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王贵勇心中暗想:她要是光住人,也就不要钱了。人家是放货物,要是不要房租,不过个手续,就等于把货物放在自己家里了,出了事自己还得担责任。

要是租赁给她,租赁期内房子就是她的了,出了事自己也能摆脱干系。便说:“也好,你随便给个儿,交代给大伙儿也就行了。”

腊梅:“我刚做买卖,手头不是很宽裕,先给你三百,以后钱挣多了,再往上长,怎么样?”

三百块钱在县城也就一个月的房租,还得是民房。但这里是农村,房子没人租赁,腊梅给这些已是不少。

王贵勇:“不少!有,你就给,没有,也别强凑。一会儿我就去拾掇,你明天再来看看,怎么样?。”

腊梅:“可以,咱一手交房,一手交钱。”

王贵勇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豁口垒好,把庭院、屋里整理干净。第二天,就把钥匙交给了腊梅。

腊梅自是也把三百块钱的房租交到王贵勇手里。

时隔二十八年,腊梅又住回到自己家来了。虽然物是人非,这事也只有她一个人清楚,还是高兴地了不得。

她不想在这里住,也不打算与周围邻居打交道,因为有好多事情她都说不清楚,只想把这里当个落脚点儿,晾晒现实中的剩馒头块儿。

她还想把铁锅也放在这里,腾出西里间屋来,秋里多放一些粮食。

空间通道只是个通道而已,三间房子也只是三间房子的大小,不能无限利用。西里间屋里光旧衣裳就占了一半儿,还有一辆自行车、几席篓子干透了的剩馒头块儿、三、四十口小铁锅,几乎把屋里堆得插脚不下了。

为了掩人耳目,买了一套被褥和一些生活日用品,这个家就算安好了。腊梅在庭院里支起几块木板,在上面晾晒拿过来的碎馒头块儿。

这样一来,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这边下雨去那边晾晒,那边下雨来这边晾晒,空间通道连接着前世、今生,腊梅运用的灵活自如!

秋风送来了凉意,地里的玉米创白皮了,再也找不到可卖的嫩玉米。腊梅只好作罢,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倒卖鸡蛋上。

她从前世的超市买了洋鸡蛋,然后到现实中的马家庄马算盘的小卖部换成笨鸡蛋,再拿到前世的农贸市场去卖。

由于现实中的鸡蛋都是散养的笨鸡下的,无污染,鸡蛋味儿浓郁,很受前世人们的认可,她的鸡蛋卖的很是火爆,只要一放下,就被人们抢买一空。

她卖的数量也由三、四十个逐步争长到六、七十个,但也仅此而已。因为马家庄是个小村,一天就收六、七十个鸡蛋。

小鸡蛋变成大鸡蛋,把个马算盘高兴的没法。好吃不撂筷,从来没给腊梅记过数,也不提够与不够,只要腊梅来了,必定远接高送。

腊梅更是乐此不彼,既还了马算盘的酒钱,自己还有前世的钱可赚,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弄到现实中的钱,腊梅还断不了把在超市买的洋鸡蛋,卖到毛园村的小卖部里。毛园村就在华联超市的位置,她只要在空间通道里过一趟,就能到达,很是便利。

隔三差五给前世的王晓叶送些鲜红薯叶和笨鸡蛋。由于王张氏的干预,腊梅再也没带现实中的王晓叶来。

惹得前世王晓叶不高兴地说:“好容易发现了一个与我长得挺像的,你怎么不带她来了呢?”

腊梅笑笑说:“我妈怕我摔着小妹妹喽,不让我用自行车驮着她。”

尽管王张氏不待见,腊梅还是每天都要到老家看看王晓叶。每次都给她和王贵勇带一些糖果或者小饼干、江米条什么的。

在腊梅的坚持下,王张氏改变了态度:允许腊梅在家里给王晓叶穿上小裤子带着她玩儿,却不让出大门一步。

不让出就不出,只要让王晓叶穿上小裤子,学蹲着拉尿就行。腊梅还教给她数数,背儿歌,把个王晓叶哄得“哏儿哏儿”只乐。

前世王店集腊梅照赶不误。她收购了足够多的小旧衣裳、成人旧衣裳,还有很多没出手。

人儿小,卖的货物又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她已经成了集上的一道风景。要有一个集日不到,人们就会觉得少了什么。甚至下集必定询问为什么没来。

连卖旧衣裳带卖嫩玉米、倒鸡蛋,腊梅在前世已经攒了两千多元。两千多元就能在前世买两千多斤玉米,到了明年现实中吃不上饭的时候,再往外拿,省着能吃一、两个月呢!再掺上些野菜,春荒能过去。

啊哈!腊梅当起队长来啦。

有什么法子呢,危难的时候队长救了自己,还安排住进队部,这个恩情她没齿不忘。

第七十一章 收秋

除了二瘸子和赖皮培以外,十一队的父老乡亲也都很关怀她。借着这次重生,也为十一队的父老乡亲多谋些福利。

除了晚上的提心吊胆以外,腊梅的日子过得还算轻松:住在队部,吃在食堂,前世、今生来回转。

上午看看今生的小妹妹,下午看看前世的王晓叶,五天赶一个前世王店大集。货物两边倒腾,前世有前世的票子,今生有今生的现钱,腊梅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

也是托老天爷的福,夏天不仅没有伏旱,雨水更像算准了日子下的,隔十天半月来一场,将秋庄稼孕育的空前的好。据老农回忆,有十几年没这样风调雨顺了,更没见过这么好的秋庄稼。

进了农历八月,棉花白了,高粱低下了头,谷子弯下了腰。玉米穗子也像大棒槌一样,在植株上耷拉下来——田野里一片大丰收的景象。

然而,劳动力却紧缺的不行:男整劳力都抽去烧高炉、兴修水利工程去了,生产队里只剩了妇女整劳力和辅助劳动力。

队长王贵兰和妇女队长只好分工:队长领着整劳力妇女收割庄稼;妇女队长领着辅助劳力——一伙儿老头儿和小脚老太太们拾棉花。

庄稼先收的玉米。因为比起谷子、高粱、黄豆、芝麻来,玉米最好收。只要掰下玉米穗儿,装到车上拉到场院里,就算收了。

腊梅也参加了秋收。她是提着一个柳编篮子,跟在母亲马惠恩身边,随着社员们一块儿下地。

成人群里夹杂着一个小不点儿,蹦蹦跳跳的,就像一个小尾巴一样扑甩过来,扑甩过去。人们都认为她傻,爱凑热闹,谁也没拿着当回事。

到了地头上,大家先刨车道。就是选出两边都能够着倒玉米穗儿的位置,把一个车道宽的玉米秸秆全刨倒,好在上面走大车,拉玉米穗儿。

刨好车道后,大家都在地头上站好分垄:一人两垄玉米,一边掰玉米穗儿,一边往前走。掰下来的玉米穗儿就倒在刨出来的车道上,方便赶车的往车上装。

腊梅却不按垄掰,满地里乱转,这里掰几穗儿,那里掰几穗儿。

队长让她按垄从头掰,她冲队长“嘿嘿”一笑,钻进玉米地里不见影子了,只传来“咔吧”“咔吧”掰玉米穗儿的声音。

“咳,一个傻孩子,管她呢?只要不淘气就行!”

人们都这样劝队长王贵兰。王贵兰也只好作罢。

殊不知腊梅这样做,却是有她的用意的:她掰走了地里不少嫩玉米,一个嫩玉米就是一棵空棵。社员们掰到跟前发现了,势必大惊小怪:

“食堂里吃的这么饱,谁还来祸害长着的玉米?这人是手贱呢?还是别有用心?”

做贼心虚呀!腊梅这样交错着掰,就是为了迷惑人们,让人们认为是她在头里掰的,达到掩盖自己“偷盗”行为的目的。

因为她知道,人们都有贪图轻松的心理儿,她在头里这么一掰,谁再掰到空棵,就会认为是她在头里替她们掰的,认为她偏向着她。自己轻省了,谁还会大呼小叫!

这样一来,腊梅既走了人缘儿,还掩盖了“偷”嫩玉米的行为,一举两得。

赶车的是二瘸子。

二瘸子的伤已经好了,但也成了残疾:那物再也没有bo起过。为此一蹶不振。更是不愿意出工,谎说一走道就磨的疼。

王贵兰给他急了:“这么长时间了,你再不出工就得有医生证明了。否则,食堂不管你饭。”

二瘸子哪里开证明去?不出工又没得饭吃,只好拾起老本行——赶着牛车往回拉玉米穗儿。

所谓老本行,是因为他腿瘸,队上照顾他,安排他赶牛车。运粪、拉土、收庄稼,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车赶。

自从出了碾棚事件以后,二瘸子再也不敢在腊梅身上动邪念了。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孩子与过去绝对不一样了。

人们传说她有个白头发老奶奶罩着,就凭那天在碾道里拽他的裤腰、用砖头砸他的裆里,他信以为真——那绝不是一个小傻妮儿所能干的出来的!

尤其那天她那双眼睛,他分明看出了里面有仇恨,有怒火,与她过去的涣散的眼神有天壤之别。

自己有错在先,“白头发老奶奶”没有要他的命,他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也就熄了对腊梅的歪念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