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亏得咱们运气好遇上花大善人这般心善之人,那些离咱们这儿比较远的百姓可就没这好运气了,听说那些偏远村落的好些个村民都给活活冻死了呢!”老头脸上犹带惊恐。
村民们都不由万幸地拍了拍胸口,对花有福一家更是打从心底感激了起来。
排在张苍和前头的汉子由衷道:“花大善人救了咱们在场所有百姓的命,他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他对咱们好的跟亲人似的。比朝廷那些父母官还关心咱们这些普通百姓的冷暖,真真是咱们花嫁村的再世菩萨啊!”
张苍和本就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此刻听到这些老百姓的心里话,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震撼。
没想到这些老百姓过的这般疾苦,而他们这些所谓的朝廷重臣在面对百姓的难题时却只晓得在朝中喊难喊苦,有谁能像花朵朵一样能真正切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以实际行动切切实实地解决老百姓的难题呢?
张苍和心中激荡,面带愧色地点头道:“如此说来她这花大善人的称号倒是当之无愧啊!”
“是是是,这花家真是富贵人家的典范。回头下臣给他做个匾额送来。”杨柏松小声回道。
杨柏松方才被那些百姓说的抬不起头来,不停地拿手帕抹汗,说起来他也不是个贪官,两袖清风的也没做过啥坑害老百姓的祸事儿,但要说他有很称职地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嘛那也谈不上。顶多是无功无过罢了。
他方才听到这些百姓说这花家比父母官还关心老百姓的冷暖,这话可真是把他吓得够呛啊!要是这御史大夫一怒之下把自己这不称职的县令给撤了。那他可真是有苦也说不出来啊。
杨柏松这下真是吓得两股战战,要知道眼前这个御史大夫那可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要是他真追究起自己的不是来,那自己可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其实眼下杨柏松的担心还真是有点多余,张苍和自个儿还惭愧着呢,哪儿有闲工夫管县令称不称职呢!因为在这件事儿上别说他杨柏松了,估计放眼整个大晋,也没几个官员能做到像花朵朵这般,把整个仓库的东西搬出来拯救百姓的。
况且他今儿来得目的不是视察官员的政绩,而是带着太皇太后的旨意而来。想到太皇太后的嘱咐,张苍和连忙打听起花朵朵的事儿来。
他满脸好奇地问道:“你们方才说的花大善人是指花家的谁人啊?”
前头的汉子又回头笑道:“这位大哥,看来你还真是头回来咱们花嫁村啊!难怪不晓得咱花大善人的事儿。”
汉子索性转过身来,摆出一副要给张苍和来上一堂关于花大善人家族史课的姿势来。
“说起咱们花大善人嘛,不了解内情的都以为是对整个花家人的统称,部分半知半解的则以为是对花有福花九叔的敬称,其实咱花嫁村的人都晓得,这称呼是咱私底下给朵儿姑娘起的。”
“朵儿姑娘?”张苍和佯装不解。
汉子点了点头,满脸钦佩道:“说起咱这朵儿姑娘恐怕没有多少人晓得她是谁,但若是说到花七公子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张苍和一副恍然大悟状,“原来这朵儿姑娘就是大伙儿口口相传的花七公子啊!”
汉子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正是!要说咱朵儿姑娘别的本事儿不晓得有没有,但这赚钱的本事儿嘛那可是一等一的厉害!咱花嫁村的花氏酒庄、花氏农棚、花氏养殖场、花氏洗浴用品厂这些在全国鼎鼎有名的支柱产业那可都是咱朵儿姑娘捣鼓出来的啊!”
旁边的老汉不甘寂寞地插嘴道:“对对对!咱花嫁村能有今天的繁荣那可都是朵儿姑娘的功劳啊!如今咱花嫁村人人都有活儿干人人都不愁吃不愁穿的,若不是这回战祸,咱何至于落到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惨况啊!”
旁边的婆子也点头道:“是啊,朵儿姑娘让咱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以往咱们这些妇道人家一到了农闲就没啥事儿可干了,白白浪费了劳力,如今农闲的时候咱都可以到朵儿姑娘的厂子里帮忙干点小活赚点小钱,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咯!”
张苍和肃然起敬,“原来这个朵儿姑娘竟不声不响地为老百姓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儿啊!”
杨柏松连忙点头附和,“是是是,下臣也常听身边人讲起这花七公子的事儿,说起来她可真是咱青门镇的头号名人啊!”
当时自己还差点起了把闺女许配给花七公子的念头,后来知晓了她女儿身的身份后才作罢了。如此说来自个儿闺女那意中人可不正是这丫头的长兄吗?
如今瞧朝廷的意思是要大大嘉赏花朵朵一家了,花志荣那小子听说也是个有学识的,考上举人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考个进士回来哩!那这门亲事儿也不是不可做啊!杨柏松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且不提杨柏松的那点小心思,只听一旁的老头感叹道:“可不是嘛,朵儿姑娘为咱花嫁村所做的事儿多了去咯,咱数都数不清。就连今儿这粥棚也是朵儿姑娘提议支起来的,朵儿姑娘虽则没有凡事亲力亲为,但所有事儿都是她在后头抓主意啊!”
“是啊,也不晓得她那小小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怎地就能想出这般多的好主意。咱们都还没从这场大难中回过神来呢,她已经召集大伙儿在这儿布衣施粥了,真是比咱们这些男人还有本事儿啊!”汉子满脸敬佩。
没想到这花朵朵在百姓心中竟有如此高的威望,怕是连太皇太后也不曾这般受百姓爱戴吧!太皇太后虽是一国之主,但毕竟天高皇帝远啊!哪儿及得上花朵朵这般带给百姓切身的好处和温暖来得实际啊!
张苍和听到这儿心里已大致有了谱儿,当下也不继续逗留,带着杨柏松几个立马转身朝马车走去,他得快马加鞭连夜赶回京城,把这事儿禀告给老佛爷知晓。
像花朵朵这般有本事儿带领百姓致富而又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人,朝廷真是应该给予嘉奖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 归去来兮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到了除夕。
这个除夕夜对青门镇的老百姓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
因为这一天,人们盼了许久的朝廷灾粮终于拨下来了,一同拨下来的还有许多的御寒衣物,这一回可把老百姓给乐翻了。
这一回的赈灾事宜由御史大夫张苍和亲自主持,底下的官员个个都夹紧尾巴做人,生怕到了自己这一关出了啥纰漏,给这个铁面无私的御史大夫捉住问罪的小辫子。
因此这一回的灾粮那可真是实打实落到了百姓手中,不参丝毫造假,毕竟谁也没胆子从中捞好处不是,除非你不想要头上的乌纱帽了。
百姓得了好处自然是人人心怀感激,全都自发地跪在马路边恭送朝廷下来赈灾的大臣。一时间,青门镇那条通往京城的道路上响彻了参差不齐的谢恩声。
而花嫁村这边,既然朝廷的灾粮下达了,摆了大半个月的粥棚总算可以撤下来了,花家众人可真是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毕竟天天看着那几十担几十担的白米源源不断地从自家粮仓里运出去,即便这还动不了花家的根本,但还是止不住阵阵的肉疼啊!
他们花家老一辈的人可都是从苦难里打滚过来的,虽则如今日子好过了,但骨子里还是主张节俭持家的,自然没有花朵朵来得豁达。
花朵朵神秘兮兮地安慰大伙儿,“大家都别气馁,好处很快就来了,大家且拭目以待吧,我花朵朵可从不做折本的买卖!”
大伙儿对她这话儿自然是半信半疑,但自然这事儿已告一段落了,眼下再多想已是无益。还不如调整心情好好过个安乐年呢!
提起过年眼下连远在书院的花志荣都赶回来了,那走了大半个月的花志昌却半点消息也无,大伙儿都不禁一阵忧心。
花有福想起这事儿就气得直跺拐杖,“这臭小子,难不成他还真打算一辈子都不回来了?”
王氏抹着眼泪对着花永春就是好一顿埋怨,“都是你这当爹的不好,跟孩子说那些个狠话,如今可好,把孩子赶走了,你心里倒是安乐了!”
花永春心里本就后悔。如今被王氏这般一说,心里便不由一阵气恼,索性破罐子破摔。“难不成你还让老子去求他回来?他爱回不回!有本事儿他就一辈子都别回来了,老子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耽误不了儿子给老子送终!”
王氏被这话儿刺得心里难受,嘤嘤地哭了起来,“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统共就这么两个心肝肉,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
花志繁脸上一阵尴尬,“娘,你别哭了,我去镇上找三弟,他要是敢不回来。我打断他的腿!”说罢转身就要往门外走去。
“别去了!”花朵朵从门外慢悠悠地踱了进来,指了指大门的方向,“回来了。在门外转悠着呢,不敢进门!”
“他老子的!这臭小子别扭个什么劲儿!难不成还真让老子亲自去请他?”花永春气得一拍桌子。
气归气,但听说人回来了,花永春心里还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要是这臭小子真是连年都不回来过了,恐怕作为老子他这个年也过得不得安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