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还是之前学会的,赵莺莺心灵手巧,当时跟着包了几个,一下就抓住了诀窍。最后比王氏这个主妇包的还匀称、恰当。
赵蓉蓉飞快的擀面皮,赵莺莺就双手合拢,指头上使巧劲儿,一下波浪状的饺子边就出来了。不只是这样,赵莺莺还笑道:“大姐姐,你看。”
这是褶子边的饺子,这种花俏的手法平常王氏也不大用,只不过上次包饺子的时候当作是玩乐给赵莺莺演示过一遍,没想到她一下就记住了。捏出来的褶子边就好像是小裙子,十分精巧。
“莺姐儿包的好饺子!”
赵莺莺嘿嘿笑着,把两种边的饺子都包了一些。
饺子包好了,赵莺莺和赵蓉蓉却不急着下锅煮。因为出去探听消息的赵吉和王氏还没有回来,而饺子煮起来就要吃掉,留在碗里就可能会互相粘连。反正热水是烧着的,煮饺子也很快。
并没有等太久,不一会儿赵吉和王氏就回来了,大概他们也知道家里人正等着他们的消息吧。
赵莺莺和赵蓉蓉忙把饺子下锅,不一会儿白白胖胖像元宝一样的饺子就都浮了起来。两个人用笊篱捞起来,一碗又一碗地给端到堂屋里,每个人都有一大碗呢!
看到是吃饺子,赵吉先笑了起来:“吃饺子本就是北边人的喜事,吃这个倒是应景。”
赵莺莺笑着给赵吉倒酒:“爹,喝酒!就是家里没有鲜肉,不然的话该是吃猪肉馅的最美。现在不成了,家里找来找去也只有几个鸡蛋,大姐姐只好做鸡蛋馅的——馅儿是大姐姐调的,皮是大姐姐擀的,不过饺子是我包的,爹觉得怎么样?”
赵吉大笑起来:“我家的闺女个个都好!这还用说!”
鸡蛋馅儿的饺子问道也很美,特别是这些日子他们日常吃的比较随便。忽然吃到这样一餐,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实在是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一边吃饺子,赵吉和王氏就一边把外头的消息拿出来说。据说官府已经透出消息了,按照金陵那边主管天文的人的说法,这一次的雨是真的停了,绝不会再有反复。又说官府正在对这一次的损失进行估计,底下乡村地方遭灾的,要么补贴粮种,要么减免税赋,这都是应有之义。
至于说扬州城里,则要分别来说了。首先一天两顿的粥还会提供一段时间,免得城内的破产者饿死,或者引起骚乱。然后就是收钱,对没错,收钱。
本朝建国并不久,是以苛捐杂税还并不多。但是各种各样的税目对于经常和这些打交道的扬州城里人来说,还是司空见惯。这一次遭了大灾,扬州城里也有多出建筑垮塌,加上赈济灾民,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富户捐款要,临时征收一些税也是要的。
赵吉撇撇嘴,似乎是很不乐意,不过谁有乐意交税呢。
“有人说一般人家一户交三两银子,商户铺面分大中小,一家铺子或二十两,或五十两,或一百两。像咱们家这种做生意,但是没有铺面的人家,是五两银子。”
赵莺莺惊喜于自家交的并不多——是的,如果是放在自家染坊发家之前,五两银子也不少了。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对比的,要看到是所有这样的生意人都这样收,并不独独你一家而已。说白了这就是遇上了老天爷不赏饭吃,这能有什么办法呢?
何况自家的染坊现在赚的也多了,并不比一些开铺子的商户赚的少,这样一想还觉得占便宜了呢。
至于说有没有铺面的生意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也是有原因的。想想就知道了,没有铺面的生意人绝大多数都是小生意中的小生意,似粧粉巷的货郎,想赵莺莺大伯的木匠,像她们自家以前的染坊。这些生意其实并不比普通做工赚的多多少,那么收太多显然就不合理——根本挤不出来,那是逼人家去死。
之后的日子果然越来越好,几日之内涌到高邮的洪水都退去了,而乡下也不必担忧了。所以除了惦记扬州每日两次施粥的,陆陆续续灾民们开始返乡。至于说图一日两次施粥的,那都是穷的底掉了,回乡才是彻底没有退路,只能留下来。
不过这种人毕竟不多,再加上施粥也不可能一直下去,迟早会停下来的。这些人要么将来在扬州扎根,要么迟早要返乡。
少了许多外来的灾民,再加上不再下雨了,大家都深感之前的那种日子已经过去。所以原本稀稀落落,只有粮店才有许多人的人街道总算逐渐热闹起来。关店的重新开店,扬州人也开始采购各种需要的东西。
观察了几日外面的情况,王氏甚至允许赵莺莺和赵蓉蓉跟着自己出门。正好赵莺莺打的那些套袖都完成了,她想着交到绣庄能够换钱,便道:“娘,我去!我要去绣庄一趟。”
她是知道家里的钱都用在瓦片和石灰上了,现在赚一点儿钱,或许能帮家里应应急。
一路上赵莺莺观察着扬州,其实还是看得出来曾经遭过涝灾的——很多房子都屋顶塌了,或者垮了一面墙。还有的房子因为地基泡酥了,歪歪扭扭,需要专门的手艺人来矫正。
还有就是低处房子脚下的水迹,高的有两三尺呢!现在水都没有了,但是留下了难看的痕迹。
赵莺莺偶尔可以看到人在街上撒石灰和浓醋,王氏告诉她这是涝灾之后怕有疫病的做法。赵莺莺懂得一点,曾经京城里闹疫病的时候,皇宫里也这样做了来着。
大街上人其实没有大旱大涝之前来的多,但是相对于之前的萧条已经很让人欢喜了。母女三人就一路说说笑笑地往绣庄去,赵莺莺按照之前订的文契把套袖交上。掌柜的信任她的手艺,略微验看了之后二话没说立刻给钱。
赵莺莺这些日子一直在家做活儿,各种线绳和绣线等都用的差不多了,便顺便补充了一些。和赵莺莺已经做惯了生意的掌柜的一看,心里估计了一下东西的价值,立刻道:“莺姐儿这些就不要算钱了,算铺子里送的。”
拿了银子,母女三人出了绣庄。赵蓉蓉颇有些不可思议:“我之前还担忧来着,现在扬州城里可比往常萧条的多了,会不会绣庄不要这些套袖了。没想到掌柜的给钱给的这样干脆,还送了莺姐儿这些。”
王氏听到赵蓉蓉的话立刻笑了:“傻孩子,这可是写了文契的,绣庄若是真的不要,之前下的三成定钱可就收不回了!至于说扬州城萧条,这些东西卖不卖的出去——真正伤了元气的都是贫苦人,有钱人不是一样过日子?莺姐儿打的那些套袖,你想想那是给什么人准备的?”
赵蓉蓉回忆赵莺莺那些精美异常的套袖,立刻明白了意思。那种东西普通人用不起也用不上,只有有钱人家才会要。而如今的扬州城,虽然看着萧条不少,但是那些盐商大户,那些官宦人家,日子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至于说人家给莺姐儿送东西。”王氏教女儿道:“你几时看到这些生意人吃亏了的?吃亏都是为了占便宜!他们是看到了莺姐儿现在年纪这么小手艺就如此了得了,将来恐怕更不得了。想着多多拉拢,以后莺姐儿能一直和他们做生意呢!”
赵蓉蓉恍然大悟,赵莺莺在一边偷偷地笑。
从绣庄出来,王氏便带着女儿们往菜市场那边走。昨天得到的消息,菜市场今日开门。不知道能有什么东西,但是先赶来看看是正理。一开始王氏想着这一次很多人家都元气大伤,这几天的菜又一定非常贵,市场上的人应该不多。
到了才觉得人山人海,感叹道:“我还是小看了咱们扬州,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了。”
说完也不再废话,带着赵莺莺赵蓉蓉进去。
这时候菜市场的摊子并不多,一路走来,有一家卖豆腐的,王氏买了两块。有一家卖豆芽的,王氏没看。有一家卖土豆的,看到土豆有些冒出了小芽芽,王氏就连看都没看了。
之后王氏还买了几个鸡蛋、一些大骨头,这才结束了菜市场之行——买的并不多,实际上所有来买菜的人家都没有买多少。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过几天菜价恐怕就要降下来,再加上夏天的菜大多数都是放不住的,傻子才多买呢!
王氏本就是来买菜的,买完了菜自然往回走,直到路过一家酒坊的时候才住了脚。家里有赵吉喝酒,这些日子坛子里的酒只有出的没有进的,已经快空了。摸了摸钱袋,王氏走近酒坊,又打了三十斤酒,让他们给送到家。
等到回家的时候却看到王家外婆正和王家舅妈收拾东西,连忙扔下手上的菜,道:“娘,这是怎么了?”
王家外婆笑着道:“现在外面风波都平了,我们还留在你家做什么?自然是快快回家去了。留在你这里啊,我是既不舒坦,又惹闲话,所以你可别拦我。”
王氏懂这话的意思,再加上她又不是远嫁,留人的意思也很淡。不过还是道:“您走我不留,但是绝不能这么急匆匆的走——您看,新买的菜,至少吃上一顿好饭菜,再让我和您女婿一起帮着搬回去才是。”
这个王家外婆倒是没有拒绝,想也没想就点头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反派他亲妈 (林绵绵) 2018-08-31完结28902 63252 营养液数:13723 文章积分:664,876,224一觉醒来,阮夏穿到了熬夜看完的那本小说中,成...
-
空间农女:娇俏媳妇山里汉 (漂流的荷叶) 云起书院VIP2018-08-31完结现代的一个打工妹,莫名的穿越到了古代一美女村花身体里,还没有来得急庆幸自己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