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辣妹高嫁 (二十九楼)


  辣妹冷冷看着他。
  那瘦猴老油条一个,“这么难吃还想要钱?狗食都不如。”
  他说这话的时候都没想到边儿上那正吃饭的两人,那中年汉子冷嗖嗖瞟了他一眼。
  辣妹拎起一个正烧的红彤彤的炉子和一把火钳退到大门边儿,站在那里守着,对二丫说到,“二丫,我守在这里,你快骑马回咱们孟家冲喊人来,就说孟家冲的姑娘在镇上被人欺负。”
  二丫立马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刚出了门一想,她们哪儿有马骑回去啊,不对,这是辣妹在使诈,她正想着该怎么办,就听里面那个摞串的小公子说到,“你是孟家冲的人?”
  辣妹点点头,“嗯。”
  就听那小公子说到,“不用这么麻烦,扭了送到县衙直接打板子。”
  那瘦猴一听刚要跳起来指着他开骂,就见那小公子身边的中年男子身形一闪,手脚舞动,眨眼功夫,这三个无赖已经被制住按在地上,,一手一个,膝盖还跪着第一个的脖子。
  就见那人从怀里掏出一根绳子,三两下将三人困了个严实,拉着就出门了。
  “谢谢两位客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辣妹真诚的说到,又给那小公子拿了一把串串,他继续淡定的摞串。
  辣妹和二丫后来一直在猜测这两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因为像以往这样的情况,顶多是关两天了事,但这次听说瘦猴三人狠狠挨了顿板子,还勒令要还钱给辣妹,否则还要挨板子。
  青州城的骊山书院里今日正式上学的日子,各地的学子都络绎赶了回来。
  这骊山书院坐落在青州城东郊,占地占山颇广,书院亭台楼阁书塔错乱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远远看着建筑古香古色韵味十足,也难怪,这书院听说最早的雏形在大宋国开朝就建立了,历代都有官银拨下修砌,书院的师傅更是当朝隐退的文官。
  那中年男子和小公子一行骑马到了山脚下,巨大的牌楼上正是时刻都骊山书院四个字。
  “东西给我,你回去吧,月底房价再来接我。”小公子说着,接过汉子手上的瓦罐儿和一个包袱,头也不回的进了书院。
  一回到学舍他迫不及待的去敲隔壁的门。
  门打开,走出一个青衣的小公子,眉目如画,神情淡然,“何事?”
  小公子一看到开门的人顿时喜笑颜开, “齐天佑,你果然早到了。”
  “葵安,你找我何事?”他问到,一手上还拿着翻到一半的《国论》。
  “你在看书?那不打扰了,我就想看看你回来了没有。”葵安笑了一下。
  齐天佑刚要关上门忽然一抬眼就看到了他手上拎着的瓦罐儿,那瓦罐儿外面还套着草篓子,而中间夹着一张红纸黑字,写着两个清晰的打字“辣妹”。
  他立即伸手去拿那瓦罐儿,“这在哪儿拿的?”
  葵安有些奇怪他的举动,回到,“在回来的路上,双头镇上一个小铺子里,”看他盯着那瓦罐儿看笑着说到,“要吃吗,味道很不错。”
  齐天佑真的接了过去。房间正是骊山书院标准的学舍,床,书架,书桌,小圆桌,再无其他。
  天佑端了瓦罐儿放小圆桌上,打开盖子闻了下,香得陶醉的闭上眼,正是他熟悉的腊鱼腊八豆饭。
  葵安看他那样儿咯咯的笑了起来,“快吃吧,应该还热着。”
  确实,这瓦罐儿饭很保温,而且他们也是快马加鞭过来的。
  所以齐天佑这会儿吃刚刚好,温热。
  看他大口的吃着葵安依着胳膊看他看得入神。
  一直到他吃完她才不好意思的缓过神儿来,“瓦罐儿给我丢掉吧。”
  “我自己丢。”齐天佑抱了罐子躲过他的手,“晚上要点名,我们快去学堂吧。”
  “嗯,”葵安高兴的点点头,这才离开回来自己的房间去准备。
  辣妹自是不知道自己还要一个瓦罐儿进了大名鼎鼎的骊山书院。
  再说泸州城里,几家醉仙楼门口,大炭炉上架着方桌大的陶盆,里面鲜艳的汤料,浸满了各种菜串串,煮的咕咕冒泡,香气四溢,走在大街上过路的都忍不住侧目,有人好奇要了几串,当即吃得啧啧称赞,辣的又香又酥,回味无穷,越吃越想吃。
  一时间都知道辣妹汤料煮的串串香。
  王逸之听着几个掌柜报过来的销量点点头,“其他城的铺子也准备着开卖吧,另外可以卖小罐子的底料。”
  王贵笑着说到,“公子,辣妹姑娘怕是要更忙了。”
  王逸之也笑着点点头,眼前浮现出她忙得额头渗汗却十分欢快的样子。
  王贵又过来找辣妹要汤料,中间真只隔了十天的时间。
  上一次的一车连同辣菜儿一起结了足足十两银子。
  这还真让她大吃一惊,“这么多?”看着王逸之签名的字据她问到。
  “别人都嫌钱少,姑娘倒是嫌多,”王贵打趣到,又解释说,“卖的挺好的,泸州城的人都喜欢吃,平常百姓上街也买几串拿手上吃着呢,我家公子说了,另外几个城的醉仙楼也架锅卖起来,哦,对了,我过几天还来拉一车,你做些小罐子的,可以单卖汤料的,我家公子说叫你还贴上辣妹的招牌。”
  说完王贵跳上车驾马就上路了。
  辣妹拿着足足十两银子心中又惊又喜,如此这样的收益再过几个月她攒钱给家里盖新大瓦房的心愿很快就要实现了。
  三月份的时候天气暖和了很多,年轻人很多已经脱下了棉袄,换上了春装。
  辣妹和二丫也穿上了薄夹棉的襦裙。
  就是平常百姓人家也有出门去踏青的,青州城最多的就是山多,山上野桃树野梨树不计其数,红艳艳,白茫茫整片整片的。
  辣妹和二丫往年也回去孟家冲山上去玩两天,但今年是绝对去不成的,铺子里的生意太好了,那么一大圈的长条桌椅长长坐满,于是铺子外面也摆上了好几张桌子,春风暖阳下吃也很不错。
  不过天气转暖,这瓦罐儿饭吃的人便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来吃串串儿的。听到有人夸赞这串串做的和醉仙楼味道一样正宗辣妹也不解释,心里却很美,想着现在醉仙楼的串串香果然名声在外了。
  不想那瘦猴还真上门还那四十文钱了,看来这次老实多了,一套腿都瘸了,看来那次板子挨得不轻。
  他再看辣妹的眼神都一副敬而远之的样子。
  收了钱,辣妹拎了一个瓦罐儿饭给他,“拿去吃吧,我知道你也不是诚心的,明年我就要嫁到镇上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说我们几个姑娘家开个铺子容易吗?”
  硬话软话两头说,这瘦猴也连连点头,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儿。
  看着他一瘸一拐的走了,二丫呸了一声说到,“这种人还跟他啰嗦什么?”
  “唉,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他也是受人指使的。”辣妹说到。
  “啊,”,二丫大吃一惊,“谁指使啊?”
  辣妹这才细细说起,那前面面馆的老板娘和这瘦猴是有点儿沾亲带故的,再她也听杂货铺老板说了一嘴。二丫因为和杂货铺老板儿子定了亲,他以后就是二丫公公了,她反倒不好意思再去杂货铺子了,所以这些腌臜事儿自是没听说过的。
  “太气人了,那就这么算了?”
  “慌什么,自然有法子对付她,她最在意是是面馆的生意,咱就破她的生意,我问了她家租子七月就到期,到时候……”
  两人嘀咕半天。
  辣妹又把上次淑娴娘和面馆老板娘说她坏话的事儿告诉她了,不过时过境迁她应该也不会太生气了。
  不过说到淑娴娘二丫倒是说了个大消息,“我也是听我爹说的,他说咱村腊梅和赵文刚结亲了。”
  辣妹一下还没反应过来赵文刚是哪个。
  “哎呀,就是赵淑娴的哥。”
  “啊!”辣妹目瞪口呆。
  “这下有好戏看了,啥锅配啥盖儿,这龌蹉的都挤一个屋檐下了。”
  三月底的时候连着几天都是黄道吉日,到处都是吹锣打鼓结亲的。
  孟家冲的腊梅也在这时候嫁到了赵细弟家。
  腊梅娘还真是说话算话,整整十二抬的嫁妆,一时孟大头家和赵细弟家那个风光啊。
  三月底的时候辣妹又见到了第一次进铺子的那个壮实男人,皮肤黝黑,额头上一道刀疤。
  见到他辣妹很是高兴,很殷勤的招呼他们一行人进铺子吃饭,见那壮实汉子依旧锁着铁链连着马车上的铁皮箱子,就拿了饭食端到外面的桌子上,“大哥,在外面一边晒太阳一边吃一样的。”
  那壮实汉子似乎也对辣妹有印象,很温和的点点头,坐下用一只手吃瓦罐饭。
  正在这时从泸州城方向又来了好几辆马车。
  那些马车车厢上都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和鲜花,迎着微风飘摇。
  远远看着很是新鲜耀眼。
  每马车上插着“春江楼”的旗子,迎风飘扬。
  坐在外面吃饭另一桌的几个中年男人伸着头眺望,议论着“哟,今天有福气了,可以看到春江楼的花魁了。”
  另外一个汉子似乎了解,得意洋洋的说到,“花魁那排场大了,再说也应该站在花车上跳舞咱们看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