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女状师 (停歌月上)


  “《唐诗纪事》中又记载,唐末一个叫崔护的人去长安郊外踏青,因为口渴便向一位住在南庄的少女讨些茶水解渴,二人一见钟情,然而崔护却未直接表达心意便离开了。后来隔年又是清明,崔护故地重游,那位小姐却因为思念他而香消玉殒。崔护悲从中来,便题诗于左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题都城南庄》也因此流传千古。”
  杨清笳讲完,微微叹道:“情一物,的确难以预料。”
  外面赶车的齐师傅听见了,忍不住插嘴道:“女儿家就老老实实嫁人,嫁了人以后老老实实过日子,像东家讲的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自己受苦。”
  霁华听得正起劲,忍不住回呛道:“赶你的车吧,大叔!”
  杨清笳苦笑一声摇摇头,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又过了约莫盏茶,一丝困意涌上时,却听霁华有些犹豫地问:“小姐,道士是不是……真的不能成亲啊?”
  杨清笳闻言张开眼,看了她一眼,回答道:“道士也分很多种,有的能成亲,有的不能成亲。”
  “那他是哪一种呢?”
  她反问:“你希望他是哪一种?”
  “我当然希望他……”霁华话说到一半儿,发现对方正面带揶揄地看着自己,便脸一红闭上嘴,不再说话了。

☆、第171章 传话

  回城后,杨清笳直接送人去了大夫那儿。
  大夫说这人肋下有条长约一寸的伤口, 虽不致命, 然而流血过多, 又在雪地里受了寒凉, 故而情况不容乐观, 眼下堪堪保住命, 还得多多静养以观后效。
  杨家只有两个女眷,也不方便收留照顾,故而杨清笳给大夫留下了足够的银两,将人暂时安顿在了医馆。她告诉对方, 如果人醒了,可以着人过来杨家知会一声。
  大夫瞧她出手大方,又是京城有门有户的人家, 不像骗诊费的, 便一口应下了。
  霁华却是一步三回头, 一副恨不得在医馆住下的模样。
  杨清笳料想这丫头没准儿真是动了春心,然而对方却是一个重伤昏迷, 身份不明的道士,也不知这对她是福是祸。
  霁华三天两头往医馆跑,很多事便需要杨清笳亲力亲为。
  她刚打扫好院中的积雪,就听见有人梆梆敲门。
  那人敲门十分用力,没有片刻的停歇,像催命一般。
  杨清笳扔下扫帚前去开门,门外是一个瞧着十五六岁的少年。
  “有什么事吗?”她问。
  那少年梗着脖子, 直直问道:“你姓杨吧?”
  杨清笳点了点头。
  他呲牙一乐,开口便道:“你给我二两银子。”
  “什么?”
  “有人让我给你捎一句话,他说这句话值二两银子。”
  一般人遇见这种事,定会将对方当神经病轰打出去。
  然而杨清笳不是一般人。
  她这小半生遇上的奇奇怪怪,不能以常理度之的事情,实在多不胜数。
  所以杨清笳并没有对这个莫名其妙又很是无礼的少年发火,反而配合地问道:“是什么人让你带话给我?”
  少年回答得言简意赅:“一个男人。”
  “什么样的男人?”她追问。
  那少年却道:“我又没和他见过面,我们俩一直隔着一扇门,他只说让我来找你,告诉你一句话,我就能得二两银子。”
  杨清笳听罢,上下打量他一眼,问道:“那你又是什么人呢?”
  少年侃快地道:“倒夜香的。”
  “那你在什么地方见到的那个让你传话的男人?”
  “应该是在一个大宅子里,我是闭着眼睛被带进去的,怎么会知道是什么地方?”
  杨清笳观察那少年的神色,倒不似作伪,而且他若说谎,也不可能捏造出这么一个奇怪复杂的谎言。
  可他若说的是真话,究竟什么神秘的地方,连一个进去倒夜香的眼睛都要被蒙上,又是什么人会隔着一层门,让他传一句话给自己。
  那少年见她若有所思的模样,有些不耐烦地道:“你都问了我这么多问题了,到底还要不要听那句话?不听的话我可就走了!”
  杨清笳想了想,从袖口摸出二两银子递给对方:“他让你给我带什么话?”
  那少年见了银子连忙接过,立马开心了起来,道:“用心出绣。”
  杨清笳一脸的疑问,有些后悔自己给钱给得太快了:“这是什么话?你没记错吗,什么叫用心出绣?”
  “我哪里知道,我又不识字,隔着一层门,那人就说了一遍,还有人在一旁看着,我又不敢多问,估计是让你多做绣品吧?”
  他敷衍地说完,便一溜烟儿地跑了。
  拿二两银子换了没头没尾,语焉不详的四个字,霁华回来听说后不由埋怨自家小姐。
  她道一向顶顶聪明的杨清笳,这回怎么干了这么蠢的一件事。
  这么荒谬的把戏,就算隔壁一个大字都不识的王婶,估计都不会上当。
  杨清笳虽然嘴上没与她争辩,然而心里却隐隐有一种不祥之感,她不断念叨这四个字,希望能破解出蛛丝马迹。
  然而这谜题实在太过刁钻,即便是她,一时间也毫无头绪。
  霁华瞧杨清笳坐在书房里,蹙眉深思的模样,好笑道:“小姐你可别想了,根本就是那混混儿糊弄你。”
  杨清笳闻言揉揉太阳穴,转而问道:“那个道士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霁华有些雀跃道:“大夫说他伤情已经稳定了,中间还似乎醒过一次。”
  “他伤得不轻,这么快就能醒,也算是底子不错了。”
  霁华道:“可不是!瞧他单单薄薄的模样,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杨清笳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副风水画,状似无意地道:“我们尚不知这人底细,你中意归中意,切不可全抛一片真心。”
  霁华闻言面色一红,这会却没有反驳,只嗫嚅道:“我知道小姐是为我好,我明白的。”
  杨清笳点了点头:“你也不必急,我明日再去医馆那边看看,若那人醒了,也好问问前后缘由。”
  “嗯,我听小姐的。”霁华应承道。
  墙上那幅风景画,已挂在书房多年,杨清笳方才本是无意间端详几眼,却突然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
  霁华连忙问:“小姐,怎么了?”
  “我明白‘用心出绣’是什么意思了!那个男人让那孩子给我传的话,应该是——”她指了指墙上的那幅画旁边的一行题诗:“‘云无心以出岫’,那孩子没读过书,又不识字,那人隔着门只对他说了一遍,估计速度又快,所以那孩子才记错了。”
  霁华闻言道:“小姐,你这么说倒是挺有道理。可那人平白无故让人给你念一句诗干嘛,难道这诗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
  杨清笳也不甚明了。
  这不过就是一句普通的田园诗,她琢磨来琢磨去,都未能解出其中深意。
  次日上午,杨清笳去了医馆。
  大夫一见她过来,立刻邀功似地道:“姑娘来得正好,这人刚刚已经醒了!”
  杨清笳笑道:“曾大夫果然医术精湛,多谢了。”
  曾大夫面上得色一闪,随即谦虚道:“救死扶伤乃老夫本分。”
  “我能否进去探望一下?”
  “人在里面,你请吧。”
  “好。”杨清笳应了一声,便抬腿走进了里屋。
  那道士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面上恢复了些血色,正仰面躺在床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见杨清笳径直走了过来,赶紧将露在外面的胳膊和双脚全都藏回了被中,眼神十分拘谨。
  “你感觉如何?”她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开口问。

☆、第172章 道士

  “还、还好。”他一说话,想必牵动了伤口, 眉头不禁一皱, 问道:“是姑娘救了贫道吗?”
  杨清笳道:“我们从郊外回来的路上, 恰巧看见你躺在雪地里不省人事, 于是便将你一同带回了京城医治。”
  那人听罢便要起身给杨清笳道谢, 后者赶紧阻止道:“你肋下有伤, 切不可妄动,还是静养为妙。”
  他被杨清笳隔着被子按住肩头,起身不得,只能躺着道:“多谢姑娘的救命之恩。”
  “你要谢, 就谢待会儿过来的那个小姑娘吧,她倒是十分担心你。”
  霁华照顾他时,这人基本上处于昏迷之中, 也不曾见过她, 现下听杨清笳如是说, 不解何意,便点点头。
  “贫道那身道袍……”他想着自己总不能一直躺在床上, 便试探地问道。
  杨清笳回道:“你那身道袍在雪地里滚过,又被划破,八成已经被大夫扔掉了。”她道:“过一会儿,我让那个一直照顾你的姑娘将新衣服带过来,你暂且将就一下。”
  “多谢恩人,还不知恩人高姓大名。”他问。
  “不必客气,鄙姓杨。”
  “另外那位姑娘……”
  “她与我同姓, 名叫霁华。”
  那人打听清楚,便自报家门道:“贫道法号东辕子。”
  杨清笳问道:“不知道长何处清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