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祁三郎真是没认出来他是谁,因为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在中都了,对这个狐假虎威的县令小舅子没有印象,而孙三认识他完全是做过功课的。想抢人家的生意不得下点功夫啊。
“我说你行啊,能到中都来做生意了。就是那个什么坐便吧。”
“你是?”
“我姓孙,家中排行老三。”孙三生怕人家不认识自己。
“孙三郎?”祁三郎又确定了一下。
“是我!”还挺得意。
一记飞踹就把他给踢出去了,一想到当初刘清清一个人撑着陶窑的事,他在中都回去都来不及就生气。好在自家老娘和阿耶也在桃镇,不然他这火可上大了。
“你敢打人?!”孙三那傻样,捂着嘴还想跟人家骂架。
祁三郎能给他这机会吗?答案是不会的,先揍了再说。
一顿拳打脚踢下孙三郎大变了样,也不对,应该是变成了大便样。
软趴趴地趴在地上,连哭都不敢大声怕祁三郎再揍他一顿。
“别让我让看到你,不然见一次打你一次!”这话是跟刘清清学的,本来是她在河边货栈后厨里跟那帮小子们闹时说的,哪想今日就排上了用场,说完挺带感。这句也是跟刘清清学的。
孙三边滚带趴地跑了,祁三郎不由得想到自己不能千日防贼,应该主动了解一下形式。怕是当日自己在桃镇也未必能在张县令那里讨到好去,幸好有陈氏兄弟。
其实孙三跟那个南方人并没有断了联系,虽说没有买下陶窑可是他们俩个还是做了不少事情,当然是在桃镇时借着张县令的光。只是回了中都后两个人都有事就不常见面。
孙三郎今天见了祁三郎在这里就想到了要去找他的那个朋友,江患穷。
这个人真如其名,就是怕穷,就怕没有钱。一辈子,当然他才二十出头,整日里想的就是怎么样赚我。
所以有一座私人瓷窑的他一直想着用这私窑发家。当然,他是不会烧什么茶具、花瓶的,也没有那个能耐。
他是看好了坐便,想着如果能做出让圣人喜欢的坐便那他就发了。
正文 第156章 合约
156、合约
被打成大便样的孙三郎回到家里没敢吱声,怕他阿耶再收拾他一顿。
本来家里让他跟着姐夫去上任是想谋一个前程,哪想他会打着姐夫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孙家虽然只是一个小户,因为孙家的家风还算比较正,只不过孙三郎是惟一的儿子,就没下狠手收拾他罢了。
有时候孙三他爹见着族里其他兄弟的孩子,比如孙九、孙十七谁的都会气得肝疼,自己的儿子怎么就不如人家的有出息。
这次想躲开阿耶的孙三愿望落空了,身上的伤还好说,脸上的伤怕是一时半会儿下不去了,被他阿耶抓个正着。
被自家阿耶用家法收拾了一顿的孙三郎也想明白了,姐夫只是在桃镇那里有些权,如果自己再这么作下去怕是要在中都混不下去了。
反省了一下不是读书的料的孙三郎,自觉也不可能当官了,大夏这里能当官的人还是得有些能耐的,比如说书读的好。
所以他想赚钱,有赚钱的能力也可以啊。他不去欺负别人,别人也不可能欺负到他吧,好在他还有一个当县令的姐夫呢。
如果刘清清知道他是这么想的一定会笑死他。一个县令在中都相当于刘清清前世天朝的帝都,一个板砖下来能砸死一片市长级的。
想着想着就想到了祁三郎,看着这个小子一副单薄的小身板,哪想说动手就动手了,一点还手的机会都没给他,那几脚踹得又快又狠。
江患穷这些日子来看过他好几次,话里话外还没有放弃坐便这事。
孙三郎想着能不能好好找祁三郎说说,这事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能开得了私窑的江患穷还是有些门道的,他族里一个姐姐给六王爷做了妃子。虽不能一人得道,但赚些小钱也是可以的。
听江患穷的意思他也有此打算。
他们只卖贵的,不抢祁三郎手里那些人的生意。他这是想把坐便的生意做到皇宫里去啊。
说实话,这个坐便目前也就是在几家大臣和中都大族中使用最多,要说皇亲贵族,不太可能。他们的生活是十分讲究的。讲究什么?讲究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且优雅地生活下去。
其实江患穷这条路子也不错,只不过祁三郎因为前一阵子刘清清受欺负的事很不高兴。
在他眼里这个在桃镇一直帮他的小兄弟是一个十分好的人,让一个孩子顶着那么大的压力保住一座陶窑真是不应该。
打了孙三郎也就打了,他一点后悔的感觉都没有,甚至有些不解气的感觉。
想了想,就把打人这事写了信告诉刘清清,并说在桃镇再见这个混蛋还打他。
哪想收到信的刘清清却是笑个不停,原来见了她家青狼都会怕的祁三郎竟打了人,还是青天白日下于中都的大街上,也不知道这中都的差官会不会抓他。
于时写了回信问有没有事,要不要请人帮忙,他们也只认识陈家的人。
祁三郎收了信很感动,觉得年纪小小的刘清清反比自家那两个兄弟要强,有了什么事会帮他打算找一下门路。
曲氏也收到了祁三郎的信,也是说了中都的事情,只不过没提打架的事。但说了见到了孙三郎,觉得那个家伙不怀好意仍觊觎桃镇这里的陶窑。
见过风浪的曲氏这次尽快回了信,大意是不要被小人算计,如果那人是可以相交的不如谈一谈可以合伙做生意的。
等祁三郎读完这封信,江患穷在孙三郎的带领下已摸到了祁三郎在中都的宅子。
看门的仆人见一个猥琐的郎君带着一位南方人来拜访当即请两个稍等就去传报了。
祁三郎以为这两个人是上门来找事的,一定是替孙三郎出头的,哪想请他们进来之后这个江患穷竟显得很客气,还给祁三郎带来了南边的土产。
人家客客气气地上门拜访总不好先撕破脸。于是祁三郎就按客人上门的规矩正常接待的了这两货。
江患穷也是一个人物,说起天南海北天全是趣闻,也是一个“走过南闯过北”的。
这句话也是跟刘清清学的,有一次河边货栈来了一个关外客,虽然满嘴土话,可是人很风趣,刘清清就这么评价了一下。
话说江患穷老兄在他这里喝了三杯茶了还不走,这是等晚饭的节奏,祁三郎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咱们不是好朋友好不,你们两个这么坐下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不过这话不能这么说。
没想到等了等就等到了江患穷先开口:“祁老弟,老哥哥在这里先跟你倒个歉然。本来呢,我是相中了你和张郎中合作的陶窑,想着入手这一行当。哪想没做好,弄巧成拙了。”
“这次上门来,一是给你赔个不事,二呢是想跟你谈谈一起做这个坐便的事。”挺会说话的一个人。
人家开门见山了,祁三郎也不好直接怼人家吧。
“这样吧,这座窑不是我的,我跟张郎中也是合伙做生意。我去个信问一下,你看行么?”
江患穷报了自家的底,说是皇宫里有路子,想把这些个坐便做得好些卖到皇宫里去,并留下了自己在中都住的地址希望祁三郎能给他一个准信。
不得已,还得写信去问刘清清。
人家回信很干脆,让他学着做,他不是有私窑嘛,派匠人来学,利益分层。
祁三郎一看,小子你傻呀,人家学会了能给你钱?
刘清清说,皇家的买卖他们不做,这种事沾了会出事,江患穷愿意做就给他做,只要他不是想独占坐便生意就行。
谁知道他会不会想到独点这个生意?好办,签个字据,也就是刘清清前世的合同。
于是,一个月内江患穷就回老家去选工匠来桃镇进修了。
曲氏也知晓了刘清清的手段,她是明白刘清清的担忧的,宫里边那些个女人哪一个是安分的,怕是手段一出,出了事,大家都不得好。
刘清清心想:我这一生只是穿越种田的一生,不是宫斗的一生,也没那个智慧就别往里面钻了。好好活着,找个好郎君,再生几个好孩子就成了。
江患穷的工匠来了是刘清清亲自接待的,她和江患穷约定也只是教他坐便的事,可没说按装的事,所以后续什么的可全靠他的悟性了。
正文 第157章 退婚
157、退婚
江患穷派来的这个匠人也是一个老师傅,在他的私窑里也负责一些主要工作,学陶制品也是几天就上手了,一点没麻烦。
冯师傅对在这里学习还挺高兴,有陶窑、有制胚间、还有食堂。那些个学手艺的孩子在这里吃得很好,多多少少都干些活,小一些的也很有眼力,知道围前围后帮些忙。
而刘清清采用了前世那种流水生产的模式,一个小组负责一项工艺,所以祁三郎要的东西再多也难不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