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妇贵 (衣布衣出)


  叶欣颜说是小物件,其实包袱里的内容,还是顺着韩氏的期望值来的。
  等齐友年三弟一家闻讯赶来,和齐友年和叶欣颜又是一番相见。
  齐友年三弟叫齐友荣,今年五十二了,妻宋氏,育有三女两儿。三个女儿年长,都已出嫁。
  三房的长子齐栋,娶妻张氏。别看齐栋才二十七八岁,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了,膝下两儿一女,分别是齐从文,齐从武,花儿。大的齐从文八岁,最小的花儿才两岁。
  次子齐梁今年二十四,娶妻庞氏。
  让叶欣颜格外注意的是庞氏出场。
  庞氏抱着一个一岁多的男孩儿,齐友荣介绍给二哥这是三房最小的孙子齐从亮。
  庞氏给齐友年行礼,并让小孩子叫伯祖父。
  不满两岁的孩子,口齿很不清楚,但也像模像样的叫了伯祖父,虽然吐字模糊,但幼童的声音软糯甜美,极是可爱。
  端坐炕上的齐友贵却没露出喜色,几不可查的皱了皱眉,有些不满的斜了齐友荣一眼。
  叶欣颜的目光不由得也扫了过去,见叔祖父浑不在意,根本就不往齐友贵那里看,只笑呵呵的看着齐友年那里分发带给孩子们的物品。
  再看人家齐梁夫妇,二十几岁的年纪,小两口亲亲热热的。庞氏退回到齐梁身后,坐在凳子上的齐梁还贴心的把庞氏怀里的孩子抱过来,放在膝头上,正常的、恩爱的不得了,毫无不妥之处。
  叶欣颜不明白,齐友贵这个做大伯的,为啥不待见三房的这个侄子、侄媳?
  齐友年三人过来清河村,并不知道齐家大房和三房的人员情况。所以,齐友年和金嬷嬷商议,只给大哥大嫂和三弟两口子各买了一身布料,其余就给两房的孩子们各买了些鲜亮布匹,不拘各家孩子大小,能做几件衣物就行。
  另外还有几包糖果、点心分发给几个孩子。
  把韩氏希望的东西分发完,韩氏依然不高兴。二叔父买来的东西提前都包好了,只分大房和三房,没按人头分发。也就是说,两房的东西一样多。
  这就不美了,大房的孩子多,而且都是大孩子,这样分下来,一个孩子很可能匀不了一身衣服。而三房的孩子少,年龄又小,把那几个布匹匀到两家,孩子们估计各做两身衣服都有剩余,这叫什么事儿?
  可那是人家的礼物,明面上不好过多计较,韩氏也只能闷闷的忍下心里的不快。
  午饭在大房吃,当然做饭也在大房。
  韩氏一边剁排骨,一边心有不满的和大嫂许氏唠叨:“我听人家说,出外归来的人,大都是那什么……衣锦还乡,对,就是衣锦还乡。看二叔这样子,只怕是外面过不下去了,这才回来。既然没钱,就不用充大头了,买什么布料,那一点点布料能做衣服吗?难道一个孩子做一只袖子?”
  齐友荣家的宋氏也在厨房里做事,听到侄媳妇说话不中听,却也不阻拦,只一边择菜,一边静静的听着。
  她们三房来的晚,这时人多,不好在房间里打听事。她只在心里纳闷,不知道这个叫齐友年的二伯回来做什么?看二伯和他孙女的穿戴,加上现在韩氏说话,显然二伯过的并不好。没准儿真是在外面过不下去了,才想着回来分自家的家当、田产的。
  她过门的时候,二伯已经离家好几年了,她真怕二伯回来和自家分田地和房屋。
  齐家本来就是村里的一般庄户人家,当年分家是按着两个儿子分的。就算分两份,她们每家也只分了四亩多一点的田地,为了维持全家人的吃用,还佃了村里大户的田来种。
  若是两家再匀出来土地和房子给齐友年,那他们的日子可就更不好过了,这可不行。
  再说了,齐家二老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只有齐友年没在父母跟前尽过孝,这时来分家产,只怕说不过去吧。
  韩氏看起来是和大嫂许氏说悄悄话,其实根本没想着避开三婶宋氏。她就是说给宋氏听的,让三房也有个准备。
  公爹一年总要念叨他那个二弟几次,若是为了他二弟的日子好过,做主重新分家产,那就需要两家的婆婆媳妇们共同努力,保住家产。
  金嬷嬷本打算来厨房帮忙的,结果在门口听了韩氏的唠叨,再看厨房里的人,都各怀心事的做事、倾听,却没一个人出来制止。只得默默退出来,对上从堂屋出来的叶欣颜,无奈的摇摇头。
  叶欣颜看见金嬷嬷的示意,大概也能想象到厨房里的情景,也就不再过去。
  二房拿来的食材足够多,王氏又不愿意让其它两房的人觉得她小气,就紧着所有东西,一起做出来,三家人舒舒服服吃了顿堪比过年的丰盛饭食。
  成年男人们和何全泰一起,在里间的炕上摆了一桌。另外两桌是女人和孩子们,摆在堂屋。
  这顿饭吃的,韩氏还是很满意的。他们大房的孩子多,除了娶过媳妇的齐成,多是些半大小子,就是女孩子,也是大孩子了。那饭量,可不是三房那几个小家伙能比的。
  除了几个炒菜,齐家那三口大锅里做出来的饭菜,除了上桌的,厨房里还有剩余。韩氏尤其把自家三个儿子照看好了,给那桌添了几次饭菜。
  三房的宋氏和两个堂弟媳妇在一旁,明晃晃的翻了好几个白眼,也没能让韩氏收敛一二。
  一顿午饭吃下来,王氏、宋氏领着媳妇和两个孙女收拾饭桌和厨房,何全泰和齐友贵兄弟稍事休息,就领着兄弟两个去看村里一处废弃房子。
  何全泰边走边对齐友年解释:“友年叔您先去看看,那是两间土坯房,有几年没人住了,破败的厉害。您先若是能住,就先住下。若是看着不行,咱们再去别家租房子住。不过那样,就是在人家院子里住了,估计住处也不宽敞,不如自己一个院子住着方便。”

  第二十四章 我爷爷喊您吃早饭

  齐友贵知道那处房子,很有些不愿意,“那两间房子着实破败,而且靠着村边上,老/二带着个孙女,住的偏了,总是不大方便。”
  说着,返回头埋怨齐友年:“你说说你,老也老了,还是那个倔脾气。咱们是亲兄弟,和自家兄弟住一起怎么就不行了?非得出来找房子住,哪有那么现成的房子给你留着?你去看看就知道了,那房子根本住不了人。”
  他们三人身后还跟着叶欣颜和金嬷嬷,若是房子看好了,还要收拾,两人自然跟着来了。
  听到何全泰和齐友贵说话,叶欣颜已经打定主意,不管房子多破,她们也住这里了。总比和房东合住一个院子强,那样不但不方便,到时候她们做买卖什么的,遇到个事儿多的,只怕会被骚扰死。
  到了地头一看,怪不得原住户另外起房子,直接把这处废弃了。这两间土坯房子破败就不说了,主要是位置不好,哪哪儿都不挨着,孤零零的在村子西北拐角。房后一大片空地,看起来满目砂砾,也没有耕种价值,看起来甚是荒凉。
  齐友年前后看了看,比想象的好。两间朝南的土坯房,外间一盘小炕连着灶台,里间也有一盘稍大些的炕。正好叶子和金嬷嬷住里间,他住外面的那盘小炕。
  院里靠墙的地方,还有一个棚子的轮廓,重新修整一下,搭起顶子,可以做牲口棚。院子四周有围墙,虽然有些破旧,还有有缺口的地方,但是修补起来也不费事。
  他们这一路走来,实在找不到投宿的地方,也曾在人家房檐底下露宿,这里好歹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很好了。
  想到这些,齐友年不顾齐友贵连声反对,直接点头,决定就住这里了。顶多他花些功夫,好好修缮就是了。
  叶欣颜见齐友年直接点头拍板,心里也是高兴。这个认来的爷爷,不愧是做过一方地头蛇的老大,遇事从不瞻前顾后的犹豫,想好了立即决断。
  事情定下就好办了,几个人再回到齐友贵家。
  叶欣颜让齐友年在伯祖父家歇着,和伯祖父和叔祖父说话。她和金嬷嬷牵着驴车,还有大伯家的两个堂兄弟一起,回那处废弃院子收拾。
  齐友年三个人在清河村落户的事情,还需要和何全泰商议。所以,齐友年也没和叶欣颜争,让两个侄孙帮着叶欣颜、金嬷嬷去收拾房子。他自己则留下,和大哥以及何全泰敲定三人在清河村的户籍。
  商量完正事,齐友年也不回去,和齐友贵一起去地里边做活儿,边唠嗑。如今正是农忙时节,因为自己回来,已经把兄弟两家人耽误的大半天,再让人陪着闲坐就更不好了。
  齐友年想的是不耽误兄弟两家的农活,而王氏和宋氏则更加担心齐友年会不会存了分家产的心,趁着在地里做活儿时开口讨要。妯娌两人也锁了门,跟着去了地里。
  叶欣颜和金嬷嬷两人,用帕子包了头发,在齐成、齐二成哥两个的帮助下,整整用了半天时间,才把两个房间整理出来。
  至于院子和那个可以栓牲口的棚子,只好放着,抽开空再慢慢拾掇了。
  看着天色不早,叶欣颜如今什么家当都没有,只能倒了两碗水,谢过齐成哥两个,说好家里安顿好,再请他们过来做客,让二人回去帮忙田里收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