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辣妹高嫁 (二十九楼)


  那东家就一个落脚儿子,今年刚好十五岁,开年满十五进十六,说起来还要比二丫小一岁。
  “我爹说了,小一岁也好,先定亲了,结亲就再缓一两年,总得等喜妹大点儿了,我哥的亲结了我再嫁。”
  “嗯,那倒也是。”
  辣妹是真心替二丫开心,那东家杂货铺老板人很和气,家底也殷实,就那么一个儿子,说是性格也很温和,又没有老婆子,二丫嫁过去就是老板娘了,铺子都是她的。
  “哟,到时候你不是我铺子东家了,”辣妹想到这忽然打趣起二丫来,“东家奶奶,到时候可得别催我交租子啊……”
  羞得二丫满脸通红追着辣妹要打……
  

☆、欢喜

  36 欢喜
  吴青大年初二来拜准岳父岳母年。
  他来的特别早,似乎怕辣妹一早去李村拜外婆年了。
  “今年来得真早啊!”辣妹笑着问他。
  吴青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不知道辣妹是说他这天起的早还是提前初二就来了的意思。
  可眼前的少女巧笑嫣然,穿着湖蓝色的对襟长袄子,怎么看怎么好看。
  “我一会儿要去李村外婆家拜年,你去不去?”
  辣妹一边装带去李村的拜年礼物一边问他。
  吴青喜出望外,“我能去吗?”
  “当然,定了亲你也可以喊一声外婆了。”
  辣妹说的一本正经,吴青心中却是狂喜,面上笑开了花儿,一把拉过辣妹的手,“我跟你去。”
  辣妹抽出他拉过去的手,曲眉低声喝到,“别拉拉扯扯的,我爹妈就在门口。”
  吴青脸一下子就红了,低着头。
  辣妹扯扯他袖子,“走吧”。
  他赶紧笑呵呵的和赵家人告辞,跟着辣妹屁颠屁颠的走了。
  两人走在路上孟家冲的人都唱贺着新年好,见两人成双成对的一些人也跟着打趣,辣妹坦然得很,反倒是吴青不好意思了。
  还真是个脸皮儿薄的,辣妹想到,和他那老娘还真是天差地别啊。
  李老太太一早在家等着了,三个舅舅舅母今天也破天荒的在家里候着,几个丫头都一流顺的在家待着。
  辣妹一进门就看到李老太太穿的还是她前年给的料子做的那件袄子,而去年年底给的黑绒面儿的料子到了三舅舅身上。
  辣妹叹口气,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外婆,新年好啊。”辣妹堆着笑脸拜年,吴青上来就是行跪地拜年礼。
  “哎呀,这就是我那外甥女婿吴青啊,真是个机灵的伙子。”李老太太欢喜到。
  辣妹又不咸不淡的喊了三个舅舅舅母,几人都堆着笑殷勤倒茶,这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儿。
  三舅舅一副苦瓜脸,一坐下就开始诉苦,说话酸溜溜,“辣妹啊,你这好了,都到镇上享福了啊,可怜舅舅一家在这山沟里饭都吃不饱啊。”
  二舅舅倒是不同嘴脸,一本正经的关心口吻,“辣妹啊,别累坏的身子,表妹们都大了,能干得很,带去帮帮你不是挺好的!”
  辣妹笑笑也不说话,那了带来拜年的篮子,里面一双给李老太太的棉鞋,一双单鞋,还有两斤猪肉,一封糯米糖糕。只管和李老太太说些贴心话儿,又剥了糖糕喂老太太吃。
  边儿上三个舅母看得各怀心思。
  回去的路上吴青不解的问到,“你既已打算挑一个表妹来铺子里帮忙为何又不挑明说?”
  辣妹淡笑到,“挑哪个都得罪另外两个,先看看再说。”
  其实辣妹是想借此事敲打敲打三个舅母对外婆好一些罢了。吴青和他母亲从小就单独生活,没在村子里经历这些女人婆婆妈妈的事儿,她也懒得和他细说。
  回去的路上和吴青快要分开道别,一个回孟家冲,一个回双头镇,看吴青一副舍不得样子辣妹笑起来了,“过了正月十五我就要去镇上开铺子了,还怕见不到面?”
  吴青私下看看,这会儿正没人,便想去拉她的手,辣妹顺势在他手心里放了一个小东西。
  吴青一看竟然是一个银戒指,足有一两银子。
  “戴上试试,看合适波”,其实辣妹也就这么一说,这古代的银戒指都是活口的,银子本来就软,大了捏一捏缩一下就紧了,小了撑一撑也就大了。
  吴青欢喜得不得了,看着手指上的戒指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看他那么高兴,辣妹心中淡淡的欢喜,淡淡的欣慰。
  本来吴青去年年底晚上下了工就去给辣妹帮忙,他娘老是唧唧歪歪,无非是吃醋儿子帮着媳妇,二来也是眼红辣妹生意好赚了银子,以前那个穷酸的村里丫头现在比他们娘俩挣的都多,心里多少不舒服,嘴上肯定是说又没给吴青工钱的。
  所以这次吴青一回家就把银戒指给他娘看,“辣妹送的,以后可别再张口闭口人家没给一文钱的啊。”
  吴青娘看着那银光闪亮的戒指眼都亮了,问到,“怕是有一两多的银子啊!”
  吴青赶忙一把捂住手,“这是辣妹送我戴手上的。”
  吴青娘白了一眼,“老娘存钱还不是为了给你娶媳妇儿。”
  “没月工钱不都是你领去了的。”吴青嘀咕着赶紧开溜。
  初八的那天喜妹神秘兮兮的在辣妹耳边嘀嘀咕咕一会儿,辣妹眼珠子一转,“真的?走,咱们也去看看。”
  两姐妹带着黑毛赶快往二丫家去。
  果然,二丫家堂屋坐了个年轻小伙儿。
  辣妹一本正经的问赵大,“叔,你家来客人了,我找二丫。”
  嘴上说着眼睛望着那人滴溜溜打转。
  这小后生看着挺斯文的,相貌清秀,坐在那里看着就秀气,身上穿了件浅白色的长袍子,有点单薄,但胜在气质恬静。
  进了西厢房,二丫果然在里面扒着门缝偷听外面说话。
  “听斯文的小后生,以后可别欺负人家哦!”
  “去你的,死丫头片子。”
  两姐妹和二丫一起又是一阵嘻笑打闹。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都正月十五也过了。这年也过了,月也过了,就要开始收心干活儿了。
  辣妹挑了正月十八的吉日开铺门。
  所以前一天就在家里熬汤料。
  说起这汤料的秘诀还要说起她的上辈子了,她本就是做小吃起家的,那时候自己和丈夫一起经营一家麻辣烫小吃店,起早贪黑的忙碌,现在想想上辈子也就那时候是快乐的日子,后来做大了,加盟了,她又怀孕了,生了孩子便在家相夫教子,最后一切就变了……
  想到这些辣妹苦笑一下,还想这些干啥,这一世她命不由人。
  串串香要想好吃汤料就是关键。辣妹的秘方很特别,就是熬制的过程很复杂很麻烦。
  一大早赵老爷子和喜妹就帮着洗配料,姜蒜桂皮八角腊八豆,霉豆豉,都切成碎沫,磨成粉备着。赵老爷子把灶堂火烧的旺旺的,后面大锅里猪筒子骨,黄牛骨,鱼头,鸡架,放一大锅清水慢慢熬。前面架炒锅,放香油一样样的开始大火翻炒。
  最后的重头戏就是炒辣椒。
  “好香啊,姐,这也是你看书上学的?”喜妹看着锅里炒的香喷喷的问到。
  “是的,有空你也多看看书,长长见识对你以后有好处。”
  赵老爷子不解地问到,“辣妹,这汤料大酒楼也也找你买?”
  “是啊!”辣妹笑着说到,“爷爷,别小看了这汤料,这可是秘方,菜串串哪家都一样,但只要我做出来汤料的味道好吃些,那煮出来菜串串的味道自是好吃些,别人自然只能找我买底料了。泸州人爱吃辣,口味又重,可喜欢吃这串串了,我铺子里串串卖的都是泸州人,他们一个人十几串的吃呢!”
  等到熬好了,辣妹摊凉了便往一个个的瓦罐儿里装,这次瓦罐比做辣菜儿的瓦罐大很多,想着一罐子煮一大锅熬个三两天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算成本差不多要半两银子了。
  不过也就是买骨头熬汤的钱和买芝麻香油的钱,其他的配料都是自己家种的。
  辣妹想着不知道王逸之拿去一罐按什么价钱给她,她不能亏本但也不想多要,只希望泸州城的醉仙楼能大卖。
  第二天赵老爷子用牛车拉了一车子的坛坛罐罐去镇上。
  铺子开的也就前两天闲一些,到了第三天路上骑马,骑驴,坐马车,拉车的,步行的都多了起来。
  于是辣妹和二丫也忙了起来。
  第二天午时快过的时候,王贵从青州城赶着双驾大货车来了。
  辣妹刚忙完一拨客人,一看是王逸之的手下王贵,也算是熟人,很亲切的邀他进来歇脚,给他喝汤吃瓦罐饭的。
  “辣妹姑娘,汤底料都准备好了吗?”他一边狼吞虎咽的吃饭一边问到。
  “好了,装了三十来罐子,应该够一个月的量了。”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十来天都不够。”
  “啊,这么快吗?”
  “你不知道泸州城里的五家醉仙楼门口都架起了大口炉子大口锅的,看来这次公子是真要把这串串香做起来呢!”
  听王贵这样说辣妹也很是高兴,拿了一把串串给他,“你吃吃看好吃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