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现在势大,李太后还不敢拿他怎样。李太后要真敢杀楚王,我支持楚王造反!”一人说道。
“说话小声点儿,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你也说得出口?不怕被上面那些听到抓了关进大牢?”
“我怕什么?反正小皇帝的皇位也不会做得太久,李太后也是秋天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小皇帝秦旭坐在马车内,听到外面的议论愤愤不平,只是他刚回京城不敢发作。到了皇城脚下,先一步回宫的李太后早已盛装打扮,领着一众宫人站在门口等了。
楚王带着众将领朝秦旭的马车跪拜,大声说道:“恭迎皇上回京。”
众臣和宫人跟着附和说道:“恭迎皇上回京。”
秦旭由他的贴身宦官扶着下了马车,并未叫众人平身。直到他走到城门口的仪仗前,才说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此起彼伏的声音落在秦旭的耳朵里像魔咒一般。
“皇上,广陵宫和乾元殿已修缮多时,现已布置完毕,请皇上移驾。”楚王上前请到。
秦旭看了一眼他这个大哥,那时他只觉得自己和这个大哥比起来,自己显得渺小异常,也越发的觉得自己这皇位坐不久了。但是他不甘心,不甘心从小就活在前太子的阴影下,不甘心活在李太后的淫威之下,更不甘心自己只是个傀儡。虽明白自己没有实权,但看到众人都朝他跪拜,心里特别的解气,尤其看到这个大哥朝他跪拜时,非常大笑几声出出闷气。
到了乾元殿,秦煦安排好秦旭的宫殿,又到李太后那边。新调·教的宫女被掌事姑姑从各司各坊叫到长乐宫,先让李太后挑选。
李太后在一众宫女和太监之间走来走去,打量这个细看那个,还没选人的意思。这些都是张凤仪调·教出来的人,她可不敢用。蜀州行宫的宫人还未全部进京,但她又不能亏待了自己。
“哀家看这些宫女张太后让人都□□得很好,只是哀家用不惯新人,还是喜欢用用惯了的老人。贴身伺候哀家的宫女太监不日就到了,这几日先用着他们吧。哀家看着这几个挺好,就暂时让他们伺候着吧。”李太后思量再三后说道。
“太后满意要紧。”张太后说道,“你们都听清楚了?要好生伺候太后,不可有一丝马虎,在宫里做错事可不是道歉那么简单,给你们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被选中的宫女太监小心翼翼的低下了头,暗暗叹了声倒霉,懦懦的回道:“是。”
李太后处理好宫人的事后,亲昵的拉着张太后的手说道:“哀家刚回宫,这新修好的宫殿还住不习惯,姐姐留下陪哀家如何,也好让哀家有个伴儿?”
张太后不漏声色的将手从李太后的手里抽了回来,说:“太后难道忘了煦儿今日成亲,留下新娘子一个人在府里,若我不回王府只怕说不过去。我想太后是明理之人,不会让我连媳妇的茶都喝不到吧?”
李太后撒娇耍赖,不依不饶的对张太后说:“姐姐,你就依了妹妹这次吧。哀家在蜀州之时就听说王妃是个识大体的好姑娘,你不回去她也不会不高兴的。”
楚王倒是不怕李太后有什么破法子,说:“既然太后刚从蜀州回来不习惯,那母后就今晚就留下陪太后一晚,儿子明早和你一起回王府。对了,行远的十万羽林军还在京城外操练,为了加强皇宫的守卫,儿子已经让他明早带兵回城,好好保护太后和皇上。”
听到楚王赤·裸裸的威胁,李太后脸都快气青了,十万大军在城外,如果她明早不放张凤仪出宫,或者张凤仪出了什么事,那秦煦就会让那十万人逼宫。真是好恶毒的人!
“楚王误会了,哀家只是想让姐姐在宫里陪陪哀家做个伴儿,没别的意思。”李太后只好硬着头皮赔不是。
楚王正色说道:“太后什么意思本王不明白,本王只是想现在您和皇上都回京了。西北胡虏未平,南方又有暴民,为了安全起见,本王不得不在皇宫内外派重兵把守。本王这也是为您和皇上的安危着想,太后也不要误会了。本王看今晚宫里不太平,就不回王府了。”
李太后只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怎么让秦煦这种人留下?“楚王今日大婚,留下新娘子一个人独守空房只怕不好吧?你还是回府看新娘子吧,只要妹妹留下陪哀家就好了。”
楚王把李太后刚才说的那些话全数还给她,说:“太后不是说王妃识大体吗?一定不会介意这事。再说和皇上太后的安危比起来,本王这点儿牺牲算什么?想必王妃一定会体谅臣。太后不用担心,本王明日回府也是一样的。”
最后只剩李太后站在原地干笑,只得答应了这件事。
大婚的日子出现这种晦气的事,谁也觉得今天的婚礼不吉利。王妃被留在王府之中,除了她娘家带来的人之外,王府所有人都到京城外迎接皇帝回京。
原本热闹的王府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尤其是在晚上之时,贴着红喜字的灯笼发出来的光显得十分黯淡。
“嬷嬷,你说在大喜之日发生这种事,王爷和太后还会喜欢我吗?”王妃的盖头未接,这个点儿了王爷还没回来,她担心自己还未承宠就先失宠了。
奶娘刘氏安慰她说:“小姐别担心,你是太后亲自挑的王妃,王爷最听太后娘娘的话,他们都会喜欢你的。”
“可我还是担心……”王妃不安的搅着嫁衣说道。
楚王一夜未归,王妃在新房内惴惴不安的等了一夜。天亮后她梳洗好后,吩咐陪嫁来的人收拾将王府收拾干净,自己又亲自到厨房做了早膳端上桌,后又到王府大门口等楚王和张太后回来。
李太后战战兢兢的过了一个晚上,天亮后只得让张太后和楚王出宫,她一晚上也没睡好,反而是不愿留下的张太后一觉睡到大天亮。
李太后回京后最大的感受是,众人只知楚王,而不知有皇帝,更不知有她这个太后!原来没了秦煜,她当真什么也不是。 一大早众臣也未上朝,秦旭孤独的坐在龙椅上,不安的看着左右的小太监,向李太后求助时,李太后穿着朝服也是一脸愤怒。
“这帮乱臣贼子,到底有没有将哀家放在眼里!”李太后砸了桌上的砚台说道。
“太后息怒。”伺候在她身边的宫人连忙跪下。
“息怒,这让哀家怎么息怒!楚王,楚王,他们除了知道楚王,还知不知道有哀家!”李太后焦急又愤怒的在内殿来回踱步。
宫女和太监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极其鄙视李太后,却不敢说出来,纷纷低下头不再说一句话。
新婚当晚楚王不在,为了安抚王妃和王家,楚王请假三日不上朝,连带着文武百官也未去朝堂。他们虽不是个好官,但朝廷的风向还是看的很清楚的,现在楚王和小皇帝谁强谁弱一清二楚,没必要因为李太后这个要倒台的妖妇得罪楚王。
景夏现在是张太后的贴身侍女,楚王大婚已经李太后回京的经过,她看得一清二楚。楚王敢公然挑衅李太后,只怕他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为张太后梳好装,景夏陪她用早膳。早膳是王妃亲自做的,张太后用得十分满意。今早回王府之时,王妃早早的就亲自等在王府们口了,还亲自扶着她进王府大门。不得不说,景夏十分佩服这位王妃。
世人都说美貌和智慧不可兼得,但这位王妃是个例外,王妃是个长得十分娇媚的美人,她的媚没有李太后那种妖冶而艳俗,看着便觉得十分舒坦。另她打扮得体,举止有度,不出一分错,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书卷气。景夏不得不佩服张太后挑人的眼光,至少到目前看来,楚王对这位王妃也十分满意。
喝过王妃敬的茶后,张太后退下手上的一双镯子给王妃带上,说:“这是送给你的见面礼,昨晚不在王府,委屈你了。”
王妃大大方方的接了,又跪着说道:“庆茗不委屈,只是昨夜辛苦太后和王爷了。”
在厅堂上说笑一阵后,王妃扶秦煦回房休息,张太后则召集府中众人吩咐日后要注意的事宜。
☆、秋后的蚂蚱
“现在王妃刚进府,我会把掌家大权交给她。你们可别欺负王妃年纪轻就不听话,要是被我知道,轻则赶出王府,重则杖毙。昨夜太后和皇上回京,你们也都听说了,日后给我夹紧尾巴做人,可别在外面惹事!管好你们的家人,别让你们那些不争气的堂兄表弟和叔叔伯伯仗势欺人,捅了篓子王府可不会为你们担着!要是有人向你们打听王府的事,嘴巴都给我闭紧了,一个字也别说。要是我听到和王府相关的不好的事,仔细你们的皮!”
张太后自带强势的气场,说话十分有威慑力,府上的下人听了一番训诫后不敢大声喘气,齐声应道:“是,谨遵太后教诲!”
秦煦在皇宫内忙碌了一晚,王庆茗伺候他睡下后又到张太后这里来伺候着。
“别那么见外,以后都是一家人。你嫁进了王府,以后就是王府的女主人。我老了,不想再管王府的事了,以后都要交给你管着。在家你也学过了,我就把这些账本交给你,有不懂的王府的总管和嬷嬷都会帮你,要再不懂的话,就来问我。王爷年纪不小了,我等着抱孙子,你以后得争气些。”太后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