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份秋高气爽,采摘棉花正是好时候。这天从县里开完团支部会议刚走出来想要去逛逛就迎头遇见了梁书记,梁兴东对马康庄这个工作方法讲究策略,工作态度耐心到位的记分员很有些印象,问了问最近的情况,着重了解了下她对今后有没有什么计划。
卢秀贞也不清楚领导突然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只能诚恳的说自己的目标就是不管组织把她放到哪,她都会以毛/主/席的思想武装自己,争取在插队的岁月里把自己锤炼成一个能为建设做出贡献的战士。
梁兴东很满意她的态度,告诉她想把她抽调到公社任妇女主任,这样她的入党问题也可以解决。
卢秀贞心中立刻打了个突,现在当妇女主任对一般女人来说那可是顶了天的好事,公社妇女主任,是真正的国家干部,走进核心权力的机会。但同样也意味着永远就得留在这儿,以后招工、考大学都没有你参与的份了,这可要命,自己从来没想过要留在安徽一辈子,必须得让领导打消这个念头。
这些想法转了几转,其实只是一瞬间:
“梁书记,太感谢您了!您不知道作为一个下乡青年能被组织上认可,心情的激动程度。”
卢秀贞主动说起:“坦白说谁都知道公社妇女主任的好处,我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我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知之明,这个担子我知道我是抗不起来的。”
“我和其他一些领导提起过,都挺看好你的,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你们这样有朝气有文化又能脚踏实地做事的干部!”梁兴东只以为卢秀贞面皮薄所以客气推脱。
“书记,妇女主任想干好不容易,我们公社人口超过两万多,想把工作一把抓就先得对本地情况了若指掌,宣传工作要做到位德行要能服众,要能和妇女打成一片。可是您看我,走出马康庄就谁也不认识了,年纪这么轻,有些事情我出面解决是没法压住场的,也是因为年轻,性子还不够稳当,农村家长里短的事太多了,比起调解关系我更适合做一些一线工作。所以虽然很眼馋这个铁饭碗,但我只能拒绝您了!”
“这……”梁兴东本来觉得没什么问题,被这么一掰开揉碎分析竟然觉得真有点不合适,这么说公社妇女主任还是以前那样的大老娘们上才妥贴?
“不过梁书记,这次的工作机会只是不适合我,以后有合适的那你可不能把我落下了。”赶紧找了个台阶大家下下。
“你这个同志,果然性子还是活泼!好,我心理有数了,先回去吧!记住这事要保密啊!”梁兴东笑笑摆摆手。
回到马康庄看着老乡们平和的脸,卢秀贞发现原来先知先觉并不是件高兴的事,生活的乐趣无形中被忽略了太多,如果自己真是70年代年青人就好了,现在重心肯定是好好表现,争取认可,哪像自己一样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也掩盖不了没生活激情天天混日子的本质!这种颓废念头一出来卢秀贞马上就提高警惕批判自己的贪得无厌,这么想果然是矫情!没吃过苦头哪有资格挑三拣四,养成光得到不付出的习惯以后下场肯定会很凄惨!自省自身果然太有必要了!
坐在土屋的窗前,拿出高中课本一边复习一边想,虽然只有农忙时体力活动繁重些,平时还是轻闲时间居多,可天天山珍海味也没人真能吃得消,难道自己真要在农村干到考试那年?
她没有想到的是,机会已经偷偷地来了……
第13章 各奔东西
1972年底,全国各地各工厂和单位开始招工,所有知青按规定填了一个统一的情况表,以供公社干部了解和招工单位考察用。公社干部了解过各生产队长对所在庄子知青下乡情况的表述后按照表现进行了一个排名,排名高的自然是拿到招工表,优先推荐到好的单位。
卢秀贞70年初到兵团和之后的71年,也都各招工过一次,那次只要全部知青中30%的人,加上她刚插队,自然也是轮不上的。今年这次不同,继传来要招工的消息后,又有确切地消息称这次的名额提高到60%,一石激起千层浪,招工单继推荐上大学后再次让所有人各显神通,很多知青尤其老三届因为不止经历过一次,几年的农村生活已经清醒的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年龄、家庭经济负担、政治出身……等一系列个人问题,清高矜持、腼腆谦逊,这些在自然法则下已经被自动忽略了。
马康庄的知青也都打起了小九九,按照五分之三的比例来看,他们庄现有知青7人,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一共可以有4个人拿到招工单!那么淘汰的三个人会是谁呢?①
好在这个问题并没有考验大家太久,在一次高建晟来庄里转悠的时候听闻此事,张张嘴就给了办法。
“要说你们一个个还是太老实了。”高建晟得意地说。
几个一听,不对,这话有门啊!
“别卖关子了,怎么回事?”顾廷恺都忍不住了。
“知道刘寨伐!他们队里可是人手一张招工表。”用手指叩了叩桌子,高建晟一脸故作神秘。
怎么可能?在座的都不敢置信。
“憨大,他们不够的份数都是拿纸画的呀!”刻意压低声音扔出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大炸弹。
沉默了半晌,没有笨的,大家都回过了味。是啊!招工单也是纸做的呀,上面无非就是有个生产队的公章,公章在哪里?就吊在生产队办公室墙边上呀!接不接收既然最后还是招工单位说了算,那么先混在里面交上去不就行了,连资格都没有怎么谈选不选的上呢!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施军竟然说要留下来不参加招工。她和冯老师谈过,冯老师是不同意的,觉得她的想法很幼稚,今后说不定会后悔。但年轻人的执拗也许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在施军看来,喜欢一个人就是不论什么环境都得陪在他的身边,任何甜言蜜语都比不过陪着你三个字!
招工单交上去后就只剩等待消息,当兵、当工人在此时都是非常吃香的,招工说实话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很多干部抬抬手有时就能把自己农村家里的亲朋好友李代桃僵。就算你最后发现了,招工都结束了,尘埃落定,闹一闹只会让下一次机会再次与你擦肩而过!
终于在煎熬中,卢秀贞他们等来了县里的体检通知,王俊、噶梁、黄爱敏也同样收到集合的通知。噶梁安慰没有回复的几位同学说这只是第一批,后面应该还有,语言在此时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事夜,陈绮菲和卢秀贞在小土屋执手话别,卢秀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她,也不敢提任何招工相关的事情,害怕引起她不好的联想。
“秀贞,我早就看开了,我的政审没那么容易过的。在这里种地也没什么不好的,马康庄的人都蛮好相处的。”陈绮菲倒是十分真诚地劝慰起对方来 “以后我去你那,你可不要装作不认识啊!要拿好东西招待。”
“那还用说,阿菲,你相信我么?”下定了决心,秀贞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点点头,陈绮菲有点茫然。
“也许四五年后,大学会公开招考,无论出身、阶级,所有程序都会变得公平公正。你,相信我么?”
“会么?”
“肯定的,到时如果你没有准备,考得上大学么?中专恐怕都够呛,我劝你有空就开始学习高中内容,也许这几年里你会觉得坚持很漫长、苦闷,但是相信我,知识是谁也抢不走的。”卢秀贞说出这些,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看着同学惶惑、无奈又隐带绝望的目光,那种前途无望,何去何从的悲凉让她多想大骂,为什么当时上山下乡时不论出身阶/级,多想大声地说出来这种日子不会太长久,坚持!坚持就能等到曙光!可惜她不能,她无法解释坚持的上限是几时,也无法拿出这个时限是有限的证据,她只能卑鄙地看着自己站在岸边,说着些充满希望的风凉话!临走时,她在办公室给陈绮菲留了包袱,里面有一些日常用品、粮票、布票,还有就是分出来的复习资料。
一早,卢秀贞四人就踏上了去公社的路程,望着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庄子,一切似乎和刚来马康庄时的情境重叠了,赶车的还是刘老头,牛也还是那头牛,就连人也只是多了两个。
等到了公社和其他生产队的知青集合在一起,得先去县里的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再拿着报告单各自站到招工单位指定的位置集合。
新生活的开始让大家都露出了期盼的笑容,噶梁和王俊被分配到芜湖发动机厂,黄爱敏是去县纺织厂,高建晟这厮竟然活动到了马鞍山铸管厂,也不知道最后宣传队的那个姑娘是怎么被他摆平的。大家互相拥抱告别,相约以后不能断了通信,并没有什么分离的忧愁。
人到齐,来了领队后就可以启程开拔去单位了,卢秀贞和十来个知青坐在小卡后面一路颠簸,终于在傍晚到达了目的地,坐落在肥东县的石油勘探公司下属的招待所。一夜修整后,明天会有人带他们去江淮岭矿各自分属的工区,届时才会有详细安排。