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朝好丈夫 (邹邹)


  “二郎给我写来的信里,曾经提起高丽国宴这件事,你仔细给我说说。”
  “是,大娘子。”
  季洪本来还犹豫要不要禀告,如今听到季辰龙早就在她面前报备过了,连忙说清,
  “楼大人的贴子,也是请二郎去参加国宴。当时私学里几位大儒都受高丽王的邀请进宫,二郎再三思考,还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了。后来因为季风没起,高丽王一直留那位楼大人在宫中。
  “在宫中?”
  “是,听说是国使带着泉州的官伎官乐,在高丽王面前演奏了唐宋大曲,高丽王让她们留在宫中,传授高丽女乐—”
  他在高丽也已经有了半年,稍知高丽的内情。
  季辰龙读书的十二徒私学就在开京城郊,主持私学的高丽大儒暗中都是支持高丽王,他们希望学习宋朝建立科举选官制,以压制各道各地的世袭贵族。
  所以他耳濡目染,也容易打听到这次大宋国使在高丽王宫中的情况。
  所谓请国使女乐在宫中传授唐宋大曲,不过是高丽王以这种方式,隐晦表示对集中王权,科举选官制的推祟罢了。
  “王纲首呢?”
  “王纲首没有在宫中,王家在开京有货栈,他带着几家纲首,天天与高丽王公和巨商交游,亲自出面谈起了几笔很大的生意,他们江浙船队里的货物大半都卖了个好价。”
  “陈家呢?”
  她听到这里,突然反问。
  季洪一怔,也反应了过来,连忙道:“要不是国使出面,陈家的货在开京根本卖不出去,二郎也去看了,说是开京城的高丽货商故意不肯买货。”
  只需二郎略加提点,他季洪也是唐坊的大伙计,能看明白其中的原因,
  “高丽没有唐坊,陈家想铺货也找不到地方,高丽商人都是世袭官商,他们和四明王家是好几代的交情了。”
  “看来王世强和这位楼大人,仅只有面上的客气了——”
  她仔细听完了这些,不由得就是点头一笑。
  两方都对季辰虎下了宫宴的贴子,当然是在暗中争斗,至于两地海商在开京城中的生意,王世强当然是借着四明王氏在高丽的人脉,毫不客气地在排挤陈家。
  这里毕竟是东海。
  是四明王家和唐坊季氏的东海。
  她对季洪吩咐着,道:
  “你和李先生说,因为国使驾临唐坊,还请世亮公子三日后再相见——”
  季洪顿时就觉得王世强这一回上门,也不是没有收获。
  女人果然心软。
  没料到,她接着又道:
  “让李先生派人去王氏货栈。一则,把我们派在他们码头上内库工匠全都招回来。他们要问,就说唐坊今日查帐,工匠们负责操纵的水力机械,那些码头上的水力吊装机、集装箱吊装机全部停下来。二则,要求他们交出所有的帐,就说需要他们王家的帐目作个对照,不管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
  季洪总算弄清楚,她现在一听到王世强和国使楼云关系不佳,连王世亮也不用了,直接就打算把那些码头、货栈拿回来。
  他未尝不觉得是个好机会,却不由得就要提醒她不要白日做梦,道:
  “大娘子,王氏货栈的管事都是王纲首的心腹,帐目只有王纲首才拿得到——”
  话音未落,却见她从衣袖里取出了一枚眼熟的黄斑古玉,向他递了过来,淡笑道:
  “这是信物,拿去吧。”
  他顿时有些瞠目,分明认得这黄玉和王世强那一枚不离身的古玉一模一样,
  “这……”
  他吃惊的噫声还在嘴边,猛然间,终于想起二郎曾和他说起过的一件小事。
  三年前,她得到王世强成婚的消息,不哭不闹,也不让愤怒的二郎和暴跳如雷的三郎去寻仇。
  她只是默默不语,把以前王世强所有赠给她的首饰、衣裳、奇珍异宝放了几个木箱子里,暗地里让二郎替她送到了王氏货栈。
  二郎当着王世强的面,在码头上把这些箱子用水力吊装机压碎,然后一把火烧了,余下的玉碎古铜之类的渣烬全都一骨脑扫进了码头水道里。
  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这黄班古玉。
  那是王世强曾经送给她的,和她一人一枚的古对玉。
  当初如胶似漆的时候,王世强的货栈就是她的货栈,她的唐坊也就是王世强的唐坊。
  

017 兄弟相争(下)
更新时间2015-1-10 11:37:57 字数:2503

 季洪知道,这三年,她在这小院子里沉默不出,而王氏货栈里那些码头仍然是热火朝天;
  她半点动静都没有,风淡云清地带着小蕊娘过闲居日子。
  王世强手上那十座集装箱卸码头,十四座控制所有水力吊装机、集装箱吊装机的货栈都如常运转。
  栈里的水力机械是当初建坊时,借着王世强从大宋请来的诸多河道上能工巧匠,由她提议,那些工匠们商量着设计出来的。
  此外,还有三十座集装箱仓库。
  两座商铺是专用来出售集体箱货位。
  由唐坊和四明王氏联合特制的散货集装箱,不仅在大宋江浙小海商、小货主中强制推行,而且在扶桑也把货位推销给了濑户内海沿岸的行脚商们。
  他们会在季风季节里同时下单,以节省成本。
  可谓是流金如水。
  就算王氏货栈按合契每年给唐坊的分帐一厘都没有少,而且一年比一年赚得多,但坊里谁不知道王世强手上就是唐坊十二河道的要害所在?
  河道控制权虽然没让王家拿走,但为了建坊时得到的帮助,唐坊也要付出一些代价。
  但王世强,已经不可能是坊主的夫婿了。
  季洪的背心微微有冷汗渗出。
  他当初听说她让二郎烧了几箱子赠礼时,本来还觉得大娘子毕竟还是女子,小家子气了些,如今看到这古玉,这才明白她在三年前就等着这一天了。
  等着最好的时机,一举把唐坊的产业拿回来。
  “另外,王氏货栈最近建了一座小观音院,就在唐坊西水门外的筑后水川边,你知道吧?”
  她继续道。
  他早已经是心中凛然,连忙点头,
  “是,小人知道,二郎已经安排了人打探过,那是王纲首私下名下的观音院,里面放着四座铸钱炉,每炉每天可以铸出五千枚的扶桑平泉币——”
  把含铜量高的优质宋钱偷运进扶桑,再在铸钱炉中加锡、加铅,一枚宋钱换铸成十枚甚至二十枚扶桑平泉币,这门暴利生意本来还是大娘子开的头。
  只不过她现在也已经是不做了。
  “烧了那座观音院。”
  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顿了顿又吩咐,
  “然后把说明这次火灾事件的书状、钱炉证物,还有和王纲首合伙开铸钱炉的太宰府官员的姓名,他们之间的书信,一起送到王老纲首手上去。”
  王老纲首,那当然就是王世强的庶叔王则栋。
  当初唐坊和纲首们一起决定,停止伪-造扶桑货币,是王则栋向大娘子提议,他们协商后,所有在唐坊内外暗中设点开炉的江浙海商们,都一起废炉停止。
  从此,这门暴利生意,这门仗着大宋的优质铜钱和远比扶桑先进的精淬技术,印伪-钞印得大发横财的生意就完全消失了。
  原因是临安城赵官家连下十一道内旨,禁止大宋铜钱外流。
  “另外,再把这些证物送一份给谢十三公子。”
  她轻笑着,台州谢家当然一直等着拿到王世强的把柄,而她毕竟离明州太远,假手于人是最方便的选择,
  “我知道王老纲首年纪大了,就指着王纲首这侄儿将来替他养老,难免心软。况且他也不是为了自己,他弄到手的这些钱也和我当初靠这门生意弄到的钱一样,都送到了大宋。我也只是想让官家听到一些风声,知道韩宰相也不是他嘴上那样公忠体国——”
  禁止宋钱外流,当然是因为大宋也缺铜钱。
  国内的宋钱不足,直接就会导致纸币交子贬值,物价不稳。
  她侧头看向季洪,知道虽然差使着他,他却毕竟是二郎的人,又问着,
  “你觉得如何?二郎如果在此——”
  “这些事,二郎当然全看大娘子如何愿意,他就让小人们怎么办——”
  他听到她一环扣一环直击王世强命门的吩咐,哪里还敢再说一个“不”字。
  更何况季二郎对于王家的毁婚也是暗恼在心,如果不是她三年前阻拦,做兄弟的没有姐姐被欺也不出头的道理。
  所以,他季洪当然只能屏着气息,按她的意思,唤了外面一个心腹的栈丁头目进来。
  他低声叮嘱,袖了古玉在那栈丁头目怀里,让他把事情悄悄向李先生交代清楚。
  不管王氏货栈的那些管事怀疑还是不怀疑,总言而之,今天这些码头、货栈和商铺就要全回到大娘子的名下。
  至于观音院的那把火结果如何,只要证物分别到了王纲首和谢十三公子的手上,依他看,大娘子眼前对结果其实是不太关心的。
  大宋,离唐坊太远了。
  她只是要替福建海商在东海上腾出个地方,让他们也能和江浙海商一样赚钱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