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莺莺传 (夏天的绿)


  蒙着脸的人似乎知道了什么,立刻就要叫出来。但是这些护院原本是赌场看场子的,手段熟练的很,一下就让人说不出话来,然后轻松地堵上了嘴。
  正好方婆子起身站在正屋前面,大声道:“老三家的,出了什么事儿?”
  王氏赶紧道:“娘,没事儿,有几个蟊贼翻墙头,有隔壁王大哥领人帮忙,一下就被捉住了,我正在谢谢王大哥,你回去睡吧。”
  方婆子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当下也没有多想,感谢了王大几句,又重新进屋子了。王氏这才送王大等人出门,王大对赵家人道:“我把人绑在我家墙根下,等到明日早上天亮了再带人送官。”
  王氏真是感激不尽,王大却只是摆摆手要走。
  只不过王氏最后犹豫了一下,道:“王大哥,这些蟊贼想要翻进我家宅院行盗窃的事情虽然可恶,但是也是生计所迫没有办法了,到了官府该怎样就怎样,一般发落就是了。”
  王大想起亲戚关系那件事,倒也不觉得有多奇怪,于是点头应下。
  王氏转身放下门闩,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她虽然极其讨厌张家人,但是也没有想过有一天把张家的人送进官府。仔细想想刚才支开婆婆,未尝没有一瞬间的心虚。只不过一转念又觉得好笑,自己心虚什么?
  难道这些人偷盗到自家来是假的?
  王氏心里是真的很恨这件事——现在这个时节,哪怕是只打算谋财,不打算害命的入室盗贼也很可恶。想想吧,这时候偷走粮食和银钱,和绝了别人的活路又有什么不同。
  反正王氏听到是张家人打算在自家偷东西,真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虽然她早就知道张家不是什么好人,对自家也没有一点情分。但是她想到当初赵吉作保把人领回来换来了今天的事情,心里就有一种极大的愤慨。
  果然是农夫与蛇!当初就不该做好人!
  这件事她闷在心里,只和赵莺莺叮嘱:“莺姐儿,这件事你就当作不知道,别人问你你要说没认出来是谁,知道么?”
  赵莺莺大概推测地出来王氏这是打算撇清关系,于是很配合地点了点头。
  而后天明,等到一家人吃过早饭,赵莺莺王玉儿去睡觉。赵吉和王恒回来,也是什么都不关,先到头蒙睡。等到中饭的时候,这两对父女才都起来。
  王氏白天没有什么好机会,按下事情没有说,只轻描淡写道:“昨日晚上后半夜家里来了几个蟊贼,幸亏莺姐儿和玉姐儿机警,一下就发现。随后隔壁王大哥心热,带着家里的护院给把人绑了,这时候应该已经送官了——待会儿你去上门谢谢人家。”
  说着也不管赵吉的反应,忙着备礼去了。赵吉要追问也不过回一句:“我怎么知道是什么情形,能给你说的我都说了。至于中间是怎么回事儿,待会儿你上门的时候问问王大哥就是。他抓的人,他自然清楚。”
  赵吉一想也是,便没有再问。等到晚上只有两人在卧室了,他才道:“如今实在是太乱了,我没有想到我们这样的人家也有人上门。我就在想着,要不要我们家出点钱,我和小舅子有一个人不必去防汛。”
  “说起来这也是应该的,咱们两家可没有别的可以做依托的男丁。”
  赵吉心里这时候已经在盘算了,这样要花多少钱。要是太贵恐怕不成,家里此时可没有太多的钱。
  却冷不防听王氏道:“并不用,你们两个该去防汛就去防汛,这也是为扬州安全出一份力了。何况我们这样的人家,一般的确不会有人找上门来,至于这一次沾上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咱们的错——谁让咱们家倒霉,摊上了这样的‘亲戚’呢!”
  “亲戚?”赵吉听王氏说的不对劲,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王氏对于赵吉从来都是不隐瞒什么,所以所有的事情都一一道来。甚至包括自己故意假装没认出人来,送人家进了官府的事情也说了。
  脸上带着苦笑:“我害怕,吉哥,听到是张家人的时候我是真的怕了。这一次不成,要是家里放过他们了,他们该怎么想?到时候来第二次?一次又一次,事情就没有头了。再加上他们现在是被逼急了的人,这样的人做出什么来我不敢想象。”
  弄不好真的会威胁到一家人的安全——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只要有这个可能性,王氏就觉得不寒而栗。
  “你要是觉得我下手太重了,是个狠毒女人那就那么想吧,反正我不后悔送他们进了官府。”
  赵吉久久没有说话,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责备。最后只是点点头道:“你做的对,咱们不能在这个时候心慈手软,这是会出大事儿的。”
  夫妻两个最后是相顾无言直到吹灯。
  赵莺莺因为和王玉儿要守后半夜的关系,睡的也很早。躺在床上一时有些睡不着,就想起昨日家里来贼的事情,然后又想起那些人是张家人,心里叹了一口气。
  在如今的扬州,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稀罕。
  这样想着的赵莺莺模模糊糊睡着了,然后到了午夜,赵蓉蓉来敲响她的房门,这是要交班了,赵莺莺立刻起身,推醒了旁边的王玉儿。
  “姐,我们起了。”
  稍稍收拾之后,赵莺莺和王玉儿已经坐在桌前了。赵莺莺稍微拨亮了一点油灯才做下,王玉儿则是撑着下巴看外面,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粮价又涨了。”
  赵莺莺点点头,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是不是我听错了,我觉得外面的风雨更大了。”
  赵莺莺没有听错,雨下的大了起来,就好像一开始下雨的时候那样,是夏季里名副其实的暴雨。这雨从后半夜开始下大,到了早上天光大亮的时候也没有变小。原本着急的那些人现在更着急,生怕这大雨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河堤因为扛不住压力崩溃掉。
  不过相较于别人的紧张,赵莺莺倒有一些一切尘埃落定的轻松。不管是什么坏情况,这应该都是最后一遭劫难了,这是赵莺莺的想法。
  而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有牌长敲锣在巷子里宣告——淮河那边的堤坝已经崩溃了,大量的河水进入京杭大运河,本来压力就很大的大运河这会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上头怕扬州真的出事儿,已经决定在高邮那边泄洪了。
  虽然这样对不住高邮那边的老百姓,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扬州人都是高兴的。
  不过为了补偿这些高邮县县民,不只是要排除军营的兵士帮忙搬家,同时要扬州无条件接纳高邮来的灾民,并且给予这些高邮灾民一定的保障——尽量安排住的地方,一天一碗的薄粥就算了,至少一日两次稀饭......
  很多补偿都很零碎,扬州大概讨价还价了一下,不过因为情况紧急,也没有多说什么,差不多就答应下来了。
  然后就是有组织的高邮县县民们浩浩荡荡涌入扬州城。


第82章
  “莺姐儿之前刺绣学到哪里了?”王家外婆一边给王玉儿指导女红, 一边询问正在织布的王氏。她打算趁这几日住在女儿女婿家,先给赵莺莺刺绣的功课开一个头。
  之前王家外婆就说过要教赵莺莺刺绣, 只不过一则赵莺莺别的女红手艺还没有学完, 并不急着教这个。另一个赵莺莺年纪还小,有了去岁差点被拐子拐走的事情,王氏哪里敢让她一个人从太平巷子穿甘泉街到小三巷, 至少也要等到明年九岁了再说。
  王氏对于儿女们,特别是女儿们的教养还是很上心的。手上织机不停, 想了想道:“之前分线做的很好,分的比蓉姐儿还利落。蓉姐儿一根线只能分四次, 莺姐儿能分六次。”
  一根线分四次就只有原来的十六分之一粗细了, 分六次就是六十四分之一。别说对于赵莺莺这样的小孩子, 就是专门绣花的绣娘也得是中等手艺的才能做到。至于说上等手艺的绣娘, 一般能做到一百二十八分之一, 也就是分七次。至于说二百五十六分之一, 据说也有绣娘能做到,只不过这就是传说一样了。
  王氏不知道的是, 她的女儿上辈子就是一个能做到的人物。不过这辈子的手还没有练到上辈子那样灵巧,再加上一年多没有那样分线了, 她现在一般也就是分六次,勉强一下或许能分七次,只不过没有那么完美。
  分线这件事,不是说做得到就能刺绣好。不过一般刺绣好的,分线都不会差, 这倒是真的。
  因为刺绣好的肯定心灵手巧,而且也不会满足于别人帮忙配线、分线,然后配出颜色来。而要自己上手的话,自然而然也就练出来了。
  总的来说,分线至少是需要手指灵巧敏捷的。虽然不能说明什么,至少是一个好事。
  “至于说具体绣花的事情,莺姐儿帮蓉姐儿画花样子多,真的上手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蓉姐儿说过,几种基本的针法她是知道的。”
  听到女儿这么说,王家外婆有了性质,问正在打结子的赵莺莺:“莺姐儿,你有没有绣活儿。”
  赵莺莺放下手上的丝绳,打了一个结固定,这才从怀里拿出一个掌心大小葫芦形的荷包:“上头绣的‘鲤鱼戏荷’,是前几日抽空绣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