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方有根舅舅还有族里的那些老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林娇杏才从屋里走了出来,往角落里一站,低眉顺目的,十足十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模样。
反观刘氏,还在那儿喋喋不休的数落着林娇杏的不是,族里的那些老人听得都直皱眉头,最后还是老三爷发话叫她闭了嘴,她才不敢再絮叨下去了。
分家这种事,一般都是由舅舅主持的。
可当舅舅的觉着,这个家的女主人,已经不是自己的妹妹了,自己要是管的太多,势必招人闲话,所以三个舅舅就来了一个,权作代表,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分家的事,并不发表啥意见,只说一切听族里老人的安排。
既然当舅舅的不愿意管事,那就只能由老三爷来管了。
老三爷等人都到齐了以后,叫方有根和方有田把家里公用的物什都搬到了院子里,分成了四份,到时候每家拿走一份就是了。
何氏一直想着庆林和庆海肯定会跟着她,必竟方有根是家中老大嘛。
她觉着林娇杏肯定是不会要俩孩子的,一个寡妇,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哪啥去养活俩孩子?
孙氏倒是想要两个孩子,可方有田根本就不会叫她要。
所以两个孩子只能跟着何氏和方有根。
何氏都已经想好了,等过段日子,她就编排个理由出来,把庆林和庆海送走,俩孩子只要走出去这个家,以后就别想再回来了。
方有田和何氏又没有个孩子,那以后这个家,就都是方庆山一个人的了。
这个家虽然已经没啥家底了,可这个院子值钱呢,怎么着也能卖个百来两吧,有了这些银子,以后她家庆山可就吃喝不愁了。
何氏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没成想,庆林和庆海却被林娇杏给要走了,何氏就有些不乐意了,可不乐意她也没办法,因为这也是两个孩子的意思。
族里的老人和老三爷都在一旁盯着呢,何氏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点头同意了。
分家这事,方有根,方有田他们都已经知道了,俩人也都同意分家,再加上老三爷分的也公平,所以分东西的时候,还算是顺利。
其实就林娇杏来说,她还真看不上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
这些东西,也不知道用了多少个年头了,都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了,以前林娇杏使这些东西,那是没有办法,现在她要自立门户了,当然想要买些自己合意的来用,更何况她现在已经不象刚来时那样一穷二白了。
不过,当着老三爷和族里老人的面,她可啥也不会说,只在心里腹诽道,明儿个就偷偷把这些东西都给扔了。
东西分好了,接下来就是分屋和分地了。
屋子现摆在眼前,前后两进院,一共二十多间。
按老三爷的意思,主屋应该留给林娇杏,林娇杏年纪再小,也是这个家的当家主母,理应住正屋。
可是老三爷话刚一出口,便被林娇杏给打断了,林娇杏温温顺顺地说道,“老三爷,我想搬出去住。”
老三爷听了,先是一愣,后来就明白了。
林娇杏要是还住在这里的话,分不分家就没啥区别,日后难免还会受刘氏和何氏的欺凌,倒不如从这里搬出去,倒还能过个清静日子。
只是,这搬出去可不是上下嘴皮一碰那么容易,他们家又没有别的院子,林娇杏能搬到哪儿去?
“娇杏,你不在这儿住,你能住哪儿啊?”
“老三爷,我看村西头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有两间小屋,我听庆海说以前村里都在那儿烧砖,现在荒废着,老三爷,我能不能搬到那儿去住?”
以前庆海领着她在村子里逛的时候,她就看中了那片地方。
那块地儿在村子里的最西头,再往里走一点,就是苏涵家。
那里虽然荒僻了些,可最起码那里安静,视野又开阔,站在那儿往西看去,一片山脉,郁郁葱葱的,景色非常好。
而且往南走不远,就有一条小溪,用水非常方便。
林娇杏尤其满意的,是那儿离苏涵家又近,不象现在,庆海去苏涵那里念书,要穿过大半个村子,不冷不热的时候还好,可到了三伏天或是三九天,在路上走的时候,热的时候能晒死,冷的时候能冻死。
如果再碰到阴天下雨的,庆海去念书就更不方便,可要是住的离苏涵家近了,庆海去苏涵家念书就方便多了。
而且,林娇杏心里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考虑,只是,那个念头还太遥远,实现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她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
老三爷一听林娇杏想到搬到老的砖窑场去住,就是一愣,“娇杏,那地儿现在荒着,你想搬到那儿,也没啥问题,不过你可要想好了,那地儿荒,那座屋也好多年没住过人了,漏风又漏雨的。”
“我知道老三爷,我就是想图个清静。”
林娇杏声音里带着丝哽咽,说完就低下了头抹了下眼睛。
刘氏却是撇了撇嘴,不合时意地插了句嘴,“她一个寡妇,住到那么荒的地儿去,谁知道她想干啥呢?可别走了冯寡妇的老路,老三爷,咱们方家可丢不起这个人!”
老三爷却是一声厉声,“你闭嘴!”
刘氏吓得赶紧闭了嘴。
正文 第六十七章分开单过养老钱
老三爷又看向林娇杏,“既然你已经想好了要搬到那儿住,一会儿我就在村里找几个后生帮你修修那座屋,院里的杂草也除除,那儿虽然荒僻,可那块地儿大,稍种上点菜,就够你跟俩孩子吃的了。”
林娇杏朝着老三爷福了一福,“多谢老三爷。”
老三爷又转头看向方有根他们,“娇杏虽然搬出去了,可这个家里,该她得的,一样都不能少她,这二十来间屋,连同你家里那些地,都照样分成四份,一家一份,谁也不能多占多拿,日后要是叫我知道了谁把她跟俩孩子的那份给占用了,我饶不了他!”
老三爷这么一说,其他人倒没什么,何氏的脸色可就难看了,阴沉着脸,一声没吭。
在老三爷的主持下,家总算是分好了。
家里养的那头大肥猪,就由方有根和方有田两家轮流养着,等到过了年,给林娇杏十来斤猪肉就行了,剩下的,方有根和方有田两家平分。
家里的屋子,林娇杏一共得了5间屋子,而且都是坐南朝北的堂屋,加上庆林和庆海的,这个家里,归她支配的,一共有10间屋。
至于那两亩一等地,林娇杏很大方地放弃了,只象征性地要了北地的几亩薄地。
两个孩子都小,她又不会种地,真要了那些地,也是荒废在那里。
反正她以后又不指望靠种地吃饭。
当然了,表面上,林娇杏可是说的非常仁义,说是方有根和方有田两家都是大人,需要的口粮也多,那两亩一等地,产的粮食到底多些,还是让给方有根和方有田两家的好,至于她跟两个孩子,吃的少,有那几亩薄地就足够了。至于以后咋办,她也没想那么长远,反正天无绝人之路,她跟两个孩子,总能想办法吃口饱饭的。
林娇杏这么一说,那些围着看热闹的,没有不夸赞她的,连族时的老人都不住的点头。
至此,这个家算是全分好了,方有根的舅舅见别的也没啥事,便告辞走了,族里的几位老人连同老三爷,也准备回家找人给林娇杏修屋子去。
这个时候,何氏却叫住了大伙儿,“有一件事还没说清呢吧?”
老三爷唬着脸问道,“哪一件事还没说清?”
“我奶的养老钱啊,以前我奶的养老钱,可都是我给,现在既然已经分了家,那是不是该由我娘给了?”
这一点老三爷倒是没想到,他看向林娇杏,想要问一下林娇杏啥意见,林娇杏听了,没有回应何氏,而是抬头问老三爷道,“老三爷,咱们村的规矩,是不是当儿子的,都得给娘养老钱?”
“只要不在一块儿住,那就得给。”
“既然这样,有根跟有田,是不是也得给我养老钱呢?”
林娇杏这话说的就很明白了,如果想叫她给刘氏养老钱,那方有根和方有田就得给她养老钱,要是方有根跟方有田不给,她凭啥要给刘氏养老钱?
一直没有吭声的方有田冲她嚷道,“你才多大年纪,你就要养老钱?”
林娇杏不急不徐地回了一句,“我年纪再小,也是你娘。”
方有田一下子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看方有田吃瘪,林娇杏觉得心里真是说不出的痛快。
老三爷强忍住笑,板着脸跟方有根和方有田说道,“庆山他娘不提,我倒是忘了这件事,庆山娘,以前一个月你给你奶多少养老钱?”
何氏嘟囔了一句,“六十文。”
“都是哪个日子给?”
“每月初一。”
“那以后每个月的初一,你家跟庆田家,也给你娘六十文的养老钱,娇杏,你也一样,每个月也给你娘六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