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辣妹高嫁 (二十九楼)


  “是啊,这梅雨季节你看房里漏的,黑毛过几年也要大了,咱们盖个大瓦的房子,黑毛以后说亲的时候都是新的,二十年不用修呢!”
  “那大瓦可贵了,我们毛村那窑上都烧不好。”赵毛氏说到,她在窑上干过,自然清楚,“听说镇前面那大窑上有,一块就要两个铜板,建三间房那光买大瓦也得快十两银子了,再加上砖,泥,灰,工钱”,赵毛氏摇摇头,想着每个四五十两银子转不过来。
  辣妹看她一副担心钱的样子,进去房子箱子里拿出五锭银元宝,足足五十亮。
  “啊!”一家人惊了。
  看着家人又惊又喜的样子辣妹真的觉得这几年自己累死累活的忙碌也是值了。
  虽然铺子里生意好每月也挣了有七八两的纯利,但又要给二丫分点,又要给芳草开工钱的,每月也就攒下五两银子,但那汤料钱辣妹每月就能得十几两银子。
  “趁我和喜妹都还在家里把新房子起了,以后下雨刮风的免得还惦记着家里。”
  一句话说得赵老爷子眼泪都掉了下来,“好孩子,好孩子啊!”
  赵秀才夫妻也点点头。
  “娘,你懂得这些,这月你就去镇里窑上先把大瓦青砖的都订了吧,选个好日子咱们七月就动土。”
  这一晚上赵家人个个都没合眼,心里那个兴奋,要盖新房子,天大的喜事啊。现在这屋子还是赵秀才小的时候建好的,也好些年了,中间还修了好几次,小青瓦容易破,炸个鞭,丢个石头都能碎了,一到下雨天家里漏个接水的盆子到处是。
  这下建新屋子,住着敞亮的大瓦房,那是怎样的舒服,怎么样的风光。
  赵秀才家要建大瓦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孟家冲。
  本来就觉得辣妹在镇上赚了不少银子,现在更是觉得辣妹是个摇钱树能挣大银子,当初那个看中辣妹要做儿媳妇的孟村长这会儿更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对的,连着几天对自己女人孟李氏没什么好脸色。
  这孟李氏越想越生气,又眼红赵家的,这一下便回了她娘家李村,她弟媳妇是吴村的姑娘嫁过来,又跟着弟媳妇一顿嚼头,说辣妹能挣那么多银子谁知道这钱干不干净的。
  那李吴氏回了娘家又是一阵瞎编排的,这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吴青娘耳朵里。
  她心中自是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乡下盖个房子顶多三十两银子,也不算多,想当年她买这镇上的两间地基也花了二十两的。
  可到了中秋节吴青去赵家送了中秋礼回来她就大吃一惊了。
  “那都是大瓦,两个铜板一块呢,又大又厚实,直接在上面炸鞭一点儿痕儿都没有,买的都是上等青砖,结实着呢,那木料都碗口那么粗的大树……”
  吴青兴高采烈的说着,他私心里觉得丈人家出息了,他这个女婿脸上也有光的,而且她娘应该也会高看辣妹,不再觉得她是个乡下穷丫头配不上自己家。
  可他真是不了解女人心,他娘想的却是和他背道而驰。
  吴青娘想着这盖新房子的钱最少得五六十两吧,这银子肯定是辣妹开铺子挣的。
  既然辣妹和吴青已经定亲了,那这挣的银子就该是自己家的,现在却给赵家盖了新房子,还是那么好的房子。
  她心中那个气恼啊,可恨辣妹胳膊肘向着娘家,更加气恼儿子鼻子被人家牵着走,这亲硬生生拖了两年。
  若是早成亲了,这笔银子肯定就是自己家的,现在要盖新大瓦房的就是自己家的了。
  抬头看看这住了十几年的旧房子心中更是窝火儿。
  本来赵秀才家要盖房子动土之前按习俗一要告慰祖宗灵牌,二要告知左右上下邻里。
  其他都好说,就左边高志家有些不舒服,深怕赵秀才家的屋脊做的比自家高。
  左青龙右白虎,右手边房子盖的比自家高那就是凶。如今听说要还要盖大瓦想着这肯定是要比自家屋脊高了,可人家有钱要做高你也奈何不了。
  因着以前两家因为后屋排水沟的事儿有些不爽利,赵秀才和赵毛氏有些恼了他家的。
  三毛只好说动自家上人去找赵老爷子。
  赵老爷也是个善心的人,一口答应下来,但也要他退一步,把后屋的排水沟让不出来,不然水排不出去,前面房子还得烂地基。
  所谓邻里就是这样,互相依存又有利益矛盾,但最终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还是和谐为上。
  但孟家冲和隔壁几个村子多少有人眼红赵家的。
  辣妹也不管有些眼红病的人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反正是放话了,屋子上梁那天村里人只要来庆贺都管一顿饭。
  所以八月底九月初房子上梁的时候,赵家那叫一个热闹。
  本村的人,毛村的亲戚,李家村的亲戚都来了。按规矩,亲戚来是要带礼的,毛村赵毛氏的娘家父母,两个兄弟都来了,挑着很实在的两担柴,又带了很多肉啊面啊过来做发糕。这算是吉礼,放了鞭炮。
  李家村的几个舅舅扛着长竹子,挂着几根柴,寓意发财节节高。
  村里人自然是过来唱贺,等着上梁的时候发喜糖,孩子们都留着口水等了好些时日的。
  都等着上梁仪式了。
  这一天对于建房子来说是大事。
  屋子里里外外都贴上大红对联。
  堂屋正中间摆着方桌,上面供着一对古钱币,一双新红筷子,五色新布条用红线捆到一块香木上,还有猪头,一炉香,三杯酒。
  桌边满满一箩筐大白面馒头,都点着红。
  赵秀才一早起来洗头洗澡换上纯白的内衣,外面套着传统的青衣长袍里,站在屋子正中。
  屋脊的主梁上系上香木,挂着写着“紫薇高照”四个大字的大红布。
  好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腰上扎着红布带子,脸上涂着红,手上紧紧拉着抬主梁的粗麻绳。
  主梁的先生,双手拿几炉香,出门敬了四方神,包邮家宅安宁人畜平安,再回到大门口,开口唱诺祭梁。
  “脚踏楼梯步步高啊!”“喜啊!”
  ……
  一句句吉祥话儿,一唱一答。
  先生对着主梁一句唱腔一鞠躬,拉主梁的小伙子随着唱腔的号子便拉起主梁一节,而泥瓦匠,木匠跟着对主梁一鞠躬。
  主家男主赵秀才便一跪一拜一敬酒。
  直到主梁终于上好。
  这时从梁上悬下一个箩筐,里面装着木屑裹着喜糖。
  女主人赵毛氏接下箩筐出来分喜糖……
  辣妹喜妹黑毛都穿着红衣服发馒头发糕给亲戚……
  中午就在院子里开的八大桌席面儿,那叫一个喜庆。
  隔壁二婶子带着娘家两个个弟媳负责主厨,就在院子墙角垒的临时大灶,敞开了做席,一碗碗的鱼啊肉啊的往桌上端。
  赵家这次在赵家村算是露脸儿了。
  赵毛氏的娘家看着闺女嫁过来哭了这些年,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也是极高兴的,坐在主桌上一脸的自豪。
  李家村的亲戚看着自然是心里酸溜溜的。她们没坐在主桌上也没什么好挣的,本来想借着辣妹挑下事儿,可人家忙的都没过来招呼她们,还是赵毛氏过来安抚的,自是也心里有数的。
  主梁一上,再就是上瓦涂灰那就快的很了。
  九月中旬就差不多完工了,建成了,男主人亲自去梁上取下祭梁的红布,这屋子算是建成了。
  一家人在堂屋方桌吃了第一顿饭,赵老爷子和赵秀才看着敞亮的房子心里那个感慨啊。
  生活越过越红火,家人也甜甜蜜蜜,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晚上赵秀才自是喝多了,赵老爷子因着身体的原因倒没多喝。
  他的房子还是在西厢房后房,但比以前的房间大了很多。辣妹送了他回房,他还拉着辣妹的手不放,眼里老泪纵横,“爷爷高兴啊!高兴啊!”
  “孙女没早点叫爷爷享福。”辣妹看着眼前的爷爷,两鬓早已斑白,风吹雨淋的农耕生活让他的面容沟壑纵横,这就是小时候在自己失去亲生母亲之后日夜照顾自己的亲人。
  初来这个世界,三岁的自己那么弱小,父亲因母亲去世深受打击,整整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是爷爷在自己茫然无助的时候温言呵护,也是爷爷在自己深夜惊醒的时候安抚自己……
  现在爷爷真的老了很。
  “再挣的钱自己好好攒着给自己当嫁妆。”
  辣妹点点头。
  一晃又到了年底,辣妹和吴青的亲事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开年还是嫁了吧,再不嫁别人都背后编排我,说我这个后娘看你挣钱了留着这个年纪还不放人的……”
  赵毛氏说得一脸的无奈。
  她娘毛老太太前些日子也和她说体己话儿,“女啊,你那大女儿还是要早点嫁啊,咱们村都有人背后说我贪便宜好处呢,说我教的好闺女这是要把白得的会挣钱的女儿留在家里当摇钱树使了。再说了,现在这新屋子也建了,再攒点钱过两年把喜妹也嫁了,你们一家四口好好过日子。”
  赵秀才也说到,“也是,你年纪也不小了,人家这岁数早当娘了,开年你就嫁了,再等一年喜妹也嫁了,早嫁过去早当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