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娇杏可以走着去镇上,可今儿个她要在镇上采买不少东西,就得搭黄石梁的牛车了。
林娇杏到黄石梁家时,黄石梁正在自家院外套牛车,旁边的槐树底下站着几个姑娘媳妇,说说笑笑的,显然是在等着坐牛车去镇上。
这些人看到林娇杏来了,都好奇地看着她。
林娇杏先冲着大伙儿笑了笑,然后问黄石梁道,“黄大爷,你一般都啥时候从镇上回来啊?”
黄石梁五十多岁的年纪,满头白发,精神却很好,而且见人就笑呵呵的,在村子里的人缘不错。
“一般凑够一车人我就回来了,不过我回来还会再过去,你要去镇上是吧?那你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把车套好了。”
林娇杏不好意思道,“我去的时候不坐,就是回来的时候,想坐一下,还有点东西想捎带回来。”
一个妇人忍不住问道,“方富家的,刚分家你就去镇上买东西,你是分到手不少银钱吧?”
林娇杏还没有开口,另一个小媳妇就抢着说道,“他们家穷的叮当响,能有啥银钱啊?”
“话不能这么说,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不定人家家里就是藏着掖着不外露。”
另一个妇人好奇地问林娇杏,“是不是方富走的时候,给你留了不少银子啊?”
“她手里的银子要真是方富留下的,她这么做可就不厚道了,方富那银子,可不是留给她一个人的,是留给那一大家子的,她要是都攥在自己手里,这样做事,也忒不地道了吧?”
随着说话声,一个年纪与黄石梁年纪相仿的妇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这妇人瘦高个,高颧骨,薄嘴唇,一看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这妇人就是黄石梁的老伴高氏,与何氏比较要好,俩人凑到一处,何氏就是不停的说林娇杏的坏话,所以这高氏对林娇杏就不大友好,见面就怼林娇杏。
黄石梁听了,扭头怒道,“一家人不管两家事,你在这儿多哪门子嘴。”
高氏还是有些怕黄石梁的,黄石梁一发火,她就不敢吭声了,只是朝着林娇杏撇了撇嘴,神情十分的不屑。
黄石梁骂完高氏,又回头给林娇杏赔礼道,“你大娘时不时的犯个糊涂,你可别跟她一般见识啊。”
林娇杏心想,自己卖绢花这件事,迟早会被村里人知道,不如自己先说出来,省得这些长舌妇总觉着她手里的这些钱,是她从方家偷拿出来的。
反正她现在已经分了家,就算是她现在已经有了万贯家财,也跟方家没啥关系了。
林娇杏便笑道,“黄大爷,昨儿个夜里,我自己做了些小东西,今儿个想拿到镇上去卖,要是能卖点钱,我就买些口粮回来,分家的时候,就分了一点杂粮面,两顿就差不多吃光了,我要是再不想办法挣钱换点口粮,我跟俩孩子,估计就要饿肚子。”
林娇杏这么一说,那些姑娘媳妇都开始同情起林娇杏来,还有人问林娇杏是做了些啥东西。
林娇杏笑道,“就是些不值啥钱的小东西,我也没指望赚多少钱,只要能换点粮食回来就行了。”
林娇杏说完,又转向黄石梁道,“黄大爷,平时你一般都会在哪儿等人,到时候我过去找你。”
“我一般都停在镇口,一家叫山民茶铺的铺子前,他家铺子前有一棵老槐树,我就在那儿等人。”
“好嘞,那我就去那儿找你,黄大爷,那我走了啊。”
林娇杏又含笑跟大伙儿打了个招呼,然后便走了。
正文 第七十一章有人看到了失言
林娇杏走后,那些妇人可就议论开了。
“以前总听人说,自打上回落了水,这林娇杏就跟换了个人儿似的,我还不大信,今儿个一见,我信了,还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别说,如今这性子还怪讨喜的。”
“庆山他娘不是说她在家多厉害嘛,把方有田都打了,可我看她说话怪和气的呀。”
旁边一妇人不屑地哧了一声,“庆山他娘的话你也能信呢?她还说林娇杏是水鬼附身了呢,还把冯家村那个神婆子给请来了,结果呢,水鬼在哪儿呢?要我说,肯定是林娇杏被欺压得很了,才不得不变了性子,必竟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
也有人的关注点不在林娇杏变了性子这件事上,而是在林娇杏要卖啥东西上。
“也不知道林娇杏要卖的是啥东西,听口气她还指望着卖的这些钱换口粮呢,要这么说,她卖的这些东西,应该能卖不少钱。”
“前儿个我去镇上,路过芙蓉阁的时候,看到芙蓉阁门口围了不少人,最里面那个,影影绰绰的,看上去象是林娇杏。当时我还想着去看看,可我家那口子一直催着我走,我又想着肯定是我看花了眼,林娇杏在那儿干啥?今儿个她这么一说,我猜着,芙蓉阁门口卖东西的那个,十有八九就是她。”
“她卖的是啥东西啊?”
“围了不少姑娘家,我没看清。”
“这么说,她今儿个不是头一回卖东西?”
“要是芙蓉阁门口那个是她的话,那绝对不是头一回。”
高氏哼了一声道,“我就说她做事不地道吧,她吃家里的喝家里的,自个儿在外面赚了银子,却一声不吭,都攥在自已手里。”
高氏话音刚落,就有人替林娇杏打抱不平,“她赚的那点钱,不见得都攥在她手里,庆海念书的钱,庆山他娘可是一文都没有出,还不都是林娇杏赚的钱交的束脩?要我说,林娇杏已经够仁义了,合村看看,谁会舍得把钱花到两个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的孩子身上?”
“那是她觉着自己也没个一男半女的,想着把两个孩子养大了,以后老了也有个倚靠。”
“要照你这么说,给俩孩子一口饭吃就行了,犯得着费劲巴力的送去念书吗?”
。。。。。。
眼看着就要吵起来了,黄石梁赶紧打断了她们,“好了,牛车套好了,该走了。”
这些人听了,都顾不上再为林娇杏的事争辩了,都赶紧的往牛车上爬,想要抢一个好位置。
高氏却是扭身走了:林娇杏在镇上卖东西这件事,她得赶紧告诉何氏去!
现在也不用去山上打猪草了,林娇杏就改成上午去镇上卖绢花了。
不过今儿个卖的不如往日那般顺利。
以前,她人都还没有来呢,芙蓉阁门口就有不少姑娘家在等她,她的绢花一拿过来,就被一抢而空。
可今儿个,她在芙蓉阁门口站了好大一会儿,还剩下两朵没有卖出去。
这也许是跟她突然改了时间有关,必竟她以前都是下午才过来的。
而且,因为分家,她又耽误了两天没来,说不定大伙儿以为她不做了。
不过,林娇杏可不这么觉着,她觉得,卖绢花这个生意,不管好坏,她不能再做下去了。
因为绢花也不是易耗品,一朵绢花爱惜点戴,戴个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
而整个镇子上,舍得花钱买她的绢花戴的,也就那么一撮人,这些人,该买的,早就买了。
也就是说,绢花这个市场,最起码在她的目标人群中,已经有些饱和了。
也不能说完全饱和了,要是她能把价格降下来的话,也许又能卖上一段时间。
现在镇子上也有其他人在卖绢花,价格比她的低的多,只要5文钱,有的两文钱就能买一朵,可那些绢花跟她的绢花比起来,就显得粗制滥造多了。
可是就是这样粗制滥造的绢花,也是有人要的,那些买不起她十文钱一朵的,就去买那些便宜的绢花了。
可林娇杏觉着,哪怕是一朵绢花也卖不出去,她也不能降价。
一开始,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人群就是那些家里有钱又有闲的姑娘媳妇们,这些人家里有钱,讲究的是面子,吃的用的戴的,都是越贵越好。
要是她现在降了价,那些人肯定会觉着她们吃了亏上了当,而且可能还会觉着降低了她们的身份,这可是会影响她的信誉的,以后她要是再在镇上做其他生意,人家肯定就不怎么信任她了。
绢花这种生意,必须得不时的推陈出新,可她一没这个兴趣做大,二没这个技术,三呢,就是卖绢花赚钱太少又太慢,要照这个速度,她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所以,趁着绢花的热乎劲儿还没有完全过去,她还是找个下家把这个技术给卖了,换上些银子,然后再另寻其它赚钱的门路。
至于另一条赚钱的门路,其实她已经想好了,就等着去做了。
林娇杏不想再等下去了,就想着干脆不卖了,带回家去。
反正现在她手头已经宽裕了,卖绢花的事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干脆把方庆梅给的那一百文钱还给她,顺便把这两朵绢花送给她戴,也算是表示了一下自己的谢意。
林娇杏刚把绢花收好,看到莫梓枫走了过来。
莫梓枫救了她,还为她仗义执言,要不然,她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分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