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也能赚点小钱吧。”王婆子这话不是问话,表示她知道陶氏能赚多少钱。

陶氏笑着应了,也不多说什么,给王婆子倒了水又继续挑她的豆子,她觉着吧,王婆子今天脾气这么好的上门来肯定是有事。

咳了一声,王婆子终于张了嘴:“这天也快凉了,你也不做身秋衣穿么?”

“娘,咱一个农家人穿什么新衣裳。家里也没有那个闲钱买衣料啊。”

王婆子听了眼一瞪,这就想发火了。这么些年来韩氏虽然爱挑唆但从来不说没有影的话,就是她一定是见了东西才找的事,所以陶氏这是跟自己打掩护呢。

“前几天帮着清娘做了几身衣裳,听说是要卖到镇上的,那个衣料真好啊!”陶氏笑看着王婆子说,“问了清娘那料子多少钱,真真是吓死我了。做的时候手都抖。清娘也叫我小心些,那是她做工的掌柜的让她找人做的。”

这一来一去就把她家里有衣料还在家里做新衣裳的事都跟王婆子说了。

首先,衣料是人家的。其次,她是做新衣裳了,那也是人家的。所以不管哪一样都跟她陶氏没关系。

王婆子也不是一个傻的,马上就明白了陶氏这是在跟她解释,原来是人家找的活计。这乡下的小娘子在没有农活的时候做做小工也是常有的事,就连韩氏不也绣个帕子什么的么。

原来是韩氏看走了眼,把人家送来要做的活计当成衣料了,她就说老二家里不可能有钱成这样,还能给陶氏衣料了。就连张氏今年刚入春时给她送来的春衫料子也就一般,不是那个镇上时兴的东西。

一想开,她就高兴了,马上又扯了些家务事的话跟陶氏说,聊了一会儿该吃中午饭了就回去了。

今天刘义是跟着大哥一起下地的,虽然分家给了他一些地,可他一个男人却是种不过来,他家的地和老宅的地是一起种的。

等他回来就见陶氏已经做好了饭,正等着他呢。

“今天娘来了。”陶氏就把今天的事都跟刘义说了。

刘义一听媳妇的话马上就明白了,“怕是大嫂看见了清娘送来的衣料。”

“自家大嫂也不好多说什么,我看二嫂一向躲着她,跟她也不亲近,怕是特不喜她这个样子吧。”陶氏嫁过来就没在老宅住过,就是身子好的时候去侍候公婆也没和韩氏有太多的接触。

刘义没吱声,当初他还没成亲的时候也是帮着大嫂说过二嫂的,他以为长嫂如母,应该听大嫂的话,只不过后来他就品出来这个大嫂人不怎么正了。但是这话又不能这样跟自家媳妇说,这不是变相说自家的坏话么。

“你们女人间的事我也不懂。只不过你要是跟大嫂处不来就少走动也行,性子不和早晚得有事,等大家吵起来再少接触更不好。”这也算是暗示陶氏一下吧,不知道她能不能明白。

陶氏也是一个有些小聪明的,一下子就明白了刘义的意思,当下不再提这个话题,只是问他还有多久要收粮食了,要不要跟二哥家里借牲口一类的。

刘清清不知道她的一块衣料差一点让陶氏挨排头,她现在是想做冬天里的衣裳。

白叠子才在这里兴起,大家还没想到怎么做棉衣。而大夏的人过冬天则是有钱有穿裘,穷人穿布,再冷也只是布鞋。所以在码头这里常见有行人冷得如丧家之犬一般一边行走一边跺脚,见了这里有卖热汤面的高兴的不得了的样子。

前世有一种鞋叫什么唧唧的,像个大棉兀了一样,虽不好看但暖和啊。

说做就做,店里还有许多边角衣料,前一阵子又收了许多兔皮,找了会做鞋的匠人试制了几双放在店里卖,等有人要的再多做。

祁三郎的信就在这个时候来了,说他会回来过年,家里的年货请刘清清帮忙准备一下,曲氏刚来这里人生地不熟,自家的阿耶是不用指望了,这种事他是不会管的。

啰里吧嗦地在信里写了一堆没用的,最后才说他说这一阵子在中都的账册和钱钞运回来了别忘了到码头上接。

看到这里气得刘清清差点没蹦起来,这船今天下午就要到了,才告诉自己有钱来,让她到哪里去找人运钱。

真想念后世的电子货币!

好在河边货栈里的几个小二已经帮她送过几回钱,等船到了就接了钱,帮她送回山上小院。

正文 第152章 挖墙角

152、挖墙角

等钱都到了家才发现刘顺也在,今天是何先生送刘小虎回来的,现在的情况是一大群人围观刘清清搬进来的钱箱。

好在有一种反应叫急中生智,“姥爷的东西让我搬回来,我这就给他送到地窖里去吧。”

刘顺一向只顾着他的镖局,这种家里的事是不管不问的,不但不问就连家里有多少钱也不知道。

所以刘清清说了是张郎中的东西他就信了,可是何先生不信啊,他知道刘清清在跟着别人做买卖,而且有很多主意和事情都是她在处理。

在大夏像刘清清这样在外奔波的小娘子也不是没有,有的家族男孩子还没长大,上面的长姐就得张罗家里的营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这几箱子钱就这样光明正大地进了张郎中的地下钱库。

等晚上张氏被刘清清拉来数钱的时候才发现这几个箱子里装的是钱,而且是很多钱。

“儿啊,娘也知道你惯会赚钱,可是现在有了这许多钱,我心里反倒不踏实了。”张氏也知道刘清清一天天地很辛苦,钱多了她也高兴,但是这桃镇里外哪家的小娘子像刘清清这样忙里忙外。

“娘,你数钱高不高兴?”

“高兴!”

“我和小虎他们将来成家的钱都有了,不用你再操心,你高不高兴?”

白刘清清一眼,“高兴!”

“这不就完了。你儿我,一没去偷,二呢没去抢,只不过是想点法子赚点钱,这些跟大户人家是没法比的。咱就小康就行了。”

“小糠?哪里给你吃过糠。”张氏白刘清清,小没良心的。

光说嘴是没有用的,钱还是要数出来。这次的钱都是给刘清清的,祁三郎那里的下船就被曲氏派人拉走了,箱子可比刘清清这里多多了。

等这娘俩数完钱出来,张郎中已经到家了,灶上有给他炖的汤,云娘已经给他热了喝。

“又去数钱了?”张郎中见张氏她们从屋里的小门出来就问了一句。

张氏转头去看刘清清,“阿耶,清娘又赚了钱钞回来,我跟她下去看了一眼。”

“嗯。”然后就没了。

这就是张郎中的态度,一点也不反对刘清清经商,也不在意她外面跑来跑去。

张氏曾经问过他,他说:“当初你跟着我到处行医不也是出对露面四处奔波么,现在你能张罗一个家,过得不错,没有那些个小娘子的懦弱和胆怯不是全倚仗你见过世面么。不必拘着她,只要不是做坏事,任她做点什么都是她的。”

张氏上炕时刘顺的呼噜声已经挺大了,心里有事的张氏怎么也睡不着。

眼见着清娘已经十二了,一般家的小娘子已经开始说亲,她这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再看桃家村别人家的小娘子已经女红很好了,可她家的大女儿连缝个衣服口子都得找她。

越想越愁竟一下子失了困,等快到天亮时才将将睡去。

而刘清清这里却是不知道张氏这些事的,她搂着小酒娘睡得这个香,初秋天已经凉了,还没到通地热的时候,搂着酒娘小小的身子热呼呼的睡得也挺好。

早饭吃的是蛋羹,刘小虎最爱这一口,连吃了两碗,而酒娘和宝儿则是慢慢地吃,很有淑女的风范。看来盛四娘教育她们的礼仪很成功。

昨晚有一艘祁家的船送到这里的船坞来修,今天一早是要听消息的,这也是对单六郎的考验吧。

据说冯大郎这几日已经能做船模了。大夏这里制船、造车都跟刘清清的前世差不多,先有模型,再开造。

或许是哪位会制造的前辈来过这里留下了这种方式吧。

反正这个大夏就是一个被各种穿越人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的伪唐,虽说满街的长袍广袖,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蹦出一个前世听过的词或类似的物品,让刘清清措手不及。

冯大郎极其聪明,对于格物(物理一类的学问)掌握得很好,偏偏刘清清是个文科生对于他们这一行真是帮不上忙。

中都那里祁三郎又买进了五条船,现在他手里的船只数量怕是有主家的一半了。因为有了船心里也有了底气,并不怕家里那两个兄长为难他。

大夏国内的私人邮路就是由祁三郎建立起来的,有时候他们祁家船队还能给政府带些不重要的公文,当然得是公家的船忙不过来的时候。

就这样也能让祁三郎交上朋友。那些在中都的贵人们成了祁三郎的好友,不时介绍些生意给他,竟把他给留下了。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条祁家主家的船被水匪凿漏了,一船的货物都被抢走了,船上还失了三条人命。这下子祁大郎不但要赔货物的损失还得安抚船工的家属。本来就不擅长经营的祁大郎这下子有些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