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身份低贱,但她并没有勾引男主人。
周嘉行仿佛出了会儿神,挥挥手。
妇人们如释重负,赶紧爬起来,相携跑出祠堂。
没有人拦她们,从周百药的反应来看,她们刚才说的都是真话。
众人惊骇不已,面面相看了一会儿,扭头看周嘉行。
他举起长剑,一字一字道:“周百药,我母亲从未勾引你。”
周百药双眼圆瞪,唇色发白。
“二郎!”周刺史疾言厉色,“不论如何,他是你父亲!”
那一剑还是毫不留情地落下了。
没有一丝犹豫。
众人惊呼,十一郎挡住眼睛,不忍看周百药被斩成两截。
“阿耶!”
周嘉暄惊叫一声,想要以身为父亲挡下这一剑。
一双枯瘦的手横地里伸过来,牢牢扣住他。
却听“哐当”一声,周百药脑后的头冠被斩成两半,掉落在地上。
周嘉行没有杀周百药。
他一剑砍下,斩断周百药的头冠后,没有任何停留,还剑入鞘,抬脚便走。
黑衣人们立刻放下架在周刺史脖子上的弯刀,飞窜到他身后,紧跟着他。
所有人呆住了,下意识让开道路,目送他们主仆几人离开。
周刺史愣了片刻,松开扣在周嘉暄肩头的手,站了起来,“二郎!”
周嘉行恍若未闻。
“二郎!”周刺史追出几步,“你就这么走了?”
这个少年在外面吃了那么多苦,化名苏晏回到周家,煞费苦心准备了几个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只是为了澄清当年的事?
周刺史不信。
周嘉行脚步顿了一下,回头,神情淡然,不悲不喜,“使君以为我还想要什么?”
周刺史双眼微眯。
“我知道使君在想什么。”周嘉行抬起头,望着雨后澄澈如宝石的夜空,“对周家人而言,我阿娘当年到底是主动勾引还是顺从,并没有什么分别,这只是一件小事。”
众人被他说中心事,尴尬地别开视线。
一个昆奴而已,他们还真的不大在意。
周嘉行慢慢道:“可对我阿娘来说,却是伴随她一生的耻辱。”
他最后扫一眼偌大的祠堂,转身大步离去。
风声呼啸,卷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九宁望着他决绝而去的背影,怔了许久。
老实说,她一直以为周嘉行是为了报复才潜入周家的。
刚才听到妇人说出当年的隐秘后,她更确认这一点。
黎娘温顺懦弱,白担了勾引男主人的名声。母子俩在周家受尽苦楚,黎娘还没了一个孩子,被赶出府后,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凄惨。周嘉行小小年纪混迹市井养活母亲,可黎娘没几年还是病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
他的童年没有一丝光明,少年时期又过着在刀口舔血的日子,这样一个人,必定对周家人恨之入骨。
可他当众揭穿周百药的谎言后,竟然真的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不是为了报仇才回来的吗?
第41章 挽留
等九宁回过神的时候,周嘉行一行人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无边夜色中。
他潜入周家真的只是为了替生母洗清勾引周百药的骂名?
一直以来防备他,甚至怀疑他就是害死周都督的人……都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阵凉风扫过幽暗的曲廊,九宁打了个冷颤。
祠堂里安静了很久。
各房郎君原以为能目睹一场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大戏,没想到正主周嘉行走得这么干脆利落,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说什么。
周刺史望着周嘉行离开的方向,对左右亲随道:“你们追上去。”
亲随拱手:“使君,是不是要把二郎捉回来?”
周刺史摇摇头,“你们拦不住他,不要为难他们,远远跟着就行。”
亲随领命而去。
各房郎君偷偷拿眼看躺在地上的周百药,期期艾艾,小声低语,偶尔有人发出一两声窃笑。
周刺史皱了皱眉,环顾一周,语气低沉:“都散了吧。”
众人立刻噤声,顷刻间作鸟兽散。
十一郎跟着其他人走出来,看到站在外面发怔的九宁,扯扯她的衣袖,“九娘,你快回房吧,你阿耶要是看到你在这里,你又要挨骂啦!”
九宁每次出门都前呼后拥,排场极大,江州百姓远远看到一匹雪白神驹驰过长街,再看周围都是人高马大的护卫拥簇,便知准是周家小九娘经过。
周百药听到外边的风声,勃然大怒,斥九宁奢靡无度、太过张扬。当时十一郎他们就在旁边。
少年郎们都知道九宁的父亲特别迂腐,怕她挨骂,每次都会去箭道等她,不会跑到大房这边闹她。
“这都是大人的事,你不要管。回去吧!我也回去了,明天我去找你。”
其他房的少年郎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
“九娘,你赶紧回去,这是我们男人的事!”
“对,你还小呢,什么都听不懂,别跟着凑热闹。”
“快走快走,再不走我们抬你回去!”
九宁翻了个白眼,打发走一众堂兄,站着怔怔出了一会儿神。
片刻后,她拔步向着周嘉行离开的方向追过去。
阿三、阿四忙跟上她。
跑出祠堂,唐将军正吆喝墙头的弓弩手撤回来,虽然周刺史不让他抓捕周嘉行,他也得戍守在刺史府,以防今晚再出什么意外。
周都督不在江州,他得防着小人趁虚而入。
九宁估算了一下方位,来不及去马厩,找唐将军借几匹快马。
唐将军笑问:“这大晚上的,要马做什么?”
九宁小手一挥,“别废话了,将军就说借不借吧!我急着用。”
唐将军哈哈大笑,命人牵来几匹快马,郑重道:“这几匹马能日行八百里,我留着有大用处,用完记得还回来。”
都督经常干有借无还的赖皮事,要是九娘也和都督一样,他找谁说理去?
九宁踩着凳子翻身上马,“晓得了!”
一挥长鞭,骏马撒开四蹄,一人一骑如利箭一般绝尘而去。
唐将军目送她驰远,啧啧道:“不愧是都督的孙女。”
几人几骑出了周家宅院所在的长街,阿四夹一夹马腹,放慢速度和九宁并行,道:“九娘,二郎若要出城,必走南边渡口,我知道一条近路。”
九宁点点头,轻叱一声,拨转马头,落后阿四半个马身:“你带路。”
主仆几人抄小路向着城南疾驰了半刻钟。
夜色浓稠,还没到开坊门的时候,被阿三叫醒的守门坊卒骂骂咧咧爬起来,见马上之人是九宁,忙换上一副恭敬面孔,取钥匙打开坊门放行。
各坊关门闭户,外面大街上空无一人,地上积存的雨水反射出一道道黯淡的亮光,马蹄声回荡在静夜中,偶尔能听到坊里传来一阵狗吠。
快到城南渡口时,阿四猛地一拉缰绳,“九娘,追上了!”
九宁轻勒缰绳,抬头望过去。
渡口前是一条面临大江的长街,街边货栈林立,房屋鳞次栉比,俱是挂有长帆的三层小木楼。这会儿正值夜半,木楼一层都上了门板,整条长街空寂冷清,要到天亮以后才会热闹起来。
长街东头,二十匹马慢慢驰向江边,马上之人都身着黑衣,背负弯弓,腰佩长刀,一股肃杀之气。
周嘉行一人一骑走在最前面,他手里还拎着那把刚刚斩断周百药头冠的薄剑。
九宁从小路穿过来,走出巷口,比他先到渡口,刚好拦在他前面。
阿四伸长脖子张望,看清那些黑衣人背上的弯弓,神色凝重,小声道:“九娘,二郎身后的人不像家奴,更像是私兵,我们要不要先回去?”
九宁摇摇头。
她等了没一会儿,马蹄声越来越近,周嘉行一行人从暗处走近,看到等在巷口的她,停了下来。
九宁抬起头,看向周嘉行。
“二哥。”
长街寂静,这一声清脆柔和的呼唤格外清晰,像是叫到每个人的心里去。
周嘉行看她一眼,面无表情。
他身后的随从们却立即变了脸色,对视一眼,打马上前几步,凑到周嘉行身边,低语了几句。
他们眼神狠厉,阴恻恻看着九宁,明显对她抱有敌意。
九宁坐在马背上,挺起小胸膛,不客气地回瞪回去。
随从脸色一僵。
不知随从们说了什么,周嘉行两道剑眉微微拧起,轻轻斥了一声。
随从们忙恭敬退下。
九宁催马走到周嘉行面前,“原来你是我二哥!”
质问的语气,表明她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周嘉行驰出几步。
九宁忙一鞭子轻抽马背,紧跟上他。
周嘉行驰到江边。
大江是一条流经江州的支流,南城这一处的江面并不算宽阔,沿岸又是夹在丘陵中间的广阔平原,水流十分平缓,夜色下江面黑魆魆的,刚落过急雨,无星无月,看不清哪里是江河,只能听见波涛温柔冲刷江岸的潺潺水声。
周嘉行面向大江,束起的卷发被江风吹得轻轻飞扬,“你刚才在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