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雅若闻言松了口气。
上辈子她听人说,明朝的火器在那时候是很先进的,到了大清后,以骑射为重点的统治者们并不看重火器,所以热武器被荒废了,如果能够重视起来,一切也许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只可惜她不懂这些,只能看这世上的人有没有特别擅长这方面的了。
全国那么多人,她就不信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太后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和皇帝打了声招呼后就开始安排一切了。
傍晚的时候,太后特意让人请皇帝和雅若前往慈宁宫用膳,等他们两人赶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屋里就太后一个人,桌上也没有几样饭菜,连每天都在的两位公主,也没了踪影。
“过来坐吧,哀家有事和你们说说!”太后对他们招手笑道。
☆、第637章 开始改变
“是!”雅若和皇帝连忙走了过去,一左一右坐到了太后身边。
“哀家特意让雅图和阿图她们姐妹回去歇着了,一些事情,还是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她们虽然可靠,但毕竟出嫁了,总得为夫家考虑,未来许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还是让两个丫头少掺和的好!”太后笑眯眯说道。
雅若和皇帝一听,便知道太后接下来说的事情不简单了。
“哀家听雅若说,番邦诸国很不简单,雅若今天下午又拿了一个小圆球来给哀家看,说是从汤若望那儿得到的,哀家总算知道这世界有多大,总算知道我大清在什么地方了,按照雅若所说……既然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圆的,那么从一个地方出发,绕一圈后,还能回到原地,这也是汤若望等人能够来我大清,又能回去再来的原因吧,现在我们大清朝虽然看着不错,离诸国也远,但以后谁也说不准啊。”太后摇了摇头说道。
“什么圆球?怎么也不给朕看看?”雅若望着太后问道。
“皇上下午不是忙着吗?就我和皇额娘比较清闲,我们就先看了!”雅若说完之后,吩咐人将她从汤若望那儿得到的简略地球仪给拿了过来。
老实说,这玩意还是她亲自去敲诈,才诈来的呢,据汤若望所说,他们也仅此一件,所以给的时候特别的肉疼,雅若也看出来了。
可她对传教士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既然他们现在生活在大清,为皇帝做事儿,那就得为大清朝尽忠才是,拿这个东西,算便宜他们了。
皇帝从前也在汤若望那儿见到过这个东西,当时也听汤若望介绍过,但是并没有怎么在意,如今听雅若说了一番后,才感触良多。
书上总说,天圆地方,给他讲课的师傅们在他幼年时甚至说,大清是天朝上国,是这世界的中心,四周或许有一些弹丸小国,但是不足为据,此刻他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可笑。
“如此说来,我们头顶上便有个和大清朝比起来不相上下的俄罗斯?甚至比我们还大,看看汤若望在这个圆球上标注的位置,朕真觉得他们比我们还大!”皇帝一脸凝重的说道。
“是的!”雅若轻轻点头。
“朕太想把他们给灭了!”皇帝沉声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讪笑道:“这恐怕有点难,我们现在也尚未稳定呢,听汤若望说,他们那儿也挺混乱的,群雄割据,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汤若望那厮的话是不能信了!”皇帝摇头说道。
“皇帝,其实你是知道的,我们大清时局未稳,现在能够稳住一切,使这偌大的国度再次统一在一起,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了,或许要皇上花费很多年的功夫才能做到,才能让百姓们继续过上好日子!”太后说到此,柔声道:“所以啊,先别想去灭人家的事儿了。”
皇帝听了之后,微微有点尴尬,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他身为帝王,总得有点儿雄心壮志吧,而且……知道这个世界这么大后,他真的有点不太满足了!
“今儿个雅若不是和我说,番邦诸国的火器很厉害吗?哀家让人去翻了前明朝的火器库,果然翻出不少好东西,下午我们试了试,有些居然比弩箭厉害,而且还很方便,弩箭很重,哀家都射不出去,但是那火器很轻,哀家都能射出去,且准头也不错,哀家已经下旨,让人去寻找为前明火器库做事的人了,无论是当时的官员,还是杂役、奴婢,只要能找到就全部留用。”太后笑眯眯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不禁在心中赞叹了一声,自己这个姑母还真是厉害啊,说干就干,很干脆而且很开明的,没有一味的认为弓弩强过火器,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倒是让她可以不必费口舌再劝了。
“额娘的意思是,以后我们要以发展火器为主了!”皇帝低声问道。
“弓弩用到现在,哀家看着,要继续前进的余地不大,但是火器似乎有前途啊。”太后笑眯眯说道。
“嗯!”皇帝轻轻颔首,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也知道自己的皇额娘是什么人,既然她下午才看了,随即就决定要利用起来,一定是因为被惊到的缘故了。
“这些火器要从新利用起来了,而且哀家觉得,以后肯定会让人很吃惊的,咱们要给这个锻造火器的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太后笑着问道。
“紫禁城有个火器营,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难不成叫火器库吗?”皇帝笑道。
“火器库是存放火器的地方,也不太妥当,我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天工开物》,我觉得这个不错!”雅若笑道。
“朕似乎也瞄过一眼,尚未细看,那就叫“天工院”吧,除了火器,这个地方也要发展别的,比如锻造和造船等。”皇帝笑着说道。
雅若闻言有些吃惊,难不成皇帝真的要培养一批“发明家”吗?
“好,那就听皇上的!”太后笑着点头。
“若若,等会把那本书再拿来给朕看看!”皇帝转头看着雅若笑道。
“嗯!”雅若轻轻点了点头,但却担心皇帝这种从小就学多了四书五经和治国之策的人,不太看得懂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上面可是讲了许多力学和热学等物理知识的,特别是冶金,皇帝能懂吗?这些说的可都是科学知识啊,皇帝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正如雅若所猜测的那样,皇帝真的不是太看得懂,晚上看的时候时不时问问雅若,当他发现自家媳妇居然能懂时,一时竟有些呆住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皇帝低声问道。
“皇上知道的,我这个人喜欢看杂书,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一些东西。”雅若笑着说道,实际上是在胡诌。
“皇上,我问过了,写这本书的人叫宋应星,他还在人世,祖籍江西,也不知道现在人在哪儿。”雅若笑着说道。
“立即派人把他给朕找来。”皇帝一脸凝重的说道。
☆、第638章 差点露馅
“好。”雅若笑着点头。
皇帝越看,越觉得这本书不简单,这本《天工开物》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有农户耕种之法,匠人制造之法,还都是特别厉害的方法,有些他闻所未闻啊!
如果百姓们都能掌握这其中一项技法,融会贯通,何愁不能发家致富,何愁不能国富民强?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图文并茂,有些看不懂的,看图也能懂上一些,皇帝觉得,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真正的能工巧匠、能人异士,且学富五车,不然不可能懂得这么多,这么全面。
“一定要把他找到,不惜任何代价。”皇帝说完之后,立即把瑞九叫了进来,一脸郑重的吩咐道。
“是。”皇上,瑞九连忙应了一声,立即下去办了。
雅若也没有料到,皇帝居然会这么重视写这本书的,那个名叫宋应星的人,这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知识这么渊博,懂得这么多,完全是未来的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结合体嘛,真的非常的少见。
“若若,如果我们找到这个人,他书上写的这些农耕也好,各行各业的手工业也好,如果都能找到最拔尖的人才,进入我们刚刚设置的天宫院,那么,他们一定会将这些技术发扬光大,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皇帝说到此,微微一顿,又道:“你想想,全国这么多老百姓,如果真的像书上说的这样,那他们耕田耕地、种植庄稼就更加的方便了,而且还更加省时省力,收成也更好,如果我们掌握的制造兵器和锻炼金属的技艺,真的像书上说的这么高,我们的将士们何愁没有好的盔甲,何愁没有好的兵器,好敌军交战的时候,更容易取胜,更容易保命了,还有我们之前说的那个火器,这上面也提到了一些,这真是个能人啊,朕要他入朝为官,管理朕刚刚设置的天宫院。”皇帝一脸激动的说道。
他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真是很激动才会如此。
雅若认识皇帝这么久了,知道皇帝是一个特别淡定,特别能忍的人,她很少见到皇帝如此兴高采烈。
所以,她能感觉到皇帝是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因为,即将得到这么一个人才。
但是雅若想说的是,这本书虽然特别的好,这个宋应星虽然特别的能干,但是他这本书要反映的是前明朝后期,这个国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手工业发展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