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个个是皇帝 (元月月半)



“你想先听哪一个?”史瑶问。

四郎“母亲一个个说。”

“你祖父答应你阿兄三年内不动武。前年一小股匈奴在酒泉杀人掠物,我们没派兵征讨匈奴。匈奴胆子大了,去年秋天侵入雁门关,雁门太守怕匈奴,没有抵抗,导致雁门一带损失惨重。雁门太守被处斩,你祖父就想发兵攻打匈奴。”史瑶道,“这些都是你父亲说的。”

太子擦擦手,坐到方几前,“是的。你祖父和你阿兄有约在先,就一直忍着。不过,阿瑶,你别怪大郎和三郎,他们也不知道。”

“不知道?”史瑶问,“什么意思?”

太子“父皇没同他们商量。用罪犯征讨匈奴,事先同大郎和三郎商议,他俩一定不会同意。”

“难怪呢。”史瑶无语了,“父皇不怕他俩不去?”

太子笑道“现在天下皆知,他俩不去也不行。”停顿一下,又说,“大郎整天说他快闲发霉了,三郎不去,大郎也会去。”话音刚落,听到开门时。

太子回头看去,三个大小伙子回来了,手里都拎着几只野物。

“大兄,阿兄。”四郎跑过去,“你们还不知道吧,祖父要你们出征匈奴。”

三郎“来的路上听说了。父亲,用罪犯攻打匈奴是谁的主意?”

“你祖父。”太子道,“你要找你祖父理论?”

二郎“祖父就不怕那些罪犯半路逃跑?”

“他们的家人都在大汉,往哪儿跑?”太子道,“无家可归的人可没几个。即便跑又能跑到哪儿去?匈奴?汉人到匈奴,没有大才,只能沦为奴隶,不如死了算了。”

大郎“祖父真敢想。”

“可能怕你们念叨他吧。”太子道,“用罪犯征讨匈奴,你们想念叨他,也只能说他胆子大。”

大郎看向三郎,“去不去找祖父?”

“吃过饭再去。”三郎道,“对了,父亲,令谁为帅?”

史瑶意识到不对,“圣旨上没说?”

“大郎为主帅。”太子看向三郎,“你为军师。”

三郎“谁押运辎重?”

“孤不知道。”太子道,“你祖父今天才昭告天下,召集五万步兵至少得个月。极有可能是入秋出征。”

大郎想了想“如果是入秋,押运辎重的人很有可能还没定。”

“舅公不去吗?”二郎把箸递给史瑶和太子,喝一口汤才问。

太子“你舅公早年受不少伤,年龄也大了,你祖父不敢再让你舅公挂帅。”

“舅公身体很好啊。”二郎道,“和三年前没什么差别。”

太子“你看到的是外表,内里伤了。”

“孩儿大了,舅公不去也能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三郎道,“只是这个日子定的,刚好是孩儿的王府落成之时。”

史瑶“新房子气味重,散散味再住也好。”

“母亲,孩儿明年再搬?”二郎道,“大兄和阿弟回来一起搬。”

四郎忽然放下箸,“我不准你们搬走。”

“他们不出去,宫里住不下。”史瑶道,“别不懂事啊。”

四郎“住得下。”

“你三位兄长以后还得娶妻生子,他们的妻和孩子住哪儿?”史瑶问。

四郎张了张嘴,发现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又忍不住说,“可以住北宫呀。祖父说明年起建章宫,也可以住建章宫。”

“建章宫是谁的?”史瑶问。

“祖父的。”

太子“你祖父会让你兄长的妻儿住建章宫吗?”

“我不知道。”四郎实话实说,“我去问问祖父。”

二郎“别问,我都知道不可能。四郎,王爷是要住自己王府,不然,外人会说我们离不开父母,永远长不大。”

“谁说我——”

三郎“你要怎样?把人杀了?四郎,我平日里就是这样教你的吗?”

“不是。”四郎弱弱道,“可是我不想你们出去住。”

大郎笑道“我们又不是去封地,去城外,你想我们就去找我们。白天在长信宫跟老师学文习武,晚上去我们那儿住也行。”

“母亲,我晚上住大兄府里。”四郎扭头找史瑶。

史瑶“我听你父亲的,这事得问你父亲。”

“父亲一定会同意。”四郎道,“对吧?父亲。”

太子瞥他一眼“不对。”

四郎傻了,“父亲说什么?孩儿没听清,孩儿就当父亲同意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再捉虫



第140章 大郎挂帅

太子无声地笑了“要不要孤再说一遍?”

“父亲, 先用饭。”三郎抢先道, “四郎,不可对父亲无礼。”

四郎抿抿嘴,皱皱鼻子, “我记下啦。”

“父亲不同意,也是怕你贪玩。”三郎道,“以后休沐日,我们来接你。”

四郎仰头看着三郎“说话算话。”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三郎摸摸他的脑袋, “后天休息, 我领你去打猎。”

四郎眼中一亮,“我要自己骑马。”

“好,你自己骑。”三郎笑着答应。

四郎夹一块鸡腿肉放太子碗里,“父亲吃肉。”

“怕孤不同意?”太子挑挑眉问道。

四郎的脸一下子红了,有些好意思,“没有啦。”

“殿下别管他。”史瑶道,“大郎,三郎, 事已至此,见到你们祖父好生同他讲, 别和你们祖父吵吵。”

大郎“孩儿大了,知道该怎么说。”

“我和你们一起去吧。”二郎道,“祖父前些日子弄来一块很大的木头,让我给他雕一座山, 放在宣室内,一旦惹祖父生气,我就和祖父聊我雕的山。”

太子“不怕把你祖父气得不要了?”

“不要正好。”二郎道,“放父亲书房里。”

太子扑哧笑了,颇为欣慰,“你们是真长大了。”

“父亲,我也长大了。”四郎道。

太子瞥他一眼,面色不善。四郎心中一凛,低下头装乖。

史瑶见状,险些笑喷,“吃过饭你也和三个兄长一起去宣室,好不好啊?四郎。”

“孩儿也可以去?”四郎忙问。

三郎“你是太孙,没什么不可以的。”

四郎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太孙,这两年知道了。可是宫里他最小,虽然比三位兄长尊贵,他又是三位兄长带大,亦父亦兄,导致四郎很容易忘记他是太孙。

经三郎提醒,四郎也不再说话,老老实实吃好饭,就安安静静等三位兄长。

三郎怕刘彻睡午觉,也没立刻过去,他们去现在四郎住的永寿殿,在永寿殿睡一会儿才去宣室。

申时一刻,刘彻正在批阅奏章。听到小黄门禀告,太孙,代王,九江王和胶西王到了,刘彻一点也不意外,想也没想就宣他们进殿。

四人进去,刘彻抬头看他们一眼,批阅好手中奏章,明知故问,“何事?”

“祖父打算令谁押运辎重?”五万步兵,三万骑兵,八万人出征,如此大的事三郎也没绕弯子。

刘彻“李陵如何?”

“李广的孙子?”大郎问。

刘彻点点头,“智勇双全,有其祖父之风。”

“祖父就不怕他和他祖父一样出了关就迷路?”朝中武将老的老小的小,无人可用,刘彻提到李陵,三郎不意外,可惜啊,他看不上。

刘彻噎着了,“李广迷路是年龄大了,李陵正当壮年,不会犯同样错误。”

“迷路和年龄没关系,和遗传有关。”三郎道,“就像孙儿是祖父的孙子,孙儿的父母虽然是太子和太子妃,孙儿眼睛鼻子却和祖父一样,这就是遗传。”

二郎点头,“阿弟说得对。祖父也经常说大兄像祖父,不像父亲。”

“我像谁啊?”四郎好奇道。

二郎楞了一下,扭头看向四郎,“你?你谁都像。”停顿一下,又说,“我们在说正事,说完再告诉你具体像谁。”

“好的。”四郎转向刘彻,“祖父,大兄是大将军,阿兄是军师,大兄和阿兄想让谁押运辎重就让谁押运。”

刘彻乐了,“朕是皇帝。”

“可是,是大兄和阿兄领兵出征,又不是祖父领兵。”四郎道,“阿兄不喜欢那个叫李陵的,祖父一定要阿兄用他,阿兄会很不开心。很不开心就不想杀匈奴。”

刘彻拉下脸,“你威胁我?四郎。”

“孙儿没有威胁祖父,祖父为何要这样说啊?”四郎不懂,“孙儿不开心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连饭都不想吃。”

刘彻咬咬牙,指着四郎,“二郎,把他给朕拉出去。”

“我自己走。”大郎和三郎天天叮嘱四郎,不得对父亲无礼,四郎有时都忍不住故意气太子。大郎和三郎从未交代过四郎不得气祖父,九岁的四郎知道皇帝至高无上,也敢气刘彻,“祖父不说我也知道,恼羞成怒。哼!”转身就走。

砰!

刘彻朝案几上拍一巴掌。四郎回头看一眼,手拍桌子?真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