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这两名男子从里头又出来了,身上多两个行囊,面上呈悲恸欲绝的神情。
将军府的马夫,牵了两匹身形壮硕的良驹早已候在门口多时。
那两名男子翻身上马,定远将军府门口送行的一抱拳,拍着马屁股就朝东南方面疾驰而去。
谁知,到三天之后的傍晚,将军府门口又来名身手敏捷的武士,说是要求见齐三将军。
直到月上枝头的时候,那名武士也从将军府里出来了,朝着前日那两名男子离开的方向,追赶了过去。
到腊月中旬的时候,京城被铺上厚厚一层积雪。
此时的都城,早已不是半月之前盛世繁华的景象。
白茫茫的冬雪,将前几日还血迹斑斑的路面,给盖了个严严实实。
就在舒眉离开宁国府的那天夜里,京城里形势急转直下,高太尉的人马终于动手了。
当晚先是高家几名亲信的将领,在京郊西山大营发动了哗变。接着,五城兵马司内部也发生了激战。两边像是约好了般,几乎是同时行动的。
京城的百姓一觉醒来,外面已经变了天。高家不仅掌控京城内外大部分兵马,连紫禁城也被御林军团团围住。
接下来十来日,京城内外各派激战。
自从高派势力在军事取得暂时优势后,他们在六部的人马也迅速行动起来了。
高家毕竟在朝堂上经营多年,虽然中途不乏有人动摇过。可到了年初上元节过后,他们的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到最后,连霍派之前的骨干宋阁老都能临阵倒戈,其他观望骑墙派的文臣更不必说了。
就在齐峻动身返京的那几天,京里的百姓夜不能寐,不仅街道上血肉横飞,就算躲在家里,经常都有上门来抓捕政敌的。
血腥镇压下反抗的力量,高派取得暂时胜利后,京中局势慢慢稳定下来。
不到五岁的嘉建帝,在朝堂宣布禅位。过了十来天,前国丈三公这首太尉高世海,在紫禁城东边的太和殿,终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登基仪式。
就在高世海登基之时,将国号改为了“梁”。
没过多久,京中有人风传,江淮一带有人打起“诛奸佞,复楚朝”口号,纠集一帮力量,在南边起了事,高举起反对伪梁政权的大旗。说是替先帝复仇,剑指窃国大盗梁武帝。
♂♂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风雪归人
嘉建元年岁末,朝局一日三变,转眼间就翻过了年头。
从德胜门进入皇城时,仰头望着墙头变换过的旌旗。齐峻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失落感。
到底还是来迟一步,也不知府中家人可还安好。
虽然急于知道妻儿的生死下落,可临到揭开结果的这一刻,他又有些害怕。
有朱护卫在,她们应该能逃出来吧?!
况且还有林府的人代为照拂。
可如果安然无恙,为何连三妹都不知晓?!
她们若是没能逃出来,自己该当如何?
这一刻眼前这位曾经飞鹰走犬的恣意少年,到了家门口反倒不敢进了。生怕留给他的,是自己最不敢面对的结果。
齐府守门的苍头晏老伯,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过后,就再也没了声息。他好奇地撩开窗帘。只见自家府第门口,立着两位魁伟的青年人。
他瞧见那身形,觉得有些眼熟,正要出声询问。此时一阵寒风刮来,夹杂着的鹅毛大小的雪片,直直地朝他脸面砸来。
晏老伯只得放下窗帘避挡,待他起掀帘子再朝外望去时,那两抹人影又闪身不见了。
他不敢相信地揉了揉了眼睑,确实外面什么人都没有。
难道是自己老眼昏花,发现了幻觉。
怎会以为是四爷回来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随后就关紧了窗格,坐回椅子烤火去了。
京城通往永清的官道上,飞驰来一黑一灰的两骑,一路朝京郊大兴方向奔去。
骑着在马背上的尚武,紧跟在主子的身后,心底好生纳闷。
爷这是怎么了,都到府邸门口了,竟然也不进去跟亲人团圆非要连夜带他到大兴来。
虽然他也不愿相信夫人已经香销玉殒了,可连三姑奶奶为了她表妹阄出这么大的事,夫人哪能还活着。
三老爷说的没错,如今最紧要的是将太夫人和国公爷的孩子转移。不然,夫人死得就太不值了。
到达目的地后,两人在林子里转了一炷香的时候,总算找到了那座农庄的入口。
主要是大雪,将地面上原先的特征,都掩盖了起来。若是放在平日里,他俩早就进庄子了。
推开庄子的大门尚武险些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院子里一片狼籍,横七竖八躺着数具尸体。有两名是他见过的齐府暗卫,另外几名却不太认得。他们临死之前,手里拿着刀剑,一看便知这里曾发生过激战。
见到这场面,齐峻险些站立不稳。随后,他拼了命似地朝屋内冲去。
里面情形好不到哪里去,里面他们发现了施嬷嬷、柳黄和另一名不认识的妇人。
齐峻颤颤微微蹲下身子伸出手来在她们身上探了探,发现尸体已僵硬多时了。
从屋内跌跌撞撞冲出来后,齐峻就拐到了屋子背面。
“爷您这是往哪里去?”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尚武见爷像乱头苍蝇四周搜寻,心里不免困惑。
“帮忙把这水瓮挪开!”齐峻来到后罩房的左次间,指着屋里一口大缸吩咐道。
尚武伸出双臂,跟着他一起掀起了那重物。
水瓮挪开后,齐峻在原地揭起一块厚厚的木板。
尚武顿时傻了眼——原来那下面是一个地窖。
他心里不由一喜,以为她们躲在里面,已经逃过一劫了。
从洞口进去后,带着尚武,齐峻寻到地道口子那儿。随后沿着地道,他们一直朝前走去。
举着火把,从洞口出来时,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尚武只觉眼前一亮,地面上的皓雪反射着西边的残阳,刺得人眼睛生疼。
等适应那光线寻找齐峻时,只见对方取出随身的匕首,拨开洞口的积雪,在查看底下的痕迹。
这一看不打紧,尚武的心跟着也揪了起来。
原来积雪下面,有一大瘫血迹。虽然是几天前留下的。可能由于天气寒冷,后来又下了大雪。掩盖之下,平常人没谁会发现。
尚武随后就见到主子唇角哆嗦,用拳手狠狠砸了一下雪地,脸上的怒气恨不得立刻去找人搏命。
在地道口,齐峻留下记号后,带着尚武返回了庄子。将院子里几具尸体掩埋后,两人就朝城里赶了回去。
待郑氏从里屋迎出来时,见到了满脸愠色的儿子。
她脚下一滞,心虚地朝旁边的蔡婆子使了个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地出去了。
没一会儿,就有名年轻女子的声音,从齐峻身后传来:“四哥?他是我四哥?不对,四哥不是长这样的!四哥只比娆儿高许多…···”
齐峻艰难地转过身来,发现原来是他的幼妹。
齐淑娆目光呆滞,伸出手摸了摸她哥哥的胳膊,又扯了扯他的头发,嘟着嘴跟郑氏道:“娘亲,四哥怎会长胡碴的?他肯定不是四哥。”
说着,她挪动日近肥胖的身躯,蹭到母亲身边挨着她坐下。
齐峻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就听得母亲说道:“娆儿的样子,你算见识过了?为娘也是没法子。自从你走以后,府里发生了太多事情。打娆儿痴傻后,连太医都不常来了,为娘若不忍气吞声,只怕娆儿的病,一点指望都不会有了。”
“怎会这样的!”齐峻喃喃地问道。
郑氏叹了口气,说道:“兄弟妯娌不和,自古就是大忌。虽说你媳妇可怜,可她性子太要强了,本就不是世家媳妇的上上之选。当初,若不是你父亲坚持,为娘是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到底还是福薄夭寿之相。”
“对大哥的遗孤动手脚,母亲能忍,儿子也不会忍。舒娘哪点做错了?若儿子当时在京城,也是不会让那女人为所欲为的。”见母亲如今还是非不分,他顾不得人伦孝道,当即就反驳了回去。
被儿子一抢白,郑氏脸上有些挂不住。
只见她垂下头来,理清思路后重新开口:“那还能怎么办?四皇子遇害后,高家要对付咱们,根本不需花费什么力气。更何况,那女人如今有了公主身份。”
说话间,郑氏的语气也冷硬起来。
“公主又如何,难道还敢迫害齐家不成?咱们不做她家的官,不食朝廷禄米,离京还不成?”
见母亲还在强撑,齐峻忍不住想起临行前,他三叔父再三的交待。
没想到他会说出此番话来,郑氏开始怀疑他回京之前,跟舒眉早就见过面了,忍不住试探道:“你们兄弟又没有谁犯过事,凭什么要退让?这话谁叫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