惯了,如今来了这么一出,若是不说子丑寅卯来,朕只怕晚上睡都睡不踏实啊!”
宁筝有些笑不出来了,看样子这当千古明君也是需要点本事的,她勉强笑着道:“皇上这话说的,臣妾这话都不知道该不该说了。”
弘历看了她一眼,道:“那让朕先猜一猜,若是正猜得没错的话,是因为和敬的事情对不对?”
宁筝现在是笑都笑不出来了,这个男人比她想象中更聪明。
弘历缓缓道:“之前你就和朕提过一次,朕也答应了,只是皇后啊,和敬是从小养在太后娘娘身边的,朕知道她性子娇惯,如今已经是不成样子,朕也委婉提醒过几次,太后娘娘年纪大了,做事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只怕等着和敬大了,就是个无法无天的性子了。”
“朕答应你,最迟明年春天,和敬一定会回到长春宫的。”
“真的?”宁筝还是有点还以,毕竟把,这皇太后看起来是个厉害角儿。
恰逢有宫女鱼贯而入,撤走了碗碟,又奉上了新疆新进贡的蜜瓜和茶点,弘历喝了口茶道:“怎么,怕朕骗你?若是你不相信,可以和朕打个赌。”
这个时节的瓜果本就少,宁筝吃来吃去就是福橘,苹果之类的,好一点就是福建那边送来的桂圆,如今见那黄澄澄的蜜瓜,忍不住尝了一口,只觉得甜到心里去了,“好啊,那臣妾就和皇上打赌好了,只是打赌若是没有赌资就没什么意思,不知道皇上想要赌什么?”
这世人打赌,赌来赌去无非就是些财物罢了,偏偏这些东西,他们都不缺。
想了想,弘历只道:“这样吧,若是输了的人得答应赢了的人一个条件,当然这个条件不能太过分了,得是自己能做得到的,皇后觉得如何?”
这就有些意思了。
宁筝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这一顿饭吃下来,是她来到大庆朝和弘历吃过最轻松愉快的一顿饭了。
弘历本就是百忙之中抽空过来的,用了饭说了两句话之后便匆匆走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紫禁城内外就忙碌起来,纵然这刘国平所示都交给了高贵妃,可高贵妃到底是第一次管事,很多地方拿不准主意都是要问宁筝的,宁筝也乐意教她,毕竟教会了徒弟,她这个当师傅的就能轻松不少。
不过这期间她也不忘要银朱去打听高贵妃和纯妃之间的恩恩怨怨了。
银朱如今不过二十出头,因为是长春宫大宫女的缘故,走到哪儿去,别人都得给她几分面子,可偏偏她是个没有架子的,喜欢说喜欢笑,谁都很喜欢她。
可偏偏就是这件事,还真没有叫她打听出什么来,“……娘娘,奴婢打听了一圈也没打听出个什么来,只听说原先在王府的时候,高贵妃娘娘和纯妃娘娘关系不错,可进宫前夕却像变成了仇人一般。”
其实她也觉得挺奇怪的,那个时候在王府,她记得高贵妃身边有个大宫女和她是同乡,还记得高贵妃身边有个眼睛大大的,一笑就有两个梨涡的宫女姐姐,可如今……那些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
宁筝正吃蜜瓜了,弘历见她喜欢吃新疆进贡的蜜瓜,几乎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往长春宫送,宁筝也是来者不拒,“还能有这种事儿她们俩儿之间关系很好?”
这两人的性子简直是南辕北辙了。
银朱点点头,低声道:“如今高贵妃娘娘虽是满人,可当初也是汉籍了……才进王府的时候,王府里头本就没多少汉人,高贵妃娘娘和纯妃娘娘难免走的近一些,只是没想到后来闹成了这样子。”
宁筝若有所思点点头,想着女人撕破脸无非是几种情况,要么是为了男人,要么是为了利益,在紫禁城里,前一种可能性更大一点。
银朱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只道:“对了,奴婢打听到这几日高贵妃娘娘倒是和娴妃娘娘走的挺近的,这几日娴妃娘娘不是病了吗?高贵妃娘娘不仅差人送了不少补品过去了,这么忙的时候,更是亲自过去了几回。”
宁筝笑了一声道:“这事儿本宫倒是能想的明白,如今这宫里头的阿哥就剩下三位了,四阿哥牙都还没长齐了,也就是大阿哥和三阿哥了,如今大阿哥被软禁着,不受皇上待见,能入得了皇上眼的不就剩下三阿哥了?高贵妃这不是不想要纯妃一人独大了。”
她吃了口蜜瓜,又道:“虽说如今皇上对纯妃还是不冷不热的,纯妃又是身份卑微,可有句话说的没错,母凭子贵,谁知道时间久了会有什么变数了?高贵妃这是想帮着娴妃和大阿哥站稳脚跟,借此来打压纯妃了。”
如此说起来她倒是更好奇了,这高贵妃和纯妃有什么深仇大恨,让高贵妃能这样做,毕竟大阿哥倒台了也就倒了,以后若高贵妃生了儿子,对她而言也少了一份威胁,如此大费周章,实在是有点过了……
她想了想只凑在银朱耳畔说了几句,说的银朱是脸色大变,磕磕巴巴道:“娘娘,这样可以吗?”
这事儿换成了以前的皇后娘娘,别说是这般做了,连她都不敢往这想了。
宁筝点点头,狡黠一笑,“这法子一定奏效,你别犹犹豫豫的,照着本宫说的去做,难道你就不好奇她们之间有什么恩恩怨怨了?”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她为自己的八卦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并且她的身后有一个很好的伙伴——银朱。
银朱犹豫片刻,终究还是点点头。
第二日高贵妃就接到了宁筝的帖子,说是今晚在长春宫设宴,高贵妃如今正在为明年各宫的春裳头疼了,听闻这话只问了一句还有谁,原本是想着若是能推就推了,可没想到银朱说皇后娘娘只宴请了她一个人。
高贵妃是一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银朱只照着宁筝吩咐的话道:“是皇后娘娘体恤高贵妃娘娘管着六宫琐事,实在辛苦,所以这才专程设宴宴请娘娘您了,贵妃娘娘可一定不能推脱。”
专程宴请她吃饭,还想推脱,高贵妃可没这个胆子,只道自己一定准时赴约。
晚上天还没黑了,高贵妃便前去长春宫了,还真是专程宴请她一个人,更是满桌子佳肴。
高贵妃只觉得自己是越来越摸不透宁筝,笑着道:“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如此大费周章,臣妾实在是过意不去。”
“高贵妃这般说,过意不去的那个倒是本宫了。”宁筝笑着拉起高贵妃的手,两人一起在桌边坐下,“旁人不知道,本宫却是知道这六宫中有多少琐事的,所以特地设宴来请高贵妃用晚饭。”
说着,她更是举起举杯,道:“本宫先干为敬了。”
话毕,她便是一口果酒下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