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长歌暗自多留了个心眼儿。
☆、第28章大房来闹事
熟悉了削柿子这个活儿,干起来就更快了。本来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太阳还没下山,四人就已经完工了。
柿子还要晾晒几天,才能够带到集市上去卖。季长歌就和李荷花约好,等到去集市那天,她叫上李荷花,大家一起去。
院子里的菜种发芽了,季长歌和季长宁一起浇水。菜地的泥土,被季长安收拾得很好,小土块都敲得很碎,菜种的芽尖儿嫩嫩的,格外讨喜。
浇水要很小心,力道不能太大,不然容易把刚发芽的菜种给冲死了。季长歌和季长宁都掌控着力道,唯恐一不小心,就祸害了这菜地。
“过冬了野鸡野鸭就很难找到了,要不我明儿上山,逮几只鸡鸭回来养着?”季长歌一边浇水,一边和季长宁商量。
她所有的打算,都是和家人有商有量的。也不是指望他们能给自己什么意见,而是她想要这几个孩子们,都能参与到每一个决策中来。阖家和谐,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季长宁和一旁继续开荒的季长安、季长乐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
这几天家里鸡蛋野味不断,就算季长歌再忙,也一定会保证家里荤素搭配均衡。但就算附近的山再大,有再多的野味,也终究是会坐吃山空的。
在家里养鸡养鸭是很不错的选择,野鸡和野鸭都长得比一般的鸡鸭要大,也好养活,随便给点吃的就成,不用费心去照料。
最重要的是,抓回来的野鸡野鸭是不用花钱的。
“能养熟吗?”季长宁有些担心。
养熟,意思是说让野鸡野鸭把他们家,当成自己家。这种野性的畜生,要是养不熟,迟早是要跑回山上去的。
“先养着。现在野鸡野鸭还下蛋,实在养不熟,等孵出小鸡小鸭了,再把老的给吃了。”
季长安赞同:“养鸡好,有鸡蛋,还能吃鸡肉。”
以前阿奶养鸡养鸭,那都是攒着鸡蛋鸭蛋给季元吃的。逢年过节,按照季家村这边的习俗,是要杀一只鸡,割两斤肉去拜神的。这些肉大部分都会落到大房那几个人的肚子里,他们只能沾点儿味罢了。
“大姐,我可以去找蚯蚓给小鸡小鸭吃!”季长乐也赞成养野鸡野鸭的。
“兔子也可以抓点回来。”季长宁说。
“那成,我明天就上山去。你们都在家,阿宁要是有空,就去打听打听,谁家余粮最大,咱们过几天要去买粮食。红薯土豆木薯,还有大米,都是要买的。”季长歌就说。
季长宁没有别的意见,就答应了。
季长歌在山里行走这么久,早就已经熟悉鸡窝鸭窝的位置了。她背着背篓,趁着大清早还没人到山脚下,先进山了。
家里的柴火又快烧完了,她打算先在山里捡些柴火堆起来,等到晌午过后,再是下山,免得被好事者看到了她带着一溜儿的野鸡野鸭回去,不好解释。
深山里最不缺的就是柴火。季长歌灵活,捡完了地上的枯枝,就刺溜刺溜地爬到树上去,拿着大菜刀,一砍一个准儿,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底下就堆满了被她砍下来的树枝树干。
吃了两个红薯后,天色已经不早了。估摸着大概就是村民们回去吃晌午饭的时辰,季长歌忙把被捆好的野鸡野鸭丢到背篓里,又在上面盖上了一层荒草枯枝,才是下山去了。
果然路上没有遇着其他村民,季长歌瞅准时机,走得飞快,不到一刻钟就回到了家里头。
但今天家里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平时她出去回来,还未进门,就能听到季长乐和季长宁的笑声。今日却有些安静,院子里悄无声息的,而院子的大门,也被踢坏了。
墙头那一片金灿灿的柿子饼,不少都不见了,竟然空出一个个口子来。好些柿子东倒西歪的,显然被人作践过。
走到门前,院子里就传出了季长宁嘤嘤呜呜的低泣声。
“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呀……这日子好不容易才好过了一点,他们是要逼着咱们去死啊……全都没了,全都没了……什么都被拿走了……呜呜呜!”
季长宁一向是个要强的。
季长歌踢开地上的门板子。院子里也是一片狼藉,昨儿才冒芽尖儿的菜地,被人给翻了一半,上面的连着菜苗的泥土,被踢得到处都是。锅碗瓢盆被丢在地上,没碎,但却沾满了泥巴。柿子饼被丢到了地上,一路洒到门前来。三个孩子蹲在院子里,季长安双目无神,嘴里念念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季长宁嘤嘤哭泣,季长乐眼里也蓄满了泪水。南风颓然地站在屋檐下,低垂着脸,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她放下了背篓,里面的活鸡活鸭放肆叫了起来,这时候却不显得吵闹,反而多了几分生气。
“大房的人来过了?”
能过来干这样的缺德事儿的,铁定是大房的人没错了!
“是阿奶!”季长乐瘪着嘴巴告状,“阿奶和大伯来过了!她说咱们不孝顺,有了挣钱的活计,也不肯告诉他们!还说要咱们好看,把咱们门给踢坏了,啥都弄坏了!大姐,她怎么那么坏啊,大伯还打了大哥!南风哥想打她,大哥没让!”
照他说,就该让南风哥打的,打得这些坏人落花流水才好!
季长歌明白季长安的顾虑。季元可以打,老太太却不能打,对老太太动手,那是不孝,他们几个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但是不打,好好的一个家,就被作践成了这个模样儿,也实在是让人生气!
“什么都没了!什么都被他们给搞坏了,还过什么日子啊!在他们家撞死算了,大不了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安生!”季长宁带着泪嚷道。
季长歌叹了一口气,瞅一眼被残忍踢坏丢在地上的门板。
“别哭了,赶紧把该收拾的收拾好了,柿子饼他们没拿走,洗洗还能晒。菜地还有一半儿呢,也够咱们吃的了!明儿我不上山,先把门给修好了。下回赶集回来,攒了银子,再把院墙给整好,到时候谁也进不来。”
☆、第29章捡柴火
原本欢欢喜喜过日子的一家人,因为季老太太和大房过来闹事儿,倒是如同被戳了一针的气球,什么未来啊期盼的,“蹦”的一声,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几个孩子都提不起劲儿来,却还是忍着委屈,和季长歌一起收拾院子,就连旧伤未愈的南风也下来一起帮忙。
晚饭是季长歌蒸的馒头。家里的面粉所剩无几,吃了这一顿,就要真的考虑买粮食的事儿了。南风终于能够和一大家子一起吃饭,低落的心情,恢复了几丝晴朗——尽管期间他并没有和别人说话,但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吃过晚饭,院子也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柿子饼洗过,大部分还能要,没浪费多少。锅碗瓢盆洗了一边,泥土沙子都给洗掉了。倒是菜地损失惨重,不少菜苗都不能再种回去,只勉强保住了一半,也算是庆幸。
季长宁和季长安心情已经恢复了,正在一起烧水洗澡。南风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房里,季长歌瞧了他几眼,也跟着进去了。
她出门前,总是跟南风说,让他看好家,没想到这次大房的人过来闹事,他却什么都不能做,想必心里很是憋屈。
南风坐在床头,“是我不好。”
季长歌搬了张旧凳子,坐在他的跟前,“这不是你的错,大哥是对的,这口怨气,咱们暂时只能忍了。老太太占了一个孝道,对她动手,咱们都要被臭骂。”
“不能就这么算了……”
季长安和季长宁他们不计较这事儿,南风觉得自己以前大概也是个十分记仇的人。他分析道:“老太太过来的时候,说咱们有了挣钱的活计不告诉她。一定是有人在她跟前嚼舌根子了,季元上回被你打了,不敢告状,这回也肯定是不敢说。上回那个女的,是谁来着?”
“常氏。”季长歌也想到了,“应该就是她了。她和我大伯家的两个姐姐相熟,一定是她透露了口风,老太太才知道了这事儿。”
老太太自诩年纪大了,平时极少出门去唠嗑儿。村里的其他老人也不大喜欢她这尖酸的性子,因此很是合不来。常氏年岁不大,又爱嘴碎,季大伯家的两个闺女,一个叫季兰,一个叫季桃,都是极八卦的,因此和常氏很有话说。
“常氏……”
季长歌微微眯上眼,“她还真当咱们好欺负了!”
季长歌和南风在屋里待了好一会儿,直到季长宁进来说热水烧好了,她才是起身,又和南风默契地对视了一眼,才出去打水洗澡了。
院门坏了得修,季长歌说话算话,果真没有再上山去,而是在家里翻翻找找,找出几块木板,将木板给钉好装上去了。
季长安和季长宁也没有闲着,两人去河边抬了好些石子沙子回来,在院子旁的荒地上挖了个大坑,把沙子石子和泥巴搅拌在一起,小心翼翼地砌成了一块一块的大泥砖,放在旁边晾着。
其他人家里,是有大人操持这些的。但是他们家没有大人,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磕磕绊绊大半天,好歹是将要做的事儿,都给做完了。眼瞅着天色还早,院门又被季长歌改装过,只能从里头打开,门板格外坚固,除非是翻围墙,不然绝对不可能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