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个个是皇帝 (元月月半)



“有什么话不能说出来?”刘彻看到三郎的表情高声问。

三郎拱手道“孙儿拜见祖父。”

刘彻摆摆手,示意他少整这些虚礼,“东西是不是该还给朕了?”

“当然。”三郎一边走向刘彻一边掏虎符,“孙儿昨日就想给祖父,祖父忙,孙儿一直没找到机会。”

刘彻气笑了,“你们昨日上午回来,下午半天干什么去了?”

“睡着了,忘了。”三郎把虎符放在案几上。

刘彻立刻拿起来,打量一番“这是朕给你的那一半吧?”

“不然呢?”三郎反问。

大郎忍着笑说“祖父怕你让二郎雕个赝品给祖父,把真的自己留着。”

“假作真时真亦假。”三郎道。

大郎楞了一下,随即一想,可不是么。

刘彻也没想到三郎是这样想的,挺意外,“你是真聪明啊。”

“多谢祖父夸奖。”三郎道,“祖父找孙儿和大兄过来,不会就为了虎符吧?”

刘彻“三郎,人太聪明了,有时候挺可怕的,你知道吗?”

“孙儿不如四郎聪慧。”三郎道。

刘彻扶额“当朕没说。说正事,吾昨日听仲卿说,你让术士做的那个炸药包挺厉害,吾打算让术士多做一些。不过,仲卿说刚做好的没什么威力是怎么回事?”

“匈奴此时正乱,这两年都无暇来犯,祖父做药包搁哪儿用?”三郎问出来,心中忽然一动,福至心灵,“祖父不会想用药包开疆辟土吧?”

刘彻忍不住感慨“三郎,你真的很聪明。”

“孙儿不同意。”三郎道。

大郎跟着说“孙儿也不赞同。”

“为何?”刘彻不解。

三郎“祖父,铁剑用久了也会断,何况是人。出兵匈奴是逼不得已,开疆辟土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真没必要。缓个几年,让将士们好好歇歇,到那时有人侵扰大汉边塞,朝廷不发兵,也会有将士主动请缨。将士一鼓作气势如虎,才能打胜仗。否则……”

“否则又得像早几年一样,屡战屡败。”大郎接道。

刘彻上下打量他俩一番“你们教朕如何治国?”


第137章 三郎发火

三郎正色道“不敢。孙儿只是提醒祖父凡事过犹不及。”

“朕就不应该问你。”刘彻生气道。

三郎眉头一皱, 也有些不大高兴, “那祖父就当孙儿什么也没说。孙儿告退。”

大郎楞了一下,跟着说“孙儿告退。”

转瞬间,兄弟两人消失不见, 刘彻傻眼了。又过好一会儿,外面传来马车声,刘彻猛然惊醒,不敢置信地问“他, 他俩给朕甩脸子?!”

宫女、宦者低下头当作没听见。刘彻见状, 顿时觉得胸闷气短, 想发火偏偏惹怒他的人已出宣室……抬手抓起一个东西甩出去。众人大惊,齐声道,“皇上,虎符!”

刘彻看过去,陡然觉得心痛,犹豫片刻,又起身拾起来。

大郎追上三郎,到车上就问, “生气了?真生气了?”

三郎扭头瞥他一眼,“我刚才要是同意, 你是不是也同意?”

“当,当然不能同意。”大郎结结巴巴道,“我们每次出去玩都能听到百姓抱怨朝廷穷兵黩武,我的脑袋被门夹到, 也不会支持祖父。”

三郎打量他一番“真的?”

“千真万确。”三郎的嘴巴很毒,大郎不想承认也得承认,他很怕三郎又说什么“论修河我不如你”之类的话。

三郎满意了“最近都不要来未央宫。”

“你要晾一晾祖父?”大郎小声问,“打算晾多久?”

三郎想一下,道“怕太久忍不住?”

大郎“几个月不见父母和你们,我肯定会想。不见祖父吗?很好忍。”

几个月吗?三郎抿嘴笑笑,什么也没说。

刘彻见三郎掉头走人很生气,也就气几天而已。大军刚刚凯旋而归,刘彻也不好立刻发兵周边小国,但他有让术士做药包。

自从三胞胎会走会跑,每年端午节兄弟三人都会亲自给刘彻送角黍。今年端午节三个孙子没来,刘彻很奇怪,使小黄门去打探,长秋殿是不是没做角黍。

小黄门回来禀告,长秋殿做两大锅角黍,所有人都有的吃。刘彻便安慰自己,几个孙儿可能忙忘了,晚上一定会给他送角黍。

晚上没来,五月初六休沐日,三个大孙子也没来,刘彻意识到不对。

五月初七,太子没来上早朝,刘彻使人去宣太子。太子来到宣室,刘彻旁敲侧击发现太子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放太子回去。

太子回到长秋殿还纳闷,忍不住跟史瑶说,“父皇今天真奇怪,把孤叫过去,乱七八糟扯一大通,就是没说找孤究竟什么事。最近没出什么乱子吧?”

“没啊。”史瑶仔细想想,“上个月卫长又病了,使人请三郎过去,三郎当天就去了。称得上事的好像只有这一件,怎么了?”

太子“没有就算了。可能是谁又在父皇面前胡说八道吧。”

“会不会和大郎、三郎有关?”史瑶问。

太子“他俩回来我问问他们。”

大郎和三郎现在十三岁,年龄太小不好当官,也没王爷参政的。又不好再入虎贲军,毕竟他俩是王爷,即便没二心,一旦摸到军权,文武百官也不放心。闲得无聊,两人便陪二郎和四郎去长信宫读书。

午时一刻,兄弟四人回来。太子把刘彻找他的事告诉几个儿子,“你俩最近没惹你们祖父吧?大郎,三郎。”

“没有啊。”三郎抢先道,“可能是祖父有什么事想跟父亲说,又不好意思明说。”

太子“可能吧。”

“那不管父皇了,我们用饭?”史瑶试探道。

刘彻没直接说一定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太子沉吟片刻,就把此事丢开。

太子用过晌午饭出去,史瑶使人去找三郎。三郎见到史瑶把他劝刘彻的话和盘托出。史瑶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孩儿也知道母亲一定能猜到。”三郎也就没绕弯子,“母亲,这事现在还不能让父亲知道。否则父亲又得说孩儿不懂事。”

史瑶“从你们回来到现在有三个月了,气还没消?”

“没有。”三郎道,“祖父听不得劝,孩儿说破嘴皮子也没用。孩儿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孩儿很生气。”

史瑶笑道“别仗着你祖父偏爱你就有恃无恐。”

“这算什么有恃无恐啊。”三郎撇撇嘴,“此事母亲别管,孩儿有分寸。”怕史瑶不放心,又加一句,“孩儿比母亲了解祖父。”

每年夏天刘彻都会去甘泉宫,今年也不例外。八月十五前夕,刘彻想回宫,偶然想起三郎从二月初就不理他,怒上心头,干脆不回去了。

八月底回到长安,大郎和三郎依然没来探望刘彻。他俩不来,二郎和四郎也不来。刘彻搁心里骂几个孩子没良心,嘴上吩咐黄门令挑一些甘泉宫产的瓜果送去东宫。

黄门令到长秋殿,正殿内只有史瑶。黄门令是刘彻身边人,刘彻不开心,他们端茶倒水都得小心翼翼。这种日子三两天还好,三天两头来一次,无需黄门令近身伺候,他也受不了,就和史瑶说“太子妃,大皇孙最近怎么都不去宣室?是不是奴婢们惹到大皇孙了?如果是,务必告诉奴婢啊。”

史瑶装傻“不会吧?我没听大郎讲啊。”

“是吗?”黄门令佯装怀疑,“奴婢能劳烦太子妃帮奴婢问一下吗?”

史瑶忍着笑说“好,他们回来我就问问。”

“多谢太子妃。”黄门令心中一喜,随即告退。

史瑶望着他的背影摇头失笑。

傍晚,四个孩子回来,四郎进门就朝史瑶怀里扑,太子伸手拦住他,“多大了?”

“五岁啦。”四郎接道。

太子抓住他的胳膊,把小四郎拉到身边,“孤不管你多大,再向你母亲怀里扑,孤揍你。”

“我没扑父亲。”四郎理直气壮,你凭什么揍我啊。

太子“你扑我身上,我不揍你。扑你母亲怀里就是不行。”

“不讲理!”四郎很生气。

太子“不讲理也是跟你学的。”

四郎急眼了,“你,你——”

“你什么你?怎么和父亲说话呢?”三郎瞪他一眼,看到桌子上的葡萄,“哪来的?”

史瑶“未央宫送来的。”

三郎转手把捏掉的葡萄送四郎嘴里。太子忍不住说“你吃,别给他吃。”

“父亲羡慕我啊?”四郎吐掉葡萄皮就问。

太子朝他屁股上一巴掌“羡慕你挨揍吗?”

小孩懵了,反应过来找他大兄。

大郎“你不听话还顶嘴,是不是也想让我揍你?”

小孩呼吸一窒,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瞬间憋回去。太子见状,险些笑出声,忍着笑掰开一个石榴,“阿瑶吃吗?”

“不吃,剥石榴籽麻烦。”史瑶也不想吃宫女剥的,“殿下吃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