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茗羞得低下了头,她原以为发生昨晚的事后,太后不会再喜欢她了,照今日的情形看,太后和王爷都未因为昨晚的事而不高兴。“是,庆茗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
“去吧,你也见见王府的下人,我就不陪你了。”张太后说道。
景夏扶张太后回房休息,她守在旁边点燃了炉鼎里的香料,后又换了插在花瓶里的鲜花。“你大嫂快生了吧?”张太后揉着太阳穴问景夏。
“是,就这几天了。”景夏回道。
“你回家看看吧,告诉你爹这些时日小心些,最好别出门。”张太后说道。
景夏心知景狄是扳倒李太后和小皇帝的一张重要大牌,所以在这个时候会更加小心。“是,奴婢明白。只是……奴婢的外婆舅舅们还在乡下……”
“楚王已经安排他们搬家了,也有人保护他们,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张太后说道。
“谢太后。”景夏跪拜着谢道。
景贤亲自到王府来接景夏,又到集市买了补品回家。景贤要当爹了,既兴奋又不安,整日忙上忙下,今日才得了空来接景夏。
“大哥,我看你比大嫂还紧张。”景夏听景贤碎碎念后调侃说道。
“我这不是担心吗?看着她的肚子我就觉得心慌,担心她和孩子。”景贤说道。
“大哥,你放心,家里不还有爹吗?爹的医术那么高明,不会有事的。当年在永安镇,爹给多少孕妇诊过脉?接生婆爹也找好了,你就放心抱孩子吧。”景夏笑着说道。
回到景家的时候,楚月依旧挺着个大肚子到门口来接她。景贤见了连忙上前扶住她,苛责道:“怎么还下床乱走?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我很好,孩子也好。你不能总让我躺着,我就想下床走走,不然闷得慌。再说小夏回来了,不能不出来吗?”楚月说道。
“可别赖在我头上哦。”景夏笑道。这两个还真是让人受不了。
当夜谢行远到景家做客,亲自提了五千两银子来谢景狄。
景狄看到衣冠楚楚的谢行远,当即就愣了一下,忙笑道:“当年老夫不过开句玩笑,世子不用当真。”
“当年景先生说的是玩笑话,可我却不觉得。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五千两只是小小敬意,我不喜欢说空话。我都来了,难道景先生还不让进门?”谢行远笑说道,他并未称景狄的真姓,依旧称呼为景先生。
景狄不安的笑了笑,说:“哪里哪里,世子请进。”
谢行远让家丁将五千两银子抬进景家,自己跟着景狄到了大厅喝茶说话。楚月正在楼上练字,景夏正拿着本书读给楚月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听,李珍娘急急忙忙的上来,对她们两说道:“谢公子来了,还抬了两个箱子来,说什么是当年的诊金。”
“娘,谢公子就是当年住家里养伤的王富贵,他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当年他没透露身份,走的时候还牵走了家里的骡子,拿了五十两银子。现在他有钱了,当然是来付诊金的。”景夏放下书本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中午我们吃什么?镇国公府的世子,要是吃得太平常了会不会被嫌弃?当年我们没亏待他吧?”李珍娘说道。
景夏上前挽着李珍娘的手臂,说:“娘,你不要多想,当年我们一点儿也没亏待他。再说是爹救了他,如果没有爹,说不定他连尸骨都找不到了。至于中午吃什么,就做您最拿手的菜。他知道咱们家世普通人家,不会嫌弃的。”
“是真的吗?”李珍娘还是有些焦躁不安。
李珍娘担心亏待谢行远,中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招待谢行远。景贤是谢行远的手下,自他来之后一直陪着说话,说了朝廷中的局势,也说了西北和南边的战事,说到李太后和皇帝回京之事,他说楚王派了许多影卫守在景家周围,在一切还没了清之前不要出门,尤其是景狄。
景贤还不知道景狄的真实身份,但他能确定景狄从前做的都不是光明正大的勾搭,而且还和李太后有关。所以在楚王和谢行远面前,他永远都不会露出光芒,只做个本分的小将即可。
“多谢世子提醒,老夫明白。”景狄说道。该来的还是回来,想打景贤现在的处境,只希望不要连累了这孩子才好。
“至于小贤,以后我会多帮着他,景先生大可放心。”谢行远说道。
“如此老夫在这里给世子磕头了。”景狄激动得老泪纵横,激动得给谢行远磕头道谢。
谢行远忙将景狄扶起来,说:“晚辈承受不起,我这么做,也算是还景先生当年的救命之恩。”
正午用饭时,景夏未去见谢行远,她陪着楚月在楼上用。正午他们之间的谈话,她在送茶水的时候也听到了一些。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楚王早早的了结当年的事,当了皇帝好好治理天下,放他们一家回永安镇。
“你都没话对我说吗?”景夏正拿着剪刀剪茶花上多余的枝桠,冷不丁的被谢行远这么一吓,手里的剪刀掉在地上哐当一声响。
“世子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站在我身后,我觉得我没什么话好说了。”景夏尴尬的捡起地上的剪刀说道。
“好了对不起,是我的错。”谢行远笑着道歉说道。
想不到谢行远会道歉,倒让景夏觉得自己太小心眼了,“多谢将军帮我哥。我知道我爹过去不是好人,当年他也得到报应了。这么多年过了,我相信他是诚心悔过。还请世子在王爷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人能活着就好。”
“如果我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哪还算镇国公府的世子?你尽管放心,有我在你哥哥就没事,你家也会没事。”谢行远保证说道。
“真的谢谢你。”景夏诚心说道。
在景夏回景家后的第三天,楚月在亥时平安生下一个男婴。景贤抱着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手忙脚乱的抱着孩子傻笑。景狄给取名为景明,希望他一辈子都光明正大的活着。
景明的洗三礼之后,西北的胡虏又卷土重来,楚王命谢行远带兵到西北平乱。景贤也收拾收拾后依依不舍的换上戎装上了战场。
南方有乱民起义,楚王安排好京中的一切后领兵去了南方招安。景夏回到王府伺候张太后,南北方都不安宁,京城中的气氛也不稳定,尤其是李太后这个喜欢来事的女人进京之后。
众臣开始上朝后,李太后发落了好几个大臣,但有镇国公撑着,李太后还不敢定他们死罪,只能将那波人关进大牢。
随着楚王的名声越来越响,加上他得民心,小皇帝在皇位上坐立不安,时刻担心自己的皇位被楚王抢,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定楚王的罪。
景夏现在是张太后身边的贴身婢女,李太后不敢拿她怎样。但想到她的家人在京城,就想从她的父母嫂子下手。
夏日夜晚干燥,打更人更打过更后没多久,景家住的那条街就起了大火。幸好发现及时,大火被扑灭,只烧了三间民宅,景家只有柴房未能幸免。
景夏闻风回家,得知一家人都平安无事后才安心。张太后知道此事后又在景家周围布置了更多人手。景狄在将来的作用极大,她不想景狄现在出事。
谢行远带着大军一路向西,将胡虏赶出徽朝国土一百里。南边楚王已经将乱民的起义头领拿下,他手下的那些人已经招安成功,只要剿灭残余的顽固势力,便可班师回朝。
西北大军即将回京,楚王也将回归,李太后和小皇帝越发的不安。如果不先发制人,死的人一定是他们两个。
在这个节骨眼上,景夏更不敢放松警惕。王府已经不止有一起闯进刺客,景家也已遇敌多次。李太后现在是急得跳墙的狗,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什么事也做得出来。
王妃在楚王走后两个月被诊出有孕,张太后借此闭门谢客,也谢绝了李太后的召见,专心在王府管好楚王的后方。
对于李太后的威胁,张太后也不惧怕,楚王在京城多年,早把京城变成他的地盘,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更何况李太后还不算强龙。张太后很明确的警告李太后,要是她敢弄出什么幺蛾子,只要她一封信送出京城,李馨媛太后的位置也别想坐了,反正现在天下的军队都握在她儿子手里,只要她儿子振臂一呼,就可将秦旭这个傀儡拉下皇位。
☆、龚敬被贬官
西北的战事还未结束,龚敬就被先一步送回京城。他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右臂中箭,一条腿几乎被废了。景狄半夜被匆匆请到龚敬在京城的宅子,他到的时候只见龚敬近乎全身都裹着纱布,一条腿用木板固定着,全身都动弹不得。
“这……”景狄见了直摇头,想不到龚敬受了这么重的伤,只怕救回来之后也是废人一个。
送他回来的小兵哭着对景狄说道:“景大夫,我知道您的医术高明,求您救救龚校尉吧。我们在行军途中遇到埋伏,校尉的大腿和手臂都中了箭,连军医都说龚校尉以后站不起来了,我们只能来求您了。”
景狄叹着气给龚敬查看伤口,军医说得都还算轻了,他能保住一条命回来就已很不错了。龚敬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也不愿看到龚敬的后半辈子就这么毁了,说:“老夫也算是看着龚校尉长大的,定会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