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这孩子,钱没了就没了,咱再挣去!你自己就那么追上去,万一……嗐,以后可不许这么着了!”
香雪笑着安抚老太太:“您放心吧,这是县城里,光天化日之下的,偷儿都不敢乱来的。一拐角就有捕快去追了,我就是过去把钱拿回来。”
“真的?”
香雪用力点头,赶紧扯开话题:“都这个时辰了,高奶奶,咱去吃些东西吧?还得去杂货铺呢。”
她原想着带高奶奶找个大些的馆子去吃点好的,奈何高奶奶执意不肯,只好去了街边的小面馆,要了两万肉汤面吃。
饭后,一老一小又往刘记杂货铺去。
可巧,上次买酸菜的薛家姑娘也在那里。
一见了香雪,她先不忙着招呼,而是往香雪身后看了看,见没有别的,脸上不免带出失望来。
“哎,你没带些酸菜呀!”薛姑娘招呼香雪和高奶奶坐下,又让小伙计给上了茶,自己坐在柜台里边诉苦,“上回你的哪个酸菜,我吃着可下饭了。你说,跟肉一块儿炒炒,怎么就让我吃不腻呢?可惜我没吃多少,剩下的都被我爹给卖了,你不知道,卖的可好了。你家里还有没有?咱们按价照收。”
香雪摇了摇头,“今年家里菜少,我做的也不多。而且天冷了,来来回回的也不方便了。”
薛姑娘很遗憾,“那啥时候还能吃上?”
香雪低头想了想,酸菜这个东西,说起来做法并不难,不过就是新鲜而已。
爱吃的人一琢磨,也能自己做出个七七八八。
而且以后自己要忙着刺绣的事儿,没什么精力去专门做酸菜卖钱。倒不如,一锤子买卖吧。
想到这里,她笑着说道:“菜我是没有了,不过我可以把做法教给你们。”
薛姑娘大喜,她家里开着的是杂货的买卖,这咸菜之类的利润虽小,卖的却快,且是一年四季都有人买。
前些日子酸菜刚刚开始卖的时候,人们还不大认。
后来,吃过一次后,都是回头来买的,可见销路是不错。
要是能把做法留下,那真是太好了!
“你说真的?真愿意教给我们怎么做?”
香雪郑重点头,“自然是真的。不过,这法子是我家里祖传的,我如今要养活妹妹,只能卖出去。这价格上……”
“你放心,价格上决不至于让你吃亏!”
第68章 赚到钱了
香雪笑了,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薛姑娘有点犹豫了。这可不是小数目,节省些的人家,够过两三年的了。
香雪笑道:“三十两听起来不少,不过呢,店里上次收做好的酸菜,七文钱一斤,我带来了的八十斤就要五百六十文。真算起来,还是方子合算多了。”
薛姑娘想了想,这倒是也有道理,便笑着说道:“那可得说好了,这方子你只能卖给我们一家,且以后也不能再把这个酸菜卖给别的杂货铺子。”
“那是自然。你要是觉得不放心,我还可以写个字据。”香雪认真道。
薛姑娘也是极为爽快的性子,当下就拍板了:“那成。什么时候把方子给我们?”
香雪看了看天色,道:“就现在吧,反正做好了最少也十几天才能吃。”
薛姑娘拿了纸笔出来,“你说。”
香雪便将做酸菜的过程一步一步说了,又叮嘱说:“千万得记住,不但菜缸,就是手上,做的时候也不能沾一点儿油星儿,否则做一回坏一回。现下天气冷了,放在外边肯定不行。你们家里这么大,要是能放在屋子里就好了。不冷不热的,酸得也快些。”
薛姑娘吹了吹墨迹,笑道:“知道了,我今天先做几棵试一试。若是成了,正好过了年开门的时候卖。”
说话间果然又拿过另外一张纸,写了字据地给香雪:“你别嫌我多此一举,咱们这到底也算是买卖。况且我们家里也是小本生意,三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有了字据,彼此都放心些。”
香雪拿过来看了看,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薛姑娘取出三十两银子交给香雪,笑道:“以后若是还有这样祖传的手艺,做了好东西不妨都放到我们店里来,如何?”
“跟爽快人打交道就是痛快,放心,以后想出来肯定送到你们这里。”
香雪仔细瞧了瞧货架上摆着的东西,真不愧是这街上最大的杂货铺,吃喝玩用,很是齐全。
香雪挑着等用的东西,诸如灯油草纸乃至于头绳各色调料等买了不少。
又买了些点心干果——点心给二丫当零嘴,干果留着过年的时候摆盘用。
看看又多了糯米粉,也买了几斤,这是等着正月十五滚元宵用的。
想来想去,总觉得还有该买却想不起来的。
临走,忽然又发现货架一个角落里还卖小手炉,这东西乡下见的可少,谁家没事儿也不买。
问了问价钱,最便宜的才几百钱。
香雪犹豫了下,一咬牙,买了两个八角形的。
又买了些碳,请小伙计装到了手炉里引着了。
出了杂货铺,香雪把一个手炉塞给高奶奶。
高奶奶不免又叮嘱她:“方才店里没好说,你手里有钱,该好好地收起来。这么一会儿功夫,二三两的银子就没了,可不敢这么乱花!往后你用钱的时候多着呢,一时要是没有,那可就难了!”
香雪搂着她的胳膊,笑嘻嘻道:“这不是路上怕冷吗?您放心,我有赚钱的法子呢。”
“那也得省着点。”
“知道啦!”
说话间,就瞧见宋朝阳赶着车从县衙的方向过来了——这也是说好了的,在这里汇合。
香雪把东西放到车上,先扶了高奶奶上去,自己才要抬腿,宋朝阳已经伸出手来。
第69章 过年
看看眼前带着点儿茧子的手,香雪脸上忽然一红,抿了抿嘴唇,还是把手搭了上去。
忽然想起自己家里连个衣柜都没有,所有的衣物都是叠好了堆在炕梢的,忙又请宋朝阳带自己去了木器店,捡着最便宜的炕柜买了一只。
一路无话。
……
过了腊月二十三,村子里的年味儿越来越浓。
零星还可以听见一两声炮竹声音——一般是疼爱孩子的大人拗不过孩子,给小孩子买来的鞭炮,小孩子不舍得一次都放完了,就拆开了,隔一会儿放一个。
就是这样,也足以让大部分的孩子羡慕了。
香雪赶过一次集,买了两只肥鸡,两条大鱼。
看人家小孩儿有买花炮的,便也给二丫买了一小包,大红色的纸包着,看上去就喜庆。
平日里没事的时候。
香雪就坐在一旁,拿起剪刀剪布做衣服。
做了一会儿,香雪展开手里的衣裳看了看,一件绛紫色的对襟盘扣长身棉袄,一条豆绿色棉裙。
又起身从炕柜里拿出了已经做好的一身深灰色男装,平平整整地叠好了,用一块儿包袱布包了,带着二丫去了刘大爷家。
住在高奶奶那几个伤病,都养的差不多了。
白天的时候都回了那边帐篷,只有晚上才回来借宿。
所以香雪才没什么顾忌地往这边走动。
刘大爷正在院子里收拾着一副猪下水几个猪蹄子。
他这些日子都安排的满满的,给人家杀年猪去。
本村的乡亲,也不好意思要什么银钱。
杀猪的人家又不好白麻烦他,因此,一般都会谢他几斤肥肉,或是猪头猪蹄子什么的。
见香雪进来,对她道:“来的正好,等会儿把这个拿回去。”
他老伴儿也会做下水,但是做的没有香雪卤出来的香。
香雪也不推辞,老头子的脾气耿的很,跟他客气了,他就吹胡子瞪眼呢。
反正,拿到那边儿去做好了,再给送回来些下酒的就行了。
“那我不跟刘爷爷客气啦,一会儿就都拿回去!”
进了屋子,里边高奶奶正在收拾着明儿扫房子用的东西。
按照习俗,二十四,扫房日。
不管多忙,这一天总要将屋子里外打扫一遍,干干净净地过年的。
“高奶奶,我给您和刘爷爷做了身衣裳,您试试合身不。哪里不行,我再拿回去改。”香雪将包袱打开,拿起棉袄往高奶奶身上比着。
高奶奶一愣。
闺女没嫁人之前,每年都会给自己跟老伴儿缝上一身儿。
自从嫁了人,那偷儿也有公婆,一大家子搅合在一块儿过,日子并不宽裕,自然也就不能再给做了。
她当然不缺衣裳穿,但是人的岁数大了,稀罕的就是这种被晚辈惦记的感觉。
“你瞧瞧你,怎么还给我们做衣裳?那棉布,棉花又不是白来的!”嘴里这么说着,高奶奶脸上还是忍不住带出喜色。
香雪干脆上前去拉着老太太站好,亲手替她换上了新衣裳,一边扣着盘扣一边说:“这不是应当的?自从我们搬过来,您跟刘爷爷照顾我们多少?说句真心话,我们是真把您当亲奶奶看呢。”
二丫用左手扯着棉袄的前襟儿,“亲奶奶!”
一句话说的高奶奶眼圈都要红了,连声道:“哎,哎,就拿我当亲奶奶才好!老头子,进来,香雪给你做了新衣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