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提倡这一切的话,那么和现在这个封建王朝肯定是有很大冲突的,也不知道,到时该如何解决才好。
当然了,这一切她是不可能和皇帝明说的。
如果到时候出现什么状况的话,大家再一起想法子解决吧,现在其实最要紧的是让天下安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
如果能够让老百姓们学到更先进的种植方法,学到更先进的手工作业方法,那么百姓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过,这个王朝也将会越来越富强。
试想一下,如果大清朝发展的朝气蓬勃,就连火器、造船业和航海业,也比西方那些国家发展的好,那么,到时候还怕那些丧心病狂的坏蛋来侵略吗?恐怕那些贼寇还在海上,就被打回老家了吧!
所以雅若觉得,就这样下去也挺不错的,只不过,皇帝会越来越忙,她为了帮皇帝,也会越来越忙。
他们两个的约定,走遍大好河山的约定,只能无限延期了。
也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实现了,但是她现在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只要自己能和皇帝高高兴兴的过下去,那么即便生活就是这样的,她也会坦然面对的。
不得不说,人真的会改变,特别是女子,一旦嫁人之后,潜意识里就会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特别是在夫妻感情特别好的时候。
现在的她,即便为皇帝再怎么付出,也是心甘情愿的。
因为皇帝对她同样也好得没话说。
“对了皇上,我之前已经派人打听过这个宋应星了,他在前明朝的时候中了举人,后来出世为官,官至正五品知州,还开办了书院,教授学生,后来前明朝不复存在,宋应星和他的兄弟们还去了南边,继续效忠前朝皇室,因为皇室子弟身边有许多奸佞,宋应星等人不得志,便离开了隐居起来,现在要找的话,的确不好找,皇上对此可在意?”雅若低声问道。
“不管他在前明朝是什么人,朕都不在意,不管他效忠的是谁,朕会让他知道,如今天下大定,他如果想为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想让他这本书上写的这些东西得以实现,那么,他就得为朕,为这天下做事。”皇帝笑着说道。
他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即便这个人,是前朝的遗臣,对大清很反感,他也不在意。
改朝换代本来就会出现很多矛盾,这点他早就知道。
因为皇帝特别重视的缘故,所有的密探都被派了出去,而且,地方上的官员们也接到了皇帝的密旨,一个个行动起来,最后在宋应星的老家江西一座山里找到了这位隐居的老人。
当密探把消息传回京城时,皇帝着实高兴,还拉着雅若喝了几口小酒庆贺了一番,当然了,喝的人都是他,雅若是滴酒不沾的。
“若若,朕发现了,这本书即便图文并茂,你也给朕解释许多,但朕看起来还是比较费力的,倒是你这丫头,实在是太聪明了,仿佛什么都知道一样。”皇帝看着雅若,一边喝茶,一边笑着说道。
也不知为什么,越和雅若接触,他越觉得自己这个媳妇儿,身上仿佛藏了什么大秘密一般,越来越让他觉得深不可测了。
他前几天居然发现,雅若再看一本从汤若望那儿弄来的书,那上面的字,对他来说,完全像蝌蚪一样,什么都看不懂,可雅若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一页页慢慢翻,真是太奇怪了。
难道他家媳妇看得懂上面的字吗?那可是番邦的文字呀。
当然了,皇帝心中虽然有疑问,但是也没有直接去问雅若,不过,心里憋着也挺难受的。
皇帝的武功比雅若要高强,雅若专心致志地看书时,皇帝即便进去,她知道是皇帝,也会太在意,所以,才会让看皇帝看见,让皇帝起了疑心,倘若雅若知道,肯定不敢再当着他的面看了。
☆、第639章 夫妻同心
“皇上,您也很聪明呀。”雅若笑眯眯说道:“不过,因为我看的杂书比皇上多,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比较轻松,四书五经什么的,我比起您可差远了。”
当然了,雅若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她之所以看这本书毫无压力,那是因为,她骨子里根本就不是古人。
来自现代的她,当时受的可是全方位的系统教育,懂得物理化学知识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所以,她才能完全看懂这些,明白其中的一些原理。
而且,未来的科技那么发达,这上面说的冶金技术,还有铸造技术等,比起未来,实在是差多了,她能不明白吗?
“宋应星老先生倒是找到了,只不过,朕没有料到,老先生今年都已经七十岁高龄了,他还能管理好的天工院吗?”皇帝有些担心的说道。
“皇上,有志不再年高,只要宋老先生招来一大批能人在手下做事,他老人家肯定能管好天工院的,您就放心吧。”雅若笑眯眯说道。
她其实是在安慰皇帝,因为她也不知道,已经七十岁高龄,对于古人来说,已经是高寿当中的高寿了。
这位老先生,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个要职,她也不知道,在没有见到人之前,当然得信心十足呀,不能气馁。
“你说的也有道理,等见了老先生就知道了,你说说,朕应该给这个老先生几瓶的官职?”皇帝看着雅若,笑眯眯问道。
“”这要取决于……这个刚刚成立的天工院,在皇上心目当中的地位,是否重要了?”雅若笑着说道。
“当然很重要了,未来我大清的发展,老百姓们能否有幸福富足的日子,或许就要全靠这个天工院了,大清朝的将士们能不能有更好的兵器,能不能一个个都用上最好的火器,也要靠天工院了,天工院的位置至关重要。”皇帝一脸凝重的说道。
“朝廷里不是有个理藩院吗?依我看,天工院就应该和理藩院差不多。”雅若想了想后,笑着说道。
皇帝却被雅若给吓到了,因为,理藩院的尚书,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位置,官居从一品,位极人臣啊。
难道?他要给这个新建立的天工院,还不知道未来前途如何的天工院,这么高的地位吗?
“皇上,我记得,从前也是没有理藩院存在的,自从我们大清朝建立之后,才有了理藩院,有了这么一个开头,这天工院,也是一个开头,既然皇上也觉得天工院至关重要,那为什么不能给这里面那些厉害的人才,相应的官职和地位呢?只要皇上更加的注重这些人才,他们才会感激皇上,才会更加不遗余力的为皇上,为这大清朝的未来鞠躬尽瘁,皇上所付出的,不过是官位和俸禄罢了。”雅若笑眯眯说道。
皇帝突然觉得,自家媳妇儿不仅能干、聪明,而且特别的有远见,和他的皇额娘一样,也是一个特别有魄力的人。
他从前只是觉得喜欢雅若,能娶到她,是自己的福气,现在,居然有点佩服这个小丫头了。
“好,那朕就给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先生,一份大礼,这掌管天工院的人,以后也被称为尚书,官拜从一品,至于里面的人才,只要能够得到老先生的认同,也能得到朕的认可,那么,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官职和俸禄,从正二品到从七品,人数不等。”皇帝顿时下了决心。她
他宁愿在别的地方节省一些,好好对待天工院的人。你要像雅若说的这样,一切只为了天下的百姓,只为了这个国家更加的富足安定。
雅若没料到皇帝真的会答应,她只是觉得,这些人才,相当于后事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一般存在的人,应该受到重视,受到重用,得到应有的回报。
他们或许不像那些一天到晚读诗词歌赋、治国之策的人才一般,可以治理国家,当皇帝的智囊团,但是他们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革新技术,给百姓们带去实惠。
十月十八这一天,年近七十的宋应星宋老先生在众多密探护送下进了京城,由侍卫们接进了宫。
之前密探们在密信里说,找到这位老先生的时候,他们一家老小住在深山老林里,以打猎、捕鱼、种植果树为生,日子过的很是凄苦。
他拒绝进京,密探们没办法,只好把他的家人抓起来威胁他,这位老先生才跟着他们进京了。
因为皇帝还在和王爷、贝勒们商议国事,所以雅若没有派人去打扰,但她又不想让这位心高气傲也有真本事的老人家久等,便先在皇帝乾清宫的偏殿召见了他。
第一次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雅若还真的有些吃惊,他太瘦了,可见这几年的确没有过上好日子,可他的眼睛特别的有神,给人一种智慧沉淀后的感觉,这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智者。
“大胆,见了皇后娘娘,还不下跪行礼?”屋内的太监见宋应星居然站在那儿,没有要向雅若行礼的意思,立即大喝一声,便要向前将他押下。
“慢着!”雅若却笑着制止了,她轻轻抬手,笑道:“宋老先生已入古稀之年,不必行大礼了,赐座吧!”
如芳立即搬了一把椅子来,宋应星却没有坐。
“老先生是不是正在生气?气我们以你的家人为人质,要挟您进京?”雅若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