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昨天您关起来的那些人,他们来自一个叫法兰西的国家,那个国家很小,人民的日子过得很一般,这些人迫于生计,便聚在一块,办了个小小的歌舞团,靠表演歌舞和魔术等为生,他们乘船从法兰西去往他国时……在海上遇到风暴迷了路,在海上煎熬了三个月,差点儿被饿死,最后才来到了大清,然后……一路从南边到京城,臣看他们可怜,所以收留他们住在教堂……他们没有什么可谋生的,才去街上卖艺,既然皇上觉得不妥,臣会让他们只表演魔术。”汤若望笑着说道,汉语说的十分的流利,已经和这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你看把他们带回去,好好看管吧,别再出去做那些有伤风化的事情了!”皇帝沉声说道。
“是!”汤若望连忙点头,他见皇帝脸色和缓了,才笑道:“皇上……您也说过,我们主是一位很仁慈、伟大的神,臣最近传教却遇到了地方官员的抵触,臣……。”
汤若望还没有说完,心知皇帝很反感的雅若便笑道:“汤大人,说说方才那个叫法兰西的小国吧,本宫对这个国家很感兴趣,本宫很想知道,能让子民穿成这样卖艺的国家,他的君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汤若望没有料到雅若会打断他的话,但他也知道,这位皇后娘娘很不一般,皇上也没有说什么,那意思是,他必须回答皇后娘娘的问题了。
想到此,汤若望笑道:“启禀皇后娘娘……这个小国……不仅国土很小,不及大清朝的直隶大,而且,他们的君主路易十三是个很残暴的君王,百姓因此怨声载道,不像我们大清,在皇上治理下,国泰明安!”
雅若闻言真想笑,这个老教士,真是来这片土地太久了,已经深知这里的人都喜欢听奉承话了,说的倒是跟真的差不多。
但是……汤若望不知道的是,雅若虽然不是个历史迷,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她上辈子偏偏因为法国比较时尚,所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国家的历史,知道这个时候……路易十三已经死了,统治这个国家的是路易十四,一个活了很多年,在位时间很长,很厉害也很奇葩的男人。
“汤大人,据本宫所知,这个时候你们普鲁士以及西方诸国,进行了所谓的文艺复兴,民风开化、一片欣欣向荣之像,航海业越来越发达,各国往来十分便捷,那个叫法兰西的国家,他们的君王是路易十四,并非你说的路易十三!”雅若笑眯眯说道。
汤若望和他身后那几个传教士听了之后,一脸震惊的看着雅若,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了,连皇帝也没有料到雅若居然知道这个,他也有些惊讶的看着雅若。
“本宫这个人呢,有些不拘小节,虽为皇后,但是总喜欢去外头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多了,见到的人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就多了,本宫有幸认识了一位同样来自你们那边的智者,听他说了不少关于那边的事情,本宫想知道,几位大人说的,和他说的是否有不同,还请大人们畅所欲言!”雅若笑着说道。
汤若望真的被雅若吓到了,难道这位皇后娘娘真的从一个神秘的传教士那儿听说了许多西方诸国的事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如果再继续隐瞒一些事情,不在皇帝面前说真话,那么他们肯定会被那位神秘的传教士,以及他身边的人替代的。
他们来到这片土地多年,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想到此,汤若望连忙下跪,恭声道:“臣一定将所知的一切都禀报皇上和皇后娘娘。”
被吓到的汤若望等人老实了,立即将他们所知道的,这个时候欧洲那些国家的情况,一五一十讲了,包括欧洲已经在向资本主义过度,封建思想和一些旧俗几乎被灭的事儿,也都一五一十的讲了。
皇帝起初还不太明白,到后来越听脸色越不太好,等汤若望等人走后,皇帝一脸凝重道:“依他这么说,以后西方诸国只会越来越强大,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他们大批大批的人会来到我们大清,那些人……可是很好战的!”
雅若听了之后,轻轻颔首:“我也很担心这个!”
皇帝闻言冷笑道:“皇后不必担心,朕会把这一切扼杀在摇篮中的。”
雅若闻言有些吃惊的望着皇帝,他老人家怎么扼杀?难道还能打过去吗?
☆、第636章 危机感
见雅若一脸吃惊的望着自己,皇帝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虽然听汤若望他们说了那么多,但是,朕还从来未见过大清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这些人番邦人安守本分,没有什么恶意,朕也可以不必理会那么多,如果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到处掠夺的话,不等这些人从海上过来祸害我大清,朕一定会先把他们给收拾了,不过……如今最要紧的是治理好这偌大的江山,等一切安定之后,才有余力对付这些外人。”
雅若听了之后,叹了口气道:“皇上志向远大,我也很佩服,只是这样的话,皇上肯定会更累的。”
“身为帝王,要给这天下百姓安定平和的日子,势必会比旁人付出的更多,不过你放心吧,只要朕手底下有许多可用之才,那么一切便好办了。”
雅若听了之后,也觉得挺有道理的,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就是要懂得知人善任,就是要懂得如何安排自己手底下这些人才。
如今,大清开国尚且不久,这些皇族子弟们尚且有满腔热情去开疆扩土,去治理好这片河山,也没有多少纨绔气息,只好好好培养,必定会成大器的。
而且,天下那么多人才,只要皇帝不在乎什么满汉之分,不在乎什么嫡庶尊卑之别,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一想到大清后期,整个国家会沦为西方诸国的玩物,百姓们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雅若心里特别的愤怒。
上辈子,她学历史,觉得最愤气人的就是这一段了,如果能够改变,那一切是否会不一样?
她现在才懒得管什么蝴蝶效应,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如果可以改变后人们悲惨的命运,她还是会为之努力奋斗的。
只不过,雅若觉得这和自己的初衷真的偏离了许多,她原本就想富贵平和的过完这一辈子,好好游历这大好河山呢,现在已经偏离许多了,以后继续偏,也无所谓吧!
反正,一切顺其自然了。
第二天,皇帝召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最终下旨,不许汤若望等人再继续传教了,对于那些来大清朝的番邦人,一律登记在册,由户部的人注意其动向。
太后得知这件事后,特意将雅若叫去了慈宁宫。
“雅若,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皇帝怎么突然就不许汤若望等人传教了?”太后看着雅若,柔声问道。
雅若也没有隐瞒,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太后。
“这么说来……番邦诸国其实还挺厉害的,汤若望等人四处传教,其实没安好心!”太后皱眉问道。
“我猜是这样的,传教……说白了无非是愚弄人心,然后借助宗教达到统治百姓,改朝换代的作用,皇额娘知道的,我虽然长自草原,但是一向不喜欢拘束,总爱在大街小巷溜达,认识了不少人,我听说……西方诸国是宗教至上的,也就是他们的‘主’高于一切,包括帝王,那些国家都信奉神明,连各国的皇帝登基即位,都要掌管宗教的最高统治者‘教皇’同意,就像……我们大清周围四处的属国,他们的皇帝要册立太子,也得皇上首肯一般。”雅若想了想后,只能这般对太后描述了。
太后听了之后脸色大变,随即急声道:“那你有没有把你知道的这一切告诉皇帝?这些人如此狼子野心,咱们大清朝也不能只看着自己这片大好河山了,也要警惕这些番邦贼人啊,他们不多事也就罢了,如果敢多事,势必要灭了他们,我们大清朝的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我同皇上说了,不过皇额娘……有件事我还没有来得及告诉皇上呢,我听说……番邦诸国打仗的时候,用到刀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用火器的时候反而更多,他们的火器也越来越厉害,相隔数丈发射,便能射死人,而且可以连发,咱们大清朝自从开国之后,一直培养铁骑,培养将士们的马上功夫,刀剑拼杀,但并不太在意火器了,京城有一处库房,是不是放了许多前明的火器?我觉得可以利用起来。”雅若想了想后,对太后如此说道。
先不管太后身后的两位公主在想什么,反正太后听了之后挺震惊的,她看着雅若,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
她从前只以为,雅若这丫头虽然聪明好学,但也只是一个懂得一些诗文,会画画,特别喜欢做吃的的丫头,因为年纪还小,并没有太多的见地,可雅若方才一番话,真的镇住了她。
她仔仔细细看了雅若两眼后,低声道:“宫里虽然有火器营,但是他们的火器都只是好看而已,那些火器杀伤力还不如弩箭,速度也不是很快,一下雨还不能用了,受限很多,所以哀家和皇帝都觉得没什么用处,只是把他们当做摆设,一些吉日让他们出来放火器,觉得凑个吉利罢了,可你方才说番邦那些国家的火器很厉害,看来咱们也得重视起来了,京郊有处前明留下的巨大库房,里面放了不少火器、火炮,哀家这就吩咐人去弄出来,让后派人好好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