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平原小草3
- 入库:04.10
王贵安认为猪尿泡是他先捡到的,应该归他自己。当下落到他头顶的时候,没好气地横着打了一拳。
猪尿泡飞过大家的头顶,斜着落在了地上。待孩子们反映过来再去捡时,却被一只小花狗抢了先。
小花狗用一只爪子摁住尿泡,大概是想叼起来跑,用嘴一咬,“啪!”破了。就像放了一个大炮仗似的,把小花狗吓了一跳。
孩子们也全惊呆了,望着破碎的猪尿泡皮不知所以。
“知道这叫什么吗?”王杀巴笑着问孩子们。
“破了!”
“没了!”
孩子们回答。
王杀巴笑笑:“这叫‘狗咬尿泡——空喜欢’!”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他是在说狗还是在说人。
“我说王杀巴子,你不要说的这么恐怖好不好?”王贵兰拧着眉头,一副怪罪的样子。
“恐怖什么呀?不是这么回事吗?”王杀巴白了王贵兰一眼:“你当队长是当大了还是当糊涂了?‘狗咬尿脬空喜欢’,这可是老常话儿,也符合事实。
“猪尿泡腥气,狗鼻子又尖,它认为是一块大肥肉哩,用嘴一叼,‘啪’,破了,它心目中的‘大肥肉’没了,岂不是空喜欢一场!”
“对不起,咱俩想两下里去了!”王贵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讪讪地说:“我心里想着地里的庄稼哩,觉得今天太闷热,别再使犯了天!你这一说,我没反应过来。”
王杀巴揣着明白装糊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谁也管不了。下场雨,还凉快凉快哩!”
王贵兰:“现在可不是时候。”
王杀巴:“老天爷还管你什么时候,想下就下下来啦,谁能管的了?”
王馒头:“他是担心地里的庄稼。收了还没一半儿里吧?”
王贵兰苦着脸:“哪有一半儿,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要在往常,场里早满了,现在还看不见什么呢!”
王杀巴:“咳,管这么多干什么?现在是吃食堂了,吃皇粮了,庄稼也是国家的了。国家总有法儿。
“再说了,东边下雨西边晴,国家大着哩,你这里烂了,霉了,别处里丰收了,你不一样有吃有喝。”
“要是都这样呢?”王贵兰郁郁地说。
王馒头:“你还别说,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千万别下秋傻子,一下,准像刚才的猪尿泡一样,‘啪’一下子,什么也没了!”
第七十五章 挖地梨儿
王贵兰闻听一脸沮丧:“我说王馒头,你嘴上积点儿阴德好不好,秋傻子可是最糟蹋年头的,你怎么念叨起这个来了!”
王馒头全然没有看到王贵兰的脸色,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你不要忘了,今年处暑那天下雨了。常言说: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
“常言还说:不怕十五下,就怕十六阴,十六阴天,半月没好天。如果处暑下了雨,再赶上十六阴天,非下秋傻子不可。
“这样就不利于秋收,收了也没法晒。这些道理,你队长比我清楚,只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王贵兰哀叹一声蹲在地上,拿起烟袋荷包装起旱烟来。
王杀巴冲王馒头笑笑:“队长觉悟高,现在心里想的全是地里的庄稼,你一说秋傻子雨,他心里不知怎样打扑拉哩,拣着好听的说!拣着好听的说!!!”
说说笑笑中,猪肉卸完了,留出往炼钢场送的数量,其余的都归王馒头和朱一勺处理。
因为今天是八月十四,杀猪的队特别多,王杀巴还要到别的队上去杀猪,也就早早地退场了。
杀猪是帮忙,不要报酬。费半天劲儿,也不能白了人家。往常都是拿走一刀肉、五脏六腑等下水也归杀巴子。
如今吃食堂了,家家都没有锅,王杀巴拿回去自己也没法做。队上便预备了两瓶散酒、几盒卷烟,算是报答。
猪尾巴是被等候在这里的潭老太太要走的。据说她三岁的孙子整天流哈拉子,受媳妇之命,来要猪尾巴。
王馒头毫不吝惜地说:“拿去吧,让孩子每天嗍,会嗍好的。”
刚要到手,流哈拉子的孩子早就把猪尾巴放在嘴里嗍上了。
这年头虽然吃食堂,也不饿肚子,但孩子的零食少,只要到手的能吃的,都往嘴里放。
何况猪尾巴还是肉,孩子是不会放过的。到底顶不顶事,倒在其次。
下水被泡到一个大盆里,上面漂浮起一层肥腻腻的花油。有猪蹄壳的孩子们又哄抢起来,用小树枝把猪油挑进自己手里的猪蹄壳里。
场地收拾干净以后,太阳还有一竿子多高,还不到开饭的时候。大概是猪尾巴引出了孩子们的馋虫,王晓华、郑存梁、王贵安几个大些的孩子商量,要到坑塘边上挖地梨儿。
地梨儿就是三棱草的根茎。在五、六十年代,街边地摊上可以见到煮熟的地梨儿,黑黑的如弹球般大小,外皮虽黑可里面却是白白的果肉,味道与荸荠差不多。几分钱能买一小碗儿,是当时比较便宜的小吃。
一般坑塘边上都长有许多三棱草,秋天是地梨儿成熟的季节,孩子们一般都喜欢挖。
挖地梨儿需要用铲子,还要准备一个盛地梨儿的家什。于是,孩子们又把手里的猪蹄壳送回家,换来了小铲子、小篮子或者小布兜。
腊梅没有回去,她知道回去了也没家什让她拿,看着王晓叶仍然等候在积肥坑边上的土堆上。
王晓华拿来了一个小铁铲儿和一个小布兜。别的孩子也都拿来了不同的家什,一伙子孩子,浩浩荡荡奔向了坑塘。
坑塘边上和浅水里,果然长着很多三棱草。用铲子顺着草根儿向下挖掘就行。
一般地梨儿生长在土下十余厘米处,碰上长得密的,一铲下去,可以挖出来好多个地梨儿。
但水里的三棱草长得比岸上的还多,植株也大。
郑存梁、王贵安几个男孩子,都绾起裤腿下到水里,用脚去踩三棱草的根部,待踩的根部成了稀泥,然后把三棱草拔起来,在水里晃晃,洗去根部的紫泥,一嘟噜黑黑的地梨儿跃然根部,就像一嘟噜发黑的圆花生。
郑存梁和王贵安都争着把手里的三棱草投到腊梅面前。腊梅把上面的地梨儿摘到布兜里。布兜很小,不一会儿就摘满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田间路上有社员往回走。腊梅对在水里的郑存梁和王贵安说:“食堂快开饭了,洗洗上来吧,挖的不少了!”
腊梅对挖地梨儿不感兴趣,这比起大田里的农作物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了。来挖掘就是个参与心理儿,为的是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挖了这么多,大家都拿一份走。”腊梅把布兜里的地梨儿倒出来,分成三份,又往布兜里装了一份,让王晓华拿回去。其余两份给郑存梁和王贵安。
郑存梁只要了一衣兜,剩下的给了腊梅。腊梅没家什盛,又给了王晓华。王贵安则脱下自己的小褂,包着地梨儿走了。
郑存梁等人们走的差不多了,拽着腊梅的手走到背人处,说:“傻梅,你还有带纸儿的糖果吗?我不要糖果,就要糖纸儿,我的糖纸被我的同桌给抢去了。”
笑话!糖纸是包着糖果来的,不要糖果如何能要到糖纸!
腊梅想起他曾经说过要是给他十张糖纸,张大了他就娶她当真媳妇的事,虽然是孩子话,当不得真,长大了她也未必看得上他,但这具小身体在这里一个亲人也没有,如果能得到他的照顾,岂不又多了一层保护!
腊梅给了他一把包着纸的糖果,足有六、七颗。
“全给我?”郑存梁受宠若惊,好像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糖果似的。
“嗯呐,你别给别人说,我身上就带着这些,全给你了。”
确实就是这些。因为今天看杀猪,她知道孩子一定不少。万一有人对她恶作剧,她预备着给自己解围。
还好,一下午平安无事!那就全给自己心仪的男孩儿吧!
“你真好!傻梅。”郑存梁嬉笑着说。
腊梅:“都给你糖果了,你还喊我傻梅?”
“那喊你什么呀?”
“我叫腊梅。”
“谁给你起的?”
“我自己!”
“你还会给自己起名字?”郑存梁抓抓脑袋:“这名字好听,我们队上也有一个叫腊梅的,不过比你大,都有婆家了。
“行,以后我叫你腊梅,不叫傻梅了!”说着,又要把自己衣兜里的地梨儿掏给腊梅。
腊梅:“不用,我布兜里有,和王晓华伙着吃。”
郑存梁笑笑,牵起腊梅的手,上了坑塘沿儿。
第七十六章 遭遇惊马
他们是在坑塘的东沿儿挖的地梨儿。坑塘的东北角上有一个延伸出来的小水湾儿,与坑塘连着,要想回去,还必须从坑塘东边的大车道上,才能绕过小水湾儿去。
由于都不同数量地收获了地梨儿,孩子们都很高兴。一边走一边打打闹闹,快乐的就像一群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