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穿之懒皇帝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太上皇后在心里感叹,十公主直接说了出来,“圣人美的让人一看就心生喜欢,官家俊的和大海一样,让人看着就开怀、自信,我要去画画儿。”
  十公主说做就做,要去把刚刚的画面画下来。大公主想说不能把刚刚的画儿画出来,“于礼不合”,可是她也动心--刚刚的画面真的好美好。
  圣人是一个很干净的人儿,美的让人生不出嫉妒之心,自然真诚,估计就是因为这样官家才如此喜欢?他抱着圣人就好像抱着一个大宝贝一样。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的大公主对着太上皇后笑道:“他们还小,嬢嬢不用担心。”
  太上皇后微微笑,“前几天上皇也说,若是他们自己没有心思,我们就不要催,等他们都过了十五实岁再说。可是到了燕京后,皇儿就要亲政了。亲政后,估计大臣们就会闹腾着给他选妃。”
  “选妃?”大公主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官家的后宫就一个圣人,确实是要选妃。
  “虽然小一也知道官家应该选妃,圣人的性情也是谦和的很,可是小一莫名觉得他们这样挺好。”
  圣人对官家的情意她看在眼里,官家对人对事的懒劲儿她也清楚,他俩真的不适合天天被很多妃嫔们围绕。
  太上皇后想到儿子曾经的说法,如今听着大女儿也这样说,无奈的说道:“看他的做法,估计是不要妃嫔了。”
  选后这件事儿子是因为孝顺才接受,幸好儿媳妇哪样儿都让他喜欢。太上皇后对于儿子知道了“成人礼”却没有丝毫心动的架势,是真的无奈。所以她和太上皇一样,都不想去勉强儿子纳妃嫔。
  大公主震惊,“官家不要妃嫔?”不想要、不宠爱,和不要完全是两回事啊,哪怕是选几个放后宫做样子也是要的。更何况,官家选妃不光牵扯到前朝势力,还关系着子嗣绵延。
  看懂大女儿话中之意的太上皇后轻轻摇头,“他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看着懒,最是强势。那些大臣们闹不到他头上,估计都会哭到你爹爹和我这里。至于子嗣,都是天意。这些年,你爹爹和我对于皇家的子嗣问题都看淡了。”
  太上皇后说着说着神色黯然。当年儿子出生后上皇不是没有继续“努力”过,结果?宫里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好不容易养住了两个。
  这些年来平郡王和平王妃夫妻俩对上皇和她的疏淡,他们真的是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有时候她也会想,当年若不是送子观音娘娘把儿子送来,现在他们老两口乃至整个大宋皇室、大宋朝的境遇,会怎么样?
  反正是不敢想。
  大公主也在心里叹气。她怎会不知道爹爹和嬢嬢因为子嗣这些年的折腾?就是他们和平郡王夫妻俩的关系变化她也看的明白。她亲爹是皇家唯一长成的子嗣,现在官家也是。既然子嗣天定,官家又性格强势不被朝臣左右,那也确实不需要纳妃。
  女孩子进了宫不受宠白浪费一辈子光阴,爹爹和嬢嬢,官家和圣人估计都会心里不安。
  只希望老天继续保佑皇家,赐一个继承人给官家和圣人。
  母女两个一时间静默无言。夜幕降临,宫人给官家在甲板上搭起来帐篷,官家抱着小媳妇听着海浪声,在大海和大船的摇摆中美美的进入梦乡。
  龙舟继续的前进。对这些都没想过,毫无准备的官家,在船到了三会海口的时候,琢磨了一下在这里立个县,根据御河的前身卫河取名卫县,设对外港口,主要开发这里的海盐朝南北输送。
  太上皇和范大人他们激动的捧起这里的海盐,俱是心花怒放,笑容满面。
  自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产盐的卫县,盐质优味纯,颗粒细小均匀略呈球状,流动性好,品质纯净、干燥,洁白如雪。关键是直接晒盐没有成本,方便简单。北方沿海一带晒盐,养殖海物,开展对内和对外的商贸,繁荣之日不远矣。
  所以,大宋如何能没有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如何能不回归到汉家怀抱?不说上了岁数的老人家,就是不断涌进燕京的年轻人,望着一张张熟悉又生疏的汉家同胞面孔,也是感慨万千,被分开了一百多年,终于团圆。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他们在进入燕京城的时候,君臣加上宫人等等几千口人,一起哭的稀里哗啦的。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的仁宗,被逼无奈之下选了嗣子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然后嗣子也就是英宗本身无法服众,其他的宗室不服闹事。曹后、大臣们包括仁宗临终前留的密诏大臣一起维护,让他坐稳了皇位。结果,英宗一上台就要给他亲爹上尊号。
  当时曹后彻底懵了。她还没死,大宋就要有两个先皇?据说英宗的老婆是曹后的堂妹还是外甥女,也就是高滔滔,从小没有母亲被曹后养大,婚事也是曹后给办的,虽然曹后有私心。结果这夫妻俩都直接和曹后闹掰。所以不管高滔滔被后来的保守派文人怎么夸类比女中尧舜,怎么作风简朴等等,后人对她的评价,就算不看她的保守懦弱、目光短浅,直接熄灭了大宋改革的火苗等等,也对她好感不多。
  宋朝小报比较出名哈,那个时候已经有小报,新闻的称呼。专门写谁谁家**,有专门 的狗仔队伍。后来写抗金之类的。
  大宋的船在当时的世界非常有名,光船只出口每年就能赚很多外汇。而且有些技术,在现在看来也是很先进的。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煎饼果子五加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9 章
  官家生怕亲爹哭的太激动,确定他身体无恙后才放心的回去骑马。圣人和大公主好不容易把太上皇后哄好了, 结果他们进到城里看到燕京城中央高高竖起的玄武碑, 官家竖起的大宋第三座玄武碑,又齐齐哭了出来, 一个个又哭又笑的。
  只因为那只小玄武看起来懒怠又可爱灵性, 和官家特别像。
  太上皇哭哭笑笑的,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红着眼睛对儿子说道:“当年太=祖皇帝之所以把玄武定为至尊供奉,然后大宋人一直崇玄武,拜真武大帝,就是因为玄武主杀伐, 是水神、司命大神,更是北方大帝。”
  而大宋的北方有燕云十六州,所有的大宋人,几代的汉人, 做梦都想着征讨、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官家明白爹爹的意思。同样看着那只惟妙惟肖的小玄武心生欢喜的他, 抬头望“苍天”,眼神儿疑惑。
  “苍天”无言。官家也沉默。
  范仲淹大人和包大人擦擦眼泪,对视一眼, 有了决定。
  庆和元年,崇天历十二月初十这天,钦天监选的好日子, 刚刚喝完腊八粥的官家带着人马进驻燕京城,燕京城正式成为大宋的都城。
  寒冬腊月的燕京山寒水冷、朔风凛冽。放肆、粗犷的西北方尽情的嘶吼着,想刀子一样的猛刮人冰冷的面颊。辰时的时候太阳偷偷冒了一个头就被大风吹进厚厚的云层里。
  它好像是要把天地都翻个跟头, 好像是要把往年人们所有的眼泪和酸苦都吹走,一整天都这样呼啸不停,不停的发出尖利的叫声。高高的蓝天上,终于升吊起来的小太阳好像一颗鸡蛋黄一样,淡淡的光芒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儿温度。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空气干燥寒冷,地面好像要被冻出裂缝来,新老燕京人,各族的燕京人,穿着厚厚的棉大衣、皮袄子,感觉自己的心热乎的好像在炎炎夏日。
  激动、兴奋的无以复加的燕京人杀猪宰羊、载歌载舞的欢庆,鞭炮声、欢笑声响贯天空;同样觉得心里热乎乎、暖烘烘,开心感慨的无所适从的太上皇等人,在稍稍缓一缓情绪后,终于开始面对现实。
  从千年前的半地穴式冬季取暖“烟道—火墙式”设施,到唐朝的北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再到现在的北方人“环室穿木为床,煴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火炕自然是北方人的冬季必备。
  奈何刚刚从汴梁来到燕京的他们,有不小的一部分人不适应火炕的燥热。
  太上皇临时住处的偏殿里,一家人简单的用完晚饭后,因为到了北方实在是太冷开始用官家最爱的软椅子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领着官家小两口边喝茶边聊天。
  屋子地下原本就有火炕,进入十二月就开始烧去湿,所以此刻偏殿里是温暖的很。抗寒的官家早早的脱了他的小棉衣,手捧着沉香茶,和犹自穿着薄袄子的亲爹娘、小媳妇细细的解释。
  “宫殿的形制暂定的和这个行宫一样坐北朝南,外围多加几道宫墙。内围根据冬、夏季的日影变化,夏至前后屋檐遮荫,冬至前后室内充满阳光,也有利于照明。此外在每一座宫殿的每一道墙壁加大厚度,增大冬暖夏凉的效果。”
  “只是不管怎么想方设法的建造,基本上都会用火炕暖冬。孩儿打算在地下挖火道、设灶炕,室内用砖砌火炕与火道相连。蜈蚣形状的烟道埋在地下,热气循环通畅,顺着夹墙温暖各个大殿。这样冬天的时候整个皇宫都是温暖如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