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拓跋氏倒是不介意,西不西施的她不管,她只要自家的姑娘嫁得好就行了。

把二娘的婚事定下来才是她关心的。现在郝十一在家,男女双方也可以正式议亲了。

郝十一对这些事没什么意见,全由拓跋氏作主了,家里的钱也在拓跋氏手里,他也没有能管的。

倒是郝二娘见了镇上小娘子穿得新衣裳起了心思,也想要一套一样的。可这时刘清清这里已没有了衣料。

郝二娘回家跟着郝十一一阵磨叽,她就看好了那衣裳的样子,听说有一位小娘子是买的杂货铺刚进的货,连郝云娘身上那身也被人买了去。

郝十一多嘴了一句:“那衣裳也不是云娘的,只是让她穿穿,给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看看罢了。”

正文 第150章 生意经

150、生意经

祁三郎在收到刘清清要货的信之前就相中的两家胡商的衣料,一直没下定决心买进来,哪想这信一来就促进他买入了,因为刘清清已经急了,且还在信中叮嘱他一定再要些中都的衣衫样子。

这一阵子他也没有见过九娘,因为像九娘这样的名伎并不是他这样的小老板能见得起的,当然如果人家自愿那就另当别论了。

今天晚上恰好陈家约了门下侍郎家的嫡子吃饭,有九娘坐陪,他借机跟九娘要了中都新近的衣样。

“虽说这些衣裳一般家里的小娘子也能穿,可是由我们这些伎人先穿起来,不知郎君介不介意?”这话问得挺有意思,她也算认识祁三郎,见他每次都是波澜不惊的样子,并没有为她倾倒和着迷的感觉,不太像一个纨绔子弟。

“娘子说得哪里话,漂亮的衣衫总要由美人穿着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然谁会知道这衣衫的好处呢。”这话是刘清清说的,所以她让郝云娘穿着新衣裳在河边走就是想打个活广告嘛。

模特这个职业这里没有,请了青楼的女子来穿怕是要被镇上的小娘子们骂死,只有豆腐店里的郝云娘比较适合。良家女子一枚、未婚夫英俊秀美、两人再穿上一身同色系的衣衫,不让大家爱死才怪。

九娘又多跟祁三郎聊了几句才把她见过的衣裳样子画给他,只不过在交画的时候她的手上蹭上了墨汁就要了祁三郎的帕子来擦,事后也没有还给他。

这次是祁三郎没想到要回手帕,只由九娘拿走用了。

衣料是第二天清晨就跟船发走了,因为刘清清信里要得急,他只得全买了下来发给刘清清。

这一船货里还有些细布,用白叠子织成的,小孩子做衣服更好一些。

前一阵子桃镇这里也有人种白叠子织布只不过时他们进的货并不多,也不知道人家都卖到哪里去了。

刘清清在这封信里仍是跟他提了啤酒花的事,上一次帮她弄到的啤酒花都白费了,没有做出她想要的酒。

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得知“啤酒”这种古怪的酒品,最近接触胡商多了也听说他们那里喝一种叫“皮瓦”的酒,据说就是由这种啤酒花制做的。

因为跟这些个胡商打过交道,大家也很熟,所以他自然提了一下啤酒花的事。

“想要的话,下次来给你带。是你自己想种么?”这位胡商朋友操着不标准的中都话问祁三郎,却一下子打开了祁三郎的思路。

可以试着种一下啊,胡商故乡那里也是北地的那种气候,冬天很冷夏天很热啊,桃镇已近北地了或许可以种一下。

“好啊。如果能带花苗来就更好了。”

“可以的。”买了他所有衣料的大客户还有什么不可以的。

收到了衣料和信的刘清清被祁三郎的细心感动了,她心心念念的啤酒花终于可以到手了。

按着先前那些人留下的地址让小二和另一个小伙计上门去送消息,结果有人下午就来选衣料了。

胡商带来的料子很有异域风情,每种料子数量并不多,但是总体数量却是可观的。

这次是真来不及打样了,被放过的郝云娘当真长出了一口气,任哪位小娘子被围着看也受不子啊。

只可惜大家仍没放过豆腐店,虽说这次是被通知上门取衣料可也到豆腐店里看了一看,只见一身短褐的赵大郎在搬豆腐板子也只能“切”一声就走了。

衣料这种生意虽然火了,但是豆腐店也被带火了,有时候有那些个来过桃镇的客人还会特意到豆腐店买点豆制品或到河边货栈吃一碗豆花。

席掌柜笑眯眯地说:“可惜我这里全是男子,不然也出几个小娘子穿了你那里的衣裳走一走,怕是比小二们招来的客人还要多。”

气得刘清清到后厨找面吃不理他了。

福满和金二他们却不取笑刘清清,只待她进来就问她还会做些什么吃食,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弄些吃的也很开心。

只不过这一次祁三郎进的衣料有些多,桃镇这里卖完了还余下不少,本来想着来年开春再卖也行,却想起何三娘来,给她去了信问她要不要衣料。

人家回信却是很快地,不但要,还要很多,南边的那些个小娘子看着温婉可人买起东西来那是一点都不手软的。

人算不如天算,自家正好有一条货船要去南边,离何三娘在的地方有些远,不过这点子小事她一定会克服的。下午,所有的货就上了船。

这时已是深秋,南边那里应该还暖一些。

前世这个时候应该吃饺子了吧。

买了一块五花肉再拿上几块衣料回家,娘和婶子她们还没做秋天的衣裳呢。

本来是挺好的一件事,就怕坏人跟着参乎,一向眼尖的韩氏在陶氏那里见了新衣料,左问右问也没问出来这衣料是哪里来的,她就认定是刘清清给三婶送的。

凭什么陶氏是小婶子就有新衣料,她这个做大伯娘的却什么都没捞着。

生气!

可回家做饭这种事是耽误不得的,回家她就跟刘正说:“小小年纪心眼却是这么多,偏跟陶氏走得近,给了陶氏却不知道家里还有大人么?”

刘正太知道她什么意思了,可这些年老二一家躲他们像躲贼似的,他也知道人家不想跟他们走太近。

“你还差她那一身衣料了?”其实他们真差,在乡下只有地里有收入,想多赚一些钱钞只得家里再做一些手工,比如绣个帕子、编个筐什么的。

要说刘正也不是一个懒汉,这些年那些个小工他也做了不少,只是他家里有一个病秧子,药钱花进去不少,所以手里并没有多少钱。

原来老二在这里住时,他手里的钱全交给了娘,王婆女是肯给大孙子花钱的,所以刘大郎也能吃小灶和好药,现在么,也没差,但感觉就是不一样了。

哪不一样呢?

或许是二弟一家不在自己眼皮底下不知道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吧。

韩氏大声跟刘正说衣料的事就想着让王婆子听见,院子这样小,只要不是特意小声说话她哪能听不到。

只是王婆长了心眼,她决定明天去三儿媳那里去看看再说。

正文 第151章 来吧

151、来吧

心里有事当然就睡不好,翻来覆去的王婆子终于把刚睡着的刘奉祖给弄醒了。

“不睡觉你干嘛呢?”刘奉祖最不喜欢在他睡觉的时候有人打搅。

“想事。”王婆子不敢说出心里的事,只得大概表达了一下。

“就你那脑袋还想事?”翻个身刘奉祖又睡了。

王婆子想的是刘顺一家应该还有钱,想当初她给三儿子相媳妇时人家也是听说了二儿子的家境才同意的。或许她应该去镇上打听一下,不然去二儿子镖局那里打听一下。

“你想的那些个事都能惹出祸来。别闲得瞎想,现在也不缺你吃也不少你喝的,你安份些。”刘奉祖是看出来了,自己的这个老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你睡吧。”王婆子根本没接刘奉祖的话。

第二天她打定了主意要先去陶氏那里看看,等该下地的下地了,她就收拾了一下走了,家里的刘奉祖根本没注意到王婆子出去了。

陶氏现在也不给刘清清做衣服样子了,就帮着豆腐店里收拾豆子,不然郝云娘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就在这时王婆子进了院子,农家只要有人就不锁院门的,陶氏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干活,听着脚步声正抬头看见王婆子站在院门口。

“娘,您来了。坐啊。”请了王婆子进来又递过一张小杌子。

王婆子今天显然挺会做人,没有上来就耍泼。

“我来了几次都见你在挑豆子,这么多做什么吃?”这个话头找的好,从干活开始两人好沟通。

“这是清娘帮我找的活,镇上的店里不想找人干活,又少个人帮忙,就把这活计给我了。”

店里买个人还得养着,成本还高,不如请一个人帮忙,有活就给钱,没活跟店里也没关系,用刘清清前世的话来说就是用工成本比较低。

王婆子也曾在镇上干过活计对这种活儿比较熟,都是给那些在家呆着没事做的穷人家里的小娘子做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