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对穆佑轩的表彰。以及允许环首刀大批生产的圣旨,到达沿山村的时候。秋天也就到了。桔子家里今年依旧是大丰收。特别是那几百亩荒地,桔子家里开了水渠。那里不现缺水。桔子把二十亩土豆都种在了那里,周在田和宁广应对那里都看得紧。灾民们也很紧张这些荒地。他们生怕,这些荒地如果收成不好,他们无法成为桔子家的佃户。
他们都知道这一年里,自己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被当做桔子家的佃户给安置在沿山村的。所以荒地的种植,虽然是开荒之事的头一年,收成却是意外地好。有几亩地甚至比得上上等的熟地了。土豆收了十多万斤,再加上还有其它粮食。桔子家的小库房却是放不下了。
好在桔子在收土豆之前,就让江常安和江浩一起,找了长兴府的华知府,约定了土豆收上来以后,就由长兴府组织人手,收购一半土豆运到大楚朝其它地方,却做种。而另一半,由桔子家仍旧按照种粮的价格,就地发卖。桔子不希望,买土豆的人把自己家里弄得乱糟糟地。她就找到了李亦溪,拉着华知府的大旗做虎皮,在村里晒场上卖起了土豆。
虽然这些土豆是在桔子家就地发卖,华知府也不敢渠怠,他严令吴守信一定要保证,这次卖土豆的顺利进行。吴守信就派了江山,带着几个衙役来维护秩序。江山虽然对桔子家的收入十分眼热,但是晒谷场这里不仅仅有县衙的人,还有大兴府的司仓纪鹏。
纪鹏自从领命指导土豆种植,他就隔三差五地往沿山村跑。现在正是最后收获的时候,他自己不肯缺席,在卖土豆的几天里,他干脆住在沿山村,一步都不肯离开。江山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堪堪在县衙里占稳脚跟。他不敢在纪鹏和李亦溪面前,做什么小动作,倒是老老实实地,维护起晒场秩序了。
土豆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荷塘里的莲藕也开始了真正的成熟期,产量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桔子这的莲藕也借着李多银建立的煤饼销售渠道,卖遍了整个平安县。就是大兴府城里,都有人闻讯到桔子家里买莲藕。而且桔子还留了不少冬藕,她让负责莲藕销售的小东子,对每个买家要做告知冬藕这件事儿。桔子家产冬藕的事情,大部份买家都略有耳闻。但前两年,冬藕的产量太低,市面上少有销售,很多人并不相信。
这次听说,今年冬天桔子家供应冬藕,很多人就直接要付了定钱。桔子不知道冬藕在平安县乃至长兴府里,冬藕的市场有多大。她还是希望能尽量铺货。同时,她还要算计明年的藕塘种植面积。所以,她没有接受预计。她对这些人的说法是,由于无法预估冬藕的产量,只在冬藕开挖前半个月,才接受预定。这样,才有将她家产冬藕的消息传得更广,她才能拿到最大利益。
桔子的拖延很有效果。果然到了年前,不但预定量更多了,就是冬藕的价格,也被这些来抢冬藕的商人,抬高了两层。桔子决定利用冬闲的时候,再开挖五亩藕田,这是独门生意,到少还能独占两三年。她有些可惜自己家地位太低,就算是有穆府庇护,也不能太过吃独食。要是自己家里有人官高权重的话,凭这份独门手艺,独占冬藕生意十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年底的时候,江常安被家里的收入晃花了眼睛,就连桔子用新型猪肉,给几个店里的员工和灾民佃户们发福利,他不记得反对了。其实,桔子家的养猪场也扩大了不少,已经能供应得上市场上的消耗了。新型猪肉的养法,桔子在夏天的时候就卖了出去。
桔子在家里的收入足够了以后,就想要推广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办法很难藏得住。另一方面,桔子再也不想吃那些带着臊气的猪肉了。她还算计着,等家里的事情全都安定了,可以出去旅游,看一看这个陌生的大楚国。按照这个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最起码也要三五年,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才能传到大兴府以外的地方。
桔子对新型猪肉的养殖办法,卖得并不贵,只是象性地收了一点钱。也没有规定不准转授手艺,但是人们对花钱买来的东西,总是特别珍惜,极少有人会无偿告诉别人。于是,那一段时间,来找桔子买办法的人极多,倒让桔子无意间又赚了一把。
就这样,过年的时候,长宁镇上已经不缺新型猪肉。只是这些肉还是卖得比普通猪肉贵些,甚至比羊肉还贵些。对于那些还欠着房钱,难得吃肉的灾民们。这些猪肉还是高档货。
桔子给穆佑轩的那一百人的亲卫队也送了一批猪肉。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顾忌。她以前可是听说,在封建社会里,这犒赐军队可是帝王专有的权利。一个普通老百姓,无缘无故地,给军队送东西,可有收买军心,想要造反的嫌疑。她把自己的顾虑跟云泽洋说了之后,又被云泽洋嘲笑了一阵。
云泽洋发现这个小弟子,虽然聪明,又有许多出人意料的想法。但是对大楚朝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却不太知道。但是他也能理解桔子。毕竟桔子年龄小,又是乡村女孩,少些见识也是很正常的。L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适龄青年
云泽洋告诉桔子:如果有军队住在村里,村里的大户劳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跟收买军心没关系。只不过是买这些兵痞们不要祸害村子罢了。特别是像桔子这样,把房子租给军队的。这劳军的东西委实送得晚了一点。
这还幸亏所有人都知道,穆佑轩经常往桔子家跑。而且,这次住的都是新兵,没有那些老兵油子。这才没出什么差子。桔子大雾。她还以为自己要成为拥军爱民的好村民了呢。哪知道不知不觉间,她成了吝啬而又仗势的小地主。桔子回家后,又把自己准备劳军的东西,翻了一倍,才觉得放心一点。
过年的时候,桔子听说,梅子怀孕了,又流产了。吴知县把一名叫钱花儿的小妾给赶了出来。桔子只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她在刚来这里,卖酸辣汤的时候,跟钱花儿的弟弟起过冲突。如今想起来,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桔子对吴府后宅的八卦也没多大兴趣。她只是在脑子里yy了,武女皇用自己女儿的小命,拉下了王皇后的故事。但是,想想梅子即没有这份心机手段,也没有武女皇的心狠手辣。后来,她才听说,梅子怀孕是被钱花儿故意泼在地上的油滑倒,才导致流产。这个案子却是江山暗中查出来的,梅子勉强算是坐享其成。当然,那个无辜的孩子不能算数。
江山这个年过得倒是志得意满。吴知县发现江山能力不错,又没多大靠山,只能依靠自己。他开始依重江山,对梅子也比以前好了一些。这也是江山能查到吴府后宅的事情的原因。有吴知县给江山撑腰,江山已经把主薄的权利都笼在手里。主薄的俸银虽然不多,可来钱的路子并不少。
只半年的时间。江德财家里不但不再窘迫,而且又置了五亩地。村里的人不再说江山卖妹求荣的闲话。他们都说,老江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江家俩兄弟都发达了起来。
这个年江德财听得最多的就是,打听江家晚辈婚事的话。在江家。江峰和江浩都到了可以说亲的年龄。原本村民们不大看得上江峰的,他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混子。可是,现在江山给江峰找了一个衙吏的差使,他也算是吃上官粮了。家里又眼看着就要起来。所以原来无人问津的江峰,现在也成了香悖悖。
江浩是更不必说了。也现在每天带着个书童,赶着小马车,到镇上去读书。虽然。他还没有考过童生试,但村民们都相信,他考上秀才是早晚的事儿。要不趁着现在把他定下来,等江浩真的考上秀才,就看不上村里的姑娘了。
江家女孩中的桔子,也已经十三岁了。村里的女孩嫁得早,要是家里条件差的,十三四岁就嫁人的也有。桔子的能干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村民们还有几份嫌弃桔子的泼辣,但是庄户人家取一个泼辣的媳妇,能管住男人。撑起一个家,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江常安家,村民们对江浩的婚事儿。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男孩子定亲晚点没有关系。如果江浩要考上秀才才定亲,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桔子的婚事儿,却有些志在必得了。络绎不绝的媒人亲朋中,有七八成是给桔子提亲的。
桔子这个年完全被这些媒婆给搅坏了心情。她沉着脸,再三提出,自己不想这么小就定亲。而且她也看不上,那些人提的人选。十三岁呀,小学还没毕业呢,自己那个烦人的亲戚还没来造访过。这些人就想把自己绑在某个男人。其实还算不上男人,只是个男孩身上。这是桔子绝不能忍受的。
江常安和宁氏见桔子反对的实在坚决。只好咬着牙拒绝那些上门的媒人。然后,在家里。关起门来,可惜地讨论着一个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好亲事。桔子看着江常安和宁氏满脸遗憾的样子,只好不时的强调一遍,自己的婚事要自己做主。江常安和宁氏又开始担心,自己的这个女儿这么不知道害羞,可不能让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