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敢放官家出去冒险?
七月初十这天,急不可耐的官家随着八万禁军出发去南方和当地的守军汇合,等他把对着他放声痛哭的英雄们安抚好,将士们也把交趾李家王朝一口气给灭了。
炸山开路,修桥铺路,大宋的军民一起,硬生生的把南方之地和大宋的联系打通,变为华夏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为此次大船回来带来的各种书籍,各种消息的刺激,大宋人也终于认识到海外诸国的强大或者潜在威胁。他们开始忙着把南方各个岛屿都划拉到大宋地盘,把西方、北方靠海靠湖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尽可能的打下来。
朝臣们都感觉自己忙啊,实在是忙。好像他们自从官家登基,就忙成一个陀螺,从没停下来过。
大宋建国百年后一统天下的太平盛世,偏偏朝野上下都忙的和建国之初的时候一样,百废待兴,万事待定--因为官家按照他的想法,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民间的文人大家们,真的是永远没有停下来懈怠享受的时候。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官家过得开开心心,懒洋洋的小日子好像安稳下来的黄河之水一样流淌不息。
有奔头的日子不知不觉间过到了五年后,庆和七年的初秋来临。
到处都铺设了沥青路面的大宋国四通八达,繁华兴旺;步入二十岁的官家眉眼长开,挺拔的身姿达到了他理想中的六尺以上;偏远地方的大宋人开始吃饱穿暖,读书进学。
终于得以致仕,功成身退的包拯大人在搬去顺州和范仲淹做邻居前,在家里大办宴席款待好友们和同僚们。
刚刚过完中秋节,属于早秋的午后,阳光灿烂,清风和煦。酒过七分的包公想着太医的嘱咐放下酒杯,面对这些恨不得和他一起致仕,一起搬到顺州的众人,很是宽慰的说道:“诸公无须伤心,我们都有退下来的一天。”
自觉年龄大了也开始养生不大喝酒的欧阳修大人闻言,放下手里的汤碗哈哈大笑,“包公尽管安心的养老,等着我们去和你们做邻居。”
同样因为太医的嘱咐不能再喝烈酒,整场酒宴都端着一杯葡萄酒慢慢品的狄青大人开玩笑的说道:“永叔老弟说的大实话。退休后不努力享受个十来年,可真对不起自己忙的这么多年。”
包公开怀大笑,笑声就和他经常在早朝上把犯懒犯困的官家咳嗽醒一样的中气十足,“两位老弟言之有理。包某人一定努力的等你们来一起种花养草。”
诸位好友同僚听了一起哈哈大笑。官家如此千年不遇的英明君主,大气魄,大作为;大宋如此蒸蒸日上,生机勃发,他们自是要好好的保养自己,多在青史上留下几笔。就是致仕后也要好好的保养身体,多多的看几眼这大好的河山,美好的生活。
在官家的懒怠赖皮下不得不让自己“想开”的众人放开胸怀的“忆苦思甜,怀古论斤”;刚刚和老妻从避暑之地回来的太上皇则是瞧着他正在学走路的小孙孙,笑容不止。
“瞧着小玣儿这一身儿红通通的喜庆模样,和皇儿一模一样。”
同样笑的一脸慈爱的太上皇后瞅着怀里眯着眼睛懒懒的抬腿迈步的小孙孙,实话实说,“瞧着小玣儿这一身天生的懒劲儿,也和皇儿一模一样。”
“可不是?记得那时候我们发现皇儿睡下就不想翻身,走路也不想抬腿,都替他愁得慌。瞧瞧现在这日子过得。”
太上皇的语气和神情中都透着亲切的怀念。他老人家是真心的感到日子过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小孙孙出生后,他更是感觉自己的前世今生都彻底圆满了。
太上皇后笑着点头,看着白白嫩嫩的小孙儿因为她停下的动作趴到她怀里呼呼大睡,笑容满面的把他抱起来,给他轻轻的放到他爹爹当年最喜欢的小金床上盖好小被子。
老两口因为小孙孙睡着了一起去休息准备用晚饭;和官家的五官有七八分相似的小胖娃娃神情美美的躺在金灿灿的小床睡的香甜,和他亲爹一样天生上扬的嘴角可爱的勾起,饱满茁壮的胳膊腿儿自然的弯着,眉宇间洋溢着单纯稚嫩的喜乐和灵慧。
傍晚时分的燕京城,秋风送爽。家家户户飘起炊烟袅袅,落山的太阳尽情的把天边染红。长了五岁的官家,作为上皇和娘娘的儿子,小玣儿的亲爹,长的高大英武,也长的越来越俊俏。
当然,平时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依旧懒怠爱偷懒不减丝毫。
几乎对儿子完全放养着,习惯了每天晚上晚饭后陪伴小媳妇的他,此刻正在陪着媳妇插花。
就见他非常认真的把一束路边的野菊花放到新淘来的古董花瓶里,从各个角度观察该怎么搭配,完全没有儿子开始学走路,需要试着给开蒙,多费心教养等等想法。
圣人纠结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说出来,“玣儿越来越胖了。”
“嗯,圆圆滚滚的,挺可爱。”官家对于自己儿子的模样非常满意。
“太胖了,懒得动弹,如何是好?”圣人小担忧。儿子难道不光长的像官家,体质也会像官家一样睡个三天三夜也没事儿?
如此懒怠偏偏功力高深,既没有发胖体虚,更没有任何的不适,圣人是打心眼里佩服官家这千年不遇的非人体质。可是儿子怎么可能一样?
官家听着“懒得动弹,如何是好”感觉耳熟,抬头看了一眼小媳妇,对于她非常想要把儿子变成皮猴子的想法非常的不认同。自觉作为亲爹保护儿子犯懒天经地义的他特理直气壮的回答,“玣儿没有犯懒,最近练习走路很乖。”
官家是真心觉得,儿子和他当年一样乖巧的配合着长辈们的折腾,翻身走路等等,应该表扬一番;圣人望着他满脸写着“你不可以如此狠心不讲道理”的表情嘴角抽搐,无言以对。
小两口对于教导儿子的事儿无果,晚上临睡前看着儿子香喷喷的睡颜,更是一样的心软的一塌糊涂。
躺进小被窝的时候,圣人趴在官家的怀里,目光温柔的瞧着官家的小俊脸,想着儿子的小胖脸,忍不住笑了出来。她突然理解了阿翁和阿姑这些年对官家的纵容和宠爱--让她自己逼着儿子和其他的调皮孩子一样闹腾,她也不忍心。
“希望小玣儿将来和官家一样的英明神武。”圣人语气期待。
“这是自然。”官家语气自信。
圣人不由地失笑。她也相信儿子会和官家一样,长成长辈们的骄傲。
作为官家,或者作为官家的孩子,注定要承担着万民福祉,扛着大宋的国运。如果他能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后和他爹爹一样偷懒耍懒,自得其乐,做亲娘的自然是乐见其成。圣人自觉想通了,脑袋在官家的脖子上轻轻的蹭蹭,呼吸渐渐的平稳。
官家发现小媳妇睡了过去,抬手把被子拉好,闭上眼睛也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正文完结,番外会陆续的送上。如果有建议或者想看的番外,欢迎留言。小天使们的留言蠢作者都有看,很暖,很开心,每天看着你们的留言动力满满。
非常感谢小天使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你们的喜欢就是蠢作者最大的动力。下面会开《穿唐小妖风》和《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去做个预收。啾咪鞠躬。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lmlyoyo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话说当年大船从海外回来以后, 官家带着准备攻打南方的人马亲自去南方迎接,君臣分别小三年, 自然是有很多话要说。
官家亲自和船队的每一个人, 从领头人到小船工, 凡是活着回来的大宋人, 挨个的面对面的细谈。谈完后再由其他人和他们讲述大宋这三年的变化。
大家伙儿激动万分的告诉官家他们在海外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受--在海外因为大宋人的身份受到的热情欢迎;在海外建立的据点,打下来的岛屿 ;对海外之人的看法,以及海外之人对大宋的向往和窥视……。
等到他们从禁军的人或者原来的好友同僚们的口中得知大宋已经打下来西夏, 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且迁都燕京, 而他们的家人也都随着官家搬到了燕京定居, 一个个的又是放声大哭。
快四十岁的领头人王福贵抱着好友展昭哭得眼泪稀里哗啦的,眼睛红的像兔子。
“展老弟你不知道,在海外的时候,面对海外之人对大宋的羡慕和钦佩,我们心里的骄傲和自豪劲儿。出门在外, 才知道故土难离,才知道国家对于自己是什么。”
他们以前聚在一起的时候, 经常喝了酒就满腔悲愤甚至痛骂朝廷懦弱,打压武人, 不去收复燕云……。可是出了门才知道, 自己之所以会生气,会痛骂,只因为那是自己的家, 自己的国,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的那个滋味儿,真的是抓心挠肺。你说以前偶尔出门好几年,也没这么想的慌。我们这些人抱在一起哭,做梦梦到小官家给我们送行的场面,梦到家里的街街道道,山山水水,老婆孩子,笑醒了,醒来继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