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我只是龙套 完结+番外 (薛小采)


“林阁老满门忠烈,门生几千,他的孙女儿岂能流落烟花之地?”姬恪淡淡的说着,目光落在红衣韶华早衰的脸上,心口忽然闷疼的无以复加:“你该知道,我救你们,既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本王自己。”
红衣抬起眼眸看了一眼姬恪,复又底下,盯着自己裙摆上的锦杜鹃撒花儿斜纹看了良久,针工细密,那朱砂色棉线极为正宗,色调艳丽如血,又说道:“红衣旁的不知,只知道是王爷给了姊妹们一条生路。家族败落之后能继续衣食无忧,不至于流离失所,不至于辱没门楣,不至于玷污清白。”红衣深深的吸了口气:“王爷如此大恩大德,红衣万死不能报其一。”
姬恪的眉头皱了起来,放下了手上宝蓝色的珐琅勺子,盯着红衣,一字一句的说道:“好好的说什么死不死的?”
红衣嘴角染上一抹笑意,颊边晕开一丝烟霞色,淡淡的说道:“王爷,我想嫁给陈邺。”
姬恪的脸色肃穆了起来,望着红衣,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张口答道:“不行!”
陈邺便是陈太后的兄长的嫡子,手中握着上京城拱卫京畿的两万大军,除此之外,陈府上还有调动东陵国二十万大军的半个虎符,另一半则在康宁宫中,这已经是东陵国三分之二的兵力了。
这陈邺曾经的心仪之人便是红衣,上门求娶过红衣,被林阁老拒绝之后没几天,便有人在林阁老的书房中发现了做好的龙袍和玉玺,最后以谋逆之罪论处,成年男子与女子皆处死,未成年的男丁发配边疆充兵,十三岁以上的女子贬为贱籍,或入乐坊、或随军做妓......
陈邺曾去乐坊寻过红衣,要为她赎身,让她入陈府做妾。
红衣宁死不从。
后来,吴王多番奔波,联动许多林阁老的门生才将红衣救下。
但是那半年的乐坊生涯,早已经不知愁滋味的少女蹉跎的不成样子了。
如今,她竟然说要嫁给陈邺。
那个害她家破人亡,满门沦陷的仇人。
打的是什么主意,再也没有人比姬恪更清楚的。
红衣脸上的笑容越发大了,只是眸子里却含了泪:“王爷当时救下红衣,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如今它来了,王爷反倒忘了自己的初心?”
“我林氏满门忠烈却落得如此下场,镇国公府百年的豪族亦是眨眼间灰飞烟灭,难道殿下都忘记了?能帮殿下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守护东陵百年江山,本就是红衣的福气。”红衣语声慷锵有力,温暖烛光映衬在红衣的脸上,原本秀丽的脸庞多出几分坚毅:“王爷是君子,自当白璧无瑕,这种龌龊的事情,就让红衣来做吧。”
她是喜欢姬恪,也亦曾想过有一天姬恪大仇得报,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那时,姬恪身后会有一个小小的属于她的位置。
可是,关十三娘却出现了。
一切都不一样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虽身为女子,却仍就能成为姬恪的助力,不单单只是做几碗莲子羹,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切话语。
哪怕她再情真意切,也终究不过是那花瓶一般的点缀和装饰。
关十三娘心思缜密,挑拨皇帝和太后本就紧张的关系,又发现了一个彻底将陈家和皇帝落下权利核心的隐秘线索,姬恪着手去查,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陈邺钟情她多年,她心底是知道的,不然她在乐坊的时候何须在乎她的死活,先前据婚只是因为她喜欢顶天立地的男儿,不喜陈邺那般的纨绔子弟,上京城中走马摘花,劣迹斑斑毫无建树。
没曾想给家中招来泼天大祸。
后来他虽放低了姿态,柔情小意,可林家是因为陈邺才灭的门啊,她如何能放下家族之恨与他成亲?
更何况,她的心,从来都不在他的身上。
如今也好,能让自己永远留在姬恪的心里。
姬恪会像铭记关十三娘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自己。
红衣觉得这就够了。


第106章 这真的不是乌龙(二十八)

姬恪有自己的无奈,也有自己的坚持,他向来不屑于用一个女人去争夺权力,可是如今,他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红衣替他搭好了弓,若不出手,则损失的更多。
关十三娘救了他的命,有恩于他,可终究还是被自己牵连,从他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放手的那一瞬间,他好像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陷入了某种魔咒。
关十三娘并没有恨他,也没有求他救她,安安静静的进了皇宫,万幸的是她没有做成皇帝的婕妤,去陈太后的身边做了个丫鬟。虽然他如此以怨报德,她还是不遗余力的帮着他。
他要靠着一个女人的斡旋,去报母族尽灭的仇,去查明当年父皇无故薨逝的真相,给那些无辜惨死的英魂们一个交代。
他很无奈,也很痛苦,可是又没有法子。
纵使那个是他深爱的女人又能如何?他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那些儿女情长,不是他吴王该思考的东西。
康宁宫中。
太后坐在罗汉床上,眯着眼睛瞧着下首跪着的皇帝,冷冷的笑了:“如今是吹了什么风?竟把皇帝吹来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了,上京城虽然位于东陵国靠北的位置,但还是热了起来,太后的寝殿里竟然还烧着旺旺的红萝碳,围着厚厚的貂裘,明黄色的额帕更显得她面目枯槁。
皇帝背后出了一层的汗,黏黏腻腻的,松弛的皮肉贴着衣服,让人莫名其妙的烦躁,他心中竟然有些得意,那一场来势汹汹的砒霜没能要了她的命,却让她虚弱到了这个地步,真恨那个下毒的人下手不重——否则……
皇帝一边想着一边回道:“今个儿是十五,儿子理应来给母后请安。”顿了顿又问道:“今日工部尚书说,应尽早加固江南的堤坝,不能再像前些年那样一场大雨冲了江南,民不聊生。”
要修堤坝,那不就是要钱吗?
可他哪来的钱?
管着国库银子的是太后的人,太后不发话,谁会拨款下去?到时候丢的不还是自己的人吗?不然,真以为他放着清福不享来这康宁宫中受气?
太后的脸上露出点得意出来,任他是皇帝,朝廷中事不是还要自己来拿主意吗?皇后亲手煮了一杯茶奉到了太后的跟前儿,太后就着皇后的手抿了一口,而后道:“这茶不错,给皇帝也尝尝。”
皇后忙又斟了一杯,双手奉到皇帝的跟前。
皇帝看也不看的摆摆手,不耐烦的说:“皇后放着就是了。”顿了顿,上下瞅了她两眼,说道:“宫里大事小事都要皇后操心,你老是在这里叨扰母后怎么行?”每当看到太后对皇后那般亲密,次次落他的面子,皇帝心里就百般的不舒服,他才是陈太后的亲儿子,怎么亲生母子越走越远,太后年纪越大脾气越古怪,如今倒对这挪不上台面的皇后这般青眼相待。
真是……皇帝心中十分的不甘。
若他们母慈子孝的,该有多好?
偏生这太后百般看自己不顺眼,手中握着权柄不肯放,大事小事都要听她决断,还嫌弃自己没有用,皇帝想着,面上的烦躁便愈加明显。
太后的脸又沉了下去,握了皇后的手拉着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转脸就对着皇帝训斥了起来。
徐晚在殿外候着,瞧着一切,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转身对着立在身旁的曾进福小声说道:“我瞧着圣上和太后娘娘倒没一丝相像的,倒是皇后很讨太后的欢心呢,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做皇家媳妇的呢。”
曾进福的眸色沉了沉,目光在殿内影影绰绰的人影上打了个转,心中总觉得哪里不舒服。
孙嬷嬷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瞅着徐晚便一顿呵斥:“当值的时候讲什么小话呢?主子们的事情也是你能议论的?”
徐晚低声认了错。
曾进福这个时候突然回过味来了,瞧着徐晚便和孙嬷嬷笑着打马虎眼:“这小丫头是个有眼力劲儿的,说皇后娘娘一瞧就是有福气的。”听到有人夸奖皇后,孙嬷嬷的脸上也泛出点儿笑出来,加之她刚刚也没有听清徐晚在说什么,只是远远的看到她们两个在咬耳根子,才走过来提醒一句的,便也放过了徐晚。
孙嬷嬷道:“皇后娘娘福泽深厚,自是我们这些奴才不能比的。”
曾进福笑的一团和气,又奉承了几句。
孙嬷嬷才端着药进去了。
曾进福瞧着孙嬷嬷的背影,回头去看徐晚,正撞上她意有所指的目光。
曾进福可不像皇帝那样糊涂,几个徘徊就想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
徐晚一直含笑看着曾进福,她明显的感觉到,曾进福这个人精已经隐约的偏向了她这一方。
终于,曾进福迎上徐晚含笑的目光,点了点头。
……
九月九是重阳节,也是东陵国的大日子。
宗亲们借聚在豫王的府上饮酒作乐,几个年迈的接生婆却敲开了豫王府的大门,然后当着所有宗亲的面,把当年郭昶的妻子如何生下一个男丁、又如何送进宫中换成了一个没把儿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宗亲们又惊又怒,忙去了郭昶的府上,得知当年事情终于败露,郭昶脸上露出的是解脱的神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