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举鞍齐眉 (草木葱)



“你说她还活着,可有什么证据?如今她人在哪里?”

齐峻冷哼一声,道:“时机到了,她自然会出现。况且,儿子当初立过誓,今生只娶她一人,就算她不在了,我这辈子也打算孤独终老。”

郑氏听后不禁勃然大怒:“那齐府岂不是真的要绝后?”

齐峻斜乜母亲一眼,道:“之前母亲就该想到了!儿子在爹爹和大哥跟前都发过誓。况且,舒娘母子生死不明,儿子怎好有负于她?那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了?”

郑氏气得险些倒仰,指着儿子的鼻子,就开始破口大骂起来:“你这忤逆子,存心跟为娘过不去是吧?!”吼完之后还觉不解气,像跟儿子赌气似的,她又补充了一句,“行,既然你要这样,为娘也管不了你!干脆请你大嫂做主,将吕姑娘娶进门来。”

没想到母亲气极败坏之余,会口不择言到这种地步。齐峻怕郑氏较真,忙改口服了软:“儿子当初发了毒誓,菩萨跟前不好失言。您且再等等,好歹让我先确定她的生死吧?!不然,我将来如何跟岳父交待。”

听到他提起亲家,郑氏有些心虚。再加上见到齐峻态度松软下来,她也不好逼得太紧。

如今,她跟高氏都在孝期,一时半会没人替小儿子张罗婚事。她想到了个折衷方案,打算下个月让出了孝期的齐峻,将蔡婆子的孙女香秀收房——能早点抱孙子也是好的。

没想到郑氏母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许是他们吵得太大声,被门外高氏新派来仆妇听了去。

郑氏赌气说出将吕若兰续弦的话,不知怎地,像长了翅膀一般,马上就传到了高吕二人耳朵中。

没过多久,在京城上流圈子里也传扬开了。

说是齐四郎元配过身不到半年,他的继室人选就确定了。

有人说,几年前齐四郎本就打算娶吕氏的,谁知吕家被人诬陷,他才娶了前朝文昭容的堂妹,阴差阳错转了圈,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还有人在传,说齐峻得了失心疯,见到妻子的尸身后,就魔怔了,口口声声说对方没死。

原先起意跟齐府结亲的人家,听到风传后纷纷退却了,不敢跟齐府再暗中接触了。

郑氏是最后一个听到消息的人。

自从高氏将霁月堂的人喂了哑药后,她就像失去了两只耳朵的聋子。直到柯姨娘的母亲,将从外头听来的传言,说与郑氏听时,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高氏将了一军,让人捷足先登了。

立时,她像嘴里被人强行塞了只苍蝇,吞不下也吐不出。

※※※

月华如练,初春的夜风,吹在脸上寒沁沁的。

坐在废墟里,摸着竹韵苑的残垣断壁,齐峻心底受着悔恨和悲戚的煎熬。

到底她是生是死?

若是还活着,为何他回京都快两月了,也不来跟自己联系?

若是不在了,自己每晚入梦,都寻不到她的身影?

在怨他吗?还是说,想就此跟他一刀两断?!

是了,算算日子,离当初她跟大哥拟订休书时约好的期限,早已超过多时了。

难道她的心肠这般硬,为了避开他,脱离宁国府的泥潭,宁愿让孩子这辈子见不到生父?

不会的!他的舒儿从来都是口硬心软。当初圆房之时,早过了休书上约定的日子。她若是想离开,那时就可以拒绝他的。

想到这里,这位昔日风流不羁的男子,心底又窜起一丝希望的火苗。

可是,她的态度为何一直让人琢磨不透?!

若不是前几次教训,让他多了些自知之明,深知她尚有心结未放下,没准会误以为,她的举动就是在欲迎还拒。

到底,她心结到底是什么呢?

齐峻不由想起,大哥临行前那个晚上,他在屏风后听到的话。

那时她好像说过,自己不能保护她。齐峻眸光倏黯。

还有,被高家那女人几次陷害,半句安慰关心之语也没有,想到这里,他恨得用拳头捶自己的脑袋。

母亲既然不肯走,让他处处受制于人,不如一了百了,谁也不想好过!

当天晚上,宁国府再起大火。

不过,此次走水的,是永宁公主齐高氏的丹露苑。第二日,大理寺的官员到场查探时,怎么也查不到火源。

不仅找不到火源,就连院墙上也没半分纵火犯攀爬的痕迹。

因此这次齐府的走水,比上次来得还要蹊跷。没几天,京中百姓私下流传一个说法,说是齐高氏之前设计烧自己的妯娌,此番定是老天爷发怒了。

慢慢的,京中大街小巷流传起了一首童谣。

蒿草长,蒿草长,一道天火将草燃,

春风归,春风吹,一夜流云把风推。

风助火势杂草尽,

云开雾散楚天舒。

接下来,又有人在暗中流传,高家帝位来得不正,是弑君之后,从女婿手里抢来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再遭天遣。

民间的传闻,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宫中,高世海听到后勃然大怒,下令以宁国公生前无嗣为由,将齐府一家老小赶出了京城。

这章足量字,大家看得还爽吧?!更爽的还在后头。

下章节《江湖路远》,将放入到新卷中。

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老婆未必抢得回来,齐小白脸自求多福哟!

♂♂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湖路远

夜幕降临,沧州清池城南的齐宅,灯笼纷纷挂了起来。因近春末,天气渐热,后院各房都还是一片繁忙,临街的角门处,还有仆妇丫鬟不时进出。

韦嬷嬷虽是齐府当家主母连氏身边的红人,可到东府华荫堂办事,还是不敢假手于人。只因这里,住着齐氏一族辈份最高诰命夫人。

齐赵氏乃现任族长齐敬烈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因丈夫的军功,被封了个二品诰命夫人。宁国公府被夺爵,齐氏一族如今就数她的品级最高了。

被门口的管事媳妇请进去,韦嬷嬷跟赵老封君问过安后,就将她家主母交待的事,汇报给对方听。

“长房的一家子,已经在东边九柏堂安置住下了,大太太让奴婢过来禀报一声,省得您老惦记。”

赵老封君支吾一声,她身旁的儿媳易氏忙代婆婆出声,问起今日郑氏那边的情况。韦嬷嬷一一作了应答。

陪着老太太聊了一会闲话韦嬷嬷不敢打扰老人家的歇息,忙匆匆地请辞退了出去。

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远处,赵老太太目光随之黯淡下来。

对比来此寄居的郑氏,易氏对上次跟齐峻来的舒眉更为好奇,她跟婆婆问起她来。

老封君长长叹了口气,说道:“都是孽债!好好一家子就这样七零八落了。要老身说,当初晏老姐姐怎么也料不到,当年的一时失察,竟然会埋下如此祸根。”

以为她在埋怨齐府娶进了文氏女,易氏不由愕然,替舒眉帮腔道:“侄媳妇也是个命苦之人。出生后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赵老封君摇了摇头:“老身说的不是她。当初你故去的大伯老宁国公,抬郑氏进府做续弦,老身说劝过晏老姐姐,说是当家主母人选不能轻忽,虽是继室可也要挑见识人品。可她非说,长房子嗣单薄,前头国公夫人没留下子嗣,遂做主让好生养的郑氏进了门。你瞧瞧前段时日她做了些什么事······幸亏烈儿寸步不让,不然,恐怕连咱们沧州这边也要跟着受牵连了。”

易氏想了想,道:“若不是高氏女,大嫂她也不会······唉,当初圣旨赐婚,伯母她老人家不也没办法!”

赵老封君把手上的龙手拐杖朝地板上戳了戳怒道:“借口,都是借口。她贪图权势才是真的,

易氏不解,忙问其故。

赵氏把前些日子京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讲给了儿媳听,并敦促她以郑氏为戒。

“她也不想想,此举一出,让还在西北的熹哥儿如何自处?还有她的亲生儿子将来如何做人?”赵老封君越说越来气,一脸鄙异地朝九柏堂方向瞥了一眼,“还想把主意打到老身这儿真当咱们齐氏一族,跟她们郑家一样,是篷门小户……”

知道婆婆素来瞧不上郑氏,作为晚辈易氏也不好接话,她趁机问起,上次来祭祖过宁国府四夫人。

“外头传言,她并没有送命,有人听见,说她及时逃脱了。峻哥儿还打算四处寻找呢!”

赵老太君猛然抬头:“你听谁说的?”

“还不是上回您送给侄媳的何婆子她们。”

赵氏闻言大喜,吩咐道:“明天一早你让人把她跟桃叶几个,一起叫这里来,老身要仔细问问。”

易氏恭声应了。

刚才她们提及的何嬷嬷,此刻正侍候在郑氏身边。

自打被一纸诏令赶出京城后,郑氏便开始一蹶不振。后来,齐峻见到霁月堂原先的几位仆妇哑得哑,老的老,不放心她们侍候在母亲身边,遂将原来竹韵苑的仆妇丫鬟,分成了两拔,一部分派到了母亲跟前侍候,另一拔照顾妹妹齐淑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