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碧曦[快穿] 完结+番外 (柳亦瑜)


  一边有一画着竹叶的白色屏风。竹叶影影绰绰,竹清高孤直,竟有些孤寒的意味。
  走近了看,又好像是梦幻泡影,眨眼便消失在脑海中。
  此图意蕴,竟有些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之感。
  卓氏女郎,心中竟是如此深悠之意吗?
  阳光从窗中照进房室,撒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丝丝缕缕,缭缭绕绕。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想也不过如此了。
  苏碧曦恭请刘彻上座后,见司马相如并不曾前往二楼,估摸只在一楼护卫,心下更是大安,拿起准备好的茶具,行云流水般地煮好了一壶茶,在中常侍黄明奇亲手验毒后,交于刘彻面前小几上,笑道:“陛下,此乃蜀中独有的峨蕊茶。此物唤作茶叶,蜀地都极少有人饮用,仆甚爱之。陛下若不弃,可勉力一试。”
  刘彻见苏碧曦温声软语,素手轻掷,亲手奉茶,哪里有不肯喝的,忙端起莲花纹杯盏,迎面就是一阵香气四溢的清香,尝到口中,只觉香高味爽,甘芳长留,心旷神怡。
  “茶者,源于神农氏也,有镇神舒缓,明目提神,利出解毒,延年益寿之效”苏碧曦给自己也添上一杯茶,娓娓道来,“陛下所饮之茶,乃是蜀地峨眉山所产。茶叶于清明之前采摘,初揉、二炒、二揉、三炒、三揉、四炒,最后经摊晾、储于瓷罐之中。芽叶炒制后,粒粒如蕊,纤绣如眉,茸毛显露,嫩绿油润。陛下以为,可还能入口?”
  茶叶此时乃是山野村民嚼食之物,普通平民尚不可知,刘彻此前即便贵为天子,也从未饮过茶,初初尝来,只觉口齿留香,妙不可言,“此物甚佳,女郎手艺更是精湛,我此番很是有些福气。”
  他并不以朕自称,心中只觉得与苏碧曦相处,甚是亲切。越与她相处一刻,越是为她心折。
  刘彻此刻只想把她带回未央宫中,日日看着她,捧在手心,放在衣袖,片刻都不想离开。
  他生来尊贵,凡是想要的,从来没有得不到的。只是此番,见苏碧曦清高自持之态,心中竟然有些患得患失之感。
  他想要她。
  可是她就是文锦居士,又有玄通,才学过人,如何会愿意屈就于区区后妃之位?
  但是放她离开,看她跟他人成亲生子,他心里立时就恨不得把那个男人亲手千刀万剐。
  为今之计,唯有年深日久,待她知晓他的好,方能让她心甘情愿留在他的身边。
  苏碧曦闻言,垂眸应道:“能得陛下夸奖,仆愧不敢当。传言峨蕊茶有一个颇为神奇的传说。据说在峨眉山一个叫峨蕊崮的地方,住着一位仙子。这个仙子种着一株仙树,精心培育。一天,一个山民无意间闯入了仙子居住的地方,仙子被惊,所住仙境刹那间化为烟云,仙子亦化为一株茶苗,正是后来这峨蕊茶。”
  女郎侃侃而谈,典故传闻,皆是信手拈来,气质典雅华然。
  刘彻拊掌叹曰:“善,原来此物竟是仙家所用。女郎博学广识,不亏文锦居士之名。”
  他用盖子拂了拂杯中的葱叶,“女郎既然就是文锦居士,能未卜先知,想必我今日来意,已然尽知。”
  “还未恭喜陛下,又得了一帝姬,弄瓦之喜。”苏碧曦面上神情并未有一丝波动,只静静往釜中添置姜末,“陛下若肯把仆所敬献峨蕊茶列为汉宫贡品,宫宴饮用之物,独交与卓氏贡上,卓氏一门愿在西疆,屯田五百亩,以报陛下。”
  她竟然知晓还未实施之屯田令!
  刘彻心中大惊。
  屯田戍边乃是自汉立朝以来就有的国策,只是一直以来,匈奴屡屡侵袭边疆,兵荒马乱,人口纷纷内迁,并不具备实施之条件。
  且秦末大乱以来,百姓困苦,百业凋敝,满目疮痍,数位先祖即便是有心屯田,也无力为之。
  自祖父父亲“文景之治”以来,与百姓休养生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屡次减免税赋,经过数代经营,终于开始展露了太平盛世之象。
  刘彻与一众谋臣自建元初年,便有开始屯田戍边的打算。只是太皇太后窦氏认为,此举有挑衅匈奴之嫌,会引起兵戈之乱,一直未有实行。
  谁曾料到,今日,一个出身蜀中的商女,竟然主动提出,要在西疆为汉屯田戍边?
  屯田戍边乃是平定西疆,连接西域诸国,抗击外敌的一项固有之策,自先秦沿袭至今。屯田士兵,亦兵亦农,亦耕亦战,不仅为军队提供了粮草,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吸引大批民众来投,逐渐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城池,成为对抗匈奴的一个牢固堡垒。
  匈奴多为骑兵,逐水草而迁徙,离汉中原甚远。抗击匈奴,从中原地区调配粮草辎重,劳民伤财,始终是汉的一个心头大患。
  如果在西疆建立了稳固的城池,有了足够的粮草,境况就截然不同了。
  只是文景之后,国库虽然富足,屯田之举所耗实在太多,朝廷众臣尽不敢多言。
  苏碧曦好似没有发现刘彻逐渐凝重的神色,继续言道:“朝廷若许商人以屯田戍边,修路筑地,代替重税,不再轻鄙商籍,甚至授予西疆官职。西疆百姓,凡屯田者,皆免除田税,仅在西疆腹地屯田,远离边疆之匈奴,安危自是无虞。朝廷开具路引而西疆之徭役,由当地百姓临近直道田陌。几载之内,西疆之阡陌交通,车马通行,可无忧矣。”
  “茶叶为贡品,卓氏独有,卓氏顷刻间便为皇商,富甲天下”刘彻任苏碧曦给他续茶,神色莫测,“只是,卓氏以何取信于朕,朕又有何可以用到一介商贾之处?天下之大,朕富有四海,能为朕所用之商贾,多如牛毛。”
  刘彻幽暗的双眸紧紧凝视着眼前的清丽女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区区商贾之家,朕想要的,只有你。


第117章
  刘彻说完,便示意雅室中的侍从俱避了出去。
  尽管他们都听不见苏碧曦跟他说的话,但在一个有此玄通的文锦居士面前,些许侍从,殊无必要。
  苏碧曦在长安筹划多时,折腾出如此大动静,今日扫榻相迎,也必不是为了行刺于他。
  以她的手段,想谋刺刘彻,有千百种可以做得无声无息的办法,根本犯不着以身涉险。
  细碎的阳光洒在苏碧曦的面颊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跳跃闪烁。她就跪坐在插着桃花的案几之前,人面桃花,仿佛就像是一幅画卷。
  苏碧曦将刘彻杯中已经凉掉的茶倒在一边的碗中,换上煮开的新茶,再加上些许葱末,正坐于案前,肃然道:“汉立朝以来,高祖七年,高祖伐韩王信,却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高祖嫡长女鲁元公主被献于匈奴,还奉上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数,方换来了匈奴撤兵,汉室匆忙逃遁;惠帝三年,汉主动遣使,选刘姓宗室女并陪嫁宫人奴婢,诸多珍宝,再次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愿与屡屡侵犯我边疆之匈奴永以为好也;文帝四年,陛下的嫡亲祖父,再次选汉宗室女,嫁给已经是她祖父年纪的匈奴冒顿单于,此刘氏女一生只有二十几载,却嫁了四位匈奴男子,文帝国书中还写道,愿兄弟之邦,和亲睦邻,互为助益……”
  苏碧曦每说一句,刘彻的脸色便难看一分。到苏碧曦说到文帝之时,刘彻的脸上已经黑得要滴下水来了。
  汉室立朝以来,就大败于匈奴,乃是刘氏百年之奇耻大辱,镌刻在刘氏子孙骨子里的羞辱。
  刘彻从幼时起,就对于一位又一位宗室女和亲匈奴,带着数不清的珠宝玩器,宫人工匠,去换取根本不可能有的和平,每每听见匈奴人如何把汉人孩童当街摔死,强暴有孕之妇人,劫掠过去的汉人有如猪狗,便恨不得把匈奴人剥皮抽筋,碎尸万段。
  身为汉室天子,莫说踏平天下,竟然不能护住自己的疆土,庇佑自己的子民,驱除侵犯的外敌,实乃有愧于天地。
  他幼时曾问过祖父,为何要一再选宗室女和亲,祖父只微微叹息,父亲也是满面愁容。
  汉室至今,已有六十七载国祚,修养生息,积蓄国力,就是为了能够一雪前耻,抗击匈奴,保家卫国。
  如今时机已然成熟,国富民强,他已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是厉兵秣马,准备给予匈奴迎头痛击的时候。可是他刘彻身为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竟然要屈居于窦氏之下,仍然要无为而治,仍然要选宗室女和亲,仍然要看着匈奴铁骑每每犯汉室边疆,奸杀掳掠,无恶不作!
  朝堂之上,后宫之中,皆是窦氏一门,连他的皇后都是窦氏所属意的陈阿娇。
  自吕氏之祸以来,汉室外戚之患从未断绝,先有吕氏,后有窦氏,刘氏江山,竟好似从未真正完全做过一回主。
  陈阿娇为何从未有孕,因为刘彻从未想过让陈氏女有子,因为陈氏女与窦氏乃是同脉相连,刘彻根本不敢让她有子。
  吕氏当年废弃刘氏皇帝,如同换一件衣袍一般简单。
  如果陈氏女有子,焉知窦氏不会放弃屡屡顶撞于她的刘彻,而立年幼的陈氏所处嫡子为帝?
  皇室,乃是天底下最无情的一家人。必要时候,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离间,姐妹饮恨,比比皆是,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戏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